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该如何来实施自己的造梦计划呢?首先需要为员工设定一个美好的愿景,这个美好的愿景必须要高于现实,至少应该比现在的状况好很多。你要让员工看到一种改变的可能性,并且你要将这种可能性传递给他们,让他们觉得有朝一日他们也可以买洋房、开豪车,可以享受工作带来的那些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同时他们的内心也会得到尊重和满足,他们自身的价值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现。
给员工一个高大上的梦想后,接下来就要评估梦想的可靠性,简单来说就是实现梦想的难度,或者也可以说是实现梦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必须比梦想本身小很多。毕竟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困难,而你要做的就是放大梦想并淡化这些困难,你要让队员们觉得这样的困难在梦想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当一个梦想变得无穷大时,眼前这些暂时性的困难和挫折就都不是什么大事了。扎克伯格和伙伴们在创业时也曾遇到各种困难,他对别人说:“我们所要做的事情足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你觉得在那点困难面前,我们就应该放弃?”最终他带领自己的团队赢得了一切。
今天很多管理者和领导仍旧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仍旧带领自己的团队埋头苦干,也许是时候改变那种单纯的“我想要得到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的个人理想主义了。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不应该将梦想狭隘地定义为自己的,你的梦想以及成功的可能性应该和员工进行分享,而你要做的是将自己的梦想和员工的梦想捆绑起来,你要让整个团队都感受到那种必将有所收获的激情。你必须记住,这是你的团队,但也是大家共有的团队,所以你有责任和义务为团队造一个好梦。
三、领导没有权威团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领导有各种各样的要求,都希望自己的领导是一个全才、一个完人,比如要求他足够睿智,足够包容,要求他有胆识、有魄力、有爱心。但实际上多数领导可能和印象中的差不多,他们常常有意无意地保持一种高姿态。
这种高姿态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地位和手中特殊的权力,而好的领导应当保留自己行使特殊权利的权力,这种特殊的权利实际上就包含了权威。就像一个家庭一样,无论孩子怎么闹腾,家长还是家长,还是一家之主,必要时还是应该拿出强势的态度来约束所有的人和事。整个公司、整个团队也应该这样,老板或者上司可以表现出和蔼可亲的一面,可以和众人乐成一片,可以在下班后以兄弟相称,可是到了办公室,他们还是应该做出领导的样子,拿出自己的威望。
也许很多老板和领导并没有那么严肃,甚至有些窝囊,但无论如何,当一个员工指着老板的鼻子大骂,或者员工极力否定他的想法,拒绝执行他的命令,要么就是对领导的想法毫不在意,这些都是不合情理的。作为领导,你不应该允许这种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不要让员工觉得是你围绕着他们在转,或者说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来改变你、胁迫你。当领导的必须要有领导的样子,当领导就需要拿出领导的姿态,这是职业赋予你的责任,而保留自己的权威既是对自身的尊重,也是对这一职位负责的表现。
试想一下,如果领导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或者丢失了,那么他的团队会怎样呢?
首先,团队的执行力肯定会大打折扣,因为下属可以找任何一个理由来否决你的命令,或者找一个借口进行拖延,一旦他们觉得不值得去做,或者不想去做、懒得去做时,你的命令和规划就有可能被搁浅。
其次,你的队员和下属可能会开始自作主张,毕竟当他们觉得你无法约束和给予他们更大压力时,他们会误认为自己有更大的空间和权力来自我发挥。这一点很可能是致命的,因为员工擅作主张的话,很可能会打乱公司原有的部署。
当然最大的危害还是对于整个团队的危害。在很多时候领导的权威可以约束员工的行为,确保团队的凝聚力,一旦这种约束力下降,整个团队很可能会因为缺乏主心骨的控制而分崩离析。实际上在世界上著名的那些公司和团队中,你会发现那些领导通常都具有一些独特的威信,有些人对权力的控制欲很强,甚至是独裁;有些人天生喜欢训斥别人,喜欢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他们的强势;有些人非常自负,喜欢对身边的人挑三拣四。这些人总是让人觉得很有压迫感,他们的权威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权威实际上造就了伟大的团队,因为没有队员会轻易犯错。
无论如何,领导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权威,该赏的时候可以和和气气地赏,该罚的时候也要严肃认真地罚,要让员工感受到你的控制力。严格来说,权威不仅仅是一种压制力,很多时候也是一种人格魅力,毕竟人都倾向于服从那些强者,一个有权威的领导虽然并不那么容易让人亲近,但实际上往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对于整个团队来说,这种权威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向心力,它能够将各种不同的人、各种不同的力量黏合在一起。
实际上可以换一种说法,那就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本身就存在一种公共契约的关系,被领导的人服从领导者不仅仅是出于尊重,更应该是一种习惯。这种关系或者习惯实际上是维持整个层级制度的关键,也是一个团队或者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领导者丢失了权威,那么他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就会被打乱,整个制度、整个规则都会被打破,这个时候,团队已经不能称为团队,企业也已经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关于这一点或许可以参照《水浒传》中的故事,要知道在上水泊梁山之前,宋江和其他好汉都是以兄弟相称的,可是等到宋江成了梁山的首领,等到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大,“聚义厅”这三个字已经从单纯的兄弟聚义转变为官僚机构的事业部结构了。宋江有了足够的威望,他也需要维持这种权威,如果还和以前那样任凭兄弟们乱来,那么他的位置肯定坐不稳,水泊梁山肯定会起内乱。很多人批评宋江成为首领后,导致梁山战斗力下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宋江利用制度和等级来约束下属,增强了组织的纪律性,也让整个团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队伍,而不是原先的大锅乱炖。
说起权威,也许比尔·盖茨有一定的发言权。众所周知,盖茨是和好朋友保罗·艾伦一起创立微软的,当然名义上来说,盖茨是“一把手”。正是这两个人联手将微软推向了巅峰,不过之后两人之间的理念发生了分歧,那么作为团队的领导,盖茨必须尽量消除这些分歧,当然最后也没有成功,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任用鲍尔默,很显然鲍尔默更加听话,更加能够践行他的意志。
当然考虑到两个人的感情,以及可能造成的波动,盖茨并没有明确表示要剥夺艾伦的权力,只不过他有一次和鲍尔默在办公室聊天的时候,无意中透露出了这个想法,而艾伦刚好在门外听到了这件事,艾伦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于是离开了微软公司。也许从人情的角度来说,盖茨做得不够好,但是从一个领导的角度来说,盖茨的做法很有必要。毕竟让一个不服从命令的人留在团队里并非明智之举,而且盖茨的权威如果长期遭到无视,那么很可能会对整个团队的运作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一个领导来说,人情上的是非对错往往会影响个人的判断和决策,所以适当保持权威是很有必要的,既然带领整个团队,就必须对团队负责到底,就必须拿出足够的控制力来约束所有的人,一旦你做不到,整个团队很可能会抛弃你或者直接瓦解掉你的权力。
四、高明的领导懂得先满足员工的需求
经常有一些企业家看到别的企业发展壮大后,会酸溜溜地抱怨自己的员工工作劲头不足,抱怨自己的员工无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抱怨公司的业绩一直没有办法获得突破。听起来似乎很委屈,不过你的员工难道真的就是业绩不佳的罪魁祸首吗?
有人曾经写过一本书《你为员工做了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两个词,即“付出”与“回报”,每个企业的领导都想要从员工那里获得最大的收益和回报,但问题是又有多少老板愿意为自己的员工付出呢?领导们不停地希望从员工那里索求,但他们自己给予过员工什么东西吗?
喜欢抱怨员工不出力的领导实际上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他在抱怨别人的时候,自己也犯下了这样的错误,也就是说他愿意给员工多少东西,他给予了员工多少东西。也许按照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说法,领导天生就有剥夺员工剩余价值的传统,至少领导的所得和付出从来不是对等的,但问题是你愿意拿出多少成本来换取利润。你当然会支付他们工资,但是这份工资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呢?而且这份工资是否真的代表了员工们的全部需求呢?要知道,员工们可能希望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加班工资,希望延长假期,希望公司的管理更加人性化,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希望领导们能够经常到基层看一看,希望双方有更多的交流。
员工的这些愿景和需求,领导是否倾听过,是否想过要满足他们?也许很多领导根本没想过这些问题,在他们看来自己支付了工资,员工就有义务将工作做到最好,他们或许更愿意将这种关系定义为交易。“我出钱,你出力”,双方各取所需。但在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下,这种理念已经被淘汰了,一个合格的领导应该学会倾听员工的诉求,并尽量满足。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