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根本制度一直以来是崇高的、无私的、民主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来和腐败问题水火不容,从建党之初“民主集中Z”这一根本制度就写入了党章。“民主集中Z”这一“民主基因”,是老一辈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将马列主义辩证思维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哲学智慧的结晶,指导党如何必须走群众路线,如何密切联系群众,也是党保持永久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民主基因”意味着什么?是生命珍宝,是血脉传承,是民主永恒,是血液里流淌的东西,是骨子里的精气神,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传家宝。“民主集中Z”这一“民主基因”是立党根本,有了它,才能保持纯洁,才能不脱离群众,才能防止权力腐化变质。抛弃或者歪曲“民主集中Z”,意味着基因突变,抛弃党纲章程,违背入党誓词,背离群众路线,导致思想变质,引发一系列政治病态,出现欺骗、腐化、糜烂、背叛。可是在现实实践中,确实有很多党员干部并没有这一深刻认识,思想认识的偏差,道德信仰的缺失,助长了功利化和个人私欲膨胀,也确实出现了权力腐化变质,局部性的政怠宦成,人亡政息。
无论从政治学的角度,还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单边模式或单向控制系统是不可靠不稳定的,会造成系统共振飞车而损毁,必须要有一个反馈分量来平衡理论和实际的偏差才能实现稳定的自动控制,有负反馈才能平衡,才是一个完整闭合可控的系统;民主和监督作为两个重要政治因素,民主确保达成共识并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特点,而监督促进民主,监督作为反馈理论与实际偏差的分系统,就是负反馈,是系统平衡,既简单高效,又不可或缺,是一种良性互动。比如开车走路,要用心观察,知道走偏了还是走快了,及时调整方向盘,及时踩下刹车,才能确保不出交通事故,倘若两眼一闭,只知道踩油门,早晚要出事。一个良性健康的社会就是在这样大大小小的民主监督反馈系统中稳定有序的发展运行,而这种监督自然带有实时性、群众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在此将这样的系统定义为“有效系统”。相反没有实质的民主就没有实质的监督,没有实质的监督也就没有实质的民主,阉割了民主,失去了监督,没有了负反馈平衡,这样的系统终究会损毁失效,私欲膨胀后便失去了系统控制力,没有了良性互动,管理也是无效的,在此将这样的系统定义为“失效系统”。“有效系统”和“失效系统”,根本的区别在于民主监督。而民主是人类经过艰难探索而找到的哲学瑰宝,已是当今世界的普世价值,也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苦难的中国走出了黑暗的泥潭。监督作为必要“负反馈”,是政治和社会长期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一切都无从谈起。
两种不同的系统源于不同的思维和处事方式,有没有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也带来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有效系统”之下是良性循环,人性之善遍地盛开,驱散了黑暗,让各种罪恶无所遁形,避免出现人性践踏社会混乱;抑制民主监督作用,“失效系统”之下是恶性循环,必然助长人性之恶,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魔鬼变得疯狂吞噬一切,真理善恶颠倒,引发人性迷茫与混乱。反观当下诸多局部性塌方式腐败,无不无视监督,阉割了“民主”这一党内良性基因,显现出种种暗黑特质,黑灯瞎火,浑水摸鱼,肆意妄为,蛮横霸道,也助长了宦官文化以新的形式出现并存在。这“民主阉割文化”,历史上一直就有,把文化中很重要的精华部分残酷的抹去,不再完整的同时,还炫耀剩下的才是完美的形态,听话顺从、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要黑一起黑,集体腐败,或许这就是体制内变态畸形文化的根源所在。
抛开政治体制,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领导者也有着极高的道德要求,长者风范,两袖清风,以德为先,有容乃大,厚德载物。在体制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到“三个DB”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对于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那么多思想,那么多标语,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本该受益匪浅,可为什么还会出现盛极一时的大吃大喝之风?为什么还会出现腐败堕落的不正之风?莫非这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吗?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吗?是科学FZ观吗?绝不是,多么荒谬苍白的现实,张口马列主义,行为自由主义,说一套做一套,道貌岸然,信誓旦旦,冠冕堂皇,绝不是道德高尚者,绝不是长者风范。眼中除了个人私利,良知早已被忘记了,害群之马,倒行逆施,逆天违众,包藏祸心,殊不知“大势不可逆,大道不可违”。种种乱象的背后,无不存在民主监督的缺失,也说明了如果不真正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仅凭道德自觉和苦口婆心,将于事无补,徒劳无功。
实践中对于理论的无视,将会产生巨大的偏离。比如过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取而代之的是一套GDP考核,淡化了道德要求和民主监督,就像一台冒着黑烟的拖拉机,横冲直撞,想来也颇有意思。没有消费就没有GDP,为了追求GDP政绩,大吃大喝,奢侈浪费,天价刀鱼,天价香烟,珍禽走兽,拉菲茅台五粮液,公款消费创造着可观的GDP,酒量越大越先进,这酒杯真的成了奖杯,也无怪乎整个社会昏昏昭昭,贪图享乐。而这些绝不是高尚的道德存在,只是将制度曲解后的饕餮盛宴,这种L作为给社会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保持理论的清醒,深刻全面认识问题,才能理论联系实际,避免走弯路。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社会获得了空前发展、进步和繁荣。几乎一夜之间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巨大的物资短缺和人民的勤劳智慧为创造经济奇迹奠定了基础,人们从农业大生产中解放出来投身到工业生产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社会在急剧发展中变化,城市不断生长,污染不断加剧,权力和欲望也开始蠢蠢欲动,而随着巨大的物资短缺被填满时,经济开始减速,理性也开始回归。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诚信缺失和腐败奢靡等不断侵蚀着人们的思想,笑贫不笑娼,道德滑坡,人性迷失,黄赌毒又卷土重来了,社会健康的机体被不断蚕食。
从原本几千年的道德社会要走向法治社会,并不是要抛弃道德准则,而是要以法治来彰显道德的力量。可是一度道德与法制的对立事件,产生了法治下道德的困惑,道德是高于法治而文明的存在,而法治却以底线来给道德松绑,是多么可悲,突破了道德底线却不会触犯法治,这是法治社会的无奈。道德与法制之间的巨大空挡,成了腐败滋生蔓延的天然温床,也成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源。让领导者抛弃高尚的道德要求,却不得以用“十条禁令”来彰显规矩,而禁令上的任何一条都早已触碰民意容忍的底线,突破了政治规矩和政治伦理的正当性,实在是缺乏民意监督与公信力反馈之下的无奈之举。公款吃喝、任人唯亲、打擦边球、耍小聪明,降低了道德要求,助长了歪风邪气,甚至触碰了法律底线,也埋下了祸根。任何时候好风气离不开领导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行的端做得正,才能不令而行,不怒自威亲而难犯。
中国一直是礼仪之邦,自古重礼,礼尚往来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很多年这个礼已经变味了,损害了政风、带坏了民风,物质金钱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下对于原有事物的巨大冲击,传播奢靡之风、助长享乐主义、滋生形式主义,畸形的利益链条下,金钱能使鬼推磨,“大鬼小鬼”重生了,扰乱了原本的祥和与安宁,无限放大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从今往后,这些该结束了,只有扬起道德的风帆,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
在法制的架构下提倡道德,是文明的回归与人文精神的自我救赎,是改善政风、引领民风和建设开放包容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但凡有识之士,兼知要成“鼎”天立地之人,德、能、行缺一不可。以德生威,以才增威,以行立威,此乃做人做事立足之道,万不可违。只有一心为公,公道正派,顺应民意,公正公平的选贤任能,才能实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能政风改善,政通人和,公信力倍增。良好的政风自然带来纯朴的民风,良好的民风带来人心安定,家庭和谐,而稳定的社会也是建立在高尚的道德之上。良好的政风是民心所向,人心所依,如果没有良好的政风试问民风的公理性如何而来?民风的改善从改善政风开始,改善政风从领导者开始,从选人用人,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这可不是废话,也不是套话,是领悟后的肺腑之言,内心流出的声音。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