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潘凤立志传> 第六十六章 曹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 曹性(1 / 1)

而潘凤是不知道,在那遥远的冀州战场之上,他的旧时好友曹性正在武安县衙议事厅中,随着并州军的覆灭,这冀州战场的局势一下子变得天翻地覆起来,随着战场平叛的总指挥并州刺史丁原的中伏身亡,这战役越发的艰难了起来。

那乱军领袖黄龙十战十败,诱得丁原越打越勇,越打越是靠前,终于,在第一战之中被黄龙以十倍的优势兵力团团围困在了冀阳谷中,丁原几番冲突却始终冲不过这已经被堵死的山谷,最终饮恨而亡,而曹性与杨奉等人并不在丁原所部的主力之中,因此也逃过了一劫,不过,这本身就显得不够团结的并州军在丁原的阵亡之后,基本上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完全的分裂了。

先不说在潘凤在的时候,就已经分裂出去的那一部,现在冀州战场上的并州军加上各地调集前来冀州的平叛军分裂成了三部分,最大的一部分,便是以丁原的义子吕布为首的并州铁骑,实力最为雄壮,而曹性与杨奉等人遵奉的则是丁原的孙子丁勉为首的一只部众,实力在这三部分之中是最弱的,不过,大义在身,众人的士气倒也显得高涨,丁原在潘凤奉旨回朝了之后,为了表示评定冀州战场的决心,举家搬迁到了这广平郡,而在丁原中伏了之后,广平郡也遭到了乱军的疯狂攻击,丁原的两个儿子全都战死,唯一的一个孙子丁勉不过五岁,这是丁家所剩余的最后一个男丁了,因此,曹性等人也没有因为丁勉的年纪小而抛弃了他,去追随吕布。

不过,此时此刻追随着丁勉的,都是一些下级军官,也难怪人们总是说“仗义每多屠狗辈”,那些中级将领自然害怕失去,而转而要去依附那些实力强大的高级将领,而高级将领们也很愿意接收过并州军的遗产,各自也都有了野心,自然是不会去奉那个五岁的孩子为主,要知道,此时此刻还不是乱世,官职可都是由朝廷说了算的啊,可没有世袭这个规矩啊,因此,吕布等人的分裂出去,也就很有些市场,更何况,吕布又是丁原的义子,也是勉强拥有继承权的,再加上吕布无论是从个人的外在条件,还是在武勇的方面,或者是部众的多寡强弱方面,可都是远远的将别人都甩在了脑后的啊。

因此,吕布能够一举成为最大的势力,这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不过,曹性、杨奉等人,却丝毫不为之所动,在他们看来保护好丁勉,为丁家保证这最后一点血脉,要远远的比争权夺利,甚至是要比这平乱都要重要的多的啊。

这就是所谓的“义”!

而乱军们是不会放过灭掉丁原家族最后一点血脉的愿望的,一个劲的往广平郡袭击而来,而吕布等人却居心叵测的没有前来增援,俨然一副默认的态度,这就使得丁勉的遭遇更为的危急了,曹性等人拥着丁勉,且战且退,终于在这潘凤的故乡——武安城被合围了起来。

形势,一片严峻。

曹性靠着武安城城墙,用一块抹布轻轻的擦拭着他的那把长弓,很仔细的将那弓弦整理干净,将那弓把清理干净。那细柔的动作,如同是在为刚出生的孩子洗身子似的,总是小心翼翼的。

曹性善射,此言不虚也,而且,曹性原本号称为丁原手下十大健将之一,可也不是说笑的,哪十大?!分别是吕布、张辽、臧霸、成廉、魏续、宋宪、郝萌、侯成、曹性与杨奉也。

其中,以曹性的射术最佳,人称为性公,而在后世的时节,曹性更是被创作成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银河射手曹性!

其实,在历史上,曹性的善射也是可见一斑的,在历史之上,曹操派大将夏侯惇与高顺军交战,曹性作为高顺的部将参战,当高顺被夏侯惇追赶之时,他在旁放冷箭射中了夏侯惇的左眼,却也因此被大怒的夏侯惇一枪刺穿面门而死。但夏侯惇从此也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

不过,这历史上的记载其实也并不尽然就全部都正确。根据野史考量,这其中的真相只怕是让人要大吃了一惊的。

先以一首《三国史-曹性颂》献上:

落日断月,贯天神箭。

银弓在手,何惧他,曹家虎将!

箭法精绝,神鬼又如何,奈何邀功心切,鬼徘沙场!

若在世,不惧一人。

以上内容为有关曹性的正式记载。而如今的曹性则因为种种原因,以“银河射手”的身份成为新文学形象,而在网络上广泛流传。“银河射手”也成为三国人物中备受瞩目的人物形象之一。新文学形象曹性简介此形象由《三国演义》中的曹性衍生而来。以下各段落标题的主题都是新文学形象曹性,而不是《三国演义》的曹性,请读者注意辨别。人物性格想像中,性公不是战死,而是起着他心爱的马浪迹天涯。仿佛能看见吕布在后面追喊着:“性公,回来!”他却只顾前行,只管放歌。渐行溅远,最后渺然于山水之间。——这个“少好游侠”的汉子,一生都是这样稳稳重重的。

为人臣,忠心耿耿,拼死奋战战叛将郝萌。

为武将,射术精准,火光飘渺间便射中夏侯元让的眼睛!

驳陈宫,敢骂这吕布第一谋士“陈宫同谋,与郝萌反”。

驰战场,在乱箭如雨中依然谈笑自若,全似于家中逍遥坐地。

曹性,好个曹性!天生一股霸气凌霄!

吕布对他的评价是:卿健儿也。性公骁勇善战,射术三国第一,人皆惧之射。然性公内心善良,对部下朋友确是体贴细微。

这些可都是有史可查的:某夜半时,萌受袁术谋,反布,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合外,同声大呼攻合,合坚不得入。布将高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众;萌众乱走,天明还故营。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顺斫萌首,床舆性,送诣布。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性言“萌常以此问,性言吕将军大将有神,不可击也,不意萌狂惑不止。”布谓性曰:“卿健儿也!”善养视之。创愈,使安抚萌故营,领其众。生尽欢,死无憾,把握自己的真心决不放弃。这就是性公的处世之道吧。所以他可以在寒鸦环绕下安然闭目。这是多少名士高人穷极一生而不可得的人生境界。无论世事如何,性公永远是性公,是那个骑马飞跃于战场之上,轻轻拉弓一射的性公!

武将之道:

黄昏过后,便是夜了。夜并不都是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团的。月夜是十分美丽的,银白的月光洒向人间,满天的星星,又新鲜,又明亮,到处都看得清楚了,甚至能辨得出军帐外的一根根草茎。中军帐内坐着六七名将领。帐前的郝萌正拿着一封书信——陈宫写给他的。大意是让郝萌在今夜起事,而且袁术会来援助。郝萌正在跟帐下诸将表决心并对他们许诺一些事情,还没等郝萌说完话,帐下便站出一个人,向郝萌大吼:“郝萌,你个无耻之徒!”郝萌看着这个站出来反对自己的人——曹性,问了一声:“我无耻在何处?”“汝受吕将军大恩,而今不思回报,却还敢发动叛乱,背叛主君!”郝萌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强行镇定下来,仔细背诵着陈宫教给他的话:“这……你说我背叛主君,可是你现在所做的不也和我一样吗?”“我和你不一样,我所效忠的唯有吕将军一个人!你现在若是收回你刚才说的话,我们还可以把这当成是玩笑。”“我心意已决,性公若肯与我共谋大业固然好,否则休怪我不顾往日情谊!”郝萌向前招了一下手,其余五六名裨将皆抽出刀来对着曹性。曹性也拔出刀来,凛然道:“我曹性不会受你这等小人威胁!”言毕,便先杀了一名裨将,待众人回过神来时,曹性早已夺门而出,乘着一匹马向东驰去。因为曹性知道,在郝萌的领内没有曹性自己的同志,只有去下邳才能阻止郝萌的恶行。而郝萌立刻下令追杀曹性。郝萌一路追杀过来,曹性赶到下邳城外的兵营,大吼一声:“郝萌造反,众将士随我镇压叛乱!”这一声吼叫雄浑而有磁性,立刻便引来数百人。吕布听闻城外有打斗声,带着几个姬妾出门远望,然后赶忙进入了高顺的本营。而曹性,则站在远处,拉满了弓弦,箭镞直对着郝萌的头……忽然曹性心念一动,故意将瞄准的位置偏离了一点,将箭射出。只听得一声惨叫,一只血淋淋的手臂落在了地上……能将其手臂射断,可见性公力道之猛;手臂断处如同斫断一样,可见性公力道拿捏之准!古往今来,能够如此熟悉弓箭者,莫过性公也!很快,高顺就将郝萌的首级割下,叛乱被平定了。曹性却反而有些伤感,他坐在下邳的城壁上,默默地等着天亮。高顺也没有急于领功,而是带着郝萌的首级找到了曹性。“为什么?”高顺问。“什么?”“你明明能杀死郝萌的。”“嗯……毕竟我曾经是他的下属,况且我也不想多伤人命。”“那你这算什么?”高顺拿起郝萌的头颅,“他虽不是你亲手所杀,但也是因你而死。”“至少我会心安些。”高顺却大笑起来:“哈哈哈……性公,你太善良了!你这样在乱世中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在这个乱世,你若不杀他,他就杀你,这种人为了自己的野心,连良心都能出卖,他才不管是不是心安呢!”曹性看着高顺,脸上有种奇怪的表情:“你,你在含沙射影地斥责吕将军吗?”“吕将军……他的确是这种人……只不过他比别人单纯一点而已。”“那你为什么还要跟随他那么长时间?”“在他杀死丁建阳的时候,我就有所觉悟了。身为一名武将,就应该时刻保护主公,为自己的主公奋战到底。这颗头颅应该是你的,你拿去吧!”高顺把郝萌的头送到了曹性面前。曹性不像那些穷酸文人那样矫揉造作,况且他也知道高顺做出的决定是无法更改的。于是曹性便把它拿了过来,心里已经想好了:我这就去领功!这就去揭穿陈宫的阴谋!可是,我真的能变成高顺那样能适应的乱世的人吗?

没有人知道,曹性他自己,也不知道。

以《银河射手曹性传》以供大家鉴赏:

东汉末年,战火横飞于世,民生潦倒。或言下邳之地有异士曰曹性,性诞之夜,有夜观星象者,察射手座犯于牛郎,乃千年难得一遇之异景,遂语之父母: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性幼时尝与郝萌,吕布为伍。一日,吕布路途偶然拾得图书一册,察之,书内皆春宫之图谱,其时布尚年幼,甚惑,问之郝萌,萌亦不解,无奈问性,性傲然一笑,随即以手指书中之画一一解说,布与萌面红耳赤,惟性神色淡定,侃侃而谈,面面俱到,布与萌皆叹:性公真神人也。其后,性每日勤习射术,其筋骨佳奇,故进境神速,年及弱冠,乃有大成。性每酒至半酣,尝自比后弈,黑暗游侠,曰天下之射尽在己,众人嘬舌。遂一传之于十,十传之于百,名声鹊起。

某日,一老者入下邳,欲与性公较射术,性公出,观此人须发尽白,身着玄色铠甲,背负五尺硬弓,双目微缩,眉角之中一股凌威之气若隐若现,盖乃西蜀军中传闻花甲之年尚能开二百五十石之弓,素有射坛活化石之称者黄忠是也。既知此,性公不禁虎躯一震,轻敌之心顿时去了九分。

少顷,二人相约至武场,忠问:如何比试?性公笑答:黄老前辈乃射坛元老,在下安敢冒犯?随黄老前辈意愿便是。忠听罢头发尽皆上指,面上不屑之情易于言表,随即狂笑道:哈哈哈!!!既然如此,那便听从某之建议。语罢,但见忠双手上举,竟将缨盔卸下,片刻,便见数只苍蝇徘徊其顶,忠狂笑一声,奔至远处,反手搭弓,一箭三发,转瞬之间,苍蝇应声坠地,顿时吼声四起,中有七旬老妇者慕忠英武,泣不能自持,乃中途昏厥。忠收弓捋须,一身牛逼之气,不在话下。性公亦击节叫好。须臾,性公左右取弓至。但见那弓身长尺余,通体半透,性公持弓把玩,弓时而化为S形,时而变作B形,忠暗衬:柔韧之性已至于斯,定是上佳塑料造就。性公引弓至百步之外,背身搭弓,但闻破空之声大作,亦是三箭齐射。射罢,蝇虫无恙,众大惊。忠怒道:岂非性公亦沽名之辈?射出此般鸟箭也敢言射,真太不知羞耻也!性笑曰:将军少安,适才三箭,某虽未取之性命,然实已中伤其要害,将军若不信,尽可抓来查看。忠将信将疑,遂抓之于手中详察。怎知那蝇虫之私处竟已化作烟灰。忠虎躯一震,后一声长叹:吾骑马一生,纵横射坛数载,自以为练就一手好射,今日一睹性公之射,方知什么才是真正的射,在下受教了。性公听罢仰天长哮道:宁教我射天下人,休教天下人射我(该句后为孟德仿写,性公低调,未尝向曹索版权)。四周顿时欢呼如雷,中间有少女狂呼“呀吗碟”,忠泪流满面。其后,性名之盛,射术威风,一时无二。江东塞北,闻性公之射,小儿不敢夜啼;窑中熟客,思性公而自伤莫能举;闺中佳人,窑内花柳,每有私语,皆论及性公神射,湿意泛滥,不能自持。或作诗云:校场神箭猎虫鞭,汉升弓老无颜面。英名自此昭然起,千载谁堪一射间。

名声既起,慕性公之名而拜者甚众,有女子貂蝉者尝裹衣战性公,性巍然挺立,丝毫不为所动。蝉泣而问之:性公何故不射?性悠然叹道:汝不闻小射射于靶,大射射于人乎?蝉似有所悟,问:然则性公之射何如?性公眼神一凛,眉角高扬,举臂指于苍天之中朗声道:性之射,当射于九天之上!!!貂蝉听罢伏倒于地,哽咽不能语。其后,性偶有性情高涨之时,常作黯然状,旁人不解:性公射得一手妙箭,何故伤怀?性叹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尔等亦安知吾之射哉!

建安元年,星野有异,初未以为意,数月之后,穹顶之星乃悉数暗淡,山林多野火,河流尽倒贯,时局混乱不堪。或有道士欲作法控之,未遂。消息传诸性公,性公坦然笑道:时机已到,待某射之。左右惊道:主人之箭已能射之九天乎?性公娇憨一笑:非也,人皆知我能射箭,然此次某之射出者非箭也。众皆莫能通惑。是日午夜,性逾墙而出,穿过一处安静小巷,疾行数百步,至一旷野。性公变作观音坐莲状,手绘琵琶,口中念念有词,约摸半柱香时间,有黄光自性体内放出。少时,金光大作,性翻身而起,穹顶上射手座光芒大盛,空中传来一声狂吼:独坐胡床,抚玉鞭;龙吐玉蜒,射九天。语毕,性下身陡然射出一阵耀目光柱,四周刹时狂风大作,光柱以摧枯拉朽之势直入云霄,状若擎天之金箍大棒,九天之上雷神怒吼,震聋发溃,而光柱则四散作满天星斗悬于穹顶之上。射罢,性公以手抚阴坐长叹。此后,星野重归于静,灾祸亦随其止息。后世有好天文者察其状而名之曰“银河”。性公低调,是故人但闻性公善射箭,而不知性公之射银河也。

又逾数年,曹操引大军伐吕布,谴夏侯惇为先锋。吕布麾下大将高顺前往控之,不数合,顺气力不支,引刀败走,性匿林中,出箭毁一目。夫性之伟迹,惇早有耳闻,实慕之久已。今睹罢性公英姿,自亢奋不已,遂御马欲近观,孰料惇情急之中不及收枪,枪头透性脏腑,性公乃自此永别射坛。惇悔恨昏厥。性卒之日,天下缟素,射手座主星陨落,普天之下,王侯草莽,文臣武将,下至丐帮,上达九五,悉数禁欲三天。性生前守身如玉,此突然暴毙,不知多少红颜扼腕泣下,更有绝代佳人或出家为尼,或引刀自绝,貂蝉闻之,遂自甘堕落于布于卓之间,不胜唏嘘。其悲恸之情惊天地,泣鬼神,一年之后,方逐渐恢复。

自性公神游之后千余年,射坛再未有能者射于天下。当今世上,有陈惯西者射术有小成,微有功德,世人皆言有性公遗风,然能否达至性公之射境,惟留与时光考之,此乃后话。

当然,这一切,此时此刻的曹性却并不知道,更是想不到在日后会有这么多的人欣赏自己,他现在唯一所想要去做的就是尽忠之道,是的,为丁原保住着丁家最后的血脉……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