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听到了熟悉的乡音,我的心自然的安定了。告别了军营,离开了城市,走出十年生活和工作的圈子,远离了战友弟兄,远离了都市繁华。原本城里的家变的空空如也,离开的那一刻我并没有觉得可惜,我曾经是那么渴望在城市里拥有自己的家,城里买房几乎花光了父母和自己多年的积蓄,才终于在城市找到自己的归宿,就如当下人们的期待一样。如今,在乡下已经六年过去了,回望城里的房子,心境已然大不相同。城市里所谓的归宿对于我只是个栖身之所,就像我的海螺壳,回到壳中可以在繁华中享有片刻的宁静,而离开了壳便是车水马龙,灯火辉煌,可是看不到星空。城市里楼房越来越高,汽车越来越多,总是日新月异,而所谓的“日新月异”其实是同一个“日月”在循环往复,只是观察角度不同而已,并不是一切推倒重来。高楼大厦里住着从四面八方汇聚的人们,彼此并不认识,也毫无关联,人们就像候鸟一样来到城市栖息,城市里汇聚起更多的机会和梦想,却注定孤独。
在城市的房子里恋爱结婚,孕育了生命,不过爱人在乡下教书,女儿也在乡下出生,在乡下成长。只有船靠码头的时候才会把女儿接回到房子里居住,女儿小时候白天由爷爷奶奶带着,他们并不习惯城市的生活。女儿就这样两头生活,家也是聚少离多,船离开码头,房子也就没有了人气。从江阴到乡下,36公里,等公交车总是迟迟才到,等车加路上的时候要近两小时,而开摩托车五十码,也就五十分钟左右,想走就走。那个时候城市里摩托车畅通无阻,车开到新华书店门口特别方便。就这样开着摩托车,市里乡下来来回回,带着家人抱着女儿,悠闲地穿梭,女儿总是一路酣睡。不过后来城市里禁摩了,开摩托车要避开警察,要偷偷摸摸开,汽车越来越多,道路开始拥堵。直到09年,女儿上幼儿园了,摩托车显得拥挤了,正巧教师涨工资,出海补助也涨了点,才借了几万元,拿出手头的积蓄,买了辆家用小汽车。有车有房了,不过开销也大了,城市里生活和乡下不同,什么都要花钱,不像小时候的农村里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再见了城市,带走了曾经和依恋,却带不走城市的壳。到了乡下才突然发现,其实从出生的那一刻,原本就拥有自己的硬壳,随着慢慢长大,壳总是刚刚好,特别合适。这个壳为我们挡风遮雨,却总有人视而不见,渴望着找到另外一个更大更漂亮的壳。其实海螺的一生注定只能有一个壳,壳既是生命也是归宿。城市里的壳,离开了,搬家了,随时可以买卖,变现,还能大赚一笔,我并不急于这样做。偶尔带着女儿回到城市,她还是很熟悉,对这里很有感情。我回到了乡下,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一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着这里也看到了曾经的过往。现在孩子们的经历和当初的我在这片土地上的经历已经完全不同了,我很想告诉孩子们,我所能知道的这里的曾经,这里原本的景象和我的一片丹心。
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忙忙碌碌疲惫不堪,有些迷茫不知所措,冥冥之中在等待一朵花开,可是直到今天,并未等到花开的那一刻。而自己,却在这片土地生活了六年后,惊喜的开始发芽了,原来对外部世界那些莫名无谓的等待,这一刻变得毫无价值。似乎等到了春天,才会开花,其实秋天里有荷花盛开桂花飘香秋菊傲霜,冬天里有冰雪腊梅香谦谦君子兰,它们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如此高贵。其实人生是不需要等待的,无谓的等待毫无价值,人生也不需要怜悯的,怜悯只是对不幸者的同情。生命是有限的,一生能有多少个六年,六年光阴转瞬已逝,曾经的航船已是锈迹斑斑,孤独失落地停泊在黄浦江畔,那些精彩的过往早已随风而逝,成了永远的牵挂。看着满目创痍的繁华感到痛彻心肺的惆怅,听着心在爆裂的巨响陷入深不见底的悲伤,纯真就像当年没有说出口的爱意,终究散了场,也像当年没敢寄出的情书,早已打满皱褶,再见了青春,再见了美丽的疼痛。听着熟悉的歌词,却打动了心扉,超越物质世界里欲望横生的躁动,看着人性脱离普世价值后的摇摆不定,而信仰却在空中飘扬。不惑之年,经历现实的无奈,少了冲动的欲望,多了人生的感悟,如果还不能理解人生,该有多么可悲!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男人四十一枝花,多少有点自夸的味道,不惑之年,总有莫名的惆怅,总是转辗反侧。莫名的忙碌着,坚强的存在着,几乎忘了自我实现,却因刹那的温暖感动热泪盈眶。多少年不曾流泪,坚强的像石头一块,难以诉说的无奈,无力地拼命挣扎,愈发地冰凉而渺小。再次审视生命的意义,一切归于平淡,人生最需要的是磨练心智,让自己耐下心来,回归生命自身的进程,惊喜的发现自己的生命开始慢慢发芽了。
只要坚持不懈,或许每天不经意的攀登,早已跨越千山万水,每天不经意的游泳奔跑,早已远渡重洋到达理想的彼岸,梦想并非遥不可及,恰在平时的耐心和坚持之中。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过了最好的自己,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她就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爱她,错过了最美的时光,错过了生命中最纯真的感动。这六年,就像人生的一扇窗口,打开窗户,人们行色匆匆,忙忙碌碌,而外面的风景着实让人留恋,停下匆匆的脚步,秋风吹来,秋水凉了,荷叶黄了,菱盘绿了,菱角儿也开始发芽了;关上窗户,静下心来,一壶茶水,一颗朴素的心,人生便展现在眼前,知道杏花开了梨花也要开,不再刻意想那些和自己没有关联的梦。想花是那样的美,看叶是那样的灿,即使是风雨,也是人生中必要经历的风景。
思想独立的人,呆在哪里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坐在两面窗户的办公室里,闲暇之余总有些茫然,而如今不再被浮华所困的洒脱,举目望去,一切都成了风景,窗户外的香樟树苍翠挺拔,车来车往人来人往的马路不时传出喇叭和马达的轰鸣,人民路是人们心中的城市样板,那幢五层政府大楼里的故事是这个时代官场的缩影,对面的商户电子屏闪亮见证着千千万万努力的追梦者,旁边繁华的“金都御庭”小区见证着乡村城市化的梦想,不远处高高耸立的电视塔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变迁,而古街却述说着历史的久远流长,那泾水河曾流淌着文明的记忆。电视塔经历了三十年风风雨雨,连接着千家万户,从无线电视到如今的高清网络电视,科技不断地进步,带给人们无尽的快乐享受。电视塔看起来有些陈旧,像一位时间老人,显得锈迹斑斑,高高站立在蓝天白云之下,近来有人爬上爬下,叮叮当当,想必是给她修缮加固,几天不见不经意发现上头的平台之上已经刷了一层新漆,橙色显得格外靓丽。
八月中秋快来到了,“小红房”的月饼又开始走俏起来,古镇的月饼闻名乡里乡外,按照习俗中秋节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又要去丈母娘家“张八月半”了,顺带商量决定结婚的大喜日子,“张八月半”自然少不了“张月饼”,月饼是幸福婚姻的开始,寓意着花好月圆甜甜美美。但凡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每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那一口故乡月饼,寄托了多少情思惆怅。近来天空一扫往日的阴霾,格外晴朗,蓝天白云,自然心旷神怡,G20峰会一周后将在不远的杭州举行。安保措施和环保监管相应升级让大家看到了久违的G20蓝和满天的星星,再次仰望星空,那失去后曾苦苦找寻的美再次闪现在眼前,原来星星一直在天上,只是被遮住了双眼,大家都新奇的发微信晒照片,欣喜之余也担心这一抹蓝色会不会太短暂,在我看来,G20蓝至少看到了治理空气污染的希望和决心,给了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机关大院里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四颗桂花树方形围绕,有金桂,有银桂,四季绿叶长青,如今桂花已经发芽了,很快就会花开满枝头,十里桂花香。
机关里停满了汽车,应该是又在召开重要的会议了,这里是当地农村政治的中心,决策着当地的发展规划部署,引领着改革开放以来所走的路,是政府的一个窗口,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和当地息息相关。耳畔还依稀回响着曾经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浮华与堕落,醉生梦死肆无忌惮挥霍着民众的信任,变异的权力狂欢与民众渐行渐远。而南面八百米距离上,有一个烂尾楼盘,停停建建八年多,依然没有完工,原来的房产公司已经破产,而当初项目筹备时人们便踊跃购买付清了房款,有的穷尽一生的积蓄,本来计划中的婚房,如今孩子都已六岁,爱情的坚贞与现实的无奈,陷入漫长的等待,都是时代不可忘却的记忆。
最近不少地方又在修路,这里的马路每隔几年总要修一下,人民路就是典型,经历了四五次才形成今天的模样。可人民路先天狭窄,让位给了汽车,却少了绿化带和人行道。随着汽车不断增多,路也显得狭窄,两边房子间距先天不足实在让人左右为难。古街和泾水河还在,修缮一新成了风景,但人文环境已不复当年。泾水河里,除了一条小木船偶尔清理一下河面的垃圾,再也没有来来往往的船只,河道也早已被人为阻断,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两岸除了建筑本身,心灵家园早已被放逐而漂泊。泾水河曾经清澈透明通达四方,人来人往船来船往,粮站、蚕种场、菌种场、渔猎大队、乌篷船、“水老鸭”(鸬鹚)都曾热闹非凡,孕育了古镇文明的记忆,也走出了张大烈和上官云珠等诸多名人志士,如今都已走入历史。石板街、石牌坊和石板桥,都见证了江南水乡曾经的繁华与富足,是典型“鱼米之乡”的缩影。泾水河旁粮站前的石阶还在,之前河埠头被修缮一新,成了古街上的风景。禁不住想起小时候乘船来到这里“粜粮”的热闹景象,看到人们在河埠头上淘米、洗菜,棒槌拍打着衣服,闪动着床单,跳到河里游泳的欢快场景。
曾经的母亲河,多年来河水总是变换着颜色。古老文明与现代工业并不是要如此的决裂,这时我也不禁想起多次靠澳洲福利曼特尔港所看到的和谐景象,人们可以开着小汽车享受着工业文明,也可以坐着游艇和班船慵懒的欣赏河岸旖旎的风光,河水还是那样的清澈透亮,大嘴鸬鹚也自由自在,不禁感慨真正的文明并不是一味的抛弃,应该有更多的包容,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现代包容古老文明的美好家园。其实离开了人文环境,精神废墟也随之而来,就像洗头房里少女的躯体,被人拥抱抚摸放纵,却了无生机。那穿行在精神废墟中的流放者,贪婪拥抱着欲望拼命地奔跑,露出长长的獠牙,闪出冷冷的寒光,乌云席卷着将信仰与希望淹没,那满目疮痍的忧伤,令人不寒而栗。人们正在从文明走向衰败,还是走向另一个文明?!老街已经人清冷落,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明清时期那些曾经热闹的商铺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剩那光溜溜的石板仿佛还留有过去行人如织的印记,不知当年是否也有如今的高房价和高租金,一切都归于平淡,却多了少有的宁静。好在古街与泾水河都还在,只要存在就有希望。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