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晔来到东海市的时候,还只有11岁。
对于嘉晔来说,一切都觉得很突然。那是一个夏日炎炎的暑假,一开始还和同学们一起游泳、一起疯玩。到了8月,突然有一天,父母对他说:“我们要去搬去东海市。”不可否认,虽然嘉晔年纪尚小,不懂的太多的世故,但仍然觉得有些茫然。
嘉晔的父母是东海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距离东海市1000公里以外的京都市工作。嘉晔的外公外婆总是希望自己孩子能留在身边,于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嘉晔的父母先从京都调去了离东海市不远的壁舒市,在那工作了10年。嘉晔是3岁到壁舒市的,在那里上幼儿园,读小学。
生活对于年幼的嘉晔来说,一切都很满足。
在那个年代,大家所穿的、所用的、所吃的、所玩的,差别都不大。大人们拿着固定的工资,孩子们享受着快乐的童年。那时候嘉晔最喜欢的奶油大雪糕只要1毛5分钱,小一点的赤豆棒冰6分钱。学校傍边摆摊卖得玩意儿也总是吸引学生,有印纸啦、贴纸啦、竹蜻蜓啦,有时候还会有人拿着一个木头箱子,里面可以看小电影,当然,所谓的小电影也就是木偶图片组成的动画而已。嘉晔在小学二年级就学会了打乒乓,每到下课,总是会冲到操场是去占一个水泥球台,和同学们一起玩。
对于突然间的离别,嘉晔有些伤感,就要告别他的好伙伴们,此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在匆匆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后,嘉晔特地去了好朋友家道别。
东海市是华国的一座沿海大城市。在当时的年代、乃至多年以后,都是华国人民向往的一个城市。
东海市曾经拥有“冒险家的乐园”之称,而后一直作为华国经济的龙头老大。不仅如此,东海市还是一个摩登的时尚之都。多年以后,当“小资”这个名字出现的时候,人们的脑海中一下子就会想到生活在东海市人们的情怀,一杯咖啡,一块精致的蛋糕,坐在老式的卡座里,听着优雅的萨克斯曲……
就这样,在嘉晔五年级的时候,懵懵懂懂地来到东海市。对于东海市,嘉晔并不陌生,毕竟每年的寒暑假,嘉晔都会回到东海市,住在爷爷奶奶家,和堂弟以及邻居小朋友一起玩。只是这次来,就不会再回到壁舒市了。再一次回去,那居然是在10年以后。
好不容易,父母为嘉晔找到了能够收他入学的小学。嘉晔惊讶的发现学校里居然还可以提供学生豆奶、点心,午餐也在学校吃。这是他在壁舒市闻所未闻的。在壁舒市的时候,城市不大,从家到学校步行也就15分钟,午餐也都是回家吃或者去父母单位吃。可东海市就大了,嘉晔每天从家里要坐4站公交车,然后再走10分钟,路程要比从前长二倍。
在东海市上学,嘉晔没有太大的不适应。嘉晔原本就是东海市人,所以语言不成问题,加上曾近在壁舒市学习的内容很多都和现在东海市学的内容重复,所以学习上感觉很轻松。老师也对嘉晔很不错,还郑重的交给了嘉晔一个光荣的任务——负责保管教室的钥匙。每天一早,嘉晔都会第一个到学校为班级同学开门。说起这个任务,按理来说嘉晔住的离学校挺远的,可是往往路远的总是先到,就这样,嘉晔被同学们一直推选为保管钥匙的人。
父母怕嘉晔跟不上,还特地联系了一个特级语文老师给他开个小灶,其实老师也是亲戚。特级老师果然厉害,嘉晔的语文成绩逐渐的成为语数外中最突出的。
嘉晔无忧无虑的过着日子。在学校里,嘉晔认识了好朋友韩仕、陆李盛,以及隔壁班的臧果雨、陈小青等。这些朋友一直伴随着嘉晔进入了中学时代。
玩玩闹闹,轻轻松松的,好日子总是一晃而过。就这样,嘉晔以年级前11名的成绩,考进了一所重点中学——华洋中学,开始了自己中学时代。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