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是应被推翻、打倒的,是革命的对象。特别是大官僚阶级和大地主阶级,他们始终站在维护封建统治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⑬。在荣宁两府其代表是贾珍、贾赦、贾政和史老太君⑭等。”
...........”
林黛玉的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贾府这个小社会的各阶级、阶层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政治态度,说明了当前革命的领导、动力和对象[1]:
第一,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荣宁两府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指出,要分辨真正的敌人,不可不将各个社会的各阶级的经济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经济地位决定政治态度,不同阶级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就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他们对革命就有不同的政治态度。只有这样,用经济地位来考察各阶级的政治态度,才能认识清楚革命的敌人和朋友,不会被暂时的表象所迷惑。
第二、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前者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封建王朝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后者是直接为封建王朝的皇帝服务并为他们所豢养的阶级。他们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同。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第三、荣宁两府的知识分子阶层分为顽固的和开明的两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一方面,他们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赞成自由,渴望推翻旧的封建统治,可以成为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面,他们经济上又与封建主义基本上融为一体,在革命到来时,他们会发生分化,开明的会跑到革命一边,顽固的会跑到反革命一边。
第四、小资产阶层主要是指附庸在荣宁两府的农村的自耕农、以及周边的手工业主、小知识分子和小商人。这个阶层属于小生产者,他们都受封建主义及其附庸阶层的压迫,日益走向破产和半破产的境地。当遇到天灾人祸他们就会沦为半无产或无产的境地,他们在革命到来时会站在革命的一边,是中国革命可靠的同盟军。
第五、半无产阶层包括附庸在荣宁两府田庄大部分的佃农、贫农、农奴以及周边的小手工业者、店员和小贩,还有府里的大部分小丫鬟、老妈子、奴仆等。他们是更小的小生产经济,经济地位低下,生活困难,遭受深重的剥削和压迫,有强烈的革命要求。他们是中国革命的最可靠的同盟军。
第六、无产阶级在荣宁两府里虽然还未完全诞生,但已经出现了工人、工匠阶级的萌芽,他们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最进步的阶级,他们最有远见,大公无私,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除此以外,中国无产阶级还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是集中;第二是经济地位底下,两手空空,受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残酷的待遇,所以在革命中比任何阶级更坚决、彻底。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林黛玉在文中还提到了关于游民无产者及其秘密组织的处置和引导。[2]
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在于初步提出了在封建社会没落期发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林黛玉运用太祖思想的阶级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论述了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它标志着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萌芽[3]。
——《荣宁两府社会各阶层的分析的分析》摘录(《红旗》杂志第三期第12页,作者:王启年,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
笔落惊风雨,文成泣鬼神!
待林黛玉写完全文,已经是深夜了,紫鹃添了灯油,给黛玉送来了热水,黛玉洗漱了,收拾好文章,叮嘱紫鹃要仔细藏好,便睡了。
若是有得道者此刻望气,便能看到此文一成,贾府上的气运竟是已染红了一小角,不再是原来的一丝一缕,在那如火焰般舞动飘摇。
至次日午间,王夫人,薛宝钗,林黛玉众姊妹正在贾母房内坐着,就有人回:“史大姑娘来了。”一时果见史湘云带领众多丫鬟媳妇走进院来。宝钗,黛玉等忙迎至阶下相见。青年姊妹间经月不见,一旦相逢,其亲密自不必细说。
一时进入房中,请安问好,都见过了。正说着话,只见宝玉来了,笑道:
“云妹妹来了。怎么前儿打发人接你去,怎么不来?”
王夫人道:
“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林黛玉道:
“你哥哥得了好东西,等着你呢。”
史湘云道:
“什么好东西?"
宝玉笑道:
“你信他呢!几日不见,越发高了。”
湘云笑道:
“袭人姐姐好?"
宝玉道:
“多谢你记挂。”
湘云道:
“我给他带了好东西来了。”
说着,拿出手帕子来,挽着一个疙瘩。宝玉道:
“什么好的?你倒不如把前儿送来的那种绛纹石的戒指儿带两个给他。”
湘云笑道:
“这是什么?"
说着便打开。众人看时,果然就是上次送来的那绛纹戒指,一包四个。林黛玉笑道:
“你们瞧瞧他这主意。前儿一般的打发人给我们送了来,你就把他的带来岂不省事?今儿巴巴的自己带了来,我当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原来还是他。真真你是糊涂人。"
史湘云笑道:
“你才糊涂呢!我把这理说出来,大家评一评谁糊涂。给你们送东西,就是使来的不用说话,拿进来一看,自然就知是送姑娘们的了,若带他们的东西,这得我先告诉来人,这是那一个丫头的,那是那一个丫头的,那使来的人明白还好,再糊涂些,丫头的名字他也不记得,混闹胡说的,反连你们的东西都搅糊涂了。若是打发个女人素日知道的还罢了,偏生前儿又打发小子来,可怎么说丫头们的名字呢?横竖我来给他们带来,岂不清白。”
说着,把四个戒指放下,说道:
“袭人姐姐一个,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这倒是四个人的,难道小子们也记得这们清白?"
众人听了都笑道:
“果然明白。”
黛玉听到湘云提到了金钏儿,心中不由一愣,那金钏向井中的绝然一跃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怎不让人黯然神伤,不知金钏跳井被人救上来了没有,自己发了那声喊,周围的人去得快,也许还来得及,只是自己现在实在是身单力薄,连打听都不好去打听了。
只是这湘云,还记得给丫鬟们亲自送礼物,可见是个心善纯良的,还没有被封建等级给束缚,也许可以交流一二,试试她的想法,那个妙玉神出鬼没的,那夜里吓了她一跳后,又说是跑出去参加什么祈福的法会,人影子也不见一个,紫鹃虽好,但书还是读的少了些。
宝玉笑道:
“还是这么会说话,不让人。”
林黛玉听了,恼他没心没肺,冷笑道:
“她不会说话,她不会像你一样说些不负责任的话。”
一面说着,便起身走了。幸而周围的人都没听清,只有薛宝钗抿嘴一笑。宝玉听见了,倒自己后悔又说错了话,忽见宝钗一笑,由不得也笑了。宝钗见宝玉笑了,忙起身走开,找了林黛玉去说话。
贾母向湘云道:
“吃了茶歇一歇,瞧瞧你的嫂子们去。园里也凉快,同你姐姐们去逛逛。”
湘云答应了,将三个戒指儿包上,歇了一歇,便起身要瞧凤姐等人去。众奶娘丫头跟着,到了凤姐那里,说笑了一回,出来便往大观园来,见过了李宫裁,少坐片时,便往怡红院来找袭人。因回头说道:
“你们不必跟着,只管瞧你们的朋友亲戚去,留下翠缕伏侍就是了。"
众人听了,自去寻姑觅嫂,只有黛玉私下里邀了湘云得空到潇湘馆里坐坐,早剩下湘云翠缕两个人。湘云和翠缕说了一通阴阳的道理,一面说,一面走,刚到蔷薇架下,湘云捡到了一个文彩辉煌的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不想却是宝玉掉的,正好宝玉来寻,宝玉一见由不得欢喜非常,因说道……不知是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