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望帝杜宇> 第五十一章 少盟主 路阻周王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 少盟主 路阻周王师(2 / 2)

笃瑞在岚皋每天晨出夜归,沉醉于调查了解周的民事、农事。一月后,笃瑞帮一家赢姓的庶民,种完黍回到岚皋城,见到城内兵来将往,街上行人一下多了许多。一打听,鱼鹚领军到了,大军住于城西营内。啊,鱼鹚军真的来了。

第二天,笃瑞带着4个机灵会道的士兵,拿着一张豹皮,10斤鹿肉干到临近西营的一家酒店,换一桌好酒菜坐下慢慢吃喝。——这时的岚皋城内,交换形式已在使用西周流行的贝币。对边境外地人也用实物交换——。在他们左边桌上三个蜀军百夫长或千总模样的人,也在喝酒,酒菜没有他们的多,也没有他们的好。那个千夫长模样的人,双眼在他们桌上扫来望去。笃瑞起身向他招呼:“各位将军不嫌我们猎户,请过来一起喝几杯。”

三个蜀军也不推让,并来和笃瑞五人一桌吃喝。三碗酒下肚,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千夫长口无遮拦地告诉笃瑞,他们是鱼鹚手下段蜀军,到西周助武王伐纣已经四年多了。现在杜宇在蜀国作乱,他们要回蜀国平乱。五日后就要翻擎天岭。他们开路扩道的前行军,今天就出发了。他们还告诉笃瑞,武王派了散宜生监军,辛甲作统帅带60000大军到蜀国助鱼鹚灭杜宇,十五日后就到岚皋。有辛甲60000天兵相助,灭杜宇是小事一桩。辛甲可是能征贯战的猛将,剿杀纣王的功臣。散宜生更是能洽会算的文臣,善卜先知的仙师。也不怪这千总酒后口无遮拦,把一切合盘托出。这本是在镐京人人皆知的街谈巷议,不是什么机密。

笃瑞核实了这一消息后,吩咐卫队长带三个士兵去给擎天岭的笃珪送信,让笃珪带人带上礼品,分头化装进岚皋城,到笃瑞住店相会行事。

这岚皋城常无战事,西面又是荒无人烟的高峰峻岭,平时只有胆大艺高的蜀、秦猎户出入,其余都是秦地庶民、奴隶来往,城门把守很是松懈,从不盘查进出的人。鱼鹚蜀军离开岚皋的第三天,笃珪带着40人背负着伪装好的礼品,很容易地进到岚皋城,找到笃瑞住地。在这里专等散宜生、辛甲的大军到来。

笃珪等到岚皋后的第十三天,散宜生、辛甲统60000大军到了岚皋。大营仍设城西,帅部设在城中岚皋城主府。

散宜生、辛甲到岚皋后的第二天,周纪就到城主府向散宜生、辛甲请示,何时入蜀。辛甲面带不悦地说:“周副使知道,大军劳顿半月,需要休整几天。况且入蜀即要攀岩越岭,西周兵不习贯这样的山路,需准备训练。这样吧,明日,你和你的50军士带上我周营200个百夫长到擎天岭去实地教他们如何攀岩越壁,行走险道。才好回来带领周营翻山越岩。给你十五天时间,务须训练有成,回来带大军行动。我这里自准备大军走险道峻岭的用具。”

周纪本意是催促辛甲带兵急速入蜀,听辛甲这样讲,也觉确有道理,不好反驳推脱,只得回去作准备,第二天一早带上中军点好的200名百夫长向擎天岭走去。天晚到一处悬崖险道,找一个较宽的迴湾住下,准备在这里训练百夫长们攀岩过险的本领。晚间,三个鱼鹚留下的探事兵到周纪营地联系请示,周纪大喜,为鱼鹚的周密安排钦佩。立即叫三人把周兵已到岚皋,半月之内即可入蜀的消息传给鱼鹚。

打听到辛甲指令鱼凫副使周纪,带人去作攀岩过险的训练。笃瑞、笃珪喜不自胜。以手加额道:“皇天助我成功!”二人立即商量用何种方法去见散宜生、辛甲。二人商定,以目前的情况看,是在周国领土内行事,干脆打明旗号,以一外域侯国的名誉,明目张胆地到帅府行事,不必乔装遮掩。反正明去也好暗去也罢,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散宜生、辛甲将他们扣下,或者把他们杀掉。既然来到这里,他们是抱定要嘛成功,要嘛就死的决心。而且明去也显出杜宇笃慕军行事光明磊落,毫不隐瞒自己夺取蜀王之位的目的。周天子大国是不应该干涉五服荒国内事的。以一边国使节的身份去,周营是不会阻挡的,侯门不挡送礼人嘛。事不宜迟,笃瑞、笃珪和军土们都换上鲜明的笃慕军服装,还临时做了一面笃慕军使节的条形牙齿边旗。一行52人打着旗帜,抬着礼品大张旗鼓地走向帅府—-城主府。一路上惹得许多军民观看。

散宜生、辛甲听到门官来报,非常吃惊,为杜宇的这一大胆行动震惊赞叹。散宜生对辛甲说:“啊,杜宇,这个人不简单!有远见,有抱负!”辛甲说:“周公叮嘱我们观察行事,不要贸然入蜀参与蜀内战。我还忧虑如何了解杜宇军情况,这下可好了,他们主动上门来。”随即传令整队,礼让杜宇使节进府。

笃瑞、笃珪按礼报名而入,不为帅堂的威严而惊,不因辛甲的严峻而恐。有礼而不卑,有胆而不亢。说话清晰,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对答如流。给人一种过耳难忘的感觉。散宜生和辛甲对笃瑞、笃珪心里很是赞赏。当得知,两二个使臣就是杜宇的儿子和侄儿时,散宜生、辛甲更是从心里钦佩杜宇,赞赏笃瑞、笃珪。忍不住又多打量二笃几下。见他们少年英俊,器宇轩昂,很是喜爱。杜宇派儿子笃瑞献礼来朝,表明了杜宇对周天子、周王朝承认和恭敬。笃瑞又反复向散宜生、辛甲陈述笃慕联盟绝不会越荒服夷国雷池一步,将在周天子的统一下,治理好蜀国,奉侍周王。散宜生和辛甲对这点很满意,杜宇的这一决策,符合周天子、周公对蜀国的要求。散宜生、辛甲留笃瑞、笃珪在帅府,设宴款待。笃瑞没想到的是宴席的规格,竟按对待诸侯国使臣的礼节。原来,周公制定的国家接待诸侯国使臣及宴请众臣,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有严格的规定:王九鼎,鼎内肉食为,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鼎内肉食,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五鼎,鼎内肉食为,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散宜生和辛甲代表周王接待使臣,让笃瑞、笃珪饮食的是七鼎。所以笃瑞、笃珪知道天按诸侯礼节接待他们。

席间,散宜生又再次问到杜宇为什么要起兵攻伐鱼凫?

笃瑞起身避席,恭敬而又自如地回答:“我父亲的笃慕联盟,攻伐鱼凫类似周之伐纣。虽然鱼凫不象纣王那样荒淫无道,苦虐生灵。绝灭纲纪,杀忠拒谏;制惨恶毒刑,设炮烙虿盆;怙恶不悛,荼毒成性:敲骨验髓,剖腹取胎。但是鱼凫:不恤上天厚赐,不借社稷山河。封闭栽桑养蚕,不念万民冷暖;不兴农事耕作,不顾百姓饥馁。不兴百工,不设‘工商食官’;不重青铜,不励玉器陶土。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以至于蜀国万民至今仍靠渔猎采摘,在饥饿线上挣扎。人口难增,城邑不加,村寨寥落。这样不以民为重,不为民作主,不为国兴旺的蜀王为什么不让他退位呢?”

散宜生被笃瑞的一席话所感,为笃瑞对武王伐纣的深刻了解,为笃瑞的说辞折服。微笑说:“我们知道你父亲杜宇的抱负志向了。”

笃瑞趁机说:“笃瑞斗胆请上大夫和大将军转奏天子,大兵不要入蜀。尊天子对五服国的规定,不干涉蜀国内部的兴替。”

辛甲笑一笑说:“这个,我们会向天子转奏,待天子旨意。”

笃瑞、笃珪同时谢道:“谢上大夫、大将军美意!”

辛甲留笃端一行住于城主府。散宜生和辛甲很乐意和笃瑞、笃珪长谈。散宜生是武王老臣,胸藏万机,学识渊博,辅文王、武王治国强国。见笃瑞、笃珪好学好问,心里很高兴,向二笃详细讲解了周礼、周制,讲了武王治国方略。他很赞赏杜宇的教民稼穑耕种,告诉二笃,“治国、富国首要的事就是行仁义,兴农耕。不行仁义,不兴农耕是亡国之道。”并要笃瑞转告杜宇“为君者,要先知稼穑之艰难,农桑之不易。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猎田。”笃瑞非常诚恳地感谢散宜生的教诲,二笃都把散宜生作为自己难得的贤师。对他非常恭敬。辛甲也象笃瑞、笃珪传授了许多带兵布阵的知识,以他身经百战的战例作例讲解,浅显易懂,让二笃受益非浅。同时也问了许多笃慕军的战例。对杜宇和笃慕军各路将帅的作战勇气、作战的本领,作战方略,很是佩服。他对笃瑞说,“若是得杜宇来作武王伐纣元帅,那么,武王取得殷商的天下要提前几年。”融洽的气氛,认真的学习,让笃瑞笃珪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也是天助杜宇。就在周纪带百夫长出去训练的第十三天,散宜生、辛甲接到了周公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紧急文书。散宜生、辛甲展书一看大惊,原来是周公令散宜生、辛甲,立即带部下60000人马作先锋军到原商地,去平三监之乱,周公自统100000大军从镐京赶来。

这三监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西周朝歌灭纣王后,武王仁慈,同时也为了笼络商遗民,听姜子牙建议存殷商血脉,把纣王的第三子武庚(又名祿父)封为商旧都殷国君,管理殷地。殷民大悦。同时武王又惧怕武庚以殷为根据地,搞复辟,又听从姜子牙建议把原商地殷(朝歌)以外的地方分为三大块,设邶、鄘、卫三国。朝歌以北为邶国,由文王的第八子武王的六弟霍叔管理。朝歌西面和南面为鄘国,由文王第五子武王的三弟蔡叔管理。朝歌的东面为卫国,由文王的第三子武王的大弟管叔管理。这三国都是监督殷的,人们习惯上把邶、鄘、卫三国称为三监。

商纣灭亡的第四年,武王称天子的第三年,也就是武王让鱼鹚带兵回蜀后一月,武王即病逝归天。武王逝后,由周公旦监国,保武王13岁的儿子诵为成王,作天子。管叔不满,觉得自已乃是文王第三子,武王的大弟,武王归天后理当由自己为天子。如今却由四弟周公旦监国,13岁的诵成了天子,自己非但不能为天子,还大权旁落。便串通殷武庚、鄘蔡叔、邶霍叔及北方的一些部落民族一起,以勤王为名,作乱造反。殷武庚本来就想复商,有此机会便积极起兵。周公闻报,听从了齐王姜子牙的建议,命散宜生、辛甲为先锋,自已亲率大军东平三监之乱,铲除祸根。

周公平乱后,诛了武庚,杀了管叔,流放了蔡叔,罢了霍叔的国君,贬为平民。此为闲话,当另书作叙。

只说散宜生、辛甲接到周公命令后,立即派人将消息传给在擎天岭训练的周纪,催回200名百夫长,辞别笃瑞、笃珪,急急从岚皋起兵东行奔赴商地。

周纪见散宜生、辛甲急急拔营而去,自己连散宜生、辛甲的面都没见到,只见着散宜生、辛甲留下的两位使者及使者带给蜀王的信。心中不免气愤,但眼见周师营帐一空,自已又无法挽回,也不敢在周地发作,只得带着50卫兵和散宜生、辛甲留下的使者,赶回蜀国去给鱼鹚报信。周纪在岚皋城一日也不想耽误,和散宜生派的使者一道,找到岚皋城主要了50人一月军粮。谢绝了城主再三挽留,连夜于子时向擎天岭进发。

周纪到岚皋城,来得急走得慌,因此,并不知道笃瑞、笃珪到岚皋来见散宜生、辛甲一事。

周纪起程的第二天,笃瑞也带人回蜀国。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