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策反计划
祝升平在侯千总手下当修武佐校尉时,侯千总与顶头上司谷守备貌合神离,谷守备暗中命令祝升平监视侯千总,若有风吹草动,立即向他报告。
祝升平和姚其昌同年同月同日当的绿旗兵,后来侯千总提拔姚其昌为修武校尉,正九品,而祝升平是从九品。祝升平认为论打仗,他比姚其昌勇敢,经常冲在最前面。而姚其昌文绉绉的,每次都落在别人后面。论计谋,祝升平更比姚其昌强许多,有几次小胜仗,都是他献的计。可到了论功行赏时,却让自己屈居人后。祝升平心中怨恨侯千总办事不公,因文人相惜、臭味相投而偏袒姚其昌。可在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跟别人一样对侯千总亦步亦趋、歌功颂德。
过不多久,祝升平探知侯千总有背叛朝廷的动向,立刻密报谷守备。谷守备计划趁侯千总和奋武校尉夏希周、奋武佐校尉蒋天禄一起密谋时将他们一网打尽,不料计划被谷守备的护兵刘琦探知。刘琦是侯千总的同乡,侯千总对他曾有救命之恩。刘琦溜出去报信,谷守备发觉有异,命祝升平见机行事。就在刘琦准备说出告密者名字时,祝升平将刘琦一枪毙命。祝升平心思缜密,平时常备两枝枪,一支是上司配备,人所共知。另一枝私下花钱购得,密藏于身,从未露过面。他用这把私枪射杀刘琦后弃之现场,自己躲了起来。恰好姚其昌有事来找侯千总,他便跟着来到现场,假装震惊的样子。侯千总他们虽有疑惑,却无真凭实据。
清廷倒台,军官们各奔前程。谷守备对祝升平说,侯千总上山落草,不会有好结果。他要祝升平继续留在侯部做内应,密报军情或策反侯部都是大功一件。
后来,郝诸葛派人联络说谷守备已把他推荐给史督军,以后就直接听从郝诸葛调遣。郝诸葛指示说,祝升平是史督军安插在侯部的特遣组成员,代号“军师”,特遣组负责人代号“三先生”。联络人是大吉利米店老板奚吉利。祝升平感到自己直接与奚吉利会面不方便,就发展胡长贵当他助手。胡长贵又发展了十多个亲信,有军官也有士兵。
祝升平见姚其昌答应归顺史督军,立刻报告三先生。郝诸葛闻报大喜,一面派人报告史督军,一面命令三先生继续观察姚其昌,以免有诈。同时,郝诸葛加强对各路口的封锁,务必做到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根据地!
祝升平听从指令,从那天摊开底牌后的一周内,祝升平在姚其昌面前只字不提归顺的事。
姚其昌也不主动追问,只是让祝升平多关心弟兄们的情绪。最近有人反映军心不稳,有些弟兄骂骂咧咧,埋怨连肚子都吃不饱,还当什么革命军;还有的说,革命革命,为的是穷命革成富命。如今倒好,富命八字不见一撇,人都快饿死了,还革他妈的什么命!
这天,姚其昌正在吃饭,司令部外面突然来了一大帮人,吵吵嚷嚷闹得动静很大。副官胡长贵匆匆跑来报告,外面的人吵着要见师座。姚其昌问出了什么事?胡长贵吞吞吐吐说,好象是老百姓和我们的弟兄起了争执,扭打起来,参谋长怎么劝都没有用。姚其昌不悦:革命军跟老百姓打架,有失体统。让他们进来。
不一会,祝升平带进七八个老百姓和一个士兵。有个人自我介绍说他姓莫,是卖馒头的生意人,他指控士兵不付粮券,抢他的馒头吃,还动手打人。姓莫的生意人指着自己脸和手部的淤青说,都是那个士兵打的。其余几个老百姓纷纷作证,指责那士兵跟强盗一样蛮不讲理。
那士兵拧着脖子说:“我付了钱的,我答应他过几天还他的粮券,他还是不肯卖给我,我肚子饿,有什么办法?”
姓莫的生意人愤怒说:“你已经欠了七、八次了!前两次倒也算了,欠就欠吧。可是你只欠不还,我做的是小本生意,没有粮券,政府哪有粮食卖给我?我的生意还做不做?”
姚其昌拍案而起,指着士兵骂:“你把革命军的脸都丢光了!你不看看老子也跟你一样挨饿!你光知道自己饿,就你一个人受不了,去抢,去当强盗!”
士兵看见姚师长面前的两只碗中,一只是玉米面糊,一只放着几片南瓜。士兵眨巴着眼睛,脸色涨得通红,结结巴巴说:“我,我错了,甘愿受罚。”说完,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头埋在两膝间。
姓莫的生意人和那些老百姓面面相觑,谁都不敢相信革命军的长官居然跟士兵一样忍饥受饿。
生意人突然上前要把士兵扶起来,士兵坚持跪着不肯起来。
生意人对姚其昌说:“长官,这件事就算了。这位兄弟也是饿得实在没办法,才出此下策,就算我请这位兄弟吃了一顿饭吧,恳请长官不要为难这位兄弟。要怪就怪那个姓史的,不给老百姓留活路。”
那几个百姓也纷纷替士兵说好话求情。
姚其昌说:“多谢诸位好意,替他捡回一条命。按我们革命军纪律,抢劫老百姓就是死罪!看在诸位的面子上,这一回就从宽处理,关他三天禁闭。”
那士兵千恩万谢,被胡副官带走了。
姚其昌问:“祝老弟,你对此事有何想法?”
祝升平说:“缺粮问题已导致军心严重不稳,师座该早作决断,迟则生变。”
姚其昌点头说:“是该行动了,否则士兵们熬不过饿,一旦哗变,局面就会不可收拾。祝老弟与郝诸葛的联络工作做得怎样?”
祝升平报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请师座决定行动计划。本次行动成败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龙师的行动不能引起杨时中的怀疑,二是如何过蒋天禄的三关。”
姚其昌沉思说:“这个问题本座已思考多时,有个办法可以解决。当前粮食问题引起龙师军心不稳,恐怕虎师也不例外。本座想在下次军事会议上提出进行龙师、虎师攻防演习,收拢人心,我龙师集体行动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到那时,郝诸葛的部队埋伏在三关附近,虎师还在做固守阵地的演习美梦,我龙师假戏真做,和郝诸葛的部队内外夹击,三关唾手可得。蒋天禄见大势已去,自然会归顺史督军。到时再杀个回马枪,杨时中孤掌难鸣,加上我们的劝说,也只有接受招安一条路可走,整个天佑山也就归顺史督军了。”
祝升平大喜过望:“此计甚妙!既可顺利招安,又不至于过分伤了老弟兄的感情,到底是生姜老的辣,卑职佩服。”
姚其昌和祝升平又商议了细节,两人对行动前景充满信心。
祝升平离开姚其昌后,叫护兵匡世东到他宿舍来,有事商量。匡世东见他口气与往日不同,心想参谋长必有大事。
祝升平让匡世东坐下来说话,匡世东说小的不敢。
祝升平问,本座平日待你如何?匡世东说,恩重如山。
祝升平问,革命军外有大军压境,内部军心不稳,你有什么打算?匡世东毕恭毕敬回答,全凭恩公作主,恩公怎么说,小的就怎么做。
祝升平很满意,说这几天你要机灵点,不管发生什么事,你要听我的命令行事。匡世东说,恩公放心,小的一切以恩公马首是瞻!
龙师的计划很快就传到郝诸葛耳中。
史无前沉吟说:“目前杨时中已成瓮中之鳖,军心不稳是理所当然的,他的左膀右臂生出反叛之心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内线情报是否确实可靠?山谷惨败记忆犹新,郝军师须慎之又慎!”
郝诸葛自信地说:“卑职已奉督军之命,对杨部内线工作有更周密部署,倘若这次情报有误,必有更多消息传来,卑职会见机行事,谨慎从事。”
史无前说:“但愿如此。不管怎样,消灭杨部在此一举。倘若有识时务者愿意归顺,本督依然宽大为怀,授以重任,否则格杀勿论,军师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郝诸葛说:“卑职明白督军意思: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一切以保存实力为准则!”
过了几天,三先生送来的情报说,杨时中召开军政联席会议,研究稳定军心,应对围剿的办法。姚其昌提出龙、虎两师进行攻防演习,以此激励革命军斗志。此提议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获得一致通过,初定演习在下月初举行。此外,会议还决定继续扩大种粮种菜面积,以应对粮荒危机,据农工部透露,按眼下节衣缩食办法,政府存粮最多只能再支撑两个月。
据祝升平观察,参加会议人员的神情都很严肃,但掩饰不住内心的恐慌,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必定会争先恐后投奔史督军。三先生认为招安龙师的最佳时间应是下月初。
史无前和郝诸葛决定同意特遣组策反姚其昌的行动计划,命令三先生动用潜伏在杨部的所有力量实施策反行动。
革命军政府军政联席会议之后,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这天,军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在离天丰斋不远的坡地垦荒。侯光煜将垦荒者按部门分组,约定以人均开荒面积为竞赛指标。杨司令和上官红袖跟内务部侯光煜、梅蔷、欧阳小菁、苏小莹等六人为第一组,财政部王涧之、于蕙真和训练班结束后分配的李芳菲、江多娇加上司法部游先勇等六人为第二组,农工部范人鹤、古大运和教育部欧阳溶泉、新分来的余雁、梅兰等六人为第三组。
开荒种菜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第一组的杨时中从小种地出身,长大后几十年没摸过锄头,但功底仍在,挖起地来有板有眼,效率不低。上官红袖考虑他体弱多病,劝他不要下地,杨时中坚决要来,说垦荒种粮跟打仗一样,必须身先士卒。上官红袖无奈,只好让他干一会歇一会。上官红袖本是个不服输的人,虽没种过地,跟着杨时中学习蛮力和巧劲相结合的方法,不多久就有得心应手的感觉,就跟打枪一样,心想哪儿,锄头就挖到那儿。除他俩外,苏小莹也是个干农活高手,侯光煜这么个大男人都比不上她,更不用说梅蔷和欧阳小菁两人了。
第二组只有游先勇是农民出身,身强力壮,一个顶俩。王涧之虽未干过农活,却身材高大,又是新官上任,身边还添了两个红颜知己,因而混身是劲,锄头东一下西一下不成章法,进度却不慢。王涧之本来就爱说话,用双手干活,嘴巴当然也不能闲着,他连着说了几个笑话,逗得几个女孩子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连游先勇也在一边偷着乐。
于蕙真笑骂:“王二哥死不正经,专门讲些下流、俗气的故事糊弄人!”
王涧之一本正经说:“愚兄讲了让人发笑的俚诗俗对,小妹嫌不够高雅,也罢,愚兄给你们讲个情缘趣事。”
相传京城有一女子,年轻貌美。出嫁那日,行为突然变得非常怪异:见床就要小解,弄得婚床污秽不堪。夫家厌恶之极,当即退婚。后来再嫁,依然如故。街坊邻里传为笑话,此后便无人问津。
母亲责怪她,平日并无此病,何以屡屡于成亲之日突生此变?女子羞愧万分说,进入新房后,恍惚中看到婢女携朱红便桶,顿觉腹胀,便有此举。母亲叹息不已。
后来,女子嫁给外地客官为续弦夫人,却从未生过怪疾。此人做官做到尚书,女子被封为夫人。一日,百官恭贺皇后生日,女子随众命妇入宫。盘桓良久,感觉腹胀,宫女引其至方便处,见到一列朱红便桶,女子方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皆缘于此。
王涧之的目光在李芳菲、江多娇脸上扫过,见她俩听得入神,心中颇为得意。他边笑边说:“人的情缘早由天定,该有的推都推不了,不该有的要都要不到。这缘份二字,实在奇妙得很!”
李芳菲听出他话中有话,见他投来的一瞥中饱含无穷情意,不由得红晕顿起,芳心乱跳。这些话在江多娇耳中,却是在暗示自己,明天又将是幽会的日子。她心猿意马,一不小心,落下的锄头差一点碰上自己的脚。
于蕙真仔细体会着故事的含意,想到自己和侯光煜的情份,又勾起她对洞房花烛的憧憬,她和侯光煜已经商定:明年春节便是他们的大喜之日。于蕙真想得心花怒放,又跟王涧之他们有说有笑起来。
第三组有三个男人,实力相对强些,范人鹤和欧阳溶泉平日长于思考,却不善言辞,这一组就显得有点沉闷,但开荒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只听得阵阵锄头入地又翻土的声响,偶尔还有余雁跟梅兰的小声谈话。
梅兰从余雁的片言只语中,听出她对王涧之老师于李芳菲、江多娇二人宠爱有加的举动颇有醋意。梅兰虽比她小了几岁,对男女之情已有了朦朦胧胧的向往。她看出王涧之颇有女人缘,她不明白为何新来的这些男男女女似乎都喜欢会说大话、漂亮话的王涧之,莫非为国为民、凌云壮志之类豪言壮语加上半文不白的诗句就是男人文武全才的标志?梅兰曾问过梅蔷,梅蔷只是说了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又问欧阳溶泉,欧阳笑而不答,问多了,也是那一句“日久见人心。”
在单纯得一张白纸似的梅兰心目中,王涧之似乎是一个谜。
24崇拜偶象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