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办成了?」武后不敢置信的问道。
「是……吧?」杜维想了想,补上一句:「我亲耳听见他们答应下来了。」
不管再怎么肯定,一旦被人问了几十回一样的问题,只怕也会开始怀疑了;当杜维第二十几次回答武后一模一样的问题,就连他自己也开始有些不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达成协议?
「世家向来最重脸面,一旦家主答应了,几乎确定不会有反悔的可能!」行事一板一眼的侯英,认真的分析道:「若是六郎得了承诺,一旦对方反悔,便成了天下人的笑柄了!」
「傻孩子。」武后呵呵一笑。
「阿英真是傻的可爱。」薛琦笑着摇摇头。
「世界上如果有多一点这样单纯的人,那真是件美好的事啊!」杜维内心偷偷感叹,面上仍是一派闲静自如的模样。
虽然没有人开口,但侯英还是察觉到一股讨人厌的氛围,忍不住皱眉问道:「我说错了吗?」
在前些时候,武后才对兵部做出了一个小让步,用调回侯英,换来把几个不好使的钉子扔去吐蕃的机会;侯英自然尊从武后的命令,而且她知道这场战役对老将们意义重大,所以当然不会在那里抢戏,而是乖乖的回到长安待命。
对高句丽战争的失利,并不是从大唐开始的。
打从隋代开始,一直到太宗、高宗时,高句丽就如同心头上的一根刺,三不五时就来个椎心之痛,但偏偏又难以根除。
所以大唐将领在这几年之中,可说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恨不得马上就向高句丽开战,就拿很久没有出场的程名振来说,老将军在历史上,应该是在这两年过世的,但由于武后把cāo练海军的差使交给他,此时的程名振还硬撑着身子在山东狠cāo狠练,目的就是为了一扫大唐从前的屈辱。
一向淡定的杜维,此时也被这股气氛感染,努力的替武后攒钱来补充军费;接手了「武后基金」以后,身为经理人的杜维立刻进入市场cāo作,光是买下了工部几个值得投资的作坊,已经为武后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益。
但这是后话,暂且先卖个关子。
武后等人虽然相信杜维的能力,但却不认为杜维有办法说服那么多家族势力,这样的想法自然显露在脸上的表情。
薛琦察觉杜维「委屈」的表情,赶紧出面解围,问道:「六郎快点说说,你是怎么办到的?」
杜维听了这话,方才的小yīn霾全部甩到了脑后,脸上涌现止不住的笑意,说道:「说来其实也没什么,只是说说他们想听的话罢了。」
「我猜猜……你对王家坦白了那件事?」武后抢在杜维之前开口,似乎想要稍微打击一下杜维。
她对杜维说的还是不能尽信,贵为太后、又有实权的她,光是说服那几家就花上了不少心力,杜维什么也没有,凭什么轻而易举的办好差事?
「王家那里的确如娘娘所说。在那之后,我找上的是郑家,告诉他……明经、进士二科,若是考题涉及诗、礼二经,答案皆得依循《毛诗笺》与《三礼注》。」
「就那么简单?」侯英百思不得其解,一旁薛琦恍然大悟的轻呼一声。
武后先是吃了一惊,随即愤愤一拍沙发扶手,心里啐了一口:「该死!我应该先想到的!」
这招的确是高明,由不得对方不动心;若是依照眼下的发展来看,一旦郑玄的著作被列为「官方标准」,百年之后,天下读书人大概只知郑玄的诗笺、三礼了吧?
「至于二崔……我只是告诉他们一样的话:来年考科有易,素闻令族子弟多才,此举于君有利无害……然后……」
「那么简单?」这回却是武后说的,她不相信崔家会有这么肤浅。
「不只呢。」杜维摇头笑道:「我告诉崔清河,这项举措对清河子弟大大有利,想象一下来年科考,榜上尽是崔氏子弟的景况;再想想十年之后,朝堂之上会是什么情形?」
「崔知温不会相信的。」薛琦摇了摇头,仍是不愿相信;眼下清河崔氏以崔知温为首,此人年方五十,正是jīng明强干之时,向来有些刚愎自用,绝对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服的。
「本来是不相信,但我说了另一个人的名字,他就变了一个人了。」杜维想起来仍是觉得好笑,忍不住噗哧的笑了出来。
武后没有见怪,因为她也猜出了杜维的做法,拍手笑道:「崔敦礼!」那是博陵崔家的领袖,曾经拜过相的老官员。
「是。我说,此举于君有利,就不知道博陵崔敦礼是否会从中作梗……?」
「我听说,崔知温不让旁人在面前提起博陵崔家之人,每每提及,必是暴怒,这下他想必是愤怒非常吧?」薛琦内心大为叹服,恨不得把杜维抓来,揉揉他的脑袋,好好夸上一番,但面上仍是故做镇定的笑道。
「嗯……开始时,他还冷冷的瞟了我一眼,不yīn不阳的问:小子狂妄,想要用这厮来引诱某上当,莫非是把某当成了傻子?」
「喔?这么多疑?那你怎么说?」武后一听也来了兴致,赶紧抓了片瓜子、斟了盏茶,一副听戏的模样,等待杜维继续往下说去。
「我说……」杜维清清嗓子、理理思绪,这才缓缓开口。
「我说:使君明鉴,小子万无此意……但崔知温并不理会,似乎就要让人送客……」
杜维回想起当时情景,至今仍觉得有些惊险刺激。
眼看崔知温就要将杜维驱离,杜维突然冒出了这一句话:「小子有一挚友,同是崔氏子弟!」
「喔?」崔知温习惯xìng的停下了起身的动作,直觉以为杜维想要攀关系,心里头不免有些鄙夷,但为了避免伤到谁的面子,仍是忍耐着听完,顺道看看杜维是攀上了谁的关系。
「他是小子赴兵部办公时,颇为谈得来的一个好友,这次听闻小子公出,还曾经替小子指点迷津。」
「我清河子弟素有修养,提点友人根本不值一提。」虽然这么说,脸上表情仍是缓和几分。
「他交代小子,说话千万得要注意,尤其是见着了崔家长辈,分寸之间需得仔细拿捏。」
「嗯,那人倒也识趣。」崔知温满意的点了点头。
「也正是那人说了不少崔家之事,小子这才知道,原来三崔父子竟然是崔家先祖!崔亭伯的《七依》,崔子玉的《座右铭》,以及崔子真的《四民月令》,一向是小子素来十分景仰的大作啊!」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