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强调,对于诗歌的理解,不能只从字句的表面意思上下功夫,要从全诗的基本思想出发,去领会字句的含义。在孟子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察觉到,《诗经》中诗歌的主旨,绝对不是呆板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欣赏它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诗经》会随着欣赏者的不同,表达的中心也会有变化;同一个欣赏者,他的欣赏角度变了,诗歌的味道也会截然不同。这也是几千年来,《诗经》总是耐人寻味,让人爱不释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司马迁曾经在《太史公自序》中两次提到过《诗经》。第一次是和上大夫壶遂在讨论孔子编写《春秋》的精神时说道:《周易》写的是阴阳四时五行,主要谈论的是变化;《礼记》写的是纲纪人伦,主要谈论的是人的言行;《尚书》记载的是先王之事,主要论述的是政事;《诗经》记载的是山川溪谷、鸟兽草木、男女雌雄,重点是民风;之所以立《乐》,是因为音乐主要是用来表达和的。
第二次谈到《诗经》,就是在自己的论“发愤著书”说中,“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在总结历史上许多的伟人在逆境中著书事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非常著名的学说。重点在这个“愤”字上,“愤”指的是作者心中有郁结,心理上受到压迫而不能得到伸展,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来发挥疏通,以求恢复自己的心理平衡。“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作者穷且益坚的精神,同时它又强调了作者在逆境中奋起不消沉的品格,还有极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司马迁在自己的学说中说道:《诗三百》,大多都是圣贤们的发愤之作。
董仲舒这样评价《诗经》:他提出“诗无达诂”的理论,意思是说:《诗经》没有通达的或者一成不变的理解,因时因人而有歧异。
梁启超说:现存的先秦古籍,真假杂糅,几乎没有一本书是没有问题的;若真说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诗经》应该是排在最前面的。
鲁迅说:根据《风》《雅》《颂》三部分的实际内容,可以认为《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选,从性质上来说,《风》,民间之情诗;《雅》,朝廷之乐歌;《颂》,宗庙之乐歌。
19世纪法国的汉学家比奥,在自己的专论《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中明确写道:《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宝贵文献;《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的发展程度。
《毛诗序》中说道:诗,是用来表现人志向所在的,藏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歌。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语言不足以表达了,就会吁嗟叹息,吁嗟叹息都不足以表达了,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了,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情感要用声音来表达,声音慢慢成为了宫、商、角、徵、羽之调,就成了音乐。太平盛世的音乐安顺而欢乐,因为当时的政治是平和通畅的;变乱之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因为当时的政治是乖戾残暴的;亡国之时的音乐是悲哀而思虑的,因为当时的百姓是贫穷困顿的。所以,矫正政治的得失,感动天地鬼神,没有什么比诗歌更近地实现这个目标了。
《诗经》全文欣赏
国风·周南
《周南》,是周朝时期采集的诗歌,因为采集诗歌的地点大概在周王都城的南面而得名,在这里“南”大概就是方位之词。在周代,人们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为南国、南土、南邦,所以诗歌的编辑者便将这些采自于江汉流域许多小国的诗词,连同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诗词,编排在一起命名为《周南》,它和其他十三国风在编排的形式上是一致的。周、召的意思是:在周成王的时候,周公和召伯共同辅政年幼的成王,周召是两个人的合称;在政治上,周公和召伯大概是分陕而治的,这里的陕指的是河南陕县。周公和召伯都是上古时期优秀的政治家。
《周南》一共有11首诗歌,它们分别是《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广》《汝坟》《麟之趾》。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周南》中的诗歌吧!
《关雎》:我会爱你一生一世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这似乎并不是编者随便安排上去的。《论语》中也多次出现了关于《诗经》的内容,但孔子在做具体评价的时候,却只提到了《关雎》这一篇,孔子称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孔子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在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中,夫妻是人伦的开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要以夫妻之德为基础。在这方面,《关雎》这首诗歌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因此被列为《风》的首篇。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普通百姓,也适用于统治者。
美丽的雎鸠鸟,总是在最合适的季节中,成双成对地来到江河湖泊的沙洲上,它们嬉戏觅食,并且时常地发出关关的和鸣声。这是它们表现爱情的方式吗?如果是真的话,那也太让人羡慕了!
而此时,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一位窈窕淑女,只是因为看到了她一眼,我就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将会发生改变,我好想永远和她在一起!一日不见,思之如狂;梦里佳人,辗转难忘。我好像得了相思病,她娴静美丽的那一幕时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令我既欣喜又紧张。
她是一个美丽大方、勤劳善良的好姑娘,从她采摘荇菜的样子中,我就可以看出来。她微笑的样子是那么的美好,额头上留下来的汗珠,让人看着都非常赏心悦目。我甚至有些抱怨:为什么老天让我遇到一位这么好的女子,她将来如果不嫁给我,我该怎么办?
从此,我的任务就是在一旁偷偷地观察她劳作,努力地制造可以和她接触的机会。她似乎早就看穿了我的心思,微笑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个傻瓜,看你这个样子,就知道你在想什么!我给自己鼓足了勇气之后,终于向她诉说出了自己的衷情。对于我的表达,她似乎并没有感到意外,只是她平静的脸庞中泛起了一丝丝喜悦。
不过她没有立刻答应我,从她的话语中,我听得出她想要一份规规矩矩的爱情,一份以结婚为目的,相伴一生的爱情。所以她现在必须要克制自己,虽然我知道她对我也有感觉。她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我懂得好好地珍惜她。
我当然能理解她,但是我的内心依然还是非常的焦急,毕竟她给了我一个不太确切的答复。我在内心里呼喊着:不用再考验了,我是一个正人君子,我会好好珍惜你的!她最终答应和我先慢慢地交往,先互相地了解。这已经让我很开心了,至少我们的关系走进了一步,虽然距离成亲似乎还非常的遥远。
就这样,我们交往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慢慢地发现,自己已经不能没有她了,她似乎也对我产生了依赖。这一天,我又看到了她在那里劳作着,看着她采摘青荇的样子,我的内心泛起了强烈的爱怜。我把瑟慢慢地放在石板上,倾心地为她弹奏起来。我知道,她一定能听得到我的瑟声,也一定能听得懂我的瑟声。
再当我抬起头的时候,我已经看不到她的身影了。我非常慌张,瑟声也戛然而止。她不好好听我弹瑟,又去哪里了?正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候,不远处,我听到了悠扬的琴声,这个琴声是跟随着我的曲调来的。我来不及寻找她的踪影,赶紧重新坐回瑟旁,和上了她的曲调。在那一刻,时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两个人。
不知过了多久,我慢慢地把声音停了下来,因为我担心,弹得时间久了会伤到她的手指。我顾不得抱起自己的瑟,追到她的面前。此时的她,已经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很久了。我把她紧紧地抱在怀里,因为我知道,她已经属于我了。
在众人的祝福下,我们终于成亲了,钟鼓齐鸣为我们祝福着。我终于可以和自己喜爱的人在一起了,我会好好地守护她一辈子。
后来,我写了一首诗来纪念我们的爱情:
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君子求她结成双。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采。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