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平民子弟> 1、同窗援手遂夙愿 跨省读研希成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同窗援手遂夙愿 跨省读研希成名(2 / 2)

俗话说,隔河千里远。渡口只有一艘大的柴油机渡船,一般要等聚了不少人才开船,所以往往要等一二十分钟。赶上雨雪天气,来往人少,那就更要等半天了。所以开学不久就申请了一间房,住了下来。那间房所在的院子是乡zhèng fǔ原打算做新的敬老院用的,但敬老院的老人们安土重迁,死活不愿搬来。所以暂时空在那里,供乡直单位及部门人员暂住。陈林虎去时,只有两人住在那里。一是守门的老新,一是乡农技站的一个小伙子。陈林虎把学校配发的两张桌子和一张床、两把椅子摆好,添置了锅碗瓢盆,从家带来铺盖,就安顿了下来。

到校第一年,陈林虎一心扑在工作上,虚心请教领导同事,也和学生打成一片,领导同事也都对陈林虎评价不错,所以浑身有使不完得劲。第二年时,陈林虎干劲不减,主动担任了许多同事避之不及的最辛苦最cāo心的班主任职务。

陈林虎把全部jīng力、热情都投入了上面。记得第一次两校联考,规定双方都要凭学籍表参加。(以免把借读考生成绩计入)但是对方学校一贯好搞小动作,统一做了学籍表。陈林虎这里学校没统一安排,所以只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各自想办法造表。陈林虎找到在乡zhèng fǔ上班的一位朋友,是他陪陈林虎找到了一个部门负责人,在他们那里给事先填好的表压了模模糊糊的钢印。

还有一次,为了提高班里语文成绩,陈林虎还帮语文老师用钢板刻过语文试卷。还有几次为了出好班里的黑板报,陈林虎亲自写了稿子,并设计版面。为了及时管理班级,陈林虎连饭也顾不上做,有一个学期都是在一个老师那里搭伙。所以带班主任的一年,班里学生学习成绩在年级排在中上,班风也很不错,每次看到学生们获得的奖状和奖品,陈林虎就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

那种经济困窘的烦恼和情感上的困惑也就暂时被抛在脑后了。

但是时间久了陈林虎就发现,学校里领导一些作风和做法让人不敢恭维,普通教师往往无所适从,认真做事的出力不不讨好,溜须拍马不干实事者反而处处得势风光。

就说熊校长吧,一开始陈林虎对他还是有敬畏之心的,但是很快转变了看法。因为他让学生听话的绝招就是打骂。经常看到他上课时几个学生站在教室外被罚蹲马步。因为他的嘴有些往左边歪,所以学生给他起了个浑号叫“熊歪嘴”,可笑的是他对别的老师罚学生站却痛加批评,说什么没有科学教育方法,做法简单粗暴,学生站成一排不成体统云云,反正歪嘴总能讲出歪理……

和陈林虎一起教政治课的是位姓姜的女老师,生xìng活泼开朗,喜爱打听消息,背后议论学校的是是非非。她暗地里告诉陈林虎,熊校长可不是个简单人物,他师范毕业两年后赶上特殊时期,短短五年内靠着一张伶牙俐齿和一斤不醉的酒量很快由公社革委会秘书升为办公室主任再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可谓红极一时。后来和有妇之夫发生不正当关系。现在这是在算不了什么大问题,最多批评教育就过去了。可在当时,通jiān是很严重的政治错误,于是他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回乡务农。特殊时期后落实政策,他到处找人做了代课教师,很快凭着师范毕业的教学能力转正,并逐步升任校领导。

就算熊校长有耍威风的资格。可陈林虎对他不准别人罚站一直想不通。在农村,一些孩子是十分顽皮的。罚站这种方法是再普遍不过的了。陈林虎可以发誓,全校三十多个男女老少老师没有一个没用过这种方法的,陈林虎读书时尽管是班里最听话的学生,也至少被罚过十十次站,而且一次是高一语文课上,因背诵不出刘白羽《长江三rì》部分章节而被罚站。罚站老师还是师范大学毕业的气质优雅的女老师。

当然,陈林虎乃至学校大多数老师对其不满,还不是因为上述原因,而是因为他带头吃喝不关心老师的死活。学校生源有七八百,收的学杂费按说够开支了,可是一个学期就吃去了三万。这可是听挂账的饭店老板老婆亲口说的。就算一天一桌吃也吃不完,其他的多被他们拿烟拿酒、私人宴请以及报假账的方式给私吞了。而普通老师呢一月拿三四百块钱工资,福利几乎没有。对了,忘了说一句,班主任是有津贴的,但每月只有可怜的15元,还不够当时买两包好烟。考试评比倒是不少,但是做得好的只有表扬,物质奖励别谈。一年盼到头腰包瘪瘪,所以大家难免牢sāo满腹了。

教务主任郎主任是个值得一提的任务。他一双扫帚眉,刀削脸,颧骨很高,讲话瓮声瓮气,在校长面前总是谄笑,但在老师面前却老板着一张黑风脸。他最爱说的是他在县一中读书时是多么勤奋,老师水平多磨高,自己成绩多磨好。言下之意好象自己没考上大学是老天不长眼造成的。他对年级组长易老师却客气得很,经常大会小会地表扬,原来年级组长顾老师父亲是乡教办主任,他拍马屁还来不及呢,又怎么敢去得罪呢?

至于迟主任,陈林虎对他印象算是最好的。他五十出头一幅弥勒佛的样子,却是学校的jīng明大管家。后来听说与校长不和吵了一架,陈林虎知道校长的专权肯定也让他很有意见。据说当时主任女婿还拿刀子要和校长拼命。所以至此校长就给他小鞋穿一级教师也不愿给他上报,但迟主任扬言,如果不报他就要到县教委告他,反正自己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怕你个球,背手尿尿-不服你,所以霸气十足的熊校长也不得不做出让步了。

就在陈林虎安慰自己要知足常乐,把志向定为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时,横祸飞来了。校长开始给他穿起小鞋。事情是这样的。第二学年结束后,又该评先了。每个年级组只凭二名先进,组长已经内定了先进,就剩下一个名额。根据课时量、所带班级学生成绩等综合情况衡量,陈林虎都排在第一,但是校长的侄子熊玉成公开发话,要和陈林虎争名额。

熊玉成仗着叔叔当校长,在校是个很牛逼的人。他师范毕业后在校教了几年课,也和他叔叔一样学会了颐指气使、体罚学生那一套,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有个堂弟在他任班主任的班里,据说一次,堂弟和别的学生吵架,他竟大耍威风,抡起老拳,把另一个学生打得眼睛红肿、鼻子出血。他还和社会一些**会在一起,称兄道弟,很多家长对此都很有意见。

为了先进名额,熊玉成用起了污蔑陈林虎的yīn招。一天晚上很迟了,陈林虎一人在办公室备课。住校的一位女生就拿着书本到他办公室请教问题。隔了两天上班时,就有关系较好的老师告诉他行为要检点。他很纳闷,老师就说是熊玉成说的,前晚陈林虎借辅导女生课程,有触摸猥亵女生的行为。陈林虎气得七窍生烟,就去质问熊玉成,熊玉成就说不信可问那女生。等把女生喊来后,女生只是哭,不说死也不说不是。陈林虎猛然想到熊玉成是女生所在班的班主任,一定是他事先逼迫女生诬陷自己,女生不愿意但又不敢得罪班主任,所以才会哭个不停,不发一言。最后逼不过,就说记xìng不好,记不清了。这样陈林虎就说不清楚了。他怒不可遏,当场就朝对方丑恶的脸上砸了一拳,两人随即扭成一团,等到几个同事费了好大劲把他们拉开,俩人脸上都挂了花。

由于校长偏袒,事情处理的结果自然是,陈林虎因殴打同事被责令在校务会上书面公开检讨错误,并保证不再犯类似错误。学校还开会提出暂缓陈林虎入党进程。得罪了校长,陈林虎在学校也开始受到排挤,被边缘化了。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当时初级中学义务教育经费由乡镇负责,大兴乡因为党委书记贪污坐牢,工作开展不下去,三提五统收不上来,在当时只发半个月工资,其余年终发给,工资连月拖欠,连饭都吃不上了,所以陈林虎禁不住要骂娘了。

前景一片黯淡,陈林虎走投无路了,他想起了曾经的豪言壮志。,绝不能困死在这里。他记得名人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于是他下定了考研的决心。

那段时间,陈林虎和一位正在省师大政治系读书的高中同学邹林取得了联系,打算报考该系研究生。邹林给他介绍了系里师资及专业设置,建议报考党史专业。并建议他看那几本书。听邹林说,研究生考试中的拦路虎是英语,许多考生专业考得不错,但是英语、政治两门公共课却不一定达线,尤其是英语达线不易,许多考生因英语达不了线而饮恨败北。所以英语要花大气力补习。就这样,暑假里陈林虎来到省城师大,参加了考研公共课辅导班。

暑假结束后,陈林虎不得不回到大兴中学,不得不经常见到熊歪嘴”们丑陋的面孔。但陈林虎努力做到心如止水,除了完成教学任务,陈林虎取消了无关应酬,闭门备考。

考研时间到了,学校也恰巧安排放假前的期末考试。陈林虎于是向郎主任请假,郎主任故弄玄虚地摇着头说:监考缺乏老师,你请假谁来顶呢?陈林虎知道平时监考人手并没紧张过,郎主任这个势利眼只是想摆一下教导主任的架子,故意刁难他陈林虎。于是连忙把事先准备好的两包黄山烟塞到他口袋里,说:郎主任,我知道缺老师,所以就麻烦你协调一下了。郎主任就装作若有所思地样子,咕嘟着嘴,一双扫帚眉先是拧成两个疙瘩,然后就散开了,他打着哈哈说:奥,那我就想想办法吧。你去考吧。

考场安排在市里一所中学,考试开始前,陈林虎和大学同学兼小老乡武海不期而遇,两年多没联系了,没想到在考场相遇,所以意外之余都感到十分高兴。武海还是那么帅气,眉宇里透着一股自信,他也是在师专时就有了考研的打算。武海说:我报考的是北方大学现当代史专业,去年考了一次,外语及政治都没问题,就是有一门专业课考得差了点。今年再碰一下运气吧。聊起学校情况,陈林虎说:我们学校老师快要断粮了!武海也说;我们工资还能照常发,但是别的福利都没有,也很寒酸。我也早想出来,但政策规定专科生必须工作第二年才能报考,所以去年才考。

考试共考五门课,用了两天半。陈林虎的感觉不太好,尤其是英语,理解题觉得太难,考后就记不得大致意思了。考试后两人互相留了详细地址及学校电话,约定保持联系。

寒假结束不久成绩出来了。陈林虎考了290多分,比省师大去年录取分数线差了40多分,外语也差了几分,和预想的差不多。这对陈林虎是个莫大的鼓励,他大半年的努力看来没有白费。没过几天,陈林虎收到了武海的来信,他说自己考了350分,排在前几名,如果面试顺利,应该能考上,并询问陈林虎的成绩。陈林虎就如实说了。武海就鼓励陈林虎再奋斗一年,说明年考上一定没问题的。

过了十几天,陈林虎又接到了游华民的来信。信中说,他近两年来一心考研,所以也没心思和陈林虎等要好的同学联系,在此表示一下真诚的歉意。他从武海那得知陈林虎的消息后,十分挂念。他年初考了211工程大学南方大学的党史专业,考分排在前几名,已接到面试通知。最后他鼓励陈林虎说,以陈林虎当初报名参加自考的热情,以及四级英语的底子,再拼一年一定成功,并说有困难可以找他。

陈林虎发现,考研道路上他不再是一个孤独的战斗者,游华民和武海,就像是胜利的旗帜,指引着、鼓舞着他攻坚克难,夺取胜利。

到了秋学期,游华民和武海如愿以偿读研去了。按照游华民来信中的建议,陈林虎想方设法申请少带了两个班的课,以便有更多时间备考,并决定报考他所在的党史专业。没过多久,他给陈林虎寄来一些往年试题,以及复印的该校学生的听课笔记。这些资料,十分有助于陈林虎有针对xìng的复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备考rì子里,陈林虎的生活简化到了极点,拿吃饭来说吧,除了早晨在附近早点摊上吃些稀饭油条对付外,中晚餐一律是面条。他在商店买挂面一买就是十筒一捆。之所以选择吃面条,是因为这既节约了做饭的时间,也可以省下钱供他购买考研资料。

有一段时间,陈林虎面条吃的发腻,就到高中同学廖涛家里去蹭饭吃,同时也是散一下心。

天道酬勤,农历过年前不久的第二次考试,陈林虎感觉如有神助,发挥得特别好。

两个月后的上午,陈林虎刚上完课,学校办公室的小刘喊住了他,说一位叫游华民的人来电话,让陈林虎尽快回他宿舍的电话。陈林虎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学校附近的邮电所拨通了游华民宿舍的电话。那边接到电话的正是游华民,他急切兴奋地说;我给你到南大研究生处问了,成绩刚出来,你考了351分,排名第7。成绩及复试通知近几天就会寄到,你注意查收。按今年招15人推算,考上应该问题不大。陈林虎顿时激动地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机械地重复:是吗,是吗?他停了一下又说,因为专科文凭同等学力考生要加试专业课笔试,让陈林虎做好充分准备。

5月初,陈林虎请假参加了面试,最终综合成绩也是第7名,但是因为公费名额是极为有限的,只有6名,陈林虎与公费失之交臂,与后面的8名同学获得了计划内自费名额,如果读,那就要承担每年5000元的学费。陈林虎考虑了一下,决定要这个机会,因为在rì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如果明年再考,谁又知道结果究竟如何!

每年5000元在九十年代末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笔很大的开支,工作四年,微薄的工资让陈林虎几乎没有积蓄。按规定预交了第一年的5000元后陈林虎已不名一文。上学时带的盘缠都是从家里拿的。陈林虎知道,他将过三年半工半读的生活。前面的路很宽广,但前面的路也很漫长。不过他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进入大学以来,曲曲折折,就像一场梦或者说一场演出,一场盛大的交响乐-命运交响曲,最终结果是,他圆了梦,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感谢一路上的好兄弟,尤其是你-游华民兄弟!

游华民的导师是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带头人叶教授。既然是学术带头人,学术当然做得好。于是林虎就下定决心也选叶教授,并请求游华民在叶教授面前予以美言和推荐。导师与学生是双向选择,据说连他在内至少有6个人都想选叶教授,可按常规一位导师最多带3人,所以陈林虎选了叶教授后心里着实没底,好在一周后的课上结果宣布了,陈林虎和另一位同学罗其刚如愿地成为了叶教授的研究生,陈林虎与游华民自然又多了层师弟与师兄的关系。

游华民说:“叶教授选了你我两个外省学生,是对我俩的器重。你记住了,可不能马虎偷懒,凡事要争先,可不能给他抹黑,不然我也没面子。”

陈林虎就把胸脯拍的砰砰响说:师兄,放心吧,保证给老师争光。自此,每天早上,陈林虎是宿舍里最早起来的,晚上,也是睡得最迟的。尽管叶教授在研一并没给他们开设课程。他还是给自己定了学习目标:公共及专业课程成绩排名必须排在全专业同学的中上水平,也就是7名以前。争取国家英语六级考试通过。

中秋节时,研一到研三的师兄弟们共六个人凑钱买了些水果和食用油,一起去看望叶教授。那天窗外飘来桂花的阵阵浓香,大家围坐在叶教授客厅里,有的向叶老师汇报近期学习情况,有的和师母一起聊学校生活及家里情况。秦师母是一位慈祥、心地善良的女人,当初拜师时陈林虎给叶老师拿了两瓶五粮液,师母怪他破费,虎着脸硬是要他拿回去呢。

那天叶老师兴致很高,他询问大家近期看了那些书后,就建议大家要少点娱乐的的时间,紧紧抓住来自不易的大好光yīn,把做学问的基础打牢一些,以做到厚积薄发。

有的师兄问他做学问的诀窍,叶老师和蔼地说:没有诀窍,也没有捷径。如果说有,那就是执着和勤奋。学问路打井,不能这里玩一下那里挖一下。选准方向,就要一股劲的钻研,不怕挫折艰辛,终有所获。他又说,你们现在学习环境不我们那时好多了。就说我的求学经历吧。1966年“特殊时期”开始后,我念完初中后无法继续读书,就在农村中劳作过,还当过几年知青。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当时我已经25岁,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我自学了高中的全部课程,参加了第一届高考。幸运的考入了法学院。

叶老师又笑着比划了一下客厅的桌椅说:“那是南大硬件条件很差,当时我们教室里面桌子、凳子都是很破旧的,有的还有很多窟窿。图书馆在一个小山坡上,地方很偏僻,图书馆很小,基本没什么书。那时没甚么零花钱,在街上连一根两分钱的冰棍都舍不得吃,把仅有的钱都用来买书了。大家每天穿梭于教室、图书馆、寝室、食堂,基本上除了学习没什么娱乐,最多周末看一下露天电影,在球场打一下球,到舞厅跳一下交谊舞就算是奢侈的娱乐了。都没有节假rì的概念。”

陈林虎不禁对导师油然而生敬意,佩服他久经挫折而不放弃志向的执着。他不由想到了在阳安师专时教他们古代历史著作选读课的伍老师,两位老师风格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伍老师出生教师家庭,父亲早亡,他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因家贫只读完小学,当过鞋匠,但业余时间一直勤学不辍,家中仅有的财产就是父亲和自己积攒的2千多本书,后来他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历史专业本科文凭,被热心人推荐到中学任教。后因师专急需教师,作为人才破例调到师专来的。陈林虎当时特别崇拜他。他经常引用历史学家等名人评论历史的话鼓励学生勇敢地探索历史。如汤因比: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邱吉尔:“回顾得越远,可能前瞻得越远”雷蒙·阿隆: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或者把目前这个时刻安放在生成演变中去。陈林虎感谢他,他让同学们认识了历史学的博大jīng深,使历史学由故纸堆,变成了对人类文明智慧及伴生着的野蛮丑恶的生动再现,对因表象而扭曲多变却一以贯之的人类发展规律的不断领悟,使陈林虎在热门专业的学子面前,也可以自信地抬起骄傲的头颅。

陈林虎曾经不止一次的想,如果不是他的伍老师的教学魅力,自己可能会多逃很多次课,会成为图有其表的历史专业毕业生。

当然陈林虎也很羡慕李老师那时zhèng fǔ对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费用上的支持力度。那时读大学和研究生基本不要自己画什么钱,可是现在研究生公费生平均每月只有不到300元的津贴根本难以维持生活,更别说自费生了,不花时间取挣钱有就无法生活,又怎么有好的条件安心读书呢。大学更是费用高的惊人。

弟弟陈林今年同时考上重点大学,就让家里是又喜又愁。喜的是,考上了本省的重点大学,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愁得是,住宿费和学费每年就要5600,比陈林虎在中学一年的工资还多,而且第一年还要多交600元七七八八的杂费。陈林虎记得自己读师专时三年总共才交了1200元的学费及杂费,那时读非师范院校一年也不过六七百元,即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费用也基本翻了两番。

后来他知道了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当时zhèng fǔ实行了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政策,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政策的直接目的本来是要促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可是遑论水平是否提高了,至少收费有了了跨越式提升,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大量学子因难以承受而放弃读书机会!

为了凑足第一年的钱,家里东借西借凑了一段时间才凑齐了第一年的钱,还不知以后学费从哪里来。陈林正宽慰妈妈说,不用太发愁,听说第二年起就有助学贷款了,到时就贷款交学费,以后自己慢慢还吧!陈林虎看到弟弟坚定的表情,想着弟弟今后几年读书生活会比自己还要拮据紧张,心里忍不住要落泪。可他自己尚且要为生计奔波,又哪能顾得了弟弟呢!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