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国梦> 25/2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26(1 / 2)

25分配风波

跟女朋友的一点小误会相比,鲁尔纲在训练班结束后的工作分配问题上受到的非议,才称得上莫须有的“罪名”。

给这批青年学生办训练班,是杨时中基于革命军政府人才匮乏的现状,亲自提议进行的。杨时中认为年轻人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尤其在当前社会鱼龙混杂,各种思潮层出不穷的特殊情况下,及时对他们施以三民主义教育,确立天下为公的革命思想,对于革命事业的后续发展意义重大。尤其是从枫林来的才子们在军政府各个部门独当一面,表现不俗,让杨时中更对训练班的学生寄予厚望。

训练班由教育部主办。部长姚其昌主抓龙师军务,教育部的一般事务委托欧阳溶泉全权负责。欧阳溶泉诚邀各部门长官担任兼职教官,大多是枫林来的读书人,有时也会请杨时中和各部长作专题演讲。至于真枪实弹的射击训练,则请上官红袖担当。

训练班结束时,由教官们评选优秀学员并确定分配方案。根据各科目考核成绩,排列前三名的是鲁尔纲、苏小莹、江多娇。

欧阳溶泉请教官们发表意见。评价鲁尔纲时,范人鹤称赞他各门课程全面发展,尤其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目光敏锐,是个有发展前途的好青年。上官红袖、梅蔷、于蕙真、欧阳小菁都十分赞同。

欧阳溶泉正想发言,却见王涧之悠闲地吐出一串烟圈,慢腾腾说:“我对此人有一点看法,我承认他脑子有点小聪明,考试成绩在训练班学员中名列第一。但是,他有个不可容忍的错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倘若评他为优秀学员,会助长他的傲慢性格,不利于对他的培养,更不利于维护革命军政府的权威。”

此言既出,场上一片错愕。在欧阳溶泉他们的印象中,鲁尔纲谦和虚心、不耻下问,王涧之为何对他有这种负面评价?冷场片刻,范人鹤猛然想起以前听到的反应,立刻明白王涧之的心思,正想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却听到于蕙真急不可待的开了腔:

“王部长大人明察秋毫,比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站得高看得远。据小妹所知,鲁尔纲曾经对王大人的宏论提出异议,莫非王大人据此认为他目无尊长,对王大人不够尊重?不过,我还听说王大人当时还说过一句话:这个问题提得好!而且王大人还就此问题继续发表了一番高见。或者鲁尔纲另有顶撞王二哥的不良记录?”

范人鹤赞叹于蕙真依然不改正直、率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且看王涧之如何应对。

王涧之一愣,似乎未曾想到有人会为微不足道的年轻学生打抱不平,而且令他措手不及的质疑居然出于于小妹。他稍一迟疑便振振有词说:“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又云:‘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我们皆为杨主席学生,无不唯唯听命,岂有悖逆师命之理?如今该生羽毛未丰,即有不尊师长,傲慢自大举动,一旦事业有成,岂非更其骄横、霸道而傲睨万物?此风不可长,万万不可!”

范人鹤愕然。王涧之避实就虚,先以大帽子扣除小学员,然后以势压人,猛追穷打,其手法过于霸道。梅蔷也不以为然,她对王涧之为一个学员的不同声音而兴师问罪的做法颇感不解。

于蕙真紧追不舍:“部长大人并未明确指出鲁同学的不良事实,是另有隐情还是鲁同学无意之中得罪了王大人?”

于蕙真意有所指。她曾听到过学员们的私下议论,称王教官交了桃花运。王涧之脸色一沉,扭头眼望窗外。他想起李芳菲说的话:学员中已有种种传言,说他们的关系过于亲密。既然如此,何不早些公开?正当恋爱,不必搞得象做地下工作似的。王涧之心中恼怒,他不愿公开跟李芳菲的关系是怕伤了江多娇的心。而那个鲁尔纲,就是传言者之一。这一过节是摆不上台面的,王涧之当然只能深藏于心。

欧阳溶泉见双方争执不下,便对大家说:“鲁尔纲的事暂且放下,大家先议一议后面两位,通盘考虑后再作决定。下面谈谈苏小莹。”

上官红袖说:“这个小姑娘聪明好学,又肯吃苦,好得没话说。”

其他人都说她的好话,王涧之对她印象也不错,苏小莹就算顺利过关。下面轮到江多娇,除了王涧之极力推荐外,其他的教官都板着脸不说话,冷了场。原本他们认为江多娇的表现确实优秀,但见到王涧之对鲁尔纲吹毛求疵,都不愿马上附和,让他的意见轻而易举通过。

王涧之已从他们的沉默中体会到其中隐晦的含意,心中恨得痒痒的,却不便于发作。他一个劲的猛抽烟、吐烟圈,本来就不大的会议室被搞得烟雾弥漫。欧阳小菁被呛得不住咳嗽,上官红袖站起来把窗户一扇扇打开。于蕙真一个劲的嚷:呛死人了!

欧阳溶泉意味深长说:“看来各位都有话说,却又不方便说,那我就说两句吧。其实江多娇这个小姑娘跟鲁尔纲一样挺不错的,女孩子有女孩子的事,只要合理合法,我们当长官的就多多包容了。我看鲁尔纲和江多娇都够格,优秀学员当之无愧。各位以为如何?”

范人鹤会意地笑了。于蕙真、梅蔷等纷纷附和,王涧之见事已至此,也默不作声,算是默认了。

评出了优秀学员,接着讨论学员分配问题。欧阳溶泉传达杨主席的意见:挑选最优秀的学员充实政府各部门,其余学员分配到各师锻炼后再定。欧阳溶泉事前征求了各部长官意见,提出初步名单:内务部:苏小莹;财政部:李芳菲和江多娇;农工部:鲁尔纲;教育部:余雁。

王涧之气犹未消。“我还是想说,鲁尔纲这个人不适宜政府重要部门工作。不过,这是我个人意见,听与不听,悉听尊便,就算是我王某放了个屁也无妨!”

此话一出,场上气氛尴尬。大家的脸色都很凝重。

欧阳溶泉与范人鹤低声交谈了一会说:“既然对鲁同学的分配问题意见暂时不能统一,就让他到虎师去锻炼。如果农工部人手不够,可留下来,作为向虎师暂借。”

于蕙真大声说:“这个办法两全其美。快接着讨论吧,屋子里乌烟瘴气的受不了!”

王涧之明知是范人鹤的缓兵之计,但说不出反对理由,只得罢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余雁和鲁尔纲并不知道分配内幕,只是有点奇怪,鲁尔纲是个优秀学员,为何不能正式留在政府部门工作?虽然隐隐约约感觉到可能有人动了手脚,但并无实证,只得闷在心里。

根据地大生产运动很快就看到成果,开垦的荒地都成绿油油一片。余雁常和鲁尔纲在下班后到菜地转悠,眼看自己流了许多汗种出的蔬菜一天天长大,心里有种甜丝丝的感觉。

这一天,月色朗朗。余雁和鲁尔纲并肩坐在菜畦边,窃窃私语。碧绿的菜叶上,晶莹的露珠在月光下闪烁银光,余雁忍不住伸出手去,一颗颗水珠滚落在手掌,一股清凉的感觉迅速传遍全身,分外舒适。

鲁尔纲昂首仰望,秋天的夜空分外高邈旷远,星辰闪着逼人的寒光。天佑山似乎铺了一层白茫茫的绢纱,迷迷朦朦,令人恍惚迷离。

余雁赞叹:“天佑山的夜色多美!有朝一日革命成功,革命军冲出湘西,一统天下,人人安居乐业。到那时我俩就在此结庐人境,颐养天年,你以为怎样?”

鲁尔纲的神情似乎有些迷茫,余雁低声问:“尔纲,你在想什么?莫非又想起了学校里的事情?”

鲁尔纲的声音仿佛是从远处飘来:“是的,我在想人心为何如此虚伪、险恶。原本在我心目中,我们老家的那个孙校长是个慈悲为怀的长辈、年轻人的导师。平日给我们讲课,常有发聋振聩的至理名言,举止端庄,为人师表。有谁能想到为保他自己的命,竟然替军阀出谋划策,诱捕我们几个革命青年?他不是常说,‘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与天下。’他就不怕他的恶行被天下人嗤笑?”

余雁柔声说:“好在事情已经过去,别去想它了。恶人自有恶报,只要我们俩在此平平安安就好。”

鲁尔纲怅惘说:“不知为什么,这些天我有个不祥的预感,总觉得早晚要出事。”

余雁嗔怪:“别总是疑神疑鬼的。你对王教官的成见蒙蔽了你的心智,妨碍了你的正常判断力,又反过来影响你的心情。”

鲁尔纲执拗地说:“我的判断是有根据的。我感觉到王教官跟那个孙校长一样夸夸其谈,大言无当。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前后论述反复无常、随心所欲。只有哗众取宠的作用,丝毫不能让人得到教益。这样的教官身居政府要职,不能不令人忧心。”

余雁说:“别再胡思乱想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鲁尔纲叹息。“但愿我真是个庸人!可惜我的直觉从未出过差错。”

这当儿,余雁见到第一组开辟的菜地上晃动着两个人影,定睛一看,原来是侯光煜和于蕙真。他们没注意这边还有人,在菜地里转悠一会就走了。

余雁羡慕地说:“那是一对恩爱夫妻,听说很快就要结婚了。”

鲁尔纲嗤笑:“你这话说得前后矛盾,既是夫妻,理应已行过大礼,为何又结一次婚?假如尚未结婚,如何能称作夫妻?”

余雁轻轻拍他一下。“就你专门喜欢咬文嚼字,吹毛求疵,还得理不让人。莫非你在显摆你的学问?”

鲁尔纲理直气壮。“我是说你们这些跟屁虫都被王教官带坏了,好好的一个聪明女子,如今也变得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莫名其妙。”

余雁跳起来使劲捶他:“你对王教官耿耿于怀,竟要连带我受你的气,你讲不讲道理?”

忽然,在他们耳边响起格格笑声:“是谁不讲道理?我来帮你兴师问罪。”

余雁吃了一惊,转身见是苏小莹和梅兰。“啊呀!你们是什么时候过来的,神出鬼没的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苏小莹扑哧一笑。“我们是观众,哪敢打扰你俩演戏啊!一对小夫妻多恩爱,我眼馋得很呢。”

余雁笑着冲过来要捶苏小莹。“撕烂你的嘴,看你再乱说!”

苏小莹一闪躲到梅兰身后,梅兰替苏小莹挨了几下,委屈得叫起来。三个人笑闹了一会,苏小莹笑得喘不过气来,讨饶说:“好了好了,不跟你闹了,你要打就打几下吧。”

余雁扬起粉拳,一瞬间又放了下来。“看你细皮嫩肉的,捶坏了可惜,再说要是有人来找我算账,我吃不消,还是识相点好!”

梅兰“咦”了一声。“谁敢来算账?”

苏小莹脸上生起红晕。

余雁冲着苏小莹哂笑:“天机不可泄露,对不对?”

苏小莹满脸通红。梅兰一定要她俩说出人名,苏小莹愈发羞于启齿,被逼急了才说:“八字还没一撇,说什么呀,我是花痴啊?”

梅兰噘嘴说:“平时倒说得好听,我们三个比亲姐妹还亲三分,碰到这种大事就对我保密,瞒得滴水不漏!”

余雁忙说:“小莹别怪我,再不说梅兰就要生气了。”

鲁尔纲突然插嘴说:“梅兰让我来告诉你,不过你要动脑子猜一猜。此人是个长官,他的姓氏在百家姓排在前二十位。此人家族历史辉煌,名人荟萃。秦末汉初有‘将兵多多益善’的大将;传说八仙中有一位跟他同姓;还有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南宋时还有个抗金名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