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刘陶与司徒杨赐、卫尉刘宽、司空张济一起进言灵帝言张角必定谋反,应及早将其逮捕以绝祸根。不过,当时张角命马元义暗中勾结十常侍张让等人,以至于灵帝不听其话,而后刘陶知道后异常愤怒,决议再次上疏弹劾,哪知道刘宽和张济临阵退缩,无奈之下,刘陶独自上疏,弹劾十常侍与张角勾结……如此一来,却又一次激怒了张让等人。
随后十常侍诬告他与张角勾结,灵帝刘宏信之,收刘陶于黄门北寺狱。在狱中,刘陶自知必死,遂对使者说道:“朝廷以前封我时怎么说的?现在反因此受诬陷。可恨的是不能与伊尹、太公同流,而与三仁同辈。””遂不食而死,四海之内,没有不悲痛的。
当刘安知道了他父亲去世的消息,立马对洛阳方向磕了三个头,哭泣地说道:“请恕孩儿不孝,今后再也不能在父亲膝前尽孝了,父亲请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母亲的。”并为此守孝三年。
次年,也就是大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时河北巨鹿郡有张角、张宝和张梁三兄弟。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南华老仙,南华老仙以三卷《太平要术》天书授于张角。张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遂号称为“太平道人”。
随后张角广施符水,为人治病,并自称“大贤良师”。而后徒众日益增多,张角把他的势力范围分三十六区,称为“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并讹言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又在各处府署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作为发动起义的信号。张角命于三月五日同时起义。但预定起事前一月,因叛徒告密,张角派人飞告各方提前起义。于是36方“一时俱起”,众达数十万人。不久后,张角便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起义开始后,群众纷纷响应,或入伍为信徒,或送粮送衣,义军发展很快。义军攻克城镇后,往往烧毁官府,杀贪赃官吏,将其财产分给百姓。贪官污吏平时作威作福,一闻义军到来,便吓破了胆,如同丧家之犬,多已逃之夭夭。到这时,灵帝才思及刘陶之言,并追封其为中陵侯。
数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灵帝召大将军何进发檄各郡,使讨贼立功,又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和朱儁,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伐黄巾军。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起兵,配合官军镇压起义,这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
话说此时刘安一直在山上守孝,直到守孝期满,才继续跟师傅学艺。
日升日落,暑往寒来。八千里路云和月,三万余日汗与血!所谓“山中一日,世上一年!”时光岁月不待人,一晃之间匆匆岁月又过了2年。正所谓“山有潜龙初长成,”刘安此时已经长成一位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虎背熊腰、英武不凡的翩翩美少年。
而此刻刘安迎来了自己在山上的第十个生日,也就是自己在大汉里的第二十个生日。在古代,世人对小孩的第二十岁生日特别重视,因为在二十岁生日的这天,年满20岁的青年男子要举行冠礼并取表字;意味着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要肩负起大人的使命。
一大早,左慈便来到了刘安面前,说道:“安儿,字想好了没?”
“恩,早就想好,就叫汉扬。”
“那就好,安儿,你现在与为师学艺了已经10年了。在这10年里,你每日苦学文韬武略,勤练武艺,没有让为师失望。可现在为师的本领你基本上已经学完了,为师已经没有什么可传授予你的了,你现在所差的只是经验和火候而已。此时天下动乱,英雄辈出,但天下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你也是时候下山去闯闯了,去吧,在这英雄辈出的年代里,用你自己的双手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三天之后,为师就送你下山。”左慈一边对着刘安说着,一边努力忍住自己的激动和不舍。
刘安立马跪在地上说:“徒儿好舍不得你啊!师傅。”
“傻孩子,为师惟一的遗憾就是找不到一匹好的良马送给你,只有这把枪是为师年少时偶然得到的神兵利器,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所使用的武器。此枪长约丈六,枪头为龙头,枪尖是龙舌,枪杆为鳞状,枪纂为龙尾,从头至尾镶宝石八颗,故名八宝陀龙枪。现在为师转赠与你,希望你能好好使用它。”
“谢师傅厚赠宝物,徒儿定不负师傅对我的厚望!”刘安听到师傅把宝物给了自己,心中激动不已。
“对了,你下山时,顺便去一趟河南的岳家庄,到那里会有人助你一臂之力,想必你也知道这是谁吧?”
“徒儿,多谢师傅指点。”
三日之后,刘安拜别师傅左慈,收拾好行李,三步一磕下了山去。
※※※
大汉各地战火纷飞,尸横遍野,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世人皆言:“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而太宗武帝在峨眉山文略武学终学成,帝师大仙慈遂谴帝下山救民于水火之中。
——————《大汉史●大仙左慈外传》
p求推荐,求收藏这几天更新可能会有坑,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