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这位仁兄已经这么的为潘凤认为的拔高了,那潘凤也不必再老老实实的进行否定了,因为,否定也是没有用的,人家都已经这么的认定了,那基本上是不会再改变自己的看法的,要是,潘凤真实的去否认,那不但会不能够让人相信,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反而会刺伤这个人的心,是的,他不会认为这是潘凤的诚实,反倒是会认为这是潘凤的敷衍而已。
更何况,这可是在颍川啊,所谓无虚士的所在啊,要是早,在汉代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基本上已经是很少的了,更别说,眼前这位,不但能够识字,还能够懂得鉴赏诗歌,这就不由得不让潘凤认真对待了,说不定,眼前的这位人,正是历史的牛人了?!
于是,潘凤便就笑着拱了拱手说道:“要说是深层次的含义,其实,也不能够在这么说,只是,微微的有些感慨当下而已!”
那人眼前一亮,眼睛放光的看着潘凤说道:“哦?!不知道,昱的所想与兄台的是否一致!”
“但说无妨,洗耳恭听。”潘凤笑着回答道,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
那人顿了顿,便开始说道:“兄台此诗,名曰乡思,其实,更是托物而言志,所为的不只是乡思,而是胸怀天下,忧心国事!”
潘凤闻言,心中一亮,很多的时候,其实读者所想得要比作者所想的更远,此人所谓的忧心国事,其实也完全可以如此来理解,不过,能够有这样的想法的人,自然也是一个忧心国事的人,起码不是那种潘凤常见到的骄傲自大,看不清现今的社会弊端的人,也不是那种一心只知道读死书,而不知道关心国事的人,就此看来,此人绝对不会是一个寻常的人,难道会是荀彧?!他不是自称彧的?!(彧、昱同音)
想到这里,潘凤更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是啊,这可是荀彧啊,可不是说笑的啊。
要知道无论在哪个三国类游戏里面,荀彧的智力都没有低过95啊!而且那政治更是次次在98以上,说他是三国前三的文官或许有人会有意见,但说他是三国时期前三的内政家绝对不会有意见。
而且,他在正史上的地位也非常的高,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
他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最终,荀彧官至汉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潘凤简直就快要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与渴望来,哈哈,要是,这人真的是荀彧的话,那可千万不能够就此而放过了啊,拥有了此人,实在是要超过孙乾百倍的啊,正在为人才荒而着忙得潘凤,看着这眼前自称为“昱”的人,几乎都已经快要两眼发光了。
当然了,在这之前,先要好好的思考一番,看看怎么来使得此人对自己的好感,更加的增加,嗯,忧心国事,忧心国事!嗯,就通过这一点,来对症下药!
潘凤打定了注意,正色的对“荀彧”行礼说道:“兄台实乃,凤之知音!凤本是冀州人,曾在赵国当过都尉,黄巾大乱肆虐家乡,侵占赵国,有道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今日,见到此情此景,更是让我不能自已,而且,据凤所观,黄巾如今虽然已经平定,不过,这主要的根本还没有改变,只怕……”说道这里,潘凤自然不能够再继续说下去的,所谓是为尊者讳,这天下大势,更不是就这么的谈论的,毕竟,两人正在路边,更是初次见面而已,而且,潘凤的意思已经到了,能够让人明白了,据此打住,还能够给予人们一个想象的空间,而且又不敏感,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产生想象,同时,也会对潘凤的谨慎感到满意。
要知道,在这随时有可能够因为言语而获罪的时代里,谨慎的人才能够为人所喜欢。
那“昱”闻到潘凤的又两句诗的时候,眼中已经是一亮,等再听到后面,不由得也更为的正色起来,向潘凤深深的施礼言道:“先生高才,现在人人皆以为黄巾已定,而又再次的歌舞升平了,其实,又有几个人能够有先生这样清醒的头脑了。黄巾虽然平定了,可是,唉……”
那“昱”话说到这里,不由得脸色一黯,便连本来想要追问潘凤下两句诗的打算都忘记了。
潘凤能够感受到这“荀彧”的落寞,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受,可不是一件很好的感觉啊。这也更为的坚定了,潘凤想要得到荀彧的打算,要知道,潘凤的理想可也是王佐啊,这荀彧的相性显然是跟潘凤一样的啊。要不然。这“荀彧”怎么在听说了自己感慨担忧时事的时候,便会感动的将自己从兄长升格为了先生了?!
这称呼上的改变,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是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啊。
于是,潘凤安慰起“荀彧”道:“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最可怕的事情,不过,凤所幸,能够认识同样醒着的先生,那么,我们现在就不是独醒了,起码,我们已经有了同志,这是多么大的喜悦事情了!”
“志同为朋,道合为友!昱与兄台实在可以称得上是朋友了!”那“昱”对着潘凤正色的说道。
潘凤也正色的点了点头,坚定的看着“荀彧”,这心中早已经是乐开了花!
“武安潘凤,年方十六,尚且无字!”潘凤终于向“荀彧”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那“荀彧”闻言大吃了一惊,显然是曾经听说过潘凤的,定睛看了看潘凤两眼,高兴的问道:“可是,汉寿亭侯,荡寇将军,抚军中郎将?!”
潘凤点了点头,正色的承认道:“正是在下!”
“哎呀,久闻巨鹿之虎闻名,今日所见,实在是得偿所望,不过,传言果然是不可尽信,潘侯不但武功了得,文采也是如此的斐然啊!实在是文武双全之士啊!得将军如此,我皇汉大幸,我黎民大幸!”那“昱”激动的赞叹道,然后,紧接着说出了一个让潘凤意料不到的名字:“东阿程昱,字仲德!今日得幸,能见将军于此!实在感慨不已!”
陈昱?!不是荀彧么?!潘凤惊讶的看着陈昱,心中惊讶的想到,说好的荀彧了!?说好的荀彧了,潘凤不由得看着那魁梧的陈昱,心中苦命的呐喊道,怎么好端端的将一个荀彧变成了陈昱了?!老天爷,不是这么玩人的啊,便在潘凤快要崩溃的时候,忽然,看着那魁梧的陈昱,醒悟了过来,那啥,这身板,这个头,不是程昱么!?
是的,一定是程昱啊!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后从曹操于兖州,封寿张令。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县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后文帝践阼,程昱为圲尉,进封安卲侯。黄初元年逝世,寿八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虽然,在内政上面,程昱比起荀彧来,是差了一些,不过,在谋略上,程昱可是要比荀彧强上了太多的啊,当年,在赤壁之战的时候,程昱是唯一一个提醒曹操注意火攻与诈降的人啊。
光是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他的谋略如何,更为重要的是,这程昱,不但智力过人,这武力与统御力也是非常不错的,经常独带一军,独当一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程昱的忠诚度,简直就是楷模的象征啊!
当年,吕布、陈宫乘着曹操出兵徐州,偷袭兖州的时候,那可是将程昱的家人全都抓起来,要程昱投降的啊,可是,程昱不但没有投降,更是成功的守住了后方,更帮助其余两城平定了后方,实在是居功自伟的啊。
哈哈,荀彧虽然好,可是,程昱显然也不差,甚至,要比荀彧更为的适合潘凤啊,因为,程昱的出身不能够算是世族,只不过是比寒族好上了一些而已,不会因此,而拿乔,也不会因为身份的差距,而不跟从潘凤,也不会因为家族的利益,而与潘凤与自身的理想发生碰撞而为难!
潘凤看着这程昱,越发的满意起来!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啊,而且,这程昱无论是在哪个方面,都是很全面的,整体上可也在三国之中排名前二十的强人啊!这如何不让潘凤为之而感到满意非常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