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作者组织内容的方式都不大一样,其实,也体现了不同的文的取向。比如,小白文、文青文、技术流等等,可以轻易在这个环节上就辨识出来。小白文说是说白,但这个白其实是很有技巧的。
一段剧情,就比如扮猪吃老虎这种,不同的取向,内容组织的形态会完全不同。小白文的组织会比较简单直白:主角出场,反派出场,反派怎么嚣张,然后主角怎么踩,踩完之后周围的观众们是啥感觉,追求的是每个点都能明确、简单、容易理解,不给读者的理解设置障碍。
一个这样的剧情里,基本都是这样的几个节奏点。小白文能写好,难点就在于控制好这几个点的强度,反派嚣张的点到哪里为止,主角怎么踩?是踩一方面取巧,还是直接碾压?还是引入别的竞争资源?主角的踩,也必然要表现在读者都能理解的地方,不能太玄了,这样读者会觉得主角其实是回避了冲突,很软。同样,也不能踩过分了,因为踩人的机会,在小白文里其实非常多,一次踩完了,下次再用一样的踩法,读者就要烦了。小白文能写好,这种关键节奏和关键的“度”很关键。
这样内容组织,如果是比较文青向的,反而能有各种各样的技巧来玩。可以在节奏点里再进行细分,把一个个环节做充分,有时候甚至充分到一个节奏点本身还可以进行二次划分甚至三次划分。
比如《庆余年》里,范闲酒后直接抛出诗百篇的那段。其实写诗的那段可以进行二次、三次拆分来解析细节。写出第一首、第二首、第一百首的时候,整个剧情节点的力度是不同的。这方面,直接就把文气推到最高,推到怎么都压制不住的地步了,这个桥段就非常爽。不过,里面的节奏控制其实很难,对语感、情节段落的大小拆分等都很考验功力。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请阶段,推到了这个地步,这种梗就没办法再玩了。《庆余年》里,之后基本也的确没什么抛文章踩人的段落了。这个段落玩得太爽了,再玩别的也压不住这个,那还不如不写。
另一个可以拿出来讲的案例,我觉得是楚白《大冒险》里,主角程鹏完成三国无双世界的那段情节。这个推动的力度很棒,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从细微的节奏推动等方面,偏向于文青向的踩人段落,推荐去看江南的《龙族》,各种踩人逆转层出不穷,而且用过的梗很少反复玩。
内容组织方面,这种就属于能够明显体现不同的文风取向,体现作者对内容的判断的地方了。看别人的很多文,觉得很棒,很精彩的时候,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重复地去看看这段内容,看看到底棒在什么地方。今年,看得最爽的大情节,应该算是《赘婿》里,主角灭梁山的那一段《恶念东升》前后的一系列章节。大情节和小情节之间的关联,组织,堪称典范。
这几年里,其实因为网文小白化的趋势明显,这种功力派、炫技式的大段落,很少看到了。所以就感觉就会尤其强烈。
然后,看了别人的许多好东西,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和判断。然后,再将学习的成果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去。内容组织的关键,无非是四个字:轻重缓急。
好的作者,在写一段情节的时候,会判断里面有多少个小的节奏点,每个角色、每个行动的权重到底是怎么样的,然后给与不同的关注度。所谓的流水账,就是对这种权重掌握不好,对所有的点都给与一样的注意力和精力投入。然后,关键的有力度的地方出不来,莫名其妙的毛病就冒出来了。
同时,组织一段内容的时候,还要自己体会的感觉,同时,揣摩读者的感觉。
渲染抒情的时候,一定要缓,留够自己下笔的空间,铺够味道,也是留给读者足够的反应时间,去消化一段强烈的情绪。而写战斗的时候,就要自己控制了,有的要短促有力,简单到位就好,给人激烈迅捷的感觉,然后再找节奏进行铺陈,让节奏能够保持在适宜的档位,不至于失控。
写战斗的话,比较推荐的还是当年的老书。《异人傲世录》至今都是大场面战斗的典范。如果是传统文学的话,去搜下显克微支的一系列,大场面和小细节都很棒。还有,就是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内容组织上,还有个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科幻类、玄幻类,解释性质的文字经常会过,和内容的组织脱节,让人有种看说明书的感觉。这个的解决方法很多……比较粗糙的解决方法,就是让角色来解释,至少在网文里,这么玩基本足够了,可以回避掉很多麻烦的问题。当然,即使如此,也不要一下子?抛出太多解释性的内容,而是尽可能把解释性的内容和剧情推动组织在一起来进行。
比较巧妙的做法,则是从第一次开始有简短的解释开始,始终向读者提供比o?know多一点点的量。这样,基本上情节推动到大情节桥段的时候,读者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作者也就可以专心铺情节、渲染气氛,不必考虑太多别的了。
内容组织里,非情节的部分,其实都是在不断稀释情节的容量,写太多了,自然而然让人觉得水,觉得无聊了。这个,具体的情况还要自己掌握了。不过,科幻里面,请不要把末世流什么的当作是典范……末世流的原理啥啥基本属于口胡……
内容组织的部分,能够不断有主动的判断,去控制大情节、小情节,以及穿插各种梗,其实就算是很成功了。为什么香蕉、猫腻的文耐看,关键也就在于这个阶段。他们一边在很有力,很有节奏地推情节,一边不断补充各种渲染角色的性格特点等等的梗。这种“闲笔”看起来是和情节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不断帮助读者理解角色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这样的判断,帮着读者去为角色下一样的决定,自然而然,代入感强,细节丰富了。
养成内容组织的自觉,能够自如运用“轻重缓急”……很难的。不过,能够做到这一步,基本上不太可能混不到一口饭吃了。
这方面,训练方式可靠的不太多。而且,因为大情节小情节的组织,基本属于两个范畴,只能推荐大家多看多想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基本上能主动做到的人很少的“文体自觉”了。这个阶段很难具体说明到底是什么情况。比较注重个人的领悟。最简单的文体自觉,就比如写古代穿越的时候,文字朝着古风靠,营造半文言的感觉之类。
或者说,文体自觉就是要作者想明白,自己到底想写什么,写给谁看,写成什么样子大家看得爽之类。然后,一以贯之地在写文的时候注意相关的要素。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混搭有时候是一种很棒的写作调式和质感,比如张小花的那种,以现代写古人,就非常有感觉。(云中仙客)这个不是谁都可以表现出来的,错位感和碰撞。(华表)跨界的矛盾与差异,不对称的强势引发爽点,同一界内,战气9对战气7,毫无爽点,战气9对机械7,爆爽!突破认识的差异化引发期待感,改头换面后形成新的爽点。
这段时间,我在追的《从前有座灵剑山》也很棒,差不多算是在仙侠文里完美融合了轻的调子。文体自觉这个程度,基本上就属于构建自己的写作风格了。这个……大概不算是能讲能练的内容吧。
好了……大致讲完。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