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花开花落。转眼又是一个明媚的春天。
陈义德伴随着哒哒哒的马蹄声,晓行夜宿,餐风饮露。一路上饱受了风寒之苦,马鞍之劳。且己记不清渡过了几条急流大江,翻越了几座名山大川。
一天,陈义德正急行间,忽见前面有座高耸入云的奇峰挡住了视线,来到山前一看;只见此山气势磅礴峥嵘,白云飘绕;青松翠竹,奇花异草布满山涧,恰似人间仙境一般。
陈义德被此山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他手搭凉棚,翘首遥望,山顶上影影绰做有庙宇亭台楼阁隐约可见;不觉心中暗喜:此处山清水秀,想必此山就是青龙山了!
正当陈义德在山前徘徊寻找上山路经时,隐隐约约随风飘来《黄庭》之声,使他心中大喜。《黄庭》乃是道德真言,能静心定性诵《黄庭》之人,想必此人非仙即道矣。
陈义德循声寻去,但见山林深处,有一块巨大的青石,一位神彩奕奕,须发皆白的老者正盘腿打坐在青石之上,微闭双眼,正在静心定气地朗诵《黄庭》道德真经。
陈义德轻步来到跟前,也不敢冒然打搅,只好静静地站一旁耐心等待___
待到一大段的《黄庭》真经诵完,那老者才徐徐睁开炯炯有神的双目,见面前站着一位年方二十,气宇非凡的年轻人。
此人未曾开言,先深施一礼,使他深感莫名其妙?惊得他慌忙从青石上下来拦道:“不敢,不敢!年轻人,我和你素不相熟,不知你施礼为何?你来此何方?”
“老伯勿惊!我乃是个外乡人,特意出门求仙问道,拜师学艺的,适才在山下闻得您老熟诵《黄庭》之声,故而循声寻到这里。敢问老伯是何方神仙?莫非您就是我历尽千辛万苦要寻找的师傅在此了!”言罢,陈义德倒身欲行拜师大礼。
慌得那老者急忙栏道:“岂敢,岂敢!老夫我本是山野村夫上山采药,倦了在此歇息片刻,信口咏了几句《黄庭》来消乏解困,那有什么神仙在此!”
陈义德这才发现老者的确是一副农夫模样装束,还有一个采药用的背篓和锄镐放在一旁,他望着老者心中甚为疑惑……
老者见状“哈哈”笑道:“不瞒你说,我们这儿凡是到过青龙山的人,不论男女老少,皆能咏几段经典法章,能咏《黄庭》的人比比皆是,老夫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人罢了,有何能耐收你为徒呢?”
“听老伯之言,此山就是青龙山了!”
“是的!此山正是青龙山,山上有座‘清墟观,’一年四季香火不断,观内主持“玄英道长”才是一位道行很深的长老,他门下弟子众多,大都是些得道之人;每年的三月十五,十月十五日,清墟观都有庙会,来赶庙会的人很多,观内设坛讲法传道,《黄庭》本是道德真经,听的次数多了,也就学会了几段,不足为奇!”
“噢,原来如此。且不知那“玄英道长”是否尚在观中?”
“年轻人,我看你心事重重,不知有何难言之苦,年纪轻轻的,怎么也想出家学道呢?”
“唉,老伯有所不知,我本是从东海沿岸的太平庄来的!只因家中不幸出了妖孽,在乡间行妖作怪,残害生灵。后生自觉愧对乡里,却拿她没办法,只好出来四处求仙问道,寻找名师指点。关于“玄英道长”我早有耳闻,也可以说我是一慕名而来的,只因我初出茅庐,见少识浅,加之拜师心切,适才听得老伯咏《黄庭》之声。故而把老伯误认为是“玄英道长,才闹出此误会,还望老伯见谅,请给我指点上山的途经,好让我尽快上山拜见师傅!”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话一点也不假,看你年纪轻轻的有如此雄心壮志,真叫老夫佩服!”
那老者见陈义德拜师心切,便给他指点了上山的近道。
陈义德谢过,便告辞老者,沿着他指的方向拾级登山而去。
春天,的确很美;青龙山的春色更美,更迷人____
路旁悬崖峭壁上的野牡丹,芍药、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成群蝴蝶翩翩起舞;一溪清水绕间叮咚流过,把一个翠绿色的青龙山点缀得分外妖艳……
夕阳西下,余辉从青龙山背后反射出万道彩霞,映红了天上的云絮,庙宇的塔顶,还有那巍峨高耸的屋脊……遥望清墟观,红漆的柱子,青色的琉璃瓦,庙宇挑檐上的飞禽走兽,和那屋脊奋飞的青龙相呼相应形状甚为壮观。
黄昏时,陈义德终于艰难地登上了青龙山,但见清墟观内外松竹交翠,桃李争艳,幽雅清静,的确是一个修仙炼道之处。
面前正中五间大殿,殿前一带朱红栏杆通向两厢偏殿,正殿门楣上高悬一匾,匾额上刻有三个烫金大字,“三清殿”,门窗皆是檀木雕刻而成,那雕刻的做工精细入神;但见:透露寿字显八仙,太白醉酒有酒气。双凤朝阳凤摆尾,百花齐放招蜂蝶。
陈义德站在院子里环视一周,院子里静悄悄的看不见人影。只见殿门虚掩,推开殿门一股浓郁的香火味扑鼻而来,香案上几柱香燃起的袅袅青烟在大殿里盘旋迷漫。他见有几个蒲团摆放在香案前,便把行理放在门后的地上,取出供品摆放在供桌上,稍整衣襟,急忙上前拈香磕头。
道童秋月饭后无事,转到前院去关山门,听见正殿有响动声,便前来查看,见有人进殿拈香,便为他撞响金钟。
参拜己毕,未等陈义德开口,道童秋月见供桌上许多的供品,便热情地问道:“施主,不知你是抽签卜卦呢?还是忤悔还愿的?眼看天色己晚,偏殿有客房,你可先把行理搬进去,随我去后面吃些斋饭吧!”
“请问道兄,玄英道长在山上吗?”
“哦,你问我师傅,师伯约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探望师祖去了!”
“道兄,你可知师傅何时回来?”
“那可说不准,少则三五月,多则一年半载;施主!你要做什么功德道场,自有大师兄和二师兄给你操办,不必担心!”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