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国梦> 第13/1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4章(1 / 2)

13立国天佑

梁正清的筹建工作迅速又稳健地进行。梁正清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重大事项。首先是政府名称,筹委会成员的意见大体一致,很快就确定为“天佑国革命军政府”。第二项是军(政府)旗、歌。

夏希周提出以鹰为主,鹰扬虎视,气势威武;姚其昌说,中华儿女乃龙的传人,应是龙旗;蒋天禄说,大清朝用的也是龙旗。还不如用虎旗,虎虎有生气,气势威猛,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梁正清说,龙虎鹰都不错,只是格局略小,革命军政府着眼于有朝一日夺取全国政权。各位才子多费点心思。

王涧之昂首说,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何不用镰刀图案,代表大多数老百姓,有“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意思。此外,还可加一支枪,寓意天下是革命军流血牺牲,用枪杆子打出来的。

这条意见得到大家的赞同。梁正清说,初定镰刀加枪的图案。至于军歌,就请欧阳副官先写个歌词,下次会议再讨论。

王涧之扫了大家一眼,脸有得色。

第三项是纲领、法令、法规。梁正清建议先成立起草小组,韩一粟等枫林才子多化些功夫,先易后难,逐步制定,共同讨论,最后由军政府各界代表大会通过。

第四项是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初步名单。这个议题较大,好在梁正清有个机构设置初步设想,大家据此讨论协商了很长时间,最后暂定六部一室:军事、内务、财政、农工、司法、教育六部和参事室。

政府主席候选人杨时中,副主席候选人侯光煜。由各界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六部负责人由政府主席任命,分别是军事部长杨时中(兼),助理上官红袖;内务部长侯光煜(兼),助理梅蔷,欧阳小菁;财政部长梁正清(兼),助理王涧之,于蕙真;农工部长蒋天禄(兼),助理范人鹤;司法部长夏希周(兼),助理韩一粟;教育部长姚其昌(兼),助理欧阳溶泉。有关参事室的参议,由社会上有影响、德高望重的开明人士担任,他们的责任是反映民意,对政府工作起到监督、建议作用。初定参事五人:天佑镇开明人士、隐居天佑山之前任前朝一品京官的郁阳明,富商廖晨星,士绅陆鼎新以及韩侍郎、范翰林。

韩一粟提出异议,别把父亲列入名单,因他早就表示不理政事,唯求安安稳稳度过余生。

梁正清说,令尊文武俱佳,对时势颇有见地,人才不可埋没。

会后,梁正清亲自登门拜访,请他出山助政府一臂之力。韩侍郎再三婉谢说老朽老矣,不达时宜。梁正清失望而归。

天佑国革命军政府在锣鼓鞭炮声中宣告成立。政府主席杨时中、副主席侯光煜和梁正清等六位部长、参事室主任郁阳明在主席台就座时,掌声雷动。自古以来,天佑山老百姓第一次见到由自己选出来的政府公开宣示:“一切以百姓利益为根本,由老百姓决定自己的命运。”

杨时中慷慨激昂地大声说:“革命同志们,父老乡亲们,今天是我们天佑国全体老百姓的大喜日子,天佑国革命军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了。这个政府是我们天佑山老百姓自己的政府,是代表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政府。政府的每项政策、法令、法规都是为维护老百姓利益而制定,政府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是老百姓的公仆,为老百姓的利益服务,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而工作而战斗。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天佑山区建成欣欣向荣、河清海宴,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人间天堂。

今天我们天佑山区将成为人人平等、个个自由、神人共悦的天堂之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全省乃至全中国老百姓都将在革命军政府的领导下过着天堂般的好日子!

革命同志们,父老乡亲们,让我们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为建设一个富裕强盛的天堂之国共同努力奋斗吧!”

杨时中激动人心的宣言引起了全场共鸣,欢呼声此起彼伏,掌声、锣鼓声、爆竹声经久不息。

成立庆典之后,军政府各部立即行动起来。军事部发起青年参军运动,不仅天佑山区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山外青年也纷至沓来,短短二、三个月中,革命军扩至二万五千余人,随之而来的练兵运动热火朝天:晨曦中,跑步声、操演声声震云天;靶场上,枪声持续不断,紧张气氛中夹杂阵阵命中靶心后的欢呼声。

练兵之余,官兵们垦荒种粮,砍树烧砖,整地盖房,热气腾腾。

内务部的梅蔷、欧阳小菁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各地建立乡、村公所,帮助选举乡长村长、普查人口、处理民间纠纷、训练治安队员、建立防火防盗组织系统、救济穷困村民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农工部的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生产,动员减租减息,改善田主和雇农关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鼓励商人经商,活跃集市贸易,疏理物资流通渠道,加强山里山外物资往来,互通有无,保障供给。各项事务虽然烦杂,范人鹤处理得津津有条,特别对涉及到田主、雇农、商人的切身利益,他都有独到见解,并据此说服当事人,颇受好评。蒋天禄对他赞誉有加。

财政部的王涧之遇到小小麻烦。以前他对理财之事不屑一顾,富甲一方的王半镇了解这个儿子的“凌云壮志”和好大喜功,并不指望他能继承父业。到了根据地,王涧之知道除了军事部,财政部是新政府最重要的部门,他对自已被安排到财政部很满意。可他刚开始工作便有一窍不通、束手无策的感觉,幸亏他脑子灵活,一下子就想到参事室。

庆典会结束的第三天晚上,王涧之就带上于蕙真到参事室主任郁阳明家拜访求教。郁参事本是清末管财政的户部侍郎,他见新政府两位年轻人毕恭毕敬的态度,自然满心喜欢,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管财理财的经验和盘托出,还特地叮嘱他们要因地制宜,不要死搬硬套。理财的窍门很简单,“开源节流”四字也!然实施起来却大有学问,不仅要有生财之道,更要有用财之法。象慈禧太后动用海军军费修造圆明园之类的事是万万干不得的。

王涧之心领神会,和于蕙真两人根据郁阳明老先生的经验,理出了开源条款和支出条款。开源条款列出许多生财办法,如改革田赋、伐木税、交易税等征收办法;支出条款主要是规定政府各部门和军队的支出需先作预算计划,经过核准后实施,财政部门在预算计划实行过程及财政年度结束后进行查核。要做到收支平衡,国库充盈,杜绝贪污浪费。王涧之对田主、商人等征收对象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的征税方法、税率比较适中,征收对象也认为合情合理,达到的效果如《管子·治国》所言:“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在王涧之心里有个始终不变的信条:人抬人高。得罪了别人,没人会说你的好话。

王涧之和于蕙真的工作得到杨时中和梁正清的一致称赞。王涧之暗中庆幸,有于蕙真在,自己的点滴好处都会上达天听。

韩一粟的运气没有王涧之好。他当前的主要工作是起草法令法规,文字上的功夫,大多属默默无闻一类;筹建法庭、监狱的紧迫性也不是很高,为此他的工作就显得平淡。

欧阳溶泉的教育部工作却显得有声有色。天佑山区风景如画,历朝历代达官贵人喜欢到此隐居过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闲暇时琴棋诗画缺一不可,吟诗作画代代相传,文人气息浓厚。再加上教育部长姚其昌对诗画情有独钟,欧阳溶泉又是一大才子,他的工作得心应手就在情理之中。

欧阳溶泉走访万家,摸清了分布山上、山下的百姓所受教育极度不平衡:分散在密林深处、峡谷峻岭中的百姓因其生活贫困,受教育程度比其它地方低了许多,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贫家子弟迫于生计,将当兵吃粮当作求生办法。军事部新招募的兵员大都是这类人,革命军的文化素质也受到一定影响。而在人口密集地方,私塾先生居多,孩子读书欲望强烈,处处可闻琅琅书声。

欧阳溶泉对症下药,把教育部工作重点放在贫困山区和军队中。他在各种场合、各类人群中宣传“教育为立国之本。”和“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的道理,鼓动了许多人尤其是文人的办学热情。欧阳溶泉顺势而为,聘请了一批有志于教育事业的热心文人到贫困山区和军队中办学校或定期讲课。特别对赴艰苦环境办学者予以优厚薪资。除政府拨付经费外,还发动募捐教育善款,解除了教育经费不足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他组织多次较高层次的讲学、诗词创作交流、书法研究、画展等活动。每次活动,教育部长姚其昌都亲自参加,跟文友们切磋交流,文人雅士备受鼓舞。

政府各部门有效作为的直接结果是革命根据地出现欣欣向荣新气象:粮食生产全面丰收,无论农户或军垦田,都比往年增收一至二成,家家户户都有余粮;牛马猪羊鸡鸭六畜兴旺;三成农户盖了新房;街市繁华,人来人往、客流不断,店铺商家生意兴旺;铁器、五金、染织等手工业作坊纷纷开张;根据地老百姓安居乐业,处处笙歌鼎沸,喜气洋洋。对杨主席和革命军政府的赞颂不绝于耳。

杨时中最感欣慰的是国库有盈余,解决了扩军后经费不足的忧虑;建成了兵工厂,革命军的枪枝弹药有了可靠保障。在当年政府工作会议上,他重点表扬了财政、农工两部。

王涧之激奋之余赋诗一首:“阳春布德万物辉,天国无处不飞花。众星拱月颂尧舜,不世之功传华夏。”

王涧之略加润色,颇感得意,叼着烟在于蕙真面前吟诵一遍。“请六妹指点。”

新政府尽管政绩可圈可点,尚属“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此诗夸大其词,将杨时中捧为尧舜本已过火,“不世之功”更嫌肉麻,其阿谀奉承之意,明眼人一望便知。

于蕙真不愿见到他自鸣得意的模样。“二哥才华横溢,对你的大作小妹不敢妄加置评。不过小妹知道舅舅期待我们后辈多做务实有益之事,勿求浮名虚誉。”

王涧之似乎没有听出于蕙真言外之意,甩一下长发,依旧自我陶醉于诗意之中。“我革命军政府在杨主席领导下,仅用不足一年时间,就将十万大山建成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四海升平、河清海宴的天堂之国,古往今来非尧舜不足以比其盖世无双,非“名垂千古”不足以彰显丰功伟绩!”

于蕙真见他愈发张扬,转身就走。来到司令部,因今天休息,只有侯光煜独自一人在值班。侯光煜一见到她,立刻笑逐颜开。“助理大人找我?”

于蕙真红晕顿起。“谁来瞧你傻笑?上官姐姐呢?”

侯光煜一本正经说:“已经是部长助理了,也算是不小的官,在部队里还是姐姐妹妹的叫,不懂规矩!”

于蕙真叫了起来。“到了你的地盘,你就摆起臭架子来,怪我没叫你侯大副主席,侯大副司令?”

侯光煜嬉皮笑脸说:“那倒不敢。在老婆大人面前岂能放肆?只怪你昨晚架子太大,都快睡一个被窝了,连亲个嘴都不让!”

于蕙真面红耳赤,湿润的明眸盯着他,柔声说:“别怪我,给别人看到多不好意思。再熬些日子,到时候随便你怎样都行。”

她低下了头。侯光煜见她连颈项都红透了,心头涌起一阵热浪。他禁不住想把她揽进怀里,刚一抬手,迟疑片刻又放下了。“跟你开个玩笑呢,快去吧,上官助理跟梅助理到龙师去了。”

于蕙真走到龙师司令部,见到几个人围着姚师长看他画画。上官红袖、梅蔷、欧阳溶泉兄妹都在,还有一个是龙师参谋长祝升平。

姚其昌正全神贯注、挥洒自如地画飞龙。但见方桌上铺着一张长二米左右,宽不足一米的宣纸,一条飞龙腾空舞动,昂首而上,四周云雾翻滚,一片迷蒙。龙的姿态异常矫健,躯干扭曲,长须飘动,双目怒张,龙口微开,利爪奋攫,大有气吞万里、腾飞九天的磅礴气势。

姚其昌用毛笔饱蘸浓墨在飞龙左下方写下落款,然后面带笑容长长地舒了口气。

欧阳溶泉连连赞叹:“好,画得好!郑板桥云:‘一画有千秋遐想’,腾飞万里,纵横天下,姚部长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胸臆尽在其中矣!”

上官红袖心想,姚师长酷爱书画,以前画作无数,唯有此幅方可称作上品。她刚一抬头,见姚其昌正目光炯炯盯着自己,她猝不及防,忙将目光移向一边,脸庞却已生起红晕。

祝升平把两人的神态都看在眼里,心中一动说:“师座近日佳作连连,令人刮目相看。卑职愚见,定是师座工作顺当心情愉快所致。前些日听师座提起上官助理亦钟情书画,意欲为你挥毫泼墨,师座今日之飞龙,是否——”

祝升平故意略作停顿,姚其昌笑容可掬接口说:“不错!本座专画此飞龙作为上官助理生日礼物,未知肯笑纳否?”

上官红袖娇羞万状,她深知姚师长对自己爱慕已久,且其为人亦可列入英雄豪杰之类,但自己早已心有所属,不会随便接受他人礼物,何况自己生日尚在数月之后,生日礼物之说过于牵强附会。

上官红袖正在左右为难时,勤务兵前来报告:“侯部长请上官长官、梅长官快到内务部去。”

梅蔷问:“什么事急急忙忙的?”

勤务兵说:“也没什么大事,山外来了一批学生,男男女女一大帮。”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