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焦虑杨时中
王涧之撰写的“锄奸行动总结”和鹰、虎、龙三师分别送来的“锄奸报告”,杨时中反来复去看了几遍,让上官红袖把这四份报告拿去仔细研究分析。上官红袖又让梅兰分头找梅蔷、欧阳小菁、苏小莹、余雁等人了解各方面的反映。梅兰来到湘西后起初在司法部耽了一段时期,后来被上官红袖要去帮忙。梅兰伶俐乖巧,上官红袖十分喜欢,把她当亲妹妹看待。
这一天,杨时中和上官红袖交换意见。
上官红袖胸有成竹。“我对王涧之的‘锄奸行动总结’的评价是六分真实,四分掩饰。真实部分是指这次锄奸行动确实查出不少内奸,还连带发现了高级军官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掩饰部分是说报喜不报忧,求功心切,文过饰非。”
杨时中点头说:“我也有同感。你接着说,更具体一点。”
上官红袖继续说:“祝升平隐藏在革命队伍已十多年,根子很深,长期以来在姚其昌眼皮底下活动,发展了不小的地下势力,龙师的老人马、中下级军官有四分之一成了祝升平反水的依靠力量。桂友清连集体哗变,杀害侯副司令就是直接恶果。”
杨时中赞同说:“这正是姚其昌政治上麻木不仁,长期对下级放任自流的结果。姚其昌在报告中也作了检讨,可是他对自己的问题认识不足,他的错误根源来自于革命意志衰退,缺乏革命朝气,长期沉溺于晨钟暮鼓、香云缥缈而不能自拔。”
杨时中知道上官红袖对天佑国军政事务了如指掌,但她始终以实现夫人遗愿为由多次拒绝担任高官、承担更多责任。他想解开这个谜团,探索她内心的真实意图。
上官红袖接着说:“祝升平在虎师发展的力量比龙师薄弱得多,是因为蒋师长治军比龙师严。从虎师五十多名‘内奸’的材料分析,有许多口供笔录的可靠性颇值得推敲。锄奸工作做得比较完美的是鹰师。韩一粟对内务部锄奸团提出的二十多名嫌犯逐一甄别,最后查实一名是货真价值的内奸。他们的所有审讯记录严密、翔实,旁证材料也可信,经过相互对照,无懈可击,可靠性极强。”
听到这里,杨时中露出了笑意。“韩一粟确实是个人才。我见过各种各样的总结材料,还从未见过象他这样严格缜密、有理有据几乎近于完美的报告!”
上官红袖继续说:“在王涧之的报告中谈到夏希周、蒋天禄、姚其昌三人的问题,确实存在。至于如何处理,还须谨慎从事。但有一点,不宜拖延过久,迟则生变,必要时应该快刀斩乱麻。
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看,这次锄奸行动最大的问题出在王涧之审讯手段简单粗暴,过度用刑、屈打成招,导致口供前后矛盾,证据经不起推敲。正如虎师的报告中所述,酷刑之下生出许多屈死鬼,在军内外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王涧之对成绩部分着墨太多,用词过分夸张,哗众取宠味道很浓。他把鹰师锄奸工作的成绩全挂在自己名下,丝毫未提韩一粟一个字。而对错杀无辜的问题认识不足,刻意掩饰,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杨时中心情沉重。“王涧之这个人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突出。执行锄奸计划他费了不少心思,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他的最大毛病就是虚荣心强,大吹法螺。他初次执行重大任务,缺乏经验,或许是出于对敌人的仇恨,为侯光煜、梁正清报仇心切。由此也可看出韩一粟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王涧之强得多。可惜笔架山那边少不了他,否则我早想把他调到身边来。我至今依然忧心如焚,可靠的人才太少了。”
杨时中停顿片刻,继续说:“在我们那班从旧时代过来的老人马中,唯有我和三位师长还在支撑天佑国革命大业。可现在却发现他们十多年来的变化太大了,大得我都有点儿不认识了。
先说夏希周吧,原本是他们三位在清军中官位最高的正八品武官,一旦有三长两短,最有可能顺理成章接替我的就是他。谁知他在跟随侯千总参加革命军后,始终对他们三人位子并起并坐耿耿于怀,看不起蒋天禄,更看不起姚其昌。在处理丈人毕福先奸杀案中又弃革命军基本原则于不顾,不仅徇情枉法包庇毕福先,更可恶的是威胁平民百姓,逼迫他们逃亡。完全丧失了革命党人的人格。
再说蒋天禄,他利用姚其昌的面糊性格,精心安排他的人去龙师任职,其居心本就可疑。偏巧那两人都是内奸,杀害侯光煜的凶手!
还有那个姚其昌简直糊里糊涂到了极点,哪还象个革命军将领?这三个宝贝有谁能让我放心?”
说到激动处,杨时中的脸胀得通红,剧烈咳嗽起来。
上官红袖忙上前替他捶背,好一会他才平静下来。“杨司令千万保重身体,天佑国不能没有你!”
杨时中神情黯然。“除了你,我还能跟谁推心置腹说心里话?”
上官红袖的脸上显出极度悲痛的样子。自言自语说:“若不是小女子亲眼所见,有谁能相信眼前这个终日陷入焦虑困惑的无奈境地、日见憔悴、高大而干瘦的汉子就是当今名扬半个中国,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天佑国最高统治者?”
上官红袖差一点流下眼泪:“小女子自感有愧于九泉之下的杨夫人,未能更多的分挑主席的重担!小女子恨自己不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跟男人一样跃马扬鞭驰骋疆场。尽管古代有花木兰、梁红玉和杨门女将等巾帼英雄,但小女子心底始终有“自古女儿不如男”的自卑,更有遵循杨夫人的遗嘱照顾好主席的强烈愿望,不愿离开主席。尽管主席至今仍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小女子相信,自己依然是主席的红颜知己、精神支柱!“
过了一会,杨时中对她赧然一笑。“失态了,我不该如此沮丧。不管怎样,革命潮流还会滚滚向前,这是大势所趋。既是潮流,必有涨落。我又何必为一时的困惑而踌躇不前?”
上官红袖展眉解颐说:“杨主席有了新的主张?”
杨时中说:“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得多找些人聊聊。你去安排一下,先请参事们,然后是三位师长。”
郁阳明、廖晨星、陆鼎新和范翰林应约来见杨主席,他们寒暄一番后立刻转入正题:杨时中恳请诸位参事对天佑国完成除奸行动后的政府工作献计献策。
参事们都将目光集中在郁阳明身上。郁阳明沉吟不决,仰望天花板久久不语。杨时中再三恳请,郁阳明才转脸直视杨主席。
“恕老朽直言,若有逆耳之言,望主席多多包涵。近日政府清查内奸,消除隐患,本是人心大快之事。古人云:‘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天佑国本有律法,然政府却未能依法行事,以滥施刑罚为快意,草菅人命,导致平民百姓额手相庆始,怨声载道止,实遗憾之至。”
富商廖晨星说:“生意人中出了内奸奚吉利,商界人士无不深恶痛绝。此人原本是心口不一的商界败类,政府怎能轻信他的口供?临死的疯狗乱咬人,使无辜之人无故丧命,政府有不察之责。”
士绅陆鼎新及范翰林也谈起许多士兵在龙师、虎师被强加罪名致死的冤屈。
杨时中诚恳致歉。“除奸工作有功亦有过,杨某代表政府对枉死者家属表示谦意,政府一定做好善后工作。”
郁阳明说:“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政府若能为蒙冤者伸冤昭雪,则生者释怀,死者亦无憾矣!”
范翰林欣慰。“素闻杨主席一言九鼎,今民冤已上达天听,不久必有定论。政府广开言路、有错必纠,百姓幸甚!不才愚拙,冒昧向政府进一言。
如今天佑国人丁兴旺、安乐祥和,天下太平。既归功于政府开明,以民为本;亦有赖于百姓安分守己、勤奋向上;更感激苍天有眼,风调雨顺。近日翻阅地方志,得知天佑山这一带气候有六十年一个轮回之说,每隔一甲子左右必有一次大水灾。据记载所述,这两年正是轮回之时。虽说天地万物变化无穷,历史教训却不可不记取。不才建议政府减轻赋税以广泛开发农业,使国家备有两年谷物,也须藏粮于民,以对付自然灾害。”
陆鼎新说:“范翰林所言极是。墨子云:‘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当前内忧外患都已消除,士、农、工、商齐心协力,积谷防饥的时机业已成熟,政府该当机立断。”
杨时中和四位参事饮茶议政,气氛甚为融洽,杨时中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
杨时中和夏希周的交流显得十分严肃。
内务部梅蔷、欧阳小菁、苏小莹和于蕙真等女长官为郑老汉一家申了冤,沈文斌、郑红梅小夫妻俩终于回到家,结束了深山老林的洞穴生活。这件事成就了王涧之的“王青天”美名,也给夏希周心里埋下了对王涧之极度愤恨的种子。毕福先案子的前因后果是苏小莹告诉韩一粟的。韩一粟以为事情重大,就婉转向夏希周作了通报。
夏希周怒气冲冲说:“难不成老子革了几十年命,连自己的老丈人都保不住?再说老丈人早已命赴黄泉,他姓王的还想怎么样?从棺材里把他挖出来?什么青天大老爷,狗屁!”
韩一粟待他的怒气稍稍平息,婉言相劝。“就事论事而言,师座还是有欠妥的地方。好在令岳大人已经仙逝,此事只能不了了之。师座何不屈蠖求伸,主动低头认错,求得杨主席谅解?”
夏希周一向敬佩韩一粟的才情,对他言听计从。且对自己的不当处置心知肚明,便不再强词夺理,请韩一粟代拟文稿,自己抄录后签上大名,算是认罪悔过,与那份锄奸报告一并呈上。
此刻在杨时中面前,夏希周毕恭毕敬,静候训诫。
杨时中一声叹息。“希周兄,可还记得侯老司令的临终遗言?”
夏希周如梦初醒,心头阵阵酸疼。当日候司令是口中喷着鲜血说完那几句话的。“希周老弟:制怒、宽容、律己,辅佐军师,建立天国。切记切记!”说完那最后一句话,侯千总见夏希周点头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近几年,夏希周已很少想起侯老司令的话,那心酸的场景已经恍若隔世,渐渐淡忘了。
夏希周惭愧的说:“主席别说了,我夏希周辜负了侯司令,无地自容。不管主席如何处罚,我都不说二话。”
杨时中摇头说:“还能罚什么呢?你那位老丈人暴病而亡,未能善终。既是老天爷对他的惩罚,也是对你的警戒:天理昭彰,天道无私!倘若你觉得内心有愧的话,你就亲自向受害者登门道歉吧!”
夏希周连连称是。在天佑国,除了韩一粟,能让夏希周心服口服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杨时中,另一个就是上官红袖。
杨时中的声音低沉。“希周兄,根据地在不断扩展,到处都需要得力人才,可是天佑国的老弟兄越来越少,祝升平的反水,陷大批兄弟于不义,使虎师、龙师元气受创。幸好笔架山根据地坚如磐石,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望希周兄珍惜。”
夏希周赧然。“我夏希周实乃草莽武夫,笔架山之所以有今日气势,全仗韩一粟苦心经营。此人确是奇才,又是主席的得意门生,尽可放心重用。此外,如范人鹤、欧阳溶泉等人也是可以放心的。对个别人,却须慎之又慎。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主席该心中有数。”
杨时中默默无言。良久,杨时中叹息说:“希周兄所言或许有点道理。可是,天佑国的现实状况却不允许我们求全责备。方才我已说过,革命力量不断壮大,人才培养跟不上需要,不得不启用新人,让他们在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古人云:‘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我唯一的要求是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祝升平留给我的教训刻骨铭心,说实在,祝升平还是颇有才的,可惜跟我们不是一条心。”
夏希周神情沮丧。“都怪我这些年发了昏,私欲膨胀,没能为主席分忧,惭愧!”
杨时中盯着他看了一会说:“我相信希周兄的话。笔架山根据地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天佑国已经很感谢你们了。笔架山对天佑国不仅有现实作用,更有长远战略意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推翻清朝以后,中华民族已纷扰了一、二十年,人心思安,必有天下一统的日子。眼下天佑国不过数十万军民,辖地之少更不值一提。若想在将来的一统天下谋一立足之地,决非轻而易举的事。今后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故,革命军都需记住: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