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月> 第四章 出航之织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出航之织造(2 / 2)

“不过,你不觉得还可以加快速度吗?”明月拨开肩膀上的手说道。“你妻子的手还有很多空闲。”

“你个公子哥懂个屁啊!”

“如果用一组齿轮和门外的水车相连,是不是可以加快速度呢?”明月自顾自说道。

“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那么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可以把织机踏板换成一根转轴,然后和水车的中轴相连。”明月开始在地上用手指画起了图。

“可是水车转的太慢了啊!”郭庆阳也蹲了下来,目光随着明月的手指移动。

“所以要用齿轮啊!其实水力是非常大的,我们只要用大小不同的齿轮就可以加快转速,你看,就这样……”

“也就是说只要换装不同的齿轮就可以想让他转多快就多快!”郭庆阳也开始思考起来。“不行,太快会把扭杆蹦断,连机子都可能散架,那么哪种齿轮最合适呢?”

“我们可以用铁来做齿轮和扭杆啊!甚至连织机都可以用铁来做,只要不会把线蹦断就行……”

“对啊!这样脚就可以离开织机,一个人甚至可以照顾好几台织机啦!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啊!”

………………

“谢谢你,想不到你一个公子哥居然还懂这个。”

“呵呵”

“你叫什么?呵呵。”郭庆阳现在才想起还不知道面前这个人的名字。

“我叫明月,秦——明月——。”

“你就是明月商行的大东家!”郭庆阳脸上的惊讶绝不是装出来的,他对最近哪个到处搜刮丝绸的明月商行可是如雷贯耳啊!

“呵呵,不象吗?”此时的明月活象一只偷到油的小耗子。

“我想请你加入我的明月织造行,工钱每年两百两银子。”恶魔开始勾引人类心中的贪念。

“两——百——两!”郭庆阳的嘴巴张的可以塞进个酒坛子。

“不够吗?那二百五好了。”

“不!不!是太多了!两百两我得挣十年啊。”

“就二百五吧,,你答应吗?”

“答应!答应!不过二百五十两实在是太多了。

“说你二百五你就二百五,就这么定了。”

“好把,我就二百五吧,谢谢老爷!”

于是明月织造行的大主管就有了,主管的大名叫做郭庆阳,不过在明月商行里大家都叫他“二百五”。呵呵(郭庆阳仰天长啸: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随着郭庆阳的加入,明月开始了明月织造行的筹建。在半年时间里郭庆阳和明月两个天天都在研究着各种织造机械,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台台崭新的织床开始出现。

在明月商行后面,一大群工匠在等待着屋里的设计图,现在这些工匠都对自己即将制造的东西充满了兴趣,因为每一件东西都是与众不同的。当他们完成一件之后,他们都会自己试用一下,这些制造过无数织机的老练木匠都会发现新的机械比起他们以前制造的各种织机快了好多倍。

现在这些工匠每做一台都会把设计图好好的复制一份,他们知道这些东西会让他们身价倍增,最奇怪的是对于他们的复制行为竟然没有人阻止,要知道这些东西都应该是秘传不宣的啊!

这段时间里,郭庆阳对明月越发崇敬起来(没错!是崇敬)。

郭庆阳怎么都看不出哪个公子哥和织造有多大的联系,可是各种希奇古怪的主意就是从明月的脑子里冒出来的,而且每一个主意都那么有效。

其实郭庆阳对于自己还是非常自信的,可是自从碰到这个叫做明月的家伙之后他开始觉得自卑,而且和明月呆在一起的时间越久,那种自卑感就愈发强烈。

现在郭庆阳已经把明月当成了神仙,他甚至怀疑明月说不定就是黄道婆转世,或者是织女星下凡。不过由于明月的性别,所以他现在已经认定明月就是黄道婆在人间的弟子。

要不怎么会任由自己的秘技任意流传呢!对于那些工匠的偷师行为不但明月自己不管还不准郭庆阳管。这分明就是天庭借明月和自己的手把仙女的技艺流传人间哪!

姑且不论郭庆阳怎么想的,其实明月也非常感谢郭庆阳,明月知道如果没有郭庆阳的帮助,他那些想法纯粹只是空中楼阁,因为明月除了知道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之外可以说对现在的纺织业一无所知。而就是郭庆阳把那一切变成了现实。

现在各种新式织机已经开始运转,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水力驱动的,明月织造行的产量每天都在急剧飑升。

织机的制造已经告一段落,郭庆阳带着一群徒弟(徒弟就是那些试制织机的木匠,现在他们都被郭庆阳和高额的薪水所折服)负责起了织机的维护与修理,而郭庆阳的妻子则负责起了质量监督(她的薪水也是二百五哦,现在他们一家就有俩儿二百五。呵呵)。

不过,现在最让明月烦心的是工人们,熟练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匠户,他们每年都得为官办织造工作三个月,所以现在的明月正在培训新的工人,数百部织机可不是几个人就玩儿得转的。

随着明月织造行的异军突起,松江府的其他商人也开始学习了。他们也向明月织造行一样开始联合起来组建大规模的织造场,渐渐的也能够和明月织造行比肩了。

因为他们都是来自各个行业,有的是搞纺织的,有的是搞印染的,各个环节可以说都有专门的人才,在他们的松江联合织造场里甚至已经出现了流水线作业。

所以虽然他们没有太多的新式机械,但是他们的产量竟然超过了明月织造行。

不过,松江织造行却没有和明月发生冲突,甚至那些老板们还对明月充满了尊敬。因为明月竟然把最新的机械也卖给他们使用(那些木匠都被郭庆阳收刮到了他手下,现在外面可没人会造那些新东西),而且还大量收购他们的产品。

由于明月织造的产品主要贩往西方,并不是在本地销售,所以没有对松江联合织造场形成冲突,甚至很多时候还要向他们购买织物,每当哪个时候那些老板们就更高兴了。

唯一让这些老板不开心而让工人们开心的就是薪水问题了。明月竟然给工人们定下了每月至少五钱银子的工钱,而且还只准工人每天做四个时辰,三组工人三班倒,晚上干活的还要加一半工钱。

结果不少熟练工人都跑到明月织造行去了,为了留住人才,松江联合织造行的老板们也只好采取一样的制度。不过,后面的结果却让那些老板分外惊喜。

由于工资的增长和精力充足所以织造场的产量明显提升,最关键的是废品大大减少。这些老板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现在,那些老板们三天两头往就往明月织造行跑,只要明月织造行实行什么新制度也不问为什么马上回去照搬,而且一般都有好的结果。

现在的松江府老百姓非常高兴,他们的收入比起以前几乎提高了一倍,人们开始买得起一些以前只能看看的好东西了。

那些老板富商很高兴,他们不但在织造场获得了巨大的收入,而且其他的店铺的生意也好了许多。

明月他们也很高兴,凯达的商船队已经有了大大小小十余艘商船,一次出航可以满载近十万石的货物。而在杭州,路老头和他的那些老伙计们正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开始建造从未有过的载重万石的巨船。

明月和鹿角现在已经不数钱了,因为数的还没有来得快。

松江府的知府更加高兴,单单是他们一个松江府的粮税和银税总额有望百万两,要知道大明朝的商税可是三十税一,而整个大明朝一年的银税才四百万两啊!

每当知府大人看到税表的时候仿佛就看到了自己的锦绣前程,他对那交了三分之一的税的年轻人是爱之入骨。就是因为这个明月的到来才有了松江府现在的局面。

不过,知府大人也很担心。当他从同僚那里知道明月商行在杭州、在福州、在景德镇都有分号的时候他就更担心了,万一哪个叫明月的小子跑到其他地方怎么办呢?

“这可是只会下金蛋的鸡,我的前程可全靠他了。”

“绝不能让他跑了!”

(明月:靠!把我当老母鸡,我咬你个老王八!)

*****************************************************

作者的话:对于松江府的评价,作者绝没有过分夸大。在明代,松江府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一匹上好的印花棉布可卖到百两以上。当时松江府每年单单上缴给皇室的上好棉布就达到万匹。

至于松江府的地位接近现在的上海,注意只是接近。而且它本身也在现在上海的附近,所以说现在上海所有的优势松江府几乎都有,所以作者就不多说了。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