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天上掉下个镜王妃> 第四十九章 危危楚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 危危楚国(1 / 1)



楚国地域并非特别辽阔,若要算起来,却是比大夏国国土还要略少,相较于锦国,那就更是堪堪只有锦国的一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它却享有着天下最大粮仓和最多的国民,百年来屹立于最强国家之位,鲜少有国家敢挑衅于它。究其根本,楚国占据着一整片中陵平原,再加上祁水、凌河两条河流在国内分支众多,生生是成就了楚国成片的沃野良田。战国之世征战颇多,百姓流离失所,迁徙频繁,择强国而居,楚国民风奢华大气,对外一直是强国富国之象,自然是成了这些流民的首选之地,是以楚国国民众多,然而其中外来人民也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楚国自楚惠王楚蠡奚举贤任能,修理国政,西扩版图,东联各国,算是正式开启了百年的强国之位。而楚国接连下来的几任国主,虽说不上是昏庸,却也没有甚大作为,最大的功绩可能就是维持了楚国没有从强国的地位上掉下来,而接连代国,锦国的崛起,形势也就从一强独大变成了三强鼎立。

而直到楚襄王即位开始,楚国才算是真正的走上了下坡路。

要说这楚襄王楚启倒也是个有故事的人,被人称为经历最波折的太子,怎么个波折法?那得慢慢说。作为嫡长子的楚启十五岁即被立为太子,只等着楚悼王,也就是他老子,时年已有五十五岁的楚珥良一驾崩,他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这个仍可以说得上是当世最强国的国主。然而,这一等,就是等了三十年,从十五岁未及加冠的少年郎生生等成了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而这,还真不算什么。

就在这三十年之间,楚启总共经历了三次废立,一次宫廷政变,一次流亡,差点就是死在了流亡的路上。在楚悼王的晚年,白发苍苍的老人已经是认不得许多人了,更别说处理政务了,然而,他却一直坚持并未退位,只把政务全权交给当时的丞相郑魏处理,而这,也正是导致后来楚国国力急转而下的关键所在。

这郑魏可以说有点小才,凭借着那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把老楚王哄得很是高兴,而老楚王一高兴,也就给了他一个高爵之位,楚悼王怎么说也是做了几十年君王的人,隐隐看出了郑魏的才能,在一开始就并未打算给他高官实权。可是郑魏却并不满足于此,便暗中撺掇他奉献给老楚王的一个美人,时不时给老楚王吹枕边风,当然不是直接说郑魏如何好,而是变了法儿的说朝中任一一个稍有才能的大臣是如何不敬不忠,时间一长,老楚王潜意识里就觉得朝中每个人似乎都不是真心的拥护自己,倒是独独看着郑魏如何看都顺眼,头脑一热,直接就把时任当时丞相的人给撤了,而郑魏也真正当上了楚国丞相,开始了楚国高位的执政生涯。

后来楚悼王病情加重,说话都费尽,任何政务都吩咐交给了郑魏处理,而这吩咐到底是不是楚悼王亲自下的,也就根本没有任何人知道了。反正,这国家大事处理的权利全部都集中在了郑魏的手里,楚启一下子也就成了一个权利被架空的太子。

不久,楚悼王终于是薨了,时年已经四十七岁的楚启登基成为新一任楚王,也就是楚襄王。可是,楚启这王位还没坐热乎呢,一卷所谓的遗诏就把他给浇了个透心凉,遗诏里大体的意思就是说他初登王位,恐他国事处理不好,坏了国家大事,便交付郑魏全力协助他,并擢升郑魏为定国公,这样一来,楚启决定任何国家大事必须得经由郑魏同意才行,实实在在地成了一个傀儡国君。

太子当得憋屈,如今当了王,还是憋屈!消闲处磨尽少年壮志,在日复一日的奢靡无聊的日子里,楚襄王算是真真正正的放纵了自己,每日都要和郑魏献给他的美人缠绵几番,朝中大事一概不问,就连例会早朝也是时不时的参加,所有的国事都推给郑魏一人处理。一时之间楚国王城朝歌的奇异现象就是王宫门前冷清萧条,丞相府前却是进出繁忙,俨然半个王宫的架势。

在这样的一番风气下,楚国的政治陷入了空前的混乱泥沼,而也是在这个阶段,楚夏两国之间爆发了震惊天下的伏梁原野之战,这一战二十万兵力的耗损,彻底的颠覆了楚国的独大地位,也造成了楚国内部的动荡。

谁都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郑魏造反了。要说郑魏现在已经是楚国的丞相并身兼定国公,国家大事都由他来处理,一个丞相府堪堪要比王宫相比,对于楚国这个国君之位,楚襄王是有名无实,郑魏则是有实无名而已,根本犯不着冒着天下大不韪去造反。然而,或许就是因为那王座太为耀眼,权力给人的诱惑,往往能蒙蔽住人的眼睛缠着人往前走,只注视着眼中那块金光闪闪,却不知道脚下就快要迈向悬崖。

楚国郑魏之乱的时代以贵公子楚兮白率领世族驻军,斩首郑魏为结果而告终,楚启这才是重新执掌正位,权力空前集中在了他的手里,开启了楚襄王真正执政的时代。而楚兮白也因为救主有功,一跃直接就成了楚国丞相。

确实,楚襄王刚开始执政的那段时间,温香软玉不要了,早朝例会照开了,任用贤能,修明政治,好一段时间楚国确实是恢复了一副又蒸蒸日上的大国模样。可是,好景不长,或许是因为长期被剥夺权力剥夺得怕了,楚襄王极力把所有权力都拢在自己的手里,也就出现了如今楚兮白对季宸莲所说的尴尬状况——一介专司国家邦交的丞相居然不能和旁国当场立约,甚至连丞相印都不在自己身上,国家政令全部集中在王上手中,说出去楚兮白都觉得很是脸红。

而这还不算,楚襄王还有一个决定让人很是费解,便是未立太子。现下已经是楚襄王执政的二十一年,他四十七岁登上王位,如今也已经有了六十八岁,说句不好听的,就是随时都有可能入土的年纪了。可堂堂大楚国,却至今未立太子,国君年老,储君自然便成了定国的根本,你一个国家延续的根本都没有了,这让人如何能不着急?

国君不急,世族大臣却已经开始忙着张罗,在拥立太子的过程中自然的分成了两派。一派便是以楚襄王宠臣上大夫柳承振和新锐之臣为首,主张拥立楚襄王的宠姬,贵妃胡苏的儿子楚世染为太子;而另一派则是以楚兮白等一干世族为首,主张拥立楚襄王的嫡子,也就是已去世的前王后的儿子楚世勋为太子。两派私斗不断,明里暗里不知向楚襄王上了多少次奏章,可却都仿若石沉大海,连个回应都没有。

本来两派就是如此互相拉锯争夺,互不退让,可是,形势突然之间又是急转而下。前王后的儿子,楚世勋忽然不见了,王子居然在王宫之中消失不见,各方着急之间却根本不敢把消息散布出去,一旦传出去那这就不仅是王族的耻辱了,更是整个楚国的耻辱!况且,在他们不了解情况的形势下,贸然行动或许只会给王子带来伤害,所以,一直以来,楚国老世族一边明面里对着宠臣派愁眉苦脸,一边又是暗暗的调查蛛丝马迹以期寻回楚世勋。

谁都不曾想,这个楚国消失的王子居然会出现在敌国大夏的国境之中。

“还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啊!”鹿伊人听完鹿七,哦不,应该是楚世勋的陈述之后,眸光一沉,嘴角的笑容都带上了冷意。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