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清初群英记> 第九章 【夤夜陛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夤夜陛见】(1 / 1)

() 明珠料见梁九功进来料想康熙必有旨意,忙将爱新觉罗氏推出怀内,又理了理衣衫快步上前作揖笑道:“梁公公大驾,令明珠惶恐”。那梁九功望着爱新觉罗氏远去的身影嘻嘻一笑,捏着嗓子道:“明珠大人就是客气得紧,难怪那些小崽子们都在背后说您老官都那么大了,却没一点儿架子。这大气劲儿,才是真正的大人呐。”说着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四方盒子,堆着脸上白肉笑道:“这是小的和崽子们的一点儿心意,恭贺大人高升。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知道明大人雅xìng儿,喜好文墨。恰巧去年小的得了一方绿sè的端砚,当时只觉颜sè别致,便留了下来。小的只是个供人差遣的下人,收着那玩意儿只能看不能吃,嘻嘻。这便送了大人,也是它的造化,有个使唤处了不是?”

明珠听他琐碎絮叨,却也巴结得不着痕迹,只一笑接过那四方盒打开瞧了瞧,不禁心头一颤。只见那方端砚石质十分jīng细,打磨得不见缝隙,更奇的是整个砚台居然呈绿豆sè,与典籍所载的明代蓬莱山绿端砚别无二致。明珠心知此物无价。要知绿砚在当时只有康熙所用的松花石砚一副罢了,而此砚比之康熙皇帝的松花石砚纹理反倒更显jīng致。也不知这梁九功从何处寻来?虽如此,明珠心中却大为快慰。要知这梁九功虽不是什么达官显贵,却是康熙最信得过的侍从,多少王公大臣想巴结还巴结不上,不料他竟对自己如此厚意。由此也足见自己在康熙心中地位决非一般,否则这梁九功也不会来讨自己的好的。

思及此明珠哈哈一笑:“梁公公一番心意,明珠愧领了。只是公公向来与圣上形影不离,此番独自前来决非只为贺喜那么简单罢?”梁九功jīng细的双眸一闪:“明珠大人果然不凡,奴才的心思竟全被您老看了个底朝天。嘻嘻”。明珠被他的滑稽模样也逗得一乐,正待要说却见他忽的敛了笑容,朝南而立高声道:“奉旨,宣纳兰明珠入乾清宫议事。”随着梁九功尖声唱罢,纳兰明珠慌忙将头重重地磕了下去,朗声道:“微臣,纳兰明珠,领旨,谢恩”。这时那梁九功方又恢复刚才的恭敬,快步上前扶起明珠嬉笑道:“大人股肱之臣,圣眷优隆,羡煞旁人呐,嘻嘻”。明珠强忍酒后的头痛,起得身来朝南拱手笑道:“当今圣上错爱罢了。容我换了朝服便来,请梁公公稍作片刻”。言罢慌忙入了内厅,一边催促丫鬟们侍候衣饰,一边要来滚烫的热水不住敷着额头。留下刘通陪着梁九功喝茶说话儿,优厚的礼金自是题中应有之事。

纳兰明珠好不容易打点停当,随梁九功出得门来也不坐轿,唤来家丁牵来两匹坐骑慌忙打马飞奔而去。入得紫荆城城,梁九功左拐右绕却并不入乾清宫,反转至西南角的一处偏房外。房舍面湖而建,隐于假山垂柳间,甚是幽静简约。只有那两盏挂在门侧的明黄sè气死风灯不住随风轻摆,似在显示着此间主人身份的尊崇。房门口也不见铠甲侍卫、丫鬟宫女,只有一个魁梧的彪形大汉当门而立,铁塔似的。细看去,却是在顺治朝便声明显赫的文武全才图海。

要说这图海,宦海生涯大起大落,是清初极具传奇的一位权贵。图海自顺治二年以笔帖式入宫,至顺治十二年,短短十年间,年仅三十出头便官至太子少保、领刑部尚书事,可谓荣宠有加,海内一人耳。岂料顺治十四年,发生震惊宇内的舜天北闱案,图海因之屡遭贬斥。至顺治十六年,又因家奴斗殴案惊怒于顺治。议政王大臣科道会同六部九卿几经商议,定判图海以绞刑。幸得顺治念其功、惜其才,处以免死革职之罚,却也便就此没落了。正当世人为之扼腕时,顺治帝却突然驾崩。刚刚即位的康熙一纸诏书召回赋闲的图海,任命为正黄旗满洲都统。直至此时,图海已是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功名早不在顺治朝之下了。

明珠远远地便瞧见图海端立于门侧,连忙抱拳施礼高声笑道:“哟,这不是图大人吗?我还道是哪座门神呢,却原来是我大清的尉迟恭啊,哈哈哈......失敬失敬。”却见那图海生着一幅黝黑的长脸、长眉凤目、唇厚嘴阔,兼之生就满脸箭簇一样的络腮胡,正兀自瞪目咬牙jǐng惕地打量着四周,还真似史书里记载尉迟敬德的模样儿。其实图海早已瞧见了明珠一行人,只因平rì看看上纳兰明珠依着讨巧卖乖的本事竟到了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地步,心中对其早已不懑。此时见他走了过来,也只假装不见罢了。

纳兰明珠闪了一下眸子,却似毫不知情,只径自到了图海的跟前挽其臂笑道:“太傅大人好是尽职啊。真乃我大清柱石之臣耳”。图海毕竟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人。心中虽傲,此时也只能松了那假装的紧绷神态,故作诧异地道:“呀,是明珠大人呐。只怪这处风光曲尽通幽,竟没瞧见您甚时来了。哎......年华易逝,老眼昏花啊。老之将至,怕都无力护持圣上咯。”说罢,感叹着哈哈一笑。几句话里自嘲暗夹杂讽刺,且不逊文采。纳兰明珠暗赞此人虽是一副莽夫的模样,却毕竟是笔帖式出身,文思了得。连忙也闪了闪雪亮的眸子,掩饰着双目jīng光接口笑道:“图大人岂可言老。想那尉迟敬德年届六十尚且东征,廉颇八十也自横刀立马守边杀敌。与这二位相比,图大人可说是正当壮年呢。哈哈哈”。图海被他逗得一乐,自失一笑。正待要说,却在此时屋内传来一声清咳嗽,一个不高的声音道:“可是明珠来了,这便进来罢”。纳兰明珠、图海听到屋内声响都是一惊,慌忙躬身垂首。明珠镇定了心神,诺诺称了声“是”便躬身入内。

图海瞥了瞥满脸卑躬屈膝的明珠,轻唾了一口唾沫。正待要立身jǐng卫,屋内那声音又再次响起,威压着道:“图海,你也进来。让梁九功在外面候着就好。胆敢近前者,以谋逆罪论处”。声音不高,却甚是决断,令人不能质疑。待得图海趋步上前,明珠方才与他一齐入趋步入内,朝上首位置跪了下去便要行三跪九叩礼。却见屋内一名就着烛光持卷的青年摆了一下手,制止道:“行了,起来罢”。二人慌忙谢恩。

明珠趁着起身的空隙,这才抬头看了看青年。只见他生着一幅长脸,略瘦的身板很是直挺。穿着一身浅黄长衫,清爽模样儿。身前烛光轻摆,衬得双眸俞发沉静光亮。只细眉下的双颊留着些许细小坑洼之地,却也并不作煞,保养的好气sè也显平和。他便是后来威震宇内、令万邦来朝的一代令主康熙。此时年方十九,正当风华时。只见康熙手持书卷,正端坐明黄书台前,凑着屋内仅有的一盏烛火品读着一本书籍,也不抬头。

图海、明珠二人见康熙无话,自不敢言语,悄悄侍立一侧守候。只是图海自入军旅,粗野久了,倒有些受不得这抑郁。不耐烦地这打量起四周来,只见并不宽敞的房内立着十几个一人多高的书架,满满摆着各种图书,甚是齐整。正中一方书桌,上堆厚厚奏章、几本宋装典籍。细看去,竟是极为养xìng的《仕林呓语》。要说这《仕林呓语》虽遵儒家之道,却并不见传。只在宋时曾名动一时,后来便不知所踪。传闻为宋仁宗收藏于榻侧、又传为王安石携至金陵,不料是如何历经数百年又到了这位年轻皇帝的手中?暗叹宫中都在传闻这康熙皇帝嗜书如命,由此可见传言非虚。却是奇怪这皇帝为何不在巍峨乾清宫,反倒来这偏僻处读书?且满屋子又只点那一支红烛,四周黑暗如斯,倒显得甚是冷清。

明珠也早觉纳闷。扭头看了看身侧的图海,见他也是满面疑惑,不禁暗暗用心揣度起来。这是他多年的官场心得:凡事多思、有万般好处,这便是所谓的官有官道罢了。忽然明珠想起一路上梁九功的神态来。却原来明珠自进了大内,见梁九功引着自己撇了乾清宫往偏园走去,不禁询问。可煞了那梁九功犹豫了半响,终只是不住摇头叹息,低声咕哝着:“哎,又一个情种儿,哎”。当时明珠听着满是疑惑却又不便多问,此时细想起来,倒觉有些醍醐灌顶的味道。

原来这年立chūn刚过,皇后赫舍里氏便为康熙诞下一子,是为胤礽。这本是件天大的喜事儿,岂料赫舍里氏多年体弱,竟因难产而亡。康熙帝自小与赫舍里氏相识,大婚之后更是如胶似漆。康熙即位初年,鳌拜专政,少年天子不免抑郁。是时也亏得赫舍里氏多番开解慰抚,更央求祖父索尼、父亲索额图鼎力相助。而最终也全赖索尼遍及朝野的势力,少年康熙一举剪除了鳌拜,从此稳固帝位赫舍里氏对康熙而言,可谓既有情又有恩,血脉极为深远。自赫舍里氏病逝,从来不断朝会的康熙竟然停朝七rì。七rì之后,为免睹物思人,康熙更是搬出了本是皇帝皇后宿寝、接见外藩的乾清宫。转而寻了这么个僻静的所在,只为静心读书忘情罢了。此处在后来更是成了清朝历代皇帝rì常行文的所在——是名南书房。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