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萧襄转过身的瞬间,我觉得我是爱上他了。
彼时我尚年少,并不知道什么是爱。可供参考的范本也只有父皇母后,太子和太子妃。
据说当年父皇母后甚是情深,可谓天作之合,一时成为世间佳话。奈何情深至此,如今父皇依旧后宫佳丽三千。
太子跟太子妃更是整日里相敬如宾,安静地做着政治婚姻的牺牲品。东宫里姬妾如云也早已不是什么传闻。
我立志要跟他们不一样。我,昌平公主萧婉,此生只爱萧襄一人。
春好听了我的誓言,差点笑断气。性子温婉如她竟也笑成这般,我心里很是忿忿。决计不再理她。
“殿下”,春好憋着笑上前,“您才多大,只这一眼便认定大将军是您此生唯一,是否草率?”
我没好气的瞪着她道:“萧将军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看的男子,又抚得一手好琴,本宫就是爱他。”为了表明我的认真,把公主的架子都端了出来。
秋实正捧了新鲜瓜果进来,听了我的豪言壮志,身子不禁抖了三抖,我眼见她手中的水晶盏也跟着抖了三抖。秋实一向不问世事,性子也十分冷漠。她此时的反应,令我更加不悦。
我拍案而起:“好,本宫现在就去面见父皇母后,求他们赐婚。”说着就要冲出殿外。
“哎呦,小祖宗!”夏影在我身后急得跳脚。我并不理会,气冲冲的出了殿门。
冬沁在花园里浇花,见我出来,问道:“公主殿下这是去哪?奴婢帮您备轿。”说着就要放下手里的活计。
春好赶出来抓住冬沁的手腕道:“净添乱。”惊得冬沁一头雾水。
“公主”。就在长乐宫眼见就要鸡飞狗跳的当口,一道清冷的声音传来。如同给一个滚烫的火炉浇了一盆冷水,从里至外凉了个通透。
我停下了脚步,只听春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我回头,秋实正抱了手站在长乐殿门口。她看着我的眼睛道;“公主,这件事情我们需从长计议,万不可贸然进谏。圣上多疑多思,您这样贸贸然去请旨,若陛下当真器重将军,则赐婚。若陛下对将军心存疑虑怀疑将军有意接近公主,则获罪。请公主三思。”
醍醐灌顶。我瞬间清醒过来。对,不能害了自家夫君。秋实平日里不声不响,谁料一开口却句句在理,当真是小看了她。
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秋实面前,一脸期待的望着她:“怎么说?”
秋实笑了,原来她笑起来这么动人,晃花了我的眼睛。她慢条斯理一字一句的道:“山人自有妙计。”
自此,我听从秋实的安排不出长乐宫半步,也不见任何访客。秋实说,这只是计划的一部分,我只消安安静静呆在宫中等待出嫁即可。
果然不出一月,宫中就传出公主凤体抱恙的消息。与此同时,钦天监又卜算出昌平公主乃国之命脉,随着年龄增长灵气损耗,如今成年,需要一个名字里带“襄”字的男子冲喜,方可国泰民安。
父皇深信不疑。自我出生起他便认定我是天降福星,而萧襄又是助他打下天下的一把利剑,父皇没有理由反对。
萧襄原本不叫萧襄。他是个孤儿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在一次战役里,还是无名小卒的萧襄救下父皇并击退敌军,父皇龙颜大悦,赐国姓,取名襄。襄者,助也。可见父皇对萧襄寄以厚望。
从此之后,萧襄大展军事才能,一路拼杀,坐上了护国将军的宝座。
我合上这本有关萧襄的民间话本的时候,秋实进来,在我面前跪下道:“公主,成了。奴婢恭喜公主,前朝这会正颁赐婚的圣旨呢。”
我激动得不能自已,上前拉起秋实道:“太好了,太好了秋实,有劳你,只是没想到父皇这么好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