作为周朝的诸侯国,陈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妫(guī)满,妫满是舜帝的后裔,舜曾经居住在妫水,所以以妫作为自己的姓。武王攻克殷商之后,将妫满封在陈地建立陈国,为陈胡公。周武王知道陈胡公品德高尚、才识过人,而且还是圣君之后,于是武王将自己的长女嫁给陈胡公为妻。
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为陈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再加上陈胡公和陈国早期的几位君主政治修明,在整个西周时期,陈国的国力还是比较强盛的,是西周的十二大诸侯国之一。西周十二大诸侯国分别是曹国、陈国、蔡国、郑国、鲁国、卫国、齐国、宋国、晋国、楚国、燕国、秦国。西周时期,陈国共传10位国君,陈平公七年,周朝东迁,历史进入东周时代,诸侯礼崩乐坏,天下开始大乱。周王室此时变成了空壳,陈国自然也是难以独善其身,因此也进入多难之秋。
春秋时期,陈蔡两国地理接近,互相通婚。春秋早期的君主陈桓公,他的母亲就是蔡国人。陈桓公和蔡国走得比较近,而且他又自恃和王室通婚,受到周天子的宠信,所以和郑国的关系比较冷淡。那个时候,正是郑庄公小霸于中原的时候,郑庄公对周王室不敬,宋国、蔡国、卫国等国讨伐郑国,陈国也参与其中。可见,陈国在当时还是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
陈桓公去世后,陈国的政局不稳,亲近郑国的陈公子佗趁国人暴动的时候,在郑蔡两国的扶持下,自立为陈国国君。不过,他在位仅仅二十个月就被蔡人杀害。陈桓公的儿子跃被郑国和蔡国立为国君,为陈厉公。陈厉公也是蔡国女子所生,他的妻子同样是蔡国人。陈厉公的妻子因为与蔡国人乱为,所以陈厉公经常前去蔡国,后来不知道为何,陈厉公被蔡国人给杀了。陈国的君位由弟弟林接任,为陈庄公,庄公在位七年去世,幼弟杵臼即位,为陈宣公,陈国的局势在这时才慢慢地平稳下来。
陈宣公时,齐国的齐桓公已经称霸,陈国多次参加齐桓公主持的诸侯会盟,陈国和齐国、鲁国等强国的关系也比较和谐。后来,陈宣公杀害了太子御寇,改立宠姬的儿子款为太子,导致国内发生混乱。陈厉公的儿子,也就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公子完,和太子御寇关系亲密,为了躲避灾祸,他逃奔到齐国。齐桓公对公子完礼遇有加,想任用他为卿大夫,但公子完拒绝了,于是改任其他官职。
齐桓公之后,楚国加快了北上争霸的步伐。公元前637年,楚国讨伐陈国,陈国被迫依从于楚国。后来,陈国曾跟随楚国围困宋国,攻打晋国。城濮之战后,晋国兴盛起来,楚国受挫,陈国又转而依附晋国。陈国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生存艰难,时常受到侵犯。陈国的地理位置更靠近楚国,所以陈国亲近楚国的倾向更为明显。
陈宣公三传之后为陈灵公,陈灵公和大夫孔宁、仪行父都与夏姬乱为。后来,陈灵公遭夏姬的儿子夏徵舒刺杀,陈国再次出现内乱。楚庄王借机讨伐陈国,杀害了夏徵舒,并打算将陈国立为楚国的一个县,不过后来这件事情被楚国的公族申叔时劝阻,于是楚国迎立流亡在晋国的陈灵公的太子午为陈成公。
公元前568年,陈国背弃了与楚国的盟约,楚共王于第二年攻打陈国。后来陈成公去世,楚军才撤出陈国。陈成公后面是陈哀公,公元前566年,楚国再次兴兵围困陈国。哀公晚年宠爱公子留,并将他交给弟弟司徒招照顾。后来,司徒招乘哀公生病之机,杀害了太子偃师,哀公得知此事后,自缢身亡。司徒招于是立公子留为国君,陈国第三次发生内乱。楚灵王借机令弟弟弃疾攻打陈国,陈君留逃往郑国。陈国再次亡于楚国之手,陈地被置为楚国的一个县。
陈国经历了三次内乱和亡国之祸,国势日趋衰败。公元前529年,公子弃疾发动政变,推翻楚灵王自立,为楚平王。平王初立,为了笼络人心,也为了缓和被灵王破坏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他使陈国复国,并立太子偃师的儿子为陈惠公。
陈惠公后面是陈怀公,怀公即位后,此时的吴国已经非常强大。在此前,吴国曾经攻破楚国的都城郢城,楚国几乎亡国。吴王阖闾(hélǘ)招怀公来吴国,怀公顶着压力不得不奔赴吴国,结果被扣留,最终客死吴国。怀公的儿子越被国人立为陈湣公,陈湣公作为陈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后来被楚惠王杀害,陈国最终灭亡。
陈国的疆土大概在今天河南淮阳一带,跟据《汉书》记载,这一地区的风俗是“妇人尊贵,喜欢祭祀,任用史官和巫官,他们的习俗是喜欢跳舞,以让鬼神降富与此”。陈地原属于东夷文化,到了周朝之后,陈与周王室积极通婚,吸收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陈地文化。《陈风》是先秦时代陈地的民歌,一共有10首。在诗歌的风格上,《陈风》“媚声放荡,无所畏忌”。《陈风》虽然只有10首诗,但首首都是精品。写东湖荷花的《泽陂》,写月下美人的《月出》,写原始歌舞的《宛丘》,写男女欢爱的《东门之池》,写政治讽喻的《株林》。
《陈风》的10首诗歌分别是《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下面,就让我们来好好地欣赏一下这10首精彩的诗歌吧!
《宛丘》:对你爱爱爱不完
一位男子,对一位跳舞女子很是爱怜,但这种爱怜似乎是一种无望的相思,相思中又包含着一种理解,还有对女子无论冬夏都要舞蹈的同情。
陈国,保留着原始宗教的某些狂热性,巫风炽热,四季巫舞从来都没有间断过。看着这位巫女舞蹈家热情奔放的舞姿,男子产生了强烈的恋慕之情,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男子因为巫女优美奔放的舞姿而陶醉,他对这位巫女的感情,也随着她的舞姿而思念成海。叹美之时,他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怜之情。而巫女一直在欢舞着,似乎没有觉察到那位观赏者心中涌动着的情愫。这使得男子有些惆怅,说道:哪怕我倾心恋慕,我们之间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男子单相思,好事难成,真是有着无可奈何的幽怨之意。
在欢腾热闹的鼓声、缶声中,巫女在不停地旋舞着,从宛丘山上的坡顶舞到山下的道口,从寒冬舞到炎夏。空间改变了,时间改变了,但是她的舞蹈却没有什么改变,依然是那么的神采飞扬,依然是那么的热烈奔放,依然是那么具有难以抑制的野性之美。而同时,尽管男子没有明说,他一定也是一直在用满含深情的目光看着她欢舞。他一直在心中默默地诉说:我如此爱你,你到底知不知道!他在对自己的爱情不可能成功有清醒认识的同时,仍然对她恋恋不舍,那份刻骨铭心的情感真是让人感叹。
飞扬悦动的欢舞,热烈奔放的热情,不加矫饰的活力,这位女子的美真是令人荡气回肠,甚至销骨凝神。可是,对于这位男子来说,舞蹈越是欢快,他的爱却越显悲怆。
这似乎就是文学的魅力:
你起舞热情奔放,在宛丘山坡之上。我诚然倾心恋慕,却不敢存有奢望。
你击鼓坎坎声传,宛丘下欢舞翩然。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美艳。
你击缶坎坎声响,欢舞在宛丘道上。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漂亮。
《东门之枌》(fén):男女相悦的爱歌
陈国的郊野有一片高平的土地,那里种着密密的白榆和柞树。而一有美妙的时光,一对青年男女便会去那里幽会谈情,女子舞姿翩翩,男子情歌婉转,幸福的爱情之花含苞待发。在男子眼中,女子的美如荆葵花;在女子的心目中,男子就是她的希望和理想,女子送给他一束花椒来表白感情。
良辰佳会主要是指当时的祭祀狂欢节,上古的祭祀狂欢节有很多种,比如农耕社会中用于祈祷丰收的火把节和腊八节;祭祀生殖神并祈求部落繁衍旺盛的上巳节等各种祭祀节日。不同主题的祭祀狂欢日,有不同的祭祀狂欢的内容,比如驱鬼迎神赛会活动、只吃冷食、男女短期恢复自由关系等。根据朱熹《诗集传》中记载,陈国喜好巫婆神汉祭祀歌舞一类的事情,所以陈国的这些原始节日可以说是保存得比较好的。
在祭祀生殖神的佳期里,男女可以放开禁忌而自由恋爱甚至在一起,因此这个时候情歌和乐舞是特别兴盛的。举行狂欢也有一定的地方,这也和祭祀仪式所要求的地点相关。祭祀一般分为庙祭和墓祭两种,庙祭需要有一些相应的建筑,如庙堂等;墓祭大多数在郊野旷原,如淇水等河边。在祭祀中产生的这类音乐,自然会非常好听,在民间的传唱也会很广。这就让孔子多多少少有些担忧,毕竟这样的乐曲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所以孔子对郑风、卫风包括陈风,是适当抑制的,因为它们靡,佞人危险。
换个角度说,这些歌曲在感情上比较热情奔放,充满了年轻活力,所以才流传如此广泛:
东门种的是白榆,宛丘种的是柞树。子仲家中好女儿,大树底下婆娑舞。
良辰美景正当时,同往南方平原处。搁下手中纺的麻,姑娘热情婆娑舞。
良辰佳会总前往,屡次前往已相熟。看你好像荆葵花,送我花椒一大束。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