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网文创作技巧> 大纲技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纲技巧(1 / 2)

 写作方法

一、中必要的五个元素是人、事、时、地、物。[燃^文^书库][www].[774][buy].[com]【燃文书库(7764)】所谓地,就是指场景而言。

二、选择场景要有用意在里头,如果没有用意,就没有选择。若有选择,那么就有作者的用意在里头。选择是否恰当,要看作者的功力。

三、选择好场景后,便要描述场景。场景的描述要力求简洁,只把重要的用简炼的句子勾勒出来就可以了,不必太过于冗长的叙述。描述时不要用抽象形容词,像光荣、美丽……。。都太抽象了。应该用具体的东西来做比喻,希望每一句话都像一幅昼,那么就要用具体的语汇,绝对不可用抽象的词儿。例如:你常看到,描写一个人心里怀着恨啊!怀着爱啊!这些都太抽象了,这也是作者所用的偷懒方式(天地注:在思远居几篇倩女同文类作品中常有这个问题出现,想来作者未必是偷懒,而是初试写作,还掌握不到描写的技巧;作者若想学习,可以多观察戏剧里的镜头是如何的带动,演员的表情特写是如何展现),爱与恨我们可以用描写动作来表示(天地注:基督山恩仇记里曾用“胸膛不断的扩大”来描述内心的激动)。

Ps。天地注:本段应讲场景,而王祯和先生却提到了情绪的描述,也许王先生认为用情绪的描述读者较容易了解。为了方便远迷了解所谓场景的具体描述与抽象描述之差别为何,创作一段秋天景色的描述,以两种方式呈现,让远迷读读看:

抽象描述:

阁楼的秋天是带着愁绪的,在秋天的黄昏里待了片刻,令人心情愈是沮丧。

(都是用抽象的情绪形容景色,感觉上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知愁在何处。)

具体描述:

从阁楼的小窗望去,窗外原本翠绿的叶子不知何时换了容颜,参差着惨淡的黄色。煞时,一阵凉风吹来,枯黄的叶子颤动着,心里也不禁打个哆嗦,寒意从心底升起,原本的一股热劲儿,好象也被风吹凉了!这时,斜日的影子逐渐拉长,阁楼渐渐暗了!

(用具体的情境描述,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居住在阁楼的人物这时将会是何等的情绪。)

四、场景与场景间的区分与转换要很自然,要能使故事进行,不能使故事停顿下来。如果多了一个场景反而破坏故事的全面气氛,那么宁可不要那一场景。

五、关于场景,初学写作者,观察力要够,要敏锐一点,眼睛要放亮一些,把对故事有用的才描写进去,不要什么都写。

六、要写好场景,就应多读剧本,多看电影。因为戏剧一开始,就是时间、地点要同时把握到。

一、人物刻画方法:

一直接描述法:直接把人物交待出来,在开头时便把故事中人物穿著、相貌、职业、个性,作一个介绍。

二戏剧方法:不直接描述,作者让人物透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表现自己。也就是很自然的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刻画出来。

三人物谈人物:借着人物的相互谈论,把另一个人物给刻画出来。

二、如何使人物突出?

一个人表现特殊:例如举止、谈吐、服装、思想或者长相,也许是动作皆很特殊。

二用故事中的多数人物来烘托主角,那么主角人物便能突出。

三对这个主角多加着墨。

三、作家只有在了解并进而同情他所意欲创造的人物时,才能赋予人物以真实的生命。初学者常误以为他们必须凭空去想象或虚构人物,结果他们所创造的人物常流于不真实,没有生命。中创作的角色,最好是作者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人物,如此才能抓住这个人物的一切,否则只能描述其外表,而无法写到内心。所以必须养成观察人们的习惯,尽可能利用种种方法去接触各种各式的人。

人物的心理描述

一、对人物的表现,有表情、动作、服饰等外型上的刻画,也有心理上的描写。外型上的描写是作家看得到,内心世界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人物的心理描写往往比较易于表达他们的个性,因此中的人物心理是作者必需补捉细察的。

二、作者必须赋予主要人物不同的个性,因为有不同的个性,那么他们对一件事物的发生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见和处理行为。也因为有不同的看法、意见和行为,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情节或者事件。

三、人物的描写比较重要的有两种:一是写命运的悲剧,一是写社会的悲剧。大概以命运的悲剧来描写人物,差不多比较偏向于浪漫主义,当然并非完全都是。如果要写成一个社会悲剧,则几乎偏向现实主义。塑造这个人物,同时决定人物是受命运的安排,而发生一连串事件,则属于比较浪漫性的,属于作者个人意愿的。倘若人物的决定是因为社会原因,使他发生生命旅程中的波折,可能是写实性的藉书中的人物来描写社会的状况。命运悲剧与社会悲剧的安排,全由作者自己决定。但若从社会现象之下发展这个人物的故事,必须要描述这个人物的社会背景,否则人物就会很凌空。

四、在描写人物心理时,作者要先有一个目标,或有话要说,而后再塑造上这个人物,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从社会中众多的人,综合塑造成一个人物,再把他展现于中的人群社会里,来看这个人物,生命中的趣味,他的缺点和长处。

五、一个人物的性格,跟他本身教育、生活背景、文化背景有?。

六、戏剧之中,大多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安排。情节亦如此。人物在活动当中,一定不能让读者在接触作品时,就晓得这个人物的发展。然而作家要表现一个现象,或一个需要的事件,可以不必过份拘泥于故事的发展,而是让人物自己去发展。所谓人物发展,是不同性格的人物处在一块,所引起来的情节事件。

七、如何呈现人物给读者是文字的一种表现,有人喜欢在人物未出来之前,便是已经如闻其人,呼之欲出。有的人却不大事先安排,让人物自然出现,让读者自己感受。

八、在塑造人物时,不必要把很多要读者知道的关系和背景,先作安排或描绘,甚至于不必先作介绍,让他自动的出现。再从他交往、言谈中,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出身、社会背景、家庭环境。

九、初学写作的人,在人物心理描述方面,需加注意的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的性格藉人物的对话来表现,因为他一张口便可知道他的个性。在某些情况下,必要制造环境使这个人物突出,使他表现独特的语言。其次是用中自己的愿望、;懊伤、回忆,以及他对一件事物的意见,来表现这个人物的个性。

的对话

一、对话是把中人物所说的话呈献给读者,读者借着人物的对话和声音,去了解人物的表情性格和动作种种,因此对话在中便具有刻画人物和促进动作的功用。所以对话的技巧乃是作者在下笔之前,必须认识、熟悉和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对话有两个要素:一是自然,即人物身份的自然流露,什么身份说什么话。另一是可信,让读者能体会到是真正符合该人物,在某一特定时空下所该讲的话。

三、先谈自然:

一所使用的对话,是一种寻找的性质,不是作者自己创造出来的。但也不是动笔时才去寻找,而必须平时大量的储备,大量的吸收别人所使用的口语。

二一个作者该有一个爱听话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听各种年龄、各种身份不同的人说话,而后贮藏起来。当写时,便可以到自己的储藏室找出适合该中的人物对话。

四、次谈可信:

一为使人物对话可信,对话有时不免使用方言,但是也不能使用过多,而使自己的作品受到时空的限制。

二一个人内在的一切,包括情感、思想种种,都是未成形的,也就是抽象的。说一个人老实,他从那儿表现呢?当然要从他的人生态度,实际生活中去察言观色,他表现于外的是表情、动作和语言,对话当然也是其中的一项。因此中的对话实居重要的地位,尤以中国之为最,因为中国起源于说书,都是诉于听觉的,所以特别注重对话。

三要表达的一切,特别依赖对话。因为那些刻画、描写都投入到对话中来。所以一个人能够完成他的造形,所能看到的行动、表情、动作和语言,中国都透过对话表现,因此对话所负的责任,本身就含有刻画、动作和表情。

四西方在形式上分得较清楚,因此不太仰赖对话。西方把中国对话中的刻画描写分开,成为直接的描写,直接的刻画,所以就不必依赖对话来表现。

五现在一般的新处理,已经离开听觉,把现代拿起来,我讲你听,几乎是办不到的事,而章回很适合用听觉来接受。听觉重视对话,视觉则是重在文字上,目前比较重在视觉的接受上。

六对话不能杂乱无章,也不是一个人的独白;须能不失自然,而又不浮杂。

七广义来说,人物的内在思维也是一种对话。

的文字运用

一、文字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者借着语言文字把思想和感受传达给读者。是以,一篇好的作品,往往需要看作者的文字运用是否简洁流畅,恰到好处。

二、散文是以作者本身为轴心,是用所谓万事万物皆到心里来。即是对外界的各种感受,化成各种感觉向外投诉。所以散文是用我心应天心,用天心去证我心的一种写法。

三、与散文有些差异,必须有几个元素:

一首先是事件:1有形事件,即行为事件。2无形事年,即精神事件。

亦即我们心理的各种发展状况,同外界一切行为所促成的事件。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