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齐康德九年夏,在得知武神罗方海生擒西秦国主及三位重臣,将于即日搬师回朝之后,整个大齐国沸腾了,压在大齐国君臣及百姓心中的巨石终于被击碎。在罗方海回朝的当天,大齐国主李灏德更是率文武百官,出上京城十里送迎。上京城中百姓也是奔走相告,自发地来到上京城外,迎接本国勇士的同时,也希望一睹武神罗方海的风采。由于百姓人数众多,上京城内城卫军只能派遣大量人手出城以维持秩序,而禁卫军则负责李灏德及一干重臣的安全。城外虽然气氛热烈,但也不显得杂乱。
当地平线上出现了大齐军士的人影时,所有老百姓的热情在这一刻点燃了,欢呼声直冲云霄。已经好久未见笑容的李灏德也是喜上眉梢。可是异变就在此时发生了,平来晴朗无云,艳阳高照的天气,居然一下子变得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当众人都以为将要有阵雨来袭之时,没想到,从天空中落下的,竟然是一片片晶莹的雪花,夏日飘雪,实在是罕见。
面对天气突然的变化,李灏德心中虽不喜,但由于自己的大军得胜归来,所以很快就被李灏德放在了一边。不过当大齐军逐渐地进入李灏德的眼帘之后,李灏德的眉头却是越皱越深。照理来说,得胜归来的部队身上所散发的应该是欢快与愉悦,可是李灏德却一点也没有从自己部队身上感受到这样的气氛,反到是觉得沉重和压抑,这哪像是一支得胜归来的部队啊!李灏德的心中略有不安,难道前线的情报有变,自己的部队并没有获胜?这个想法,很快便被李灏德自己给否定了,自己手下不可能也没这个胆子拿这件事来糊弄自己,不管从哪个方面的情报来看,得胜是肯定的。可是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感觉,想来只有在亲自见到罗方海之后,才能知晓。
就在整个军队清晰地进入所有人的视线时,每一个到场的人到明显地愣住了。每一个大齐军人,或在额头处,或在臂膀处缠有白布。白色的布条是那样的醒目,再加上天空中不断飘落的雪花,一股肃穆之气充斥着整个天地间,在李灏德的眼中,此时的天地只剩下灰白二色。全军戴孝,那就表示有什么重要的人物死了,难道是武神?李灏德不敢想象,失去了罗方海的大齐国,就像是被人抽去了脊梁的蛟龙一样,只具其形不具其威啊。在焦虑不安之中,军队总算是来到了他李灏德的面前。
当罗方海身穿紫金狮子甲,手提追云龙枪出在李灏德的面前之后,李灏德这才长出一口气。细细打量罗方海,李灏德发现此时的罗方海比两年多前在金鸾殿上见到他时苍老了许多,鬓角处更是尽染华发,通红的双眼说不出的疲惫。而他的身后……竟然是两具棺材!这一发现让李灏德大吃一惊,想到两年前,金鸾殿上,站在罗方海身后那三位年轻虎将的风采,李灏德唏嘘不已。对于罗方海,内心深处的愧疚再次升起。
在所有人的面前,李灏德向罗方海行了晚辈之礼。李灏德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大吃一惊,也包括了罗方海本身。不过,李灏德的心中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先不说罗方海与其父早年结为异姓兄弟这层关系,光只是罗方海救大齐国于危难之中一事来说,就足够让自己行此一礼了。罗方海见李灏德行礼,赶紧将其扶起,同时朗声道:“皇上,老臣幸不辱命,生擒西秦国主及重臣三人,今得以顺利搬师回朝,全赖吾主圣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之后,罗方海将向李灏德下拜,而他身后的众军士也都三呼万岁,下马行君臣之礼。李灏德想要将罗方海扶起,却被罗方海以眼神制止。李灏德也不是蠢人,自然明白罗方海的用意,感激的同时,也对三军将士的膜拜坦然受之。李灏德此时的形象深深刻入了围观百姓的心中,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百姓们也是纷纷下跪。
此情此景,看在朱正浩等被掳之人的眼中,是一种震憾。此时的四人正坐在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之中,和之前那辆又小又破的马车不可同日而语。由于之前正在撤退途之中,所以罗方海一切从简,如今到了大齐境内,自然不用再担心秦军的追击,因此朱正浩也得以坐上了和自己身份相匹配的座驾。
“罗将军一路辛苦了,请随联并驾回城,明日早朝之时,联当稿赏三军!”说完之后,就拉起罗方海的手,同上辇车,在百姓的欢送之下,驶进城内。而朱正浩一行自然有其他官员安排。那两具棺木也被罗方海的亲信抬入城内。棺木所过之处,大齐国人无不动容。这就是罗家子弟,武神后人,为了大齐国,如此轻的年纪便战死沙场,可敬可叹可惜!
次日朝堂之上,李灏德对此次出征的所有将军都进行了加封和稿劳,罗方海更是被封为镇国公,太子少傅少保,赐打皇鞭一条,免死金牌三枚,京中镇国公府一座,金银珠宝不计其数。本来以李灏德之意,还准备将大齐国的兵马大权交于罗方海之手,任其为当朝太尉。但罗方海执意不肯,认为自己年事偏大,已无力再上战场,这太尉一职周冲足可胜任,自己只想安度晚年,守着自己的家人即可。经过一个晚上,李灏德自然也知道的罗方海的次子和幼子战死沙场,长子被秦军所围,凶多吉少。对于罗方海的这一要求,李灏德再也没多做挽留,罗方海的心情他李灏德多少也能体会得到,三个儿子战死在沙场之上,任谁都会身心俱疲的,所以并没有勉强罗方海。
而要是按照罗方海的平时的为人,此刻恐怕早就带着家人归隐山林,不过这时的他并没有再拒绝其他的封赏。毕竟自己的长子和次子都已成家,长媳还为自己添了一个孙女,次媳又有身孕,自己的妻子又跟着自己过了这么多年的苦难日子。一想到这里,罗方海也就没有了拒绝了理由。而罗方海接受了这些赏赐,多少也让李灏德心里好过了点,李灏德始终认为自己对不起罗家,能在某些方面补偿罗家,他也甚感欣慰。
“宣西秦国主朱正浩!”封赏和稿劳暂时告一段落,李灏德便命人宣朱正浩一行人上殿。在一位太监地带领下,朱正浩协同秦国丞相太尉及户部尚书三人缓步走进了金鸾殿。虽然是被生擒活捉,但在朱正浩等四人的脸上却看不见一丝颓废。高昂着头颅,挺起着的胸膛,那自信又带着骄傲的眼神。仿佛得胜的一方根本就是西秦一样,朱正浩这样的表现顿时引来了大齐国众文武的不满,朝堂之上议论声四起,李灏德心中也略有不快。
走到金鸾殿正中,朱正浩等四人就这样直挺挺地站着,一点都没有行礼的意思。李灏德身边的大内总管郑公公见主上面色不善,尖声高叫道:“台下站着的可是西秦国主朱正浩,身为被俘之人,见了我主为何不跪拜行礼。”随着郑公公的话,金鸾殿中的侍卫齐齐上前一步,一股肃杀之气向朱正浩等四人逼去。金鸾殿内的文武百官也逼视着朱正浩等四人。
面对这样的场景,朱正浩到是镇定自若,淡然说道:“朕是以西秦国主的身份到贵国来做客,见了你们的主上何需下跪?联上拜天地,下拜父母,其他的人想要朕屈膝,先得问过我西秦千千万子民同意不同意!”在李灏德面前朱正浩依旧称自己为‘朕’,实在是有够不给李灏德面子的。总算李灏德气量并不狭窄,面对朱正浩这样无礼的话并没有怒发冲冠。而是静静地和台下的朱正浩对视着。李灏德的心里也知道,罗方海这次奇袭长安,虽然将朱正浩生擒归来,但也因为这样,整个西秦军的主力并没有太大的损失。生擒朱正浩对于大齐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从西秦身上得到不少利益。可如果让朱正浩等四人在大齐境出现什么闪失的话,那就很有可能会引起两国的全面战争。毕竟西秦朝有还有一个太子在,朱正浩一死,西秦必定会拥立太子为帝,然后倾全国之力为朱正浩报仇,到时候对于大齐来说,得不偿失。
李灏德一边在脑中算计,一边高声笑道:“没错,西秦国主此番来到了我大齐国,即为我大齐国的客人,朕虽算不得明君,这待客之道却也明了。来人,带西秦国主一行去偏殿休息,晚上联当设宴款待!”李灏德这一番说辞让所有的殿中官员一时都摸不着头脑,自己的主上怎么对俘虏都这么客气起来。只有罗方海意识到了李灏德的用意,不禁在心里为其竖起了大姆指。朱正浩怎么说也是西秦国主,即使现在被掳但必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这样一来,到时候大家也好说话。
晚宴过后,大齐国宫内秘室之中,此时的室内有三人,分别为大齐国主李灏德,西秦国主朱正浩,以及武神罗方海。李灏德正是顾忌到了朱天浩的面子,才做此安排。整整一个晚上过去之后,三人才从秘室内走了出来,没有人知道三人在秘室中谈了点什么东西,只知道三人出来时虽然面带疲色,可是嘴角上都挂着笑容,看来对这次密谈的结果,三人都十分地满意。
在大齐国盘恒了三日,在大齐军的护卫下,秦主朱正浩带着自己的三名臣子安然返回自己国土。随后,两国同时发表了通告。其内容为二国之间将在未来二十年内互不侵犯,在此二十年内,西秦军将每年上贡给大齐国战马两千匹,黄金五十万两,白银五百万两,并着令当朝秦太子朱允驻留齐国。
明眼人都看到,秦太子朱允驻留齐国,实为质子。而西秦本来就不是很富裕,再加上这样的每年将上贡给大齐的金银马匹,对于西秦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不过在朱正浩看来,这一切还是值的。毕竟在密室之中,罗方海曾提出要以西秦全军十万军士的战甲和马匹来换他朱正浩的命,如果朱正浩答应了这个条件,那等于是让西秦变成了一只没有了爪牙的猛虎,到时候如果再起战事,西秦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经过自己的争取和讨价还价,现在虽然每年的负担是重了,但可以保存西秦的战力,朱正浩已经十分满意了,毕竟现在形势自己比对方弱,不得不低头。朱正浩相信,只要战力还在,西秦再次崛起的日子也不太长久。
而这一结果罗方海也勉强可以接受,西秦战力虽存,可也只够自保,想要出东征是无能为力了。如果西秦国想要恢复元气,没有二十年是不可能的,而这二十年的时间也足以让大齐国厉兵秣马,等二十年不开战的时效过后,正是大齐国一统天下的最好时机。因此双方都对这样结果比较满意。
唯一不满的就是越国了。看到两国同时发出的通告,越国国主吴陇气愤异常,明明就是自己和大齐军两方合力击败西秦,可是西秦却只向大齐国称臣进贡,大齐国也坦然受之,这明显是不将自己这越国放在眼中,自己那些死在战场上的将士不是白死了吗?想到这里,吴陇是越想越气,越想越无奈。两国这么不将自己这越国放在眼中,还不是因为越国国小力微。越国从来就重文轻武,也难怪两国不放在眼中,吴陇早就想改变越国现在的处境,可是在长年没有战事情况下,谈何容易啊!但越国和大齐国之中,也因为这西秦国主朱正浩的故意为之而产生了裂痕。
此至,历时两年有余的秦齐大战落下了帷幕,整个华夏大地暂时得到了平静和安宁。可是这份平静和安宁会来得长久些吗?没有人知道答案!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