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火狐喋血记> 第六章 葬师弟长老下山 无奈何万年离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葬师弟长老下山 无奈何万年离乡(2 / 2)

扬万年回头对那和尚道:“李长老,都看见了吧?她又出去害人了,你看用什么办法才能降住它?”

“李长老,我们有的是劲,只要用得着的地方,只管吩咐。要是人手不够,我可多叫几个人来帮忙,你别怕!”刘柱儿见和尚沉默不语,便着急的说。

和尚含糊其词道:“好说,好说!咱们先下去再作商量!”

窗外,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大地。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猫头鹰的怪叫声,吓得李长老唧凛凛打了个冷颤,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一想起刚才看到的妖精,不由他毛骨悚然;虽说是月光下并未曾看到什么狞狰可怕的形像;但也通过它出现后放出的腥臭味,便知此妖已害人不少。从它奔走如飞的速度和跳跃墙头的动作来看,用一般驱魔的方法是难以降伏此妖。适才在商议时,他只好说明了此妖的妖术非凡,自己并非是它的对手,恐怕拿它不住,反而打草惊蛇。

最后,他只好谎称要回去搬师傅出山,前来帮助降妖。话虽如此说了,扬万年只能同意明天让刘柱儿陪他回去搬师。天亮后,他便可以离开这恐怖的是非之地。

其实,他师傅早在三年前就圆寂升天了,留下他和小师弟二人,守着一座东倒西塌的破寺院清苦度日。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天降大雪,他去山下挑水,留下小师弟一人在家扫雪。

那知,当他挑水回来时,发现小师弟的一只草履掉在山门外,雪地上留下了一道清晰的拖拉印痕和点点血迹,吓得他“扑通”坐在地上;好不容易挑上山的一担水,洒了一地,浸透了他的棉道袍。

半响,他才醒悟过来,象一头发怒的雄狮一样,提起扁担怒吼着师弟的法号,沿着雪地上留下的血印冲下了山去。

在一座偏僻的山崖下,他只找到了一堆被撕扯得稀烂的血衣,和一堆白骨在血泊中七零八落的留在血地里,惨不忍睹。

无奈,他只好在此大哭一场,草草掩埋了小师弟的遗骨,返身回到寺院里,点燃了院内仅有的几盏琉璃灯,便在打雄宝殿佛祖堂前为小师弟念了几卷《往生经》超度亡魂,使他悲愤交加的痛苦心情多少得到了些解脱与安慰。

师弟原本是师傅半路捡来的孤儿,也没有什么不必要的麻缠。他便回到禅房里带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和师傅留下的一根青铜禅杖,当天就下了山,手拖钵盂以化斋度日,本想找一个合适之处挂搭修行。谁知,途中没找到安身之处,却碰着了扬万年,被他死磨硬缠请到了太平庄。他原想是一般的病魔缠身,剪些纸人纸马一烧,念几段驱妖的咒语便可了事。

怎料,却遇着了一个借尸还魂的吸血鬼。也不知这个吸血鬼到底是什么妖孽转化?看样子就是师傅在世,也未必能降住她;何况是自己呢?

李长老想来想去,最后决定;金蝉脱壳,一走了之。

第二天,等别人都下地去了,扬万年取出了些银两和吃的东西交给刘柱儿,让他速陪李长老回去请他师傅来协助除妖捉怪,再三叮咛一路上小心,速去速回。

那和尚站在一旁,只是低头不语。

一路上,二人都沉默不语,走了好几里路来到一个叉路口,李长老说什么也不要刘柱儿再送自己了,他受良心的遣责,不得不实言相告道:“柱儿,你听我言,回去吧!回去告诉扬万年和太平庄的人们,我实在令你们失望,你们还是早些逃走吧!那妖孽已经害人不少,吸取了血液中的阴阳之精气,它的妖气已经升华不可估量的境界。一般的镇妖之术已难以镇住它了。实话告诉你,我那里还有什么师傅,我现在连个安身之地也没有,今日云游在此,不知何处才是落脚之处?请你回去转告乡亲们,让他们赶快逃命吧!”说完,转身离去。

无奈,刘柱儿只好空手转回,他把那和尚的话如实告诉了扬万年和众乡亲,使大家都很失望。

刘柱儿父母双亡,三岁的儿子去年也死于非命,当天下午,他就含恨携妻逃走。

扬万年也准备出逃,可张氏娘家有位老父亲放心不下,那老人却认准了一条理,硬说是人生在世,生死在命,谁也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他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妖魔鬼怪!连累得扬万年迟迟不能动身。

不久,张氏便病倒了,扬万年再也无法起程,不到两月,张氏便撒手而去!那张老头风烛残年之人了,经不起失去爱女的沉痛打击,在悔恨交加之中也相继故去。

今天是张氏的尽七祭日,昨夜李氏以吊唁张氏为由,特意过来看望扬家父女。扬万年劝她一同逃走,李氏却抱定最后一丝希望,一心要在此等待儿子回来镇妖驱邪,梦想着重建家业。她最终还是把一付金耳环,一枚金钗和一对上等玉镯交与凤仙道:“孩子!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你大叔在世时为你准备的,我本想等到你过门时叫义德亲手给你带上。可是,我恐怕永远也等不到那一天了,德儿一去就是两年多,仍是杳无音信。你们这又要离家出走,也不知你们今后何处安身?哎,都是这个冤孽把你们害的!”李氏只觉得疚愧难言,抱住凤仙姑娘抽泣不止……

扬万年见状劝道:“亲家,你不必过分伤心难过,你的心情我理解,我这次出去,就是要带着凤仙去找德儿的!请你放心,我就是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义德,一定要义德为凤仙带上这副耳环和玉镯。我们走后,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等待德儿回来。他若回来了,你告诉他,要他别忘了我们在外边找他!”他让凤仙给李氏磕了头,收了礼物。

三人相泣而别。

扬万年不等天亮就挑着担子,领着女儿来到坟地向老伴辞行。

从此后,便踏上了满是坎坷的流亡路……;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