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红楼之星火燎原> 第三十三章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著巨作指革命航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著巨作指革命航程(1 / 2)



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宝玉见宝钗淡淡的,也不和他说话,自知是昨儿的原故。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没好意思的,越发不理他。

林黛玉本不想来,但紫鹃劝她不要表现得出众打眼,随了大流便好,才不情不愿地来了,见着宝玉,便想起了金钏儿那空洞的眼神,哀然赴死的一幕,见着王夫人,那句“夫人,我再也不敢了”,“夫人,我再也不敢了”总是回荡在耳边,心情哪里还能好得起来,只当是他狗屎一般,心中不自在,形容也就懒懒的。

凤姐昨日晚间王夫人就告诉了他宝玉金钏的事,知道王夫人不自在,自己如何敢说笑,也就随着王夫人的气色行事,更觉淡淡的。贾迎春姊妹见众人无意思,也都无意思了。因此,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性情变了以后,她除了独处时学文件,写心得体会,现在喜欢和志同道合的的人在一起,一起交流思想,激发头脑的火花,但她也开始尝试着多和府里的底层,和那些奴仆们能相对对等地坐一坐,聊一聊,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和那些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即夫人、小姐、公子们坐在一起的时候,会让她感到难受,虚与委蛇,很不自在。

她想的是这么个道理,她说: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任,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又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故此,黛玉的思想已经变了,别人以为是欢喜之时,她反而看到的是那欢喜背后人民的血泪和背负的剥削,反以为悲。

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林黛玉倒不觉得,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自己房中长吁短叹。

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宝玉说了一句,便和宝玉吵了起来。

袭人在那边早已听见,忙赶过来向来劝,不防说错句话,晴雯不觉又添了酸意,连她也夹枪带棒地骂了。宝玉向听了大发雷霆,便要去回太太,赶了晴雯出去。袭人见拦不住,只得跪下了。碧痕,秋纹,麝月等众丫鬟见吵闹,都鸦雀无闻的在外头听消息,这会子听见袭人跪下央求,便一齐进来都跪下了。宝玉说着不觉滴下泪来。袭人见宝玉流下泪来,自己也就哭了。

晴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不知怎么,她见了黛玉好似是李鬼遇见了李逵,总觉得有些心虚,便出去了。

林黛玉一看,宝玉院子里跪了一地,哭了一片,知道自己来得不巧,心里还埋怨,又为了啥鸡毛蒜皮的事在这闹得鸡飞狗跳的,宝玉你做的孽还不够么,还要在这里折腾,生怕闹得不大,传到那古板道学的舅舅耳朵里,总有你好看的。

可是即使反感,既然遇上了还是得帮上一把,难道还能在边上看戏不成,笑道:

“这大节下的,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

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黛玉读了红宝书,却是情商渐长,知道这事不好当面问宝玉,只好继续卖萌道:

“二哥哥不告诉我,我问你就知道了。”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

“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

黛玉说这话,是半真半假,宝玉这个枕头,你们愿意当宝贝供着你们自去,争着,捧着,哄着,都自便。姑娘我现如今是看清他了,还有大事要做,不跟你们参合。

但那袭人一个脸都没开更没抬举的丫鬟,哪里当得起她这位林家大小姐喊这句嫂子、勺子的,袭人连忙推她道:

“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

黛玉继续调笑道:

“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

宝玉一听,知道袭人挡不住,这要是传出去那还得了,连忙护着道:

“你何苦来替她招骂名儿。饶这么着,还有人说闲话,还搁的住你来说她。”

袭人也打掩护,笑道:

“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

林黛玉心里想,你做得,别人说不得么,这么护着护着的,真要是有个什么事,你能护得了几个,只是笑道:

“你长命着呢,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已经死了。”

宝玉笑道:

“你死了,我作和尚去。”

袭人笑道:

“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

林黛玉心想,童言无忌,大风吹去,宝玉你许了那么多愿,真要疼她,早就该回了老太太、夫人,给她一个名分,也不用这么地受气了,她将两个指头一伸,抿嘴笑道:

“作了两个和尚了。我从今以后都要找个本儿,记着你作和尚的遭数儿。”

宝玉听得,知道是他点前儿的话,自己一笑也就罢了。

一时黛玉去后,就有人说"薛大爷请",宝玉只得去了。原来是吃酒,不能推辞,只得尽席而散。晚间回来,已带了几分酒,踉跄来至自己院内,只见院中早把乘凉枕榻设下,榻上有个人睡着。却是晴雯。宝玉最终还是心疼着她,晴雯也知道自己做得岔了,宝玉就和晴雯说和了,晴雯便撕了宝玉的扇子,宝玉还在旁笑着说:

“响的好,再撕响些!”

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

“少作些孽罢。”

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

宝玉笑道:

“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一面说着,一面叫袭人。袭人才换了衣服走出来,苦命的小丫头佳蕙撇着嘴过来拾去破扇,大家乘凉,不消细说。

凉风有幸,冷月无心,夜幕下的大观园,又亮起了点点灯火。

潇湘馆里,林黛玉犹在书房里写字。金钏儿的遭遇深深地刺疼了她,她感到愤慨,想要呐喊,想要控诉,于是,她拿起了自己的笔在笺纸上写下了《荣宁两府社会各阶层的分析》的封皮,开始撰写自己酝酿已久的文章。

因为黛玉一直都在思考和摸索这个问题,她看到的《毛选》开宗明义就是这一篇,给她触动最大的文章中也有这一篇,她早就很想很想象毛先生一样写一篇《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的惊天巨作出来,但毕竟局限于眼界与阅历,暂时写不出那样的神文,就是借助文史资料来写,毕竟没有第一手的资料。

琢磨了许久,想起毛先生始终强调的“实事求是”的对同志们的要求,只能暂时放弃了,但写不来鸿篇巨著,身边的贾府却是已经被她剖析了一遍,于是心中已经打下了腹稿,要写贾府。

不但可以借以见微知著,还能锻炼自己的眼光与文笔,她在心里对文字经过了多次的打磨和推敲,就其中的观点和紫鹃、王嬷嬷也多次进行了交流,悄悄地和佳蕙她们谈话交流也是为了创作这篇文字。

此时此刻,她心中充满了对封建制度剥削与压迫的忿怒,犹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一行行充满了力量和激情的文字落在笺纸上,于是这篇《荣宁两府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文章就这样诞生了。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新生的首要问题。我们过去一切抗争,还不能称之为革命的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我们这些立志要发动革命推翻封建王朝②统治建立新的中国③的人(以下简称同志)要想成为革命的领路人和群众的向导,没有革命思想武装和领导的以往的抗争基本上都失败了④,要想我们的革命要想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就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社会的各阶级⑤、各阶层⑥的经济⑦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是以荣宁两府⑧为例,做一个大概的分析。”

“荣宁两府这样一个小社会的各个阶层是怎样的呢?”

“官僚地主⑨、地主⑩及其附庸。充满了剥削与压迫的荣国府、宁国府,是通过推翻前朝统治有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统治者既是封建统治阶层中的大官僚又是地主阶级中的大地主,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府里的其他小封建地主和附庸又是在其封建统治的庇护下生存和发展的,这些阶级和阶层代表了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⑪,阻碍中国生产力⑫的发展。”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