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洋中学是一所美丽的中学。嘉晔的母亲也曾经在这里读书。受此影响,嘉晔觉得自己也应该考上。
当嘉晔踏进华洋中学的时候,真的非常兴奋。曾记得有一次坐公交车,嘉晔在华洋中学站下车,有人问他是不是华洋中学的学生,嘉晔点点头,虽然他当时还只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想,就为了这次点头,自己也一定要考上华洋中学。
报到那天,嘉晔来的很早,却发现韩仕同学已经到了,大大咧咧的韩仕对嘉晔说:“陈嘉晔,走,趁有时间,我们先去逛逛校园。”
华洋中学漂亮极了,古朴的二层红楼看上去很有历史感,走在木质的地板上,嘎吱嘎吱的。嘉晔小心翼翼,心里又兴奋异常。红楼挺长,三幢相连,走到尽头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大操场。那个年代的操场都没有塑胶跑道、人工草地,可是就是这简陋的300米跑道的大操场也让嘉晔着实激动了一把。经过一个暑假的荒芜,操场已经杂草丛生,可是巍然竖立的球门预示着这个足球传统学校的尊严。
嘉晔来东海市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喜欢上了足球。东海市有一支拥有悠久历史的足球队,很多队员都是华国国家队的主力成员。所以,当嘉晔踩在球场上的时候,突然间倍感踏实。
这一年,华洋中学招收了6个班的学生,1班是体育特长班,人不多,大概20人左右。2-5班都是将近50人的规模。当然,在随后4年的初中时代,不断的有新同学转入,年级的人数规模也达到了280多人。
嘉晔在操场上转了一圈,就和韩仕直接回到了教学楼。韩仕被分在了6班,而嘉晔则是2班。嘉晔找到一楼的第二间教室,挂着“小初一2班”的牌子,就径直进去了。东海市的小学是5年制的,而初中则要读4年。这是因为东海市小学的校舍满足不了学生需求,因此将原本的6年级放到了初中去读,这样一来,初中就有了4年。初中的第一年称之为“小初一”或“初中预备班”。
嘉晔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了,并且很和蔼的对已经到的学生说:“先到的同学把桌子擦擦干净。”于是,嘉晔很卖力的开始擦起了桌子。当他和几个同学擦完一半的时候,突然听老师对后进来的学生说:“这是‘小初一3班’的教室哦,门牌上还没换过来,别走错了。”
嘉晔好茫然啊,走上前和老师确认了一下,果然是3班的教室。2班的教室是第一间,门上挂的是“小初一1班”。
嘉晔走出教室,觉得真是好笑。后来才知道,因为体育班不和他们同幢楼上课,所以会出现门牌号没有及时调整的情况。
嘉晔来到了第一间教室,同学们也三三两两的来了。虽然都不相识,但都很友好的笑笑。这时,有个带着蛤蟆眼镜的俊美男生走进教室,坐到了嘉晔旁边。嘉晔觉得这个同学白白净净的,很书生气,微笑也很真诚,赶忙作了自我介绍后。蛤蟆眼睛同学也很热情的回应,嘉晔知道了他叫赵楠,于是就很投机的聊起来,毕竟都是12岁的小朋友。嘉晔发现从小学一起考进来的同学只有当初隔壁班级的陈小青和臧果雨和他同班,其他人都被分到了别的班级。
初中毕竟与小学还是不同的。
从表面上看,小学是每天上午上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而初中是每天上午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课间休息的时候明显就少了。但最为关键的,是感觉到了自己的长大。虽然在别人看来,小初一的学生还是小朋友,仍戴着红领巾,可毕竟每天跨入的是中学校门。
开始总是让人期待,开始总让人充满向往,开始却也预示着诸多未知。对于嘉晔而言,初中时代拉开序幕。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