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丹心一片> 第十七章 老班长的畅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老班长的畅想(1 / 1)

只要看到关于军队的报道,就会有种莫名的感觉。偶然看到中央电视台一位退伍老兵找寻老班长的故事,老人讲述了作为第一代雷达兵在西藏雪域高原守卫边疆,差点冻死在雪中,是老班长用温暖的身躯救了他,将近五十年过去了,仍念念不忘当年的生死战友情谊。平凡的感动,朴素的老兵,也勾起了部队的诸多回忆。军训时站军姿,一只黄蜂飞到班长脸上,我寻思着班长怎么办,可班长纹丝不动,后来黄蜂爬到他脖子上转了一圈飞走了,如此淡定永远留在了我心里。被子叠的不好,会被班长批评,训的心服口服,老老实实重来,因为班长的被子永远是叠的最方正的那一个。班长训练认真刻苦,处处做人表率,干活总是冲锋在前,小到打扫厕所,大到重活累活,都抢着干,没有一丝抱怨。从军训时的老班长,到船上的老班长,严厉起来不留情面,关怀时刻细致入微,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来感染他人。每一个军人都有“老班长”情结,而后自己也会成为别人的“老班长”,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通过言传身教,铁的纪律,好的作风,自然星火相传。

曾经有一位战友,一直默默无闻,做事也很认真,有一次总部下来检查,一位将军来看望了这位战友。原来将军是他的舅舅,可他一直没有说起,而他对这一切并不以为意。社会上的很多人没有从军的经历,却道听途说,对军队有颇多的误解,负面的事着实听了不少。这一切离不开某些人特别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的事实,严重损害了军队形象,也不乏有人蓄意摸黑。社会风气的变化,多少也影响到部队少数领导干部。不经意与战友们聊起当年的经历,原本基层主官都是从基层官兵中择优选拔,后来风气有些变化,多了空降干部,有的言必称某领导,想来颇为奇怪。基层官兵晋升成长空间被挤压,出现了不和谐因素,有些人心涣散,开始有人为了晋升四处找关系。有的人作风漂浮,水土不服,L作为,瞎指挥,给官兵思想造成极大影响。领导掐架,低下遭殃,简单粗暴,令人心酸。甚至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以权压人,排除异己,也没有人出来主持公道。看到“肃清郭徐流毒”的报道,想起当年颇为蹊跷之事,也想起自己缘何辞去DZ职务,当年的无奈和奋发再次触动了心弦。对于人生来说,挫折是最好的老师,面对不正之风,心碎了,看透了,洒脱了,坚强了,却感受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情,感受到呕心沥血之外的战友情深,感受到老领导背后的默默呵护,体会到了更加深刻的战友情谊,如今环境的变化令人欣喜,当年看似离谱的事情也被战友们理解,忍不住又一次心潮澎湃。

挫折面前保持理性,强大自己,便有路可走,也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对远望的深情,自己的内心也从来没有沾染灰尘。除了少数人员,在我的经历中,部队官兵都是很纯朴的,一切都是清楚明白,严明的政治纪律,严格的军事管理,严谨的实验作风,扎实的后勤保障,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充满着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大爱之情,始终是党和人民值得信赖的战斗集体。一人一面旗,“万人一杆枪”,全局一盘棋,全船一条心,所有系统环环相扣,不容出一点岔子,不能有一丝懈怠,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责任担当的主人翁精神。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一支活力、友爱、希望、合作的队伍,科学、严谨、务实、开拓,经历一次又一次成功,背后的心酸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当前方传来胜利的消息,全船掌声雷动,所有压力瞬间释放,化作喜悦和欢呼,永远难以忘怀。中秋节电视直播天宫二号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看到远望五号船在日本海测控的画面,莫名的激动。熟悉的节日,熟悉的位置,熟悉的流程,熟悉的欢呼,其实船上的官兵并不能见到火箭起飞的那一刻,他们远赴重洋,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用心托举起腾飞的希望,而这些幕后英雄的心路历程又有几人能懂。

远望一号1978年建成下水,与我同龄,“远望”二字为毛主席亲手题词。如今船已经退役,停靠在上海江南造船厂旧址的船坞里,有战友前去看望,人清冷落,黯然神伤,辉煌永远地镌刻在历史中。老船条件所限,出海时是限量供水的,每人发一个十升的塑料桶,每天早上定时供水,轮流打水,这一桶水要洗碗洗衣服刷牙洗脸,凑活还要洗个澡。而澡堂每周开一次,也就十来个位置,大家轮流着洗澡。住舱拥挤灯光昏暗,条件艰苦是无所谓的,越是艰苦越是令人难忘。部门战友们每年聚会一次,以独有的方式纪念自己的远望时光,简单的饭菜,在乎的是那份情谊,远道而来的战友费用减免,包吃包住,都在“娘家”兄弟们二百元一个的费用里,“秘书长”总是辛苦的张罗好一切,账目公布的一清二楚,居然每次聚会还剩好多结余,自然作为下次经费,也为战友们常回家看看提供便利。熟悉的脸庞,喝着小酒聊起当年,情不自禁唱起“团结就是力量”,歇斯底里的欢畅,纯真的战友情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仿佛又回到那战风斗浪,追星揽箭的豪情岁月。真正的远望人,严谨、质朴、纯真、耿直,远望情怀和军人作风,都是骨子里的响亮名片。

军人的使命和责任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理解,浮躁的社会,质疑军人的神圣是可悲的。敲锣打鼓到部队,最美的青春岁月,激情燃烧的军营,流血流汗不流泪,铮铮铁骨赤子心,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国家利益,哪里就有军人。从来没有觉得多么高尚,恰恰是那样的平凡,是那样的简单,是那样的卑微,党指挥枪,一切服从命令听指挥。脱下军装的那一刻,难舍难分,默默无语,悄无声息回到家乡,一切从零开始,不知路在何方,或许耳畔还回响着当年拉歌时的群情激昂,或许心中还回响着汽笛的那一声长鸣,或许还留恋在整齐划一的步伐之中,或许还沉浸在同甘共苦的欢笑声里,或许还是满脑子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心怀祖国,心系人民,一心向党,一颗被洗涤纯静的心灵,面对一个早已生疏的环境,一时不知所措。收拾心情,从零开始,默默努力,暗自发奋,叹时光飞逝,向天悲鸣,赞人生如歌,仰天长笑。

毫无疑问,部队里有太多值得永生留念的东西,恰恰是这些好传统好作风,铸造了军队铁的纪律,铸造了军魂。想起去年东清河发大水,水漫过了大堤,面对缺口,不得已调来了军人排除了险情。其实那些官兵并不是专业的抗洪队伍,年纪轻轻,都是临时紧急抽调的。为什么军人那么有战斗力,而我们有那么多人却办不到了?不防结合部队工作经历在此胡言乱语几句。

首先要有一说一有事说事才能指挥畅通落实高效。总能及时点评发现和存在的问题,批评表扬直截了当,干脆明确,从来不藏着掖着,表扬是鼓励先进,批评是帮助同志,相互监督互相激励,主动找差距,没啥不好意思。思想政治工作紧紧盯住苗头性问题,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决不让问题过夜,对事不对人,一心做好工作,履行好使命任务。工作布置一次到位,任务落实一步到位,按照任务节点步步推进。到了地方,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落实难,要三令五申,催的紧了,底下有意见,催得不紧,上头有意见,要是较真,倒打一耙,说你工作方法态度有问题,拐弯抹角,讲不清楚,没有触动。其实只要对开展工作有利,对改善作风有利,大可不必谨小慎微。

其次要政治关系简单纯洁。政治上一律平等,民主氛围浓厚,选人用人主要看平时表现,评功评奖兼顾各层次,规则很明确,支部会议充分讨论,但凡打钩选票都要当面点清,表彰主要是精神奖励,无发钱发物的传统,视荣誉为珍宝。基层的事情大家参与,党支部注重“民主集中Z”威信就高,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互相点评真诚帮助,能够愉快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除了意见箱,领导经常牵头开会收集改进意见建议,畅所欲言,一切都很愉快。总之基层党建一句话:群众路线落实党章。到了地方,面对困惑,口头提意见往往被视为政治上不成熟,这一观念要改变,又不遮遮掩掩,履行党员义务和权力而已,这才是真正的担当和善意,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意见或建议。既然打了钩就该让大家看到结果,特别是民主推荐程序,一味藏着掖着,所有人就会心生疑惑。要无人质疑人人信服,就该真正公开透明,堂而皇之,对于所有干部也是一种激励。至今仍坚持当初的想法,真正的民主程序从来不会让人产生质疑。好的组织干部应该有足够的智慧解疑答惑,凝聚人心,营造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包容环境。倘若谁提意见谁倒霉,这尘垢旧病也该改改了。倘若有了疑惑,提了意见,却多了流言蜚语,所谓错误,抹黑打击扣帽子,实在是不应该。面对疑惑大家都沉默不语,该怎么看待这体制内现象?是“平庸的恶”,后面我会提到。提意见,壮胆交流是责任心驱使,恰恰是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如果就此倒霉,无非“面子”在作祟。当时水平有限并不能深入解读,想不通了就在家借酒浇愁,其实回过头来要感谢自己经历的挫折,才有了困惑之后的种种深刻反思,查阅了共产党从建党之初至今的执政理念,已能从哲学、从制度、从人性层面解读其中的逻辑成因和种种影响。

再次要互助互学氛围浓厚。有困难齐心协力,工作上互帮互助,学习也要抓得很紧,一岗多能,一个人掌握多种技能,一项工作几个人都能掌握,关键时刻能顶上去。担任领导要有责任心事业心,是压力也是动力,抓紧学习,既要懂技术,会管理,会总结,也要会做思想工作,确实起到锻炼的目的。部队的经历是一辈子的财富,褪下军装,有些信念是永不褪色的,艰苦条件下那民主团结的集体氛围,即使很多年过去了,也总是令人怀念。到了地方权力私人化倾向较重,缺乏对整体利益、经验积累传承和便捷服务的通盘谋划,思路打得不够开。

最后要依托制度化细节管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在于依靠制度化的细节管理,领导身体力行,带头贯彻执行,注重发挥集体智慧,激发个人潜能,团结出战斗力。除了追求亮点,注重扶持“红人”,搞个人英雄主义,还要通盘考虑机关工作的可持续性,优良作风的传承。“木桶理论”告诉我们,集体的容量和能力关键在补“短板”上,一味的求亮点,个人英雄主义是成不了气候的。2013年初在QQ说说中感慨“思想是落后的根源”,三年过去了再次重温这一哲学思想,依然感慨万千。

回顾六年来地方工作,也确实和部队有很大不同,有很多需要把握新的特点和不同。地方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直面群众,各种利益诉求,各种考核目标,任务重难度大,权力小责任大,往往“磨破嘴跑断腿”,收效甚微。这几年一直从事基层人社工作,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接触了不少,有蛮横无理的,有骂骂咧咧的,有说你贪污的,也有各式各样的老赖,欠薪逃匿的,两手一摊的,也有各种各样的工人,把情绪宣泄到我们头上,好像我们欠了债,两头不理解不讨好的事情多了去了,而这些委屈和无奈只能自我消化,一开始自己也会想不通,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地方干群关系的紧张导致的不信任,私营企业里劳资关系紧张引发的种种矛盾,失地农民因分配问题队里两派之间的激烈争斗等等,长期接触社会的阴暗面,也是需要强大的心理自我调适的。有的时候真是希望机关能够轮岗,一来让大家都能来锻炼锻炼,二来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曾经有位领导工作特别认真,亲身参与群体劳资纠纷处理,接触到的欠薪企业老板,一副无赖嘴脸和混乱的私生活,任凭你怎么做工作,脸上一副听话的神情,却并不配合,反正没有钱,而这样的人却有众多女性死心塌地地跟随并先后嫁给他,有的离婚后也依然留在身边,让领导感慨“我一直接触的都是机关里讲道理的人,没想到社会上还有这样的人”。

而大厅里来了近二十位村民,因为失地农民问题来大吵大闹了一翻,为的就是自己能够多分钱,上头按照政策拨下来的款项是明明白白的,自然会全额打给村民小组,政府不管村民内部具体分配方案,需要村民小组自我协商拿出分配方案自行分配。实际上村民小组内部产生了两种方案,两派互不相让,本来和政府并无多大关系,一派群众却抓住了开会讨论时的一句话,对当事干部各种刁难蛮横,无理取闹,根本不听劝说,在大厅广众之下那种说话之间透露的群体性义愤填膺其实并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阿婆,我和她聊天,夸她身体棒,她笑了笑,可是想到是来闹事的,笑脸转瞬即逝,又大声嚷嚷起来。看了这个现实的世界有太多的复杂与无奈,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耐心细致,热心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别无他求。

毫无疑问,部队和地方的锻炼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虽然经历挫折,始终不忘初心。只要好好努力,人生就有出彩机会,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相信一个好的体制会让一个努力的人有自然的成长空间;假如一个体制助长走关系,靠门路,甚至包庇错误,那么这个体制是有问题的,助长歪风邪气便不足为奇了。并不想被不正之风所左右,该有的修为和党性修养是必须的,做个明白人,好好做人做事。关系也好,门路也罢,不可强求;扎实工作,永不懈怠,一如既往;不忘初心,才是根本。心若秋阳诗似酒,偷得浮生三日闲,修身养心,何乐而不为。

看着这几年风气的喜人变化,各种务实的声音越来越多,人心越来越暖和,人人都是受益者,相信站在当下历史节点上,清醒的认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社会风气一定会逐渐好转。只有全党上下形成合力,彻底改变不良作风,才能引领中国真正走向伟大复兴之路,而这一潮流必将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