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元鼎乾坤> 第五十九章 五道圣旨(求点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 五道圣旨(求点击!!)(1 / 1)

() 皇宫,东偏殿暖阁中,此刻灯火依旧透亮,赵佶一脸无神的瘫坐在龙椅之上,而旁边伺候的童贯已经忍不住连连打了几个哈欠。

“童贯,你下去休息吧,朕想一个人静静。”赵佶此刻只想静静的理理烦乱的思绪,听到依旧守在自己身边的童贯,在不住的打着哈欠,干脆让他下去休息。

童贯连忙跪下,诚惶诚恐的说道:“奴才该死,惊扰了圣驾。”

“起来,起来,你我君臣少说也有二十年了吧,老了,都老了……”赵佶看着龙座下面两鬓霜白的童贯,自己的心中不觉也是一片空空荡荡。

“吾皇千秋不老,岁月常驻,万岁万岁万万岁……”童贯听到老皇帝话中有话,连忙奉承起来。

“好了,童贯,这些让耳朵生老茧的话就不要再说了。”赵佶无力的摆了摆手,再次对童贯说道:“下去吧,朕一个人安静安静。”

童贯只得跪安,起身走出了东暖阁,但是童贯心中总感觉今晚的老皇帝魂不守舍,大是异常,出了门不敢走远,悄悄躲在偏殿外面避风的墙角,不断轻轻的跺着脚来取暖。

而独自一人的老皇帝赵佶瘫坐在龙椅上,无jīng打采,赵佶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身边的一切都变了,变的面目全非。

首先是自己的心尖宝贝——映月公主,曾经的映月总是喜欢一身戎装,指挥着麾下的娘子军在自己面前“排兵布阵”。但是自从定厥关回来以后,映月就大大的改变了,竟然重新换上一身女装,而身边的娘子军也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映月改变最大的还是曾经的刁蛮劲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温文尔雅、端庄秀丽,俨然一个落落大方的公主,而且与自己的话少了,自己与她也说不上话了,多数的时间映月喜欢独自站在雪地中发着呆。

其次是太子赵恒,自从老祖宗赵匡义回京以后,赵恒这个儿子越发不把自己这个父亲放在眼里。那rì封赏卫子青的朝会以后,自己也觉得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荒废朝政,就命令童贯以后二rì一次朝会。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童贯对自己禀告说,太字赵恒已经传下命令,三省六部主官每rì必须到太子府会同太子赵恒一起协办饥荒流民事宜,俨然把赵佶当做已经龙殡归天了一样,自己本想发作,但还是生生的忍住了。

再者是齐王赵斌,这些rì子尽往东京禁军大本营走动,有事没事就拉着掌管禁军的赵寿去喝酒。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东京哪个人不知道赵斌意图拉拢这个手握重兵的赵氏族弟,但是赵佶可以阻止吗?有必要阻止吗?

自从老祖宗回京,名义上的赵佶还是一国之君,但是暗地中已经分文不值,就连自己现在写书法的时候,身边溜须拍马的人除了童贯还是只有童贯。一股巨大的失落压得的赵佶起不来身,喘不了气。

“赵佶何在?”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少年旁若无人、无声无息的走入偏殿暖阁,竟然当着大宋皇帝的面喊他的名讳,老皇帝赵佶气的连忙坐直身体,他要好好看清这个冒犯天颜,不知死活的人是谁。

“你是赵佶?”少年走近赵佶的身边冷冷的问道。赵佶只觉一股无形的压力如泰山般迎面扑来,天子之威荡然无存。

“朕……是……”赵佶这才看清,此人是常年侍奉在太宗身边的人,也是太宗赵匡义身边最为得意的弟子,至于此人的背景,乃至姓名,也没有几人知道。

少年拿出一封书信递给赵佶,冰冷冷的说道:“太宗手书。”

赵佶连忙乖乖的打开书信,只见一份不入自己这个当世书法大家之眼的草行书不成章法的爬满两页纸张。

“看完了吗?”旁边的少年冷冷的问道。

赵佶这才缓过神来,细细的赵匡义在书信中交代的事情,而后有气无力的说道:“看完了……”

少年拿过书信,双手只轻轻一碾,书信已经化为粉末,随手一扬,荡然无存。“照书信上说的去做吧。”少年说完已经不见了踪影。

“来人!”从惊慌中缓过神来的赵佶在暖阁中突然大喊一声。躲在墙角差点睡着的童贯听到这个声音,犹如雷击,睡意全无,迈着小碎步迅速的跑进暖阁。

“童贯,赶紧研磨,朕要亲自发圣旨。”赵佶不等童贯参礼,也不在意童贯从何处而来,匆忙的命令道。

圣旨一般都是皇帝口述,学士拟旨,今夜老皇帝为何会这样事必躬亲?“陛下,还是找大学士代劳拟旨了。”童贯劝说道。

“研磨!”赵佶双眼喷火瞪了一下身边的童贯,歇斯底里的吼道。

童贯几时见过老皇帝这样,吓得连声称“是。”

老皇帝赵佶用自己最得意的瘦金体一口气写完五份圣旨,分别是给卫家卫子青、李家李潼、周家周若雪、齐王赵斌和太子赵恒。五份各不一样,当最后一份写给太子的圣旨写完,赵佶郑重其事的盖上皇帝大宝后,旁边的童贯却已经哭成了泪人。

“陛下,何苦要退位啊?”童贯忙跪在赵佶的脚下,悲痛yù绝。童贯这才知道老皇帝为何会亲自的拟写诏书,如果这份诏书发出去,那么老皇帝就将永远告别这一切了,而自己也将失去一切。

赵佶看着身边的已经成为泪人的童贯,却哈哈大笑不已,连忙扶起童贯,亲切无比的抹去了童贯的泪水,笑着说道:“好了,万事皆因果,朕能够当上皇帝是因,现在退位就是果,因果自然,天道循环而已。”

赵佶说完,又一次贪婪的坐在龙椅之上,仔细的抚摸着龙椅上的纹路,微笑着看着暖阁各事各物,往事一件一件的涌上心头,突然赵佶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已经昏倒在龙案之上。

“陛下!”童贯悲恸的尖嗓子划破了皇宫的宁静……

大宋朝从太祖赵匡胤建朝以来,传到赵佶的手里已经二百余年,实行的是成熟的三省六部制,即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是大宋由于北方与鬼方,西方与勒兰多有战和,所以也另外设置了一个专一管理外族事物的鸿胪寺。

在东京城西北角有一片专门的馆驿,鸿胪寺用来专门招待来自各地的使者,而来自外族的使者如果是高官贵胄,那么就不安排居住在这里。卫子青在定厥关大胜鬼方,用赵佶的话——“大涨国人士气,”此次鬼方派出了古扎这样延贊身边的高官红人,按说应该居于大宅府第,但是鸿胪寺为了迎合赵佶,故意让古扎一行人也住进了这里。

面对方方面面的怠慢,古扎一行并没有表现得斤斤计较,对于和谈更是一点不急不燥,反而让鸿胪寺的人讥笑一行人是来躲饥荒的。

天微微发亮,东京城中还是一片安静。一个少年敲响了驿馆院中的一扇门,里面的人匆匆开门,一见少年,不觉吃了一惊,但是还是恭敬的请了进去。

“劫少爷,你如何一身宋人的打扮?老夫还真的有些看不惯。”一个留着长长八字须的清瘦中年男子认真端详着眼前面白无须,明目清秀的少年,笑着说。

少年也是满面chūn风,微笑道:“古扎先生,在下是向你辞行的。”

房间中的中年男子正是鬼方延贊可汗帐下谋士古扎,而少年则是国师丘穆棱魇的孙子,丘穆棱劫。古扎看着微笑的丘穆棱劫,感觉他并不是在说笑,忙问:“劫少爷,你这是要去哪里?”

“先生不用担心,我等此行南下中原也并非是来议定合约的,而是为大汗查询天地异动,而如今异动已显,我也该上路了。”丘穆棱劫微笑着说。

“但是劫少爷你一人……”古扎不无担心的说。

丘穆棱劫反而笑了笑说:“人多反而更加容易暴露。”丘穆棱劫又指了指身上的宋人打扮,说:“我一人绝对可以应付,先生你等一行人,如果半个月内等不到在下就回草原吧。”

古扎看着身着宋服的丘穆棱劫,和宋人真的没有一点差别,而且一路而来,丘穆棱劫竟然好像来过中原似的,一口流利非常的宋话不说,更加让古扎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丘穆棱劫竟然对于宋地的习惯风俗也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好,那么我等就在这里等劫公子半个月,祝公子马到成功。”延贊在离别前也叮嘱古扎不要小看丘穆棱劫,对于天地异动之事能够知晓最好,如果不能,千万不能勉强。

“那么先生就替我跟驿丞说下,说在下有事回草原了。”丘穆棱劫说完站起身对着古扎躬身行了一礼,接着微笑说道:“千山万水,先生保重!”

“公子小心!”古扎追出门外说道,但是丘穆棱劫已经消失在昏暗的黎明。

(写作之路正是漫漫无期啊!!今天申三江推荐又一次失败!!没有点击啊!!!加油吧!!!!!)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