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忙,各种事情打乱了思绪,如果一个人不去思考,生活将会失去很多意义。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是应该拥有的人文情怀。有时候政治人物总是试图掌控一切,政治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实人文和批判本来是非政治性的,在组织架构内谈论政治是无可而非的,当无限放大政治范畴,难免思想扭曲和人文割裂;倘若人文被政治掌控,就是人文的枷锁,文人的灾难。几千年朝代兴替中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就在于人文天生具有的非政治性,人文是人性思维和文化属性,是高于政治而自由的存在。
人文思维若是天空,而政治梦想就是美好家园。在人文的天空中有太阳、星星、月亮和云朵,人文情怀所孕育的环境便有了山川与流水、黑暗与光明、森林与万物,也就有了美好的家园,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而政治梦想的界限就是我们的美好家园,是大家是小家,是道德是法律,是天空之下那一间小屋,周围充满了生机活力,我们总是试着仰望星空。美好家园离不开组织架构,将政治、军事和体育(比如夺取奥运夺金牌)至于组织架构内部,其力量是无以伦比的;而将经济和文化至于组织架构内部,则并非百发百中,尤其是写作,一组织起来写,就变成了八股文,绝对就没戏了。一个是硬实力,一个是软实力,毫无疑问,与政治相对应的硬实力,与人文相对应的是软实力。
不要以为政治是万能的,不要期望什么问题都依赖政治能够很好地解决,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大失所望,更不至于使自己出现偏激的行为。多从人文角度找寻和思考问题,多培养自己一些人文情怀,才能够真正认识到世界的美好。而政治人物试图掌控一切的企图,从官员任命的黑箱操作、任人唯亲和权钱交易等,都试图凌驾于人文之上,是荒谬的。政治家永远不要试图成为人文天空的太阳,结果只会是一手遮天,暗无天日,这是人文最大的悲哀,也是政治家的悲哀。所以我提出政治人物,不一定是政治家的层次,都应该拥有人文情怀,这个世界才是美好的。
人文精神可以为政治注入活力,人文情怀可以让政治更美好,而政治是有生命的,并非是冷若冰霜。强调政治人物的人文情怀只是想唤醒体制内的人们抛弃固有思维,抛弃政治包袱,让人文复兴给体制和社会注入生命与活力。
如何培养和造就一个人体制内的人?如果只是停留在政治体制的角度,就好比培育家里花盆中的花花草草,花盆的深度就是“根”的深度,而楼层的高度就是成长的高度,花花草草的命运就在于主人的呵护、花盆的大小和时空的限制,根本不会有根深蒂固,也难成参天大树。于是扭曲娇嫩,娇艳欲滴,却经不起风吹雨打。时不时还要修剪一番,很多花草就是这样被量身定做,对号入座,自我安逸,直到枯萎了,花盆里才会换上新苗。显然花盆中种什么花草全看主人的喜好,一个花盆一个坑,往往鲜艳漂亮的花才会引起主人的注意,放在经常看得见的地方。其实,盆景是一种病态孤独的美!
如果站在人文的高度培养和造就体制人才,就好比培育自然生态系统,大地的深度和天空的距离,给了无尽的空间,山上云雾缭绕,绿树成阴,满山苍翠,崖壁上也长出了参天大树,草原上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山泉流水,汇流成河,好一幅美丽的图画。自然生态系统,是一种和谐平衡绿色灵动的和谐之美。我想体制内的人不应该是花盆,不应该拥有病态孤独的美,而应该是良好政治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一颗树,一朵花,一滴水。。。是融入自然的美,是仰望星空的美,是太阳花之美,是团结和谐之美,任凭风吹雨胜似闲庭信步。
反思当下体制内的种种弊端,培育了多少丑态,简直匪夷所思,我想问题的根本就在人文精神的缺失。所以,以人文精神培养和造就的人才是有活力的,才能有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人文精神的复归和人文复兴将是理性选择的必然,体制的铜墙铁壁终究要打破,政治生态系统终归要重建。引用一直放在自己QQ个性签名里的一句话:无需赞许,不求赏识,我愿做一颗树,深深扎根土壤。“体制”本来应该有一堵“无形的墙”,这“墙”只是纪律和底线的范畴,为我们阻挡风雨,绝不是思维和利益固化的藩篱;而“体制”的墙上应该开上窗户和门,并装上电灯以便照亮黑暗,让屋子充满光明,成为一座灯塔,照亮迷茫的人们。
我总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充满了无限期待,一种无形的责任与担当给了我力量,开始不知疲倦的投入其中,会在黑暗里起来记录思想的火光。如果突然发现丢了一段想好或写好的文字,就像丢了自己的小孩似的,假如找也找不到,有种魂不守舍,心痛的感觉。不是那么容易可以重来的,心里不经意流淌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唯一的永恒瞬间,无法复制,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里总有太多生动的画面,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是用自己的心在写作,在深度思考,是灵魂修行的过程,一路向前,没有回头路,总是需要集中精力全情投入其中,仿佛身临其境,才有思如泉涌,文笔如飞的感觉,流淌出清澈的文字,展现出生动的画面。
我将我的写作定位于随笔,定位于尝试,找寻自我的路,找寻社会的路,反映现实,不拘一格,有思考有故事,有的时候会从历史中找寻答案。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我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写作者,文采不一定好,态度却是妥妥的,在我的认识里,做事就怕“认真”二字,相信只要用心就能成功。我时常思考离开了现在这个职位,我自己有什么价值?以期等待,不如行动,就像跑步冬泳骑车一样,人生就该不断尝试和突破自我,写作不过是另一种方式而已,自我创新,自我变革,修身养性,提升自我。每天坚持一点点,相信不久以后回头会很惊人。
总是觉得有种东西包裹着你,做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似乎只有付出工作之外的东西才有被认可的可能。靠关系打招呼投机钻营,这些东西自小在我的世界观里就是被鄙视的。理智的人靠尊重规则往前走,愚蠢的人靠破坏规则向前行。虚伪的世界就怕求真务实,怕被揭穿那张美丽虚幻的网。仿佛是那样格格不入,看着这张美丽的网,也曾有权力正当性的深度思考,却发现太多政治伦理与群体逻辑混乱,幻想着完全可以构思写一部书,不过想起那些对话式的有些犯难了,通过语言刻画人物反映思想描述场景,虽然深刻,表现手法多,不过普遍冗长,一个道理绕来绕去,需要作者有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也需要读者有洞察解读能力,想来并不简单。
其实每一个个体都是唯一的,值得倾听,不该被忽视,这也是创作的出发点之一。或许体制内某种压抑的力量给了无尽的动力,幻想着有一天从阴暗的角落有机会走到光明之下,可以平等的表达个人的观点和不同,被人聆听接纳和认可。包容尊重和平等本该是无条件的,却总是蒙羞,缺乏人文关怀的权力是一场虚假成真的游戏。我敬畏表达的权利,敬畏每一个生命,敬畏你我,本是平凡的世界,本该相互平等,却充斥了各种私心杂念,充斥着各种装腔作势。
民间有句大俗话:有的人拆穿了一钱不值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你给我好处,我给你好处,现实社会就是这样。这放在生意场上无可厚非,若放在官场之上就完全不同了。家人也时常善意告诫我,说写没意思的,或许把我当书呆子,有爱钻牛角尖之嫌,也总是提醒我“逢人先带三分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其实我这人文情怀,可能少数人会不快,相信绝大多数想让这个社会更美好的人还是会受益匪浅。
老百姓的眼里,有些人高高在上,说穿了自私自利。狭隘的傲慢与偏见占据着权力高地,压得下面喘不过气来,却毫无作为,格格不入的官本位思想,并没有占据思想和价值高地,才会有集体的失语。披着虚假的外衣,穿着皇帝的新装,狭隘的强权之下除了天真的孩子,就是美丽的谎言。太多的惰性和逃避性思维主导下的懒政,总是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妄想用一次大Y进式的运动或者突击去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而常态化的工作却缺乏有效联动机制,围墙一档,视而不见,自我陶醉,极尽文章。越是无能的人,越想控制你的人生,越会排除异己,想来滑稽可笑,其实想控制你的人,都是失败的人,唯我独尊的个性,却妄图掌控一切。
对于新鲜事物的抗拒阻挡了前进的脚步,毫无疑问,思想是落后的根源。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成长的个人,或许对一切早已司空见怪,也不乏玩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的高手,如果不能跳出框框接纳新思维,不能给新文化以希望,将是没有前途的。如果懒得学习,如果固步自封,还能期望有多大的创新和发展。
最近石宕游泳时听说有人拿毒药药鱼了,觉得颇为可惜:本来多好的水生态系统,鱼儿自由自在,就个别人自私自利,毒害了鱼儿,轻易破坏了环境,鱼儿也少了,想想恢复有多难。“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可悲可叹!就因为一个人,整条河的鱼都被毒害了。
而晚间散步时,偶然认识一跑友,说起官场的不正之风,却流露出鄙视的神情,人情冷暖贵贱自知,其实谁爱百姓百姓就爱谁,偶尔吃喝或许是盛情难却,而长此以往难免让人嘘嘘。不免又想起那曾经的艰苦岁月,想起农村里穷苦的人家,懒政奢靡实在有失偏颇。想起当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唱着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主义,歌唱到了心窝窝里,若不是“十条禁令”,这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何时是个头,大家逢场作戏,个中滋味真是五味杂陈。不禁想起一句流行语:“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其实公款吃喝除了浪费粮食,也是浪费时间和生命,端起了权力的酒杯,并不能变得高贵,而禁令之下的铤而走险并不是勇敢,而是官场文化劣根性的表现。如今的风气有所好转多少令人欣慰,不过只是止步于原来的错误方向,是悬崖边的一次急刹车,悬崖勒巴心惊胆战,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荆棘密布,问题累积旧账不少,想要彻底扭转,朝着真切的方向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已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未来发展之路波澜壮阔,困难重重,需要凝聚智慧和力量,一定是需要抛弃自私和偏见,以理性和诚信为引领,遵守规则和良知,当道德与人性真正回归之日,便是“芝麻开门”之时,才能开辟出一条恩泽后世,福耀千秋的伟大功绩。
走入历史,从土地制度下历史的轮回,到解放后为了寻求打破轮回所作的艰难探索之路,又回到现实,思考了很多问题,不免已经走远了。仿佛时空穿越,深度思考探索中,看到了打破历史轮回的希望,也看到了很多深刻而沉重的东西,束缚着社会向前的动力,前进还是倒退,变革还是退缩。在经济减速,人性的挣扎中,仿佛听到了一场人文复兴的呼唤,真深刻改变当下政治、经济、文化和发展理念。最近已经习惯了思考和写作,每日写个上千字才觉得不负好时光,对自己也有个交代,回到家后就赶紧开始思考写作,从欧洲文艺复兴到我们的人文复兴,写到十二点多,思绪被一点点打开,不过时间实在太晚,睡下后有几个概念走入心中,灵光一现我翻身起床记录下来,在此我也大胆尝试着提出“人文发展”和“人文经济”的概念。期待后续深度思考来充实这两个概念,我是渺小的,是什么让我有如此的思想,我想离不开现实世界太多的迷茫,引发深度思考的结果。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