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浩然录> 第二章 荒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荒村(1 / 1)

大概过了半个月左右,一架从日本京都飞往华北的私人客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稳稳的停在了离日军司令部几公里的临时跑道上,而前往迎接的正是土肥原贤二。

次日日军隐秘机动部队整合加强旅在十三人的带领下出发前往句容,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夺取茅山。

当时道门这边也收到了消息,茅山的所作所为无异于给正待全面打响的战争下了一剂猛药。彼时整个道门都沸腾了,茅山顶着千百年来道门的压力,为了国家硬是破除了一切戒律。而这一举动恰恰奠定了各方团结抗日的基础,喊出了“国破家何在,国亡道何存”的口号,一时间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人都凝聚到了一起,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阻击。

作为这次根源的茅山毋庸置疑的成为了日军势必消灭的对象,各方人士派出精英赶往茅山欲行营救。也就是那时武当掌门邱沐阳下令由长老带领门中悉数精英弟子前往武当进行救援,务必赶在日军进攻前安排茅山徒众撤退。而彼时的袁道士刚过十八因平日里修行颇得长辈器重故此次一并随大部队出发,救援茅山。

“那是一段黑暗的记忆。”不知何时南苑已经熄了灯,袁道士从柜子里找出一根蜡烛点着,看着左右摇摆的火焰这般说道。

烛光把袁道士的影子映在墙上拉的老长,巫慕云听着袁道士的讲述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血腥疯狂,宛如修罗地狱的年代。

由于事发突然且大家都是底子不弱的,所以当时我们计划不眠不休以五天时间赶到茅山实施营救,可没想到路上却遭到阻碍,最终还是晚了一步。

去茅山的路上我们路过一个村庄名字记不清了,村里房舍十数间,我们到的时候赶上正午虽是十二月的太阳可那天也毒的很,我们已经不眠不休赶了三天路了和刚出发时相比很多师兄弟都已经显出明显的疲相,对于常年修道的人来说,这种状态唯一能说明的是自身承受已经达到了一个大高度,再往前估计快接近极限。我们此次任务是救援,按照这个状态下去别说救援了,就连自保都成问题,到时候成了茅山道友的累赘反而糟糕,稍一权衡师叔伯们决定就此休息一个时辰之后抓紧赶路。大家像是得到了解放就着脚下席地而坐,有的靠在树旁闭目养神,看来即使是这些修行者们连着几天不眠不休的赶路也是吃不消的。

临行前的干粮还剩一些可水袋在出发后第二天的上午便被饮尽。此刻烈日当空,众人疲乏的身子渐渐产生了对水的渴望,四下望去已有不少人向着周围农家院子走去叩门守候,只为讨得一碗水喝,好解喉咙之干涸。

叩门声接二连三,门外是年轻道士们虔诚而迫切的等待。朗空骄阳,万里无云,此起彼伏的叩门声后紧接着的是一片死寂。这个处在句容外沿偏离主道的幽静山村在一阵期待后竟是回馈以人这样的情景。叩门的道士有些错愕,他们别过头看向被众弟子围住的师叔伯们,因为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他们的鬓角也已经渗出滴滴汗水,老一辈的人冒出一丝警惕,众人叩门报上名号若是一家主人外出致使屋舍紧闭倒也情有可原,但整个村子竟是无人开门回应,这便大有问题了,老道士们很快的扫视起周围,有的环视四周屋舍道路,有的查看周围山川走势,还有的抬头望天不知在专注什么,淡淡的风吹过,所有人都好像感到一丝冷意,似有似无弄的人背脊发凉。坐卧树下的人也睁开惺忪睡眼撑起身子,站在门口的年轻道士下意识的向后退了几步双眼直勾勾的盯着前方那扇木门咽了咽口水。

老道士们收回目光,开始议论,他们综合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这山村地处偏僻,山川缓而不长,非环抱之势,树木葱郁却算不得茂盛,风向无碍但缺少流水,房屋布局也只是一般寻常农户胡乱修葺未有什么不妥,只是当下整整一个村落却是家家大门紧闭一片死寂宛如坟冢。虽是战乱年间可也不至于此,若是举村迁移,只怕方圆百里再也找不到比这更为安全的避世之所了。况且先前细心的老道士还发现一处农户院落左边植有一棵雪松幼苗,恰似刚刚嫁接,周围农具摆放有秩,泥土里还有一股肥料味,看样子应该施肥不久,想必若真要举村迁移哪能这般悠哉规整。

经这么一推算原本阳光午后坐落青山的小村落也不由得蒙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阴影。就在这时刚才众人议论时一言不发的观天象老道士突然说话了,他像是发现了什么重大线索开口惊到:“你们听,没有鸟叫?”

这寒冬腊月天本是生物远迁万物凋零的时刻,虽处山村但未闻虫鸣鸟叫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可这话一出旁边几位长老却是大惊,他们立刻竖起耳朵向着四面八方听去,相传道家有千眼顺耳法,修道有成者能以眼洞悉天地以耳纳万物之声,当然这只是书中境界,众长老虽不及那般神乎其神,可目之所及耳之所闻也绝非寻常人能比。

真的没有鸟叫,在屏息凝听之后几个老道的眉头皱了起来,作为曾经在江苏一代行走过的老道士来说,他们大都知道江浙一代到了冬季会有一种特有的冬鸟,万物凋零的时候它们会像鸟中寒梅一样独自怒放,整个山林整个冬天唯一连绵不绝的便是这种冬鸟的叫声。可是现在这个寂静无人的小村落竟是连一声鸟叫也没有,更别说其他生灵了。若说人是不得已而迁往别处,那这鸟莫不成也是约好了一起走的?想到这里几个老道觉得周围越发诡异,他们招呼弟子三五个聚到一起,摆下护身阵法,吩咐他们遇到突发事件不要轻举妄动,也别独自到周围查看。然后几个老道朝着村子不同的方向四散而去,很快消失在了树林中。

白云随着微风缓缓飘动,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了一片宁静。待老道走后,弟子们也渐渐看出了苗头,这地方当真如幽冥枉死之地,虽是青天白日可也不难察觉阵阵阴风,不知是心里作用还是本就如此,山间诡异村落当真是让人寒毛竖起,心生阴霾。众弟子不敢随意妄动,只能和周围师兄弟背对盘腿而坐,坐落间阵法既成,想必若真有什么突然发难,一击之下也无法得手,众弟子遂闭目诵经等待老道归来。

一柱香的时间很多弟子停下了诵经,他们睁开眼注视着周围的一切,青山脚下农家小院,屋外整齐的摆放着平时务农的工具,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只是此刻太过安静,不免让人觉得将有什么可怕的事在这片祥和中爆发。

坐在一屋舍前的袁道士吞了吞口水,对于这样一个刚过十八的小道士来说,这样的经历当属首次,是以心中有了几分怯意但更多的还是小小的兴奋。袁道士环顾四周然后用手肘顶了顶旁边师兄的胳膊,师兄被他这么一定立刻停止了诵经,眯着眼别过头看着他:“怎么?”

袁道士丝毫不在意周围的气氛,挤出笑脸就往师兄跟前凑,一边凑一边说:“我说师兄啊,依你看这村子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啊?怎么连一个人都没有?”

“打住打住。”就在袁道士即将把脸贴上师兄肩膀的时候被师兄给按了回去,那道士活动活动脖子冲袁道士说道:“我说这位师弟,你就不懂了吧,依我所见这很可能是孤魂野鬼所致。”

袁道士警惕的看了看周围:“什么?孤魂野鬼?这青天白日的哪来什么孤魂野鬼,师兄你可别想吓我。”

“哎呀,我说师弟啊,你平时修道都修了些什么啊?怎么开口竟如俗世之人那般断定朗朗乾坤之下幽魂便不可生矣?”那道士轻笑一声看向袁道士。

袁道士正欲开口,那道士却是继续说道:“道藏有讲,天地开,轮回现,是有三界六道。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我且问你鬼凭何以生?”

“这......”袁道士无言以对。

那道士得意笑道:“不是师兄说你,看来今日得好好给你上一课。”

袁道士听的云里雾里呆呆的点头样子虔诚之极。那道士坐正身子稍整衣冠开始讲道:“鬼者,阴也。幽冥归处,鬼何以往之?是否真有阎罗遣无常而行生死之事我们不得而知,可那九幽之下必是集大阴之处,这点却是毋庸置疑的。日主阳,月乃阴,鬼本属阴体,好附阴而生。故民间所传怪力乱神皆出自月黑风高之时也不无道理......”

“哦,这么说那阴气重的地方无论昼夜鬼怪皆可自如行动?”袁道士打断他的话说到。

“额...这么说也可以,只是阴阳有别,阳气胜过阴气的地方,虽有鬼怪却也无法现行。”那道士补充道。

旁边一人听完那道士的话大笑:“你就糊弄小孩儿吧,若如你所说此地乃是大阴之所,那么除了刚才阵阵微风你可曾感到半点逼人阴气?”

那道士被一问显然愣住了,一时来不及思考如何作答,可刚才还摆出一副教导小辈的样子,此刻碍于面子还是想争辩两句,就在思索着如何反驳的当口,“吱呀~”一声众人面前的门竟然开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