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工三国> 四十一、游戏 砂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一、游戏 砂轮(2 / 2)

“大的直径两扎,厚度三指。”

“就这三个么?”

“看你制作的效果怎么样?以后还需要更多,你要注意,这三个大小不一样的石轮,中间的方孔都是一样的大小。”

“我明白,要是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我就告辞!”

“那好,你抓紧时间制作吧。”

张贵走了,拿着那片麻布,匆匆离去。

“胡兵!――”糜芳想到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安排,扬声招呼。

“到!――”正在门外面训练的胡兵很快就出现在糜芳的面前。:“主公,有什么吩咐?”

“派个人到后院,给我取十个牙刷来,再把木匠陈维给我找来。”

“是!”

胡兵行礼后转身出门:“方明,主公安排,去后院取十个牙刷,再把陈维叫来!”

“是!”一个声音大声回答后,脚步逐渐远去。

很快,方明就回来了,陈维也一起跟了过来:“报告主公,方明完成任务!”

“好,干的不错!”

“谢主公夸奖!如果没有其他的任务,属下就下去训练了!”

“好,把胡兵和周齐叫过来!”

“是!主公!”方明敬礼后出去了。

“陈师傅,来,我这里有个图样,你看能不能看出来些名堂。”趁着刚才没有人打搅,糜芳又画了几幅图出来,给陈维看的就是其中的一幅。

“东家,您画的这图小人有些看不明白。”看了半天,陈维有些懊恼的说。

“哦,我画的这图名字叫三视图,是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图的时候所应该看到的所有轮廓,其中的实线是眼睛可以看到的边线,虚线是眼睛看不到,被前面的遮挡住了,但是实际上是存在的边线。这里还有几幅图,你一起拿去,跟其他的几个人研究下,包括铁匠组的人一起,有不懂的地方再来问我。”

“是,东家!那小人就下去了”

“好的,这几幅图你们要认真研究,以后,我需要你们制作的东西都会画成这样的图,如果你们研究不透的话,可能就没有办法再给我制作了。”

“是,东家!”

陈维走了。

“报告!”门外传来胡兵大声的通报。

“进来!”

“主公找属下?”敬礼、还礼之后,胡兵问道。

“是的,周齐呢?还没有到吗?”

“报告!”门外适时的传来周齐的声音。

“进来!”

“报告主公,周齐前来报到!”一个标准的举手敬礼,周齐站在了糜芳的跟前。

还礼之后,糜芳拿出了那十个牙刷:“这个叫牙刷,是用来保护牙齿的工具,今天在后院才开始制作,所以还不多,现在给你们十个人试用,如果好用的话,我准备在乡勇里推广,你们在使用的时候多注意,看都有什么优点,可在乡勇里先宣传一下,也要注意,看有什么缺点和不足、不方便的地方需要改进,你们要提出意见,最好是能够连改进的方法也一起提出来。当然了,你们不是专业人员,改进方法我不强求。”

“是,主公!”

“下去安排吧!”

一天的时间就在匆匆忙忙的奔波里过去了,太阳压到了地平线的时候,糜芳从县城外的工地回到了家。

“二少爷,这天眼看着就黑了,您赶快去吃饭吧。”管家糜舒一直在门口等着糜芳,其他人大都已经吃完了饭回家,现在的食堂里没有几个人了。

“胡兵和周齐他们几个亲兵都吃完了?”糜锋口问道,一边问一边把马缰绳交给随行的亲兵。

“除了您带在身边的这两个,其他的都吃完了。”糜舒边回答着糜芳的问话,一边指挥着几个人给糜芳打来了洗脸水:“二少爷,您洗把脸赶快去吃饭吧。”

“好的!”糜芳大致洗刷了一下,带着两个亲兵奔食堂吃饭去了。

秀儿这一天过的是即充实,又委屈,这么多妇女在她的指导下,学会了一门手艺,还有那一百来个孩子,调皮起来让人头痛,可是,自从学会了糜芳教的游戏以后,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里,再没有见到一个调皮的孩子,所有人都玩的很尽兴,包括环儿。

“可是,我却没有玩上,都是看他们玩了!”见到糜芳以后,秀儿就向糜芳抱怨起来。

“跟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也是增加你的威信的一个手段,明天你要安排好,跟孩子们一起玩。”糜芳给秀儿出主意。

“相公,今天你对贞儿是不是有点太过头了?”秀儿想到了糜芳给她交代的要数说糜贞的事情,自从糜芳处罚了糜贞以后,秀儿就总是感觉不忍了。

“秀儿,你不知道,对贞儿严厉些,是为了她好。”

“可是,他还是个小孩子呢?”

“其实,要是说起来,你的年龄也不大,你怎么就这么知书达理呢?”

“相公,我已经十四岁多了,贞儿才七岁,你怎么把我跟贞儿比呢?”

“我不是把你跟贞儿比,实在是,有些……”

“怎么了?”

“这样吧,今天给你讲个故事,等我讲完以后你再好好想一想,应该怎么说贞儿。”

“好呀。你快讲!”

“今天给你讲的这个故事,其实就发生在我们的这个时代。”

“我们这个时代?”

“对,你读了很多书,你知道那些书都是谁写的吗?”

“应该是孔子的弟子写的吧,我看的书里兜的是孔子教育弟子的言论。”

“对,孔子是个大教育家,七十二个弟子都很有出息,他自己却没有写书,他的弟子们总结孔子的言论,才有了《论语》这书,恩,今天要给你说的,就是孔子的二十世孙,鲁国人孔融的故事。”

“孔融?”

“孔融,字文举,青州鲁国曲阜人,泰山都尉孔宙之子,今年三十岁,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据说他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母亲非常喜爱他。”

“这样的孩子,父母也没有理由不喜欢。”

“也不尽然,孔融的兄长孔仪,是嫡出。xìng情温和,孝悌兼备,文才横溢,通晓音律,深得父亲宠爱。孔家的这七个兄弟其实都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只不过孔融不是嫡出,所以不太受父亲的重视。但是,在孔融七岁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孔融的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什么事情?”

“孔融七岁的时候,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宾客亦赞曰:古代圣贤,不过如此耳!从此,其父疏仪而近融。【引用自《后汉书?本传?融家传》】”

“相公,我知道怎么跟贞儿说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