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那田让所着的书简,潘凤感慨万千,虽然与田让相处甚短,可是这个健谈不幸的老者却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打仗不但要靠战策还得谨慎用兵啊,没有最好的计策,只有最合适的。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潘凤在那牢中百无聊赖,唯有不断地研习田让留下的书卷,即便是田让后期所着的动辄虎躯一震的随笔,也看的是津津有味,更对广平的山岳地理有了极深的了解,不可否认,这田让对于官场政治与山岳地理还是有着不俗的研究的。
不过总是在这牢中读书写字也不是个事,况且近日狱卒们的神情已是很不自然,况且,算算日子也知道,该是那黄巾乱起的时间了,可是这熊太守怎么还不派人前来啊?人啊就是这么的奇怪,一旦有了牵挂,日子也就越发的显得漫长了起来。
可是潘凤日也盼,夜也盼,还是没等来那熊绎的影子,反倒是一帮头裹黄巾之人冲入了狱中,一一打开牢门,将狱中人犯,竞皆放出。
潘凤心中一沉,知道广平郡完了,黄巾已起,将狱中众人放出,那可不是有着什么好心啊,定然只是为了造反多点帮手,不过这些人也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大都是成为炮灰的所在,攻城攻坚必是前驱。不知这黄巾如何这么快变便就能够攻占了广平郡,毕竟,广平也算是有城郭有郡兵有粮食的所在的啊。
不知道爹娘如今是否安全。狱中的潘凤,此刻正是心急如焚。
好在那伙开牢放人的黄巾贼们并没有因为潘凤牢狱的特殊而对他另眼相看,快速的砸开了牢门,兴奋的说:“快些出来,共立黄天。”
而潘凤并没有像前些牢间中的犯人一样夺门而出,因为他知道,这样出去,必是会被编入炮灰一族。所以以着岿然不动面容沉稳的态度,朗声言道:“苍天已死,黄土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那开门之人愣了一愣,这可是大贤良师的十二字箴言啊,看这人相貌不凡,只多怕是同道之人,随即也慎重了起来,出声笑着说道:“不知师兄隶于哪方真人门下?”
潘凤灵机一动,微声言道:“吾师乃神上使张公曼成,我奉上使之命联络诸方,未料竟为广平狗官抓入牢中,威逼利诱,我亦没有退缩,因为我始终坚信黄土吉世必将来临。大贤良师终将指引我们奋勇向前。”
那黄巾贼顿然动容,奶奶的,这果是大方出身的高人啊,自己这些小方的人员,无论如何也没有这般的言词,当即行礼道:“那还请师兄速速出牢,共持大事。”
潘凤摇了摇头,不慌不乱的缓缓说道:“头无黄巾,何脸见人。”
为首之人,更为动容了,这种信仰,这种觉悟,到底是神上使的亲信。于是当即解下自己的黄巾,撕下一半,恭敬的递上。
潘凤笑了一笑,看着不少只有黄布条缠头的家伙,心中得意不少,有这一黄巾在首,应不再有炮灰之厄。只是不知爹娘怎样。三步并作两步,走了出去,果然牢外广场上,那帮犯人竞皆蹲于地上,等着饭菜,殊不知饱餐之后,便要沦为炮灰。
潘凤快步的走离了人群,这一头的黄巾,倒也没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一路向家中跑去,只见城里乱成一片,一队一队头缠黄巾之人在各个大宅庭院里出没,宅中哭喊一片,好在潘家的住所并不在这富人的区域,应该不会在这第一波的洗劫之中,可是,在没有实际见到自家安全的时候,潘凤又哪里放心的下了?!
潘凤心神不灵的跑着,一路风尘,全身的汗腥,好在,远远地看到家门紧闭,也无任何破损的痕迹,一阵心喜,猛地扑上前去,就即敲打起来,双手不停的颤抖,只怕家中早无人烟。
“我是潘凤,我是潘凤,爹爹,娘亲,我回来了!”潘凤一个劲的呼喊。
家门立马打开,潘忠抖索的将潘凤迎进家中,“二公子,二公子,你可回来了!”
“爹爹了?娘亲了?”潘凤焦急的向屋内看去,一片黑暗。
“在家,在家,都在家了!都在家了,二少爷,你没事吧?!”潘忠将潘凤迎进之后,立马抵上大门。
潘凤这时心神方定,摘下头上黄巾,快步走了进去,潘陵与潘母李氏早就迎了上来,三人一时之间又喜又惊,潘凤也便得知了原委,巨鹿乱起之后,黄巾大掠天下,一下席卷了冀、并、青、幽。这广平郡中也有太平道的信徒,结成小方,以城中信徒为应,轻易赚开了城门,城内城外连做一片,正杀得厉害,太守熊绎还未有准备便被杀害,郡中官吏大都遇难,而潘陵从潘凤入狱后便辞了书佐一职。所以破城之日,潘陵也不在郡衙,所以并没有被杀害。
潘凤暗道一声侥幸,开始思索应对之策,投入黄巾,怕是不会为潘陵支持,而且也不会是长久之计,而举家逃难而出,只怕是唯一的出路,可是又该如何出城了,城中正是一片慌乱,这黄巾众贼们在抢掠大户,而等其抢掠完毕之后,只怕又得裹挟众人“公立黄天”了,唯有此刻,乘着大多黄巾贼众忙于抢掠之时,溜走。可是又该往何处去了?北边是去不成了,张家三兄弟的主力军便是往北打幽并,南边张曼成等部也闹得凶,往西是那军事重镇壶关,必有大军,当今之计唯有经此前往并州,投靠丁原,有曹性的引进和自己的这般武勇,相信也不难混的一个出身,保家安民。
打定主意,潘凤连忙骑上骏马,叫那潘忠赶好马车,也不在乎什么细软了,直接请潘陵与李氏上了马车,一行四人向西城外行去。
一路之上,黄巾众人看了看头裹黄巾高大威猛的潘凤和他身后行走得如此正大光明的马车,也并未阻拦,这城中的富户还没拜访完毕,谁又那闲心去管别的闲事。要知道,时间可就是金钱啊,我的朋友!
不一会儿,潘凤一行已经到了西门,城门下早已经站立了百十人的队伍,这是黄巾广平郡方的主力之一,他们虽然并没有亲身前去抢夺财物,但日后的分赃上可少不了他们的份,要不然,谁还愿意守城门啊,如果城门不守,又怎么将城中的富户包了饺子了?
孰轻孰重,黄巾众人还是分得清的。所以这帮守城之人倒也安心,当然,这心头对城中负责劫掠的弟兄也还是颇为神往的啊,要知道,这洗劫的不单单是财物,还有那白嫩嫩的小妞了啊。所以,这百十个人在安心之中,也还是颇有一些心动的。
潘凤见状,丝毫没有慌乱,径直赶马大刺刺的迎着那一只黄巾军行去,那伙军丁看着潘凤头裹黄巾,大刺刺的径直而来,倒也没有太大的敌意,虽然这人从未见过,但这广平郡方,猝然而起,很多弟兄原本就并不相识的,众人唯一的约定标记便是那头上所裹的黄巾,且在这实行宵禁的城里,敢于如此不慌不忙前来的,应该也不会不会同道中人。
可是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的,一个黄巾百长止住了潘凤的前路,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被潘凤怒骂了一通:“赶紧散开,耽搁了事情,你们可担不起这责任。”
百长倒也没敢发怒,自己原本是那乡里的小吏,这种被呵斥责骂的事情那是常事,多年的积习,使得他忙一躬身,便欲放行,可是随即醒转过来,奶奶的,我这是怎么了?我现在可是黄巾百长啊,我可是有一百个手下,我可亲手砍下过亭长王老爷的头的啊,他奶奶的,这孙子竟然骂我,奶奶的,我非废了他不可。
潘凤见那百长表情变化的可爱,狠狠的给了他一鞭,愤怒的喝骂道:“你这孙子,我可是奉神上使之命!误了事,你他妈来担?!”
这一鞭子将那百长抽得是痛入了骨髓,也将那心中的澎湃一扫而尽,残存的仅是那往昔的卑微,抬眼正看到那高高在上的潘凤怒瞪着的双眼,不由得又矮了一矮,连忙闪开,半句话也不敢支吾,连忙狠狠的踢了几脚身边的军丁:“你他奶奶的瞎了狗眼啊,也不赶紧开门?!”
潘凤“嘟”了一声,柔声的对那百长与被踢的军丁说道:“你这就做的不对了!我们可要共立黄天吉世!怎能如此互相对待?谨记黄天泰平!”说完,护着马车,拔马便走。
看着潘凤潇洒的离去,百长泪流满面,口口喃喃自语:“黄天泰平!黄天泰平!”
一路之上,离人四乱,好在潘凤所选的倒是条小道,一路之上虽然行走艰难,不过却也没出过什么意外,很快便就出了广平郡域,进入了冀州赵国境内。赵国原为光武帝所设,以邯郸为都,辖邯郸、易阳、襄国、柏人、中丘五县。不过这时的诸侯王已与早年不同,国王掌管不了实权,只能够食租税,国内诸事多由朝廷委派的相(国相比两千石,相当于一郡太守)决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