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巫楚> 第八十五章 从星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五章 从星砚(1 / 2)

山麓。

抱黄洞附近,坐落着一座白墙青瓦的大宅屋。中门正上,悬挂着宋真宗亲书的“岳麓书院”匾额。门前矗立着的半人高石碑上,亦镌刻着“岳麓书院”四字。此书院与应天书院、白鹿书院、嵩阳书院齐名,人称赵宋四大书院。

此时,莲藕循着山风送来的气息,乘毕方鸟而起,降落在石碑后,吩咐毕方隐入林间放风,自个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这座闻名天下的书院,一路穿过御书阁、讲堂、射圃、斋舍、藏书楼。

作为最早侍奉巫风的童子,莲藕和其他自世间甄选的童子们不同,还是有那么一两样真本事的。

藏形纳息便是其中之一。

这桩打娘胎里带来的本事,让她轻而易举就避开了山中学子,没有惊动一草一木。

气息越来越浓,所经之地也越发僻静。最终,莲藕摸索到一座庵舍前,那股裹挟着巫力的气息便在这里逗留。

庵前遍栽杉树,树干端直,针叶常青。

这是东晋荆江州刺史所建,聊以读书之用,后人称之为“杉庵”。待岳麓书院落成,历任山长皆以招待贵宾之用。

也不知所来何人,居然能以借住在这杉庵之中?

莲藕暗暗惊奇,检视自身藏纳确认妥帖了,这才放缓了步子,无声无息地靠近。

庵门紧闭,莲藕只得绕到窗下,抬头一看,居然也紧紧阖上了。

青天白日的,也不知里边主人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至于紧闭门窗吗?

莲藕急得起了一嘴泡,正抓耳挠腮地想着怎么溜进去,却见一名小书童捧着笔墨行来,轻叩门扉。

“先生。”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啊!

莲藕按捺住内心的喜悦,慢吞吞走到小书童身侧。

屋里窸窸窣窣一阵响动,少时,传来拨动门栓的动静,伴随着清而脆的一声“咔哒”,庵门被人从里拉开,露出半个颀长的身子。

小书童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山长吩咐小子为先生送来笔墨。”

莲藕特地晃到小书童跟前扮了个鬼脸,小书童对此一无所知,依旧昂头笑望庵内。莲藕满意地拍了拍被毕方烧毁的头发,越发觉得自己这般藏形纳息的天赋比什么符咒法术都好用。

被称作“先生”的人略一颔首,将门又拉开了些,让至一旁。

“有劳。”

好一把清润温和的嗓音!

莲藕个头矮,从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一角白色的衣袍,好奇地挪了过去,探头想看“先生”的尊容,谁知小书童躬身入了庵内,那先生也随之而去,竟放着大开的庵门不管。

待莲藕跨过门槛,只来得及看到一个颀长挺立的背影渐走渐远。

他身上的长袍,正是巫人常着的白色巫袍。

手指搭在大开的庵门上,莲藕皱起圆脸,有些许犹豫。

这怎么看都像“请君入瓮”啊!

不过……

好不容易有机会入内一探究竟,优柔寡断多没劲。

莲藕果断迈起小短腿,轻手轻脚地跟了上去。

正正踏入堂屋,已走至书斋前的先生突然似有所感,脚步一顿,霍然折身,一双温和的眼睛里迸射出凌厉的光亮,唬得莲藕脚下一顿,还以为自己被发现了,连忙屏住呼吸。

那双眼眸里的凌厉转瞬即逝。

先生几不可察地皱了眉头,不动声色地在庵内扫视一圈,隐隐露出疑惑之色。

“先生,这是山长特意为您留的从星砚,砚台刻有苏子瞻的铭文,先生您看……先生?”

那白衣先生幡然清醒,应一声“就来”,好笑地曲起手指,轻轻敲了下自己的脑袋,低低自语:“草木皆兵。”

话顷,提腿迈入书斋。

莲藕那提起的心吊起的胆这才松懈了,缓慢地吐出一口浊气,踮起脚尖,跟着入内。

一入书斋,莲藕脚下一滑,差点撞上门口放着的书架。

庵内点着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耀着这方小小的天地,光之所及,尽是书籍画册。

饶是见惯了自家仙君那藏书众多的书库,莲藕仍旧被这杉庵里的书山书海给惊住了。

你想,同样是一万册书,置于三丈长、五丈宽、一丈高的庵舍,跟置于堪比殿阁的大书库相比,跟那视觉冲击绝对不一般!

小小一方书斋,几无立足之地!

到处都是书架、书柜、书框、书案,满目琳琅。

莲藕粗粗环顾一圈,发现这间书斋里除了书画和笔墨,就只有一壶清茶和一只青釉瓷杯。

读书人啊!

莲藕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无声的喟叹。

书案前,小书童利索地收拢了数本书册,将带来的笔墨小心地搁置好,献宝似的指了指棕褐色的方砚台。

“先生,这便是从星砚,极受汴梁学士欢迎,重十八两,一尊价可达三十贯,山长费了好大工夫才倾家荡产买了两个,一家人吃了数月的糠菜。一听说先生回了杉庵,这不马上派小子来送砚了,可见山长对先生的看重……”

“多谢山长抬爱。”先生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打断他的絮叨。

“您要不要试试看,看看合不合心意?”

三十贯!

莲藕登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好大的手笔!

足够一户普通人家十数年花销呢!

想她今日赔给种麦子的阿伯那一贯钱,还是攒了好几年才攒上的,掏出去的时候简直有剜心割肉之痛。这些个看似清苦的读书人,买个破砚台就花完了她一百年的积蓄!

先生略一颔首,走至书案前,松松挽起袖子,揭开棕褐色的方砚,灌入冷茶水,轻轻研磨。

砚池底浅浅雕着若有若无的浮云纹,中有一颗凸起的石眼如圆月,砚背则有高高低低六十六个石柱,柱顶均有石眼,翻过看去,有如繁星洒落。砚的右侧刻有一段楷体铭文,笔画舒展,轻重错落。

“月之从星,时则风雨。汪洋翰墨,将此是似。”

先生侧目而望,一边研墨,一边长叹。

“黑云浮空,漫不见天……”

漫不见天?

金兵入京,汴梁陷落,可不就是黑云浮空吗?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