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月> 第一章 太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太子(1 / 2)

在茫茫的大海上一只船队正在行进着,他们就是最近威镇三国的海盗船队,不过现在的他们已经不是海盗了,因为他们正在回家。

在船舱里有二十多个日本人,为首的是作为幕府使节的细川赖之,现在的他正在对随员进行最后的警告,擅长权谋的他清楚知道任何一个小节的破坏力。

除了日本人之外还有另外一群使节,他们是琉求的使臣。中山王察度的王叔正在思考自己外交辞令,因为这一次出使和以往简单进贡不同,他必须得到明皇出口兵甲的许可,可是谁都知道这个问题的难度。

而此时,船队的两个主人去站在船头,久别重逢的他们已经在这里站了很久。

“终于回家了!”凯达的声音很感慨,他已经决定把西行的生意交给马汗,而他自己只跑东方航线,毕竟现在的他是个有妻子的人啦。

“是啊——,终于要回家了!”明月的声音也很感慨,大半年中几次死里逃生让他分外觉得家的可贵。

**************************************************************************

应天府大明宫城这座宫殿可能是中国所有统一大王朝中最简朴的皇宫了,虽然该有的建筑的一个不少,而且在建筑中填湖花费同样巨大,但站在这个本应是最奢华的地方却感觉不到太多的奢华也没有时间让那些有资格走进这里的人好好欣赏。在这座宫殿中虽然也有雕梁画栋,也有金碧辉煌,但这里凝结的更多的是一种气势,一种朴素的、凝重的、恢弘的气势。(注)

奉天殿是这座宫殿的心脏也是这里最华美的建筑了,它上盖琉璃金瓦,双檐重脊,雕梁画栋,朱漆描金雕花的门窗,在阳光下发出熠熠光芒。奉天殿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虽然建国已经有四年了,可是大明朝的君臣依然没有懈怠,在奉天殿中除了早朝之外还有午朝、晚朝,一个新生王朝的忙碌和朝气在这里显露无疑。

在奉天殿左边靠近文华殿的地方还有一座殿堂,它比起奉天殿来就朴实了许多也清净了许多,这就是大明懿文太子朱标的读书场所——大本堂。

“师傅,都读了那么久了,就不要读书了吧!你给我说说今天的早朝有什么新鲜事好不好?”

问这句话的就是当今太子朱标,他现在才只有十八岁。老实说朱标长的并不是太英俊也不是很强壮,在他身上显示出来的并不是那种勇猛果敢的气质,用他父亲的话来说就是宽仁敦厚,当然年轻人的品性也免不了有点。

“好吧,其实现在都在说北防的事,自从魏国公上表之后朝中为此争论不休。”宋濂说道。

“这事我也知道,也就是争再打急还是缓而已,说说有什么喜事吗?”朱标道。

宋濂撩了聊胡子说道:“喜事到也不少,首先是宋国公(冯胜)克甘肃,追败元兵于瓜、沙州,吴良平靖州蛮,然后是曹国公(李文忠)败元兵于阿鲁浑河……”

“这些我也知道,父皇都跟我说过了,师傅你真当我是在玩啊!”朱标说道:“只是读了那么久的书想换换脑子而已嘛。”

“太子身为国之储君,当以国事为重,其可荒于嬉戏。”宋濂正起脸色教训道。

“师傅说的是,不过诚意伯(刘基)亦言道‘嬉不掩德不为耻’,我也没有忘记父皇和师傅的教训啊!”太子毕竟还只是个年轻人,在他身上同样也有人的天性。

“好吧,我跟你说吧。”宋濂对于面前这个皇子学生其实是相当满意的,所以他也没有拒绝朱标的要求说道:“今天有个人被打屁股了。”

朱标脸上浮现出了笑容,他可实在是太清楚老爸的习惯了,大明皇帝朱元璋就好打屁股。在朱标小时候朱元璋又忙又经常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每当回来听说他有什么毛病也不多说直接把他的裤子脱了就开揍,而他这个太子小时候挨的屁股可实在是不少。

“是谁挨揍了?有没有扒裤子啊?”朱标问道。

“是镇海卫的千户,你还记得半年前的松江府倭寇入城的事吗?”

“当然记得,这么大的事怎么会忘了呢!”朱标说道。“那些倭寇胆子在京师旁边攻略州府,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什么时候咱们的大军杀上倭岛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对,就是这事。倭寇进袭松江的时候镇海卫居然只有五百兵在卫所,连哪个挨打的辜千户都不在,所以皇上把松江知府和他全叫到京城查办,后来胡丞相上表力保松江知府李贤,历数其功,结果皇上把他罚俸一年又赏银五百两,听说还有升他官的意思,不过好象因为个叫什么明月的人的原因还只是让他回松江当知府。”

“他究竟有什么功劳啊!倭寇劫了他的州府他居然赏的比罚的还多?”

“他可是太师李善长李大人的弟子,当年濠州起兵不久就跟随皇上南征北战,就是那时他拜韩国公为师的,太师举其才历任多处知府,我大明建国之后他派治松江膏腴。”

“原来是跟随父皇的老人,不过就算是老人父皇也应该不会这么轻松放过的啊?”朱标很疑惑,因为他父亲曾经多次对他说过开国功臣峙功而骄而被重惩的例子。

“不是这个原因,是因为这个李贤居然带领衙役府丁把倭寇几乎全歼了,斩首四百七十余。”

“这么厉害,不愧是跟着父皇打过仗的,咱们濠州人就是不一样。”

“据胡大人上表共历数三大功,前面只是其中两个,最后一个才叫厉害呢!”

“师傅,您快说啊!别老是掉我的胃口啊。”朱标有点急了。

“太子殿下,你可知道我朝岁入是多少啊?”

“这我当然知道啦!连这都不知道我还是什么太子,我直接当傻子算了。”朱标说道。“去年我朝岁入折银一千八百万两,其中银税是四百六十万两,当然还有地方截留的部分还没有统上来,估计也有百万两左右吧,这有什么问题吗?”

“那你知不知道去年单单是松江一府上缴的银两就达到四十万两,几乎占了我大明总入的一成。”

“会不会是假的,要不是他在横征暴敛?”

朱标吓了一大跳,大明四百余州可没听说过这么厉害的,一个州当四十个州。

“当然不是假的,有户部为证,其实也就是去年而已,前两年松江也就十多二十万两而已,不过这已经是我大明的一等上府了。”宋濂说道。

“那怎么会一下子变的这么厉害,莫非挖出了张士诚的国库?”朱标根据流传的传言猜测道。

“据说这个李贤在过去两年兴织造、促商贾,现在松江已经是我朝最大的织造之地,连老臣身的衣服布料都是出自松江府。而且他还得商贾之助开设票号,在应天府也有他们的分号,现在很多人出门都不带多少褡裢了,揣张银票就上路,也不怕匪寇,到了地方要用银钱了直接就到票号取就是了。”

“难怪呢,这样一个人才杀了太可惜了,不过哪个辜千户总该被砍头啊,他身系保土卫民之责,倭寇来袭却不在职守其罪当斩。”朱标说道。“看来我大明必须早日平定,老百姓连上路都不安全。”

“这又是那个李贤了,他居然请求同死。”

“为什么?他又没罪,就算有罪也不该算到他头上啊?”朱标奇怪的问道。“何况倭寇不是他击退的吗?他立了那么大的功,一个知府把千户的活都干了。”

“哪个李知府说啊,是他请求辜千户出兵的,因为开始票号的关系所以上百万两的银子要运到各地的分号,这么大的数根本没有哪个镖局子接得了,所以他就请求辜千户带兵护送,开始他们也只是想就这么一下,结果就这么半个月倭寇正好就来了,所以说哪个辜千户也挺倒霉的。”

“就是,他也不是为了自己,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也脱不了罪,只不过可以从轻发落而已。”朱标说道。

“是啊,皇上肯定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今天把那个辜千户从牢里提了出来,在午门前面打了五十仗,不过太子你可能就要失望了,因为没有脱他的裤子。”

“五十仗,那还不把他给打死了,刚从牢里出来还有什么身子骨啊,这岂不是和杀了他差不多?“朱标说道。

“你放心吧,他毕竟是个武将,那五十仗他还受得起,不过换成老臣可能真会要了我这条老命。”宋濂笑道。“不过,他回去肯定要趴上几个月罢了。”

“行了,你别跟我老说什么辜千户了,你再跟我说说那个李贤李知府是怎么干的,要是我大明各个知府都有他那本事我大明岂不是真就国富民强了。”

太子朱标对李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从五年前他被封为太子之后他就知道了自己一生的责任。

“好,好,你别急嘛,坐下来好好听我说。”宋濂其实对于李贤还是挺欣赏的,他最讨厌那些不顾现实妄谈圣贤的腐儒了,而见过几次的李贤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其实我也只是听说而已,不过哪个李贤应该不会骗我,所以应该没有太大的出入吧。”

“是李贤跟你说的?”

“是,不过你别打断我啊!”

“那得从前年说起,有一异人至松江府衙,自言是西方归国之汉人,请许松江设商行……”

“异人?”

“此人自言姓秦,名明月,无字,据李贤所言他有友是西方某国将军,有海船队,所以贩我中华丝茶至西方,又贩我中华所无之物到大明,获利甚剧,而且除了在松江有商行之外,杭州、福州等地皆有商行。他不仅仅在松江松江开明月商行,又设织造行,银号之议既出自此人,去年单单是他就交了松江府三分之一的税,而且我还听说他和松江府的其他商人设松江织造场,李贤就是带着这些织造场的工人和他的衙役击退了倭寇。”

“那么这个秦明月呢?他在倭寇来的时候在干什么?”

“他当时正和松江府的商人们聚在他的商行,后倭寇来袭时就是他勇斩倭酋……”

“那他现在在那里?还在松江吗?”

“不在了,据说和他在他的朋友出海去了,…………

“秦明月——,西方归国的秦明月——”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