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试图“平地起高楼”
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做论文,第一重要的是,要查阅文献资料,看看你做的这个题目,前人已经取得了什么成就。如果前人已经把这个题目做尽了,那就换个题目;如果前人还有未曾尽善尽美的地方,我们就在前人的基础上提高一点,或者补充一点。
我觉得,构思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大部分的故事模式和主题,都已经有作者写得很精彩了。一个新手,没有去认真了解,写出来的故事,在新鲜度和深度方面都不够。在我看来,这就是试图“平地起高楼”,要想获得成功,基本靠运气。
有的时候,我们会想,别人造“宝马”,我们造“宝来”,不是也有市场吗?但文艺的规律,似乎和一般商品有很大的区别。用唐德刚先生的话说,就是“赢家通吃”:第一名拿走所有的奖品。
霍金在上大学前,决定要学习物理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建议他学医。老霍金说,物理系毕业生,如果不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只好去做中学教师。而医生呢,即使是三流的医生,也有很好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当一类题材的流行时,我们往往看到,即使是不很高明的作品,也获得了较好的市场。事情似乎是这样,但还要看到,就好比给《红楼梦》写续书一样,有很多还算有才华的人在做这件事,最后胜出的是高鄂。高鄂虽然不如曹雪芹,但比其他写续书的作者来说,到底是要高明很多了。
模仿之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成功。
文字粗糙
我相信我能分辨“文字粗糙”与“文笔粗粝”的区别。一个相貌粗豪的剧中人,登上舞台之前,仍须极为细心地化装,以达到那样的效果。李后主的词“粗头乱服,不掩国色”。呵呵,作词有李后主水平的又有几人?
特别要说明的是,有些作者文风细腻婉约,但文字仍然非常粗糙,读起来有碜牙之感。
这就好比是,一个姑娘没有化妆就出去见人,还穿着睡衣!
一般情况下,见要人之前,还是应该穿上正式衣服,精心化妆。
除非你对结果无所谓。
附录1:常见的具体问题
从“故事、人物、语言、结构”四个方面来考察。
故事:
1。看了很长一段还不知道主人公在忙活些啥,就是上面说的无事忙。这是最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2。主人公干的不是好事。虽说好坏难言,我们也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式:请把自己代入故事,假定你要做这个事情,问一下你最尊敬或者最亲密的五个人(从父母、配偶、姐妹、兄弟、师友中选),如果有三个人赞成,就算是好事。根据这个规则,《教父》中迈克做的,就算是好事了。
3。情节缺乏刺激的力度。现代人心,要么护着好几层的甲,要么长了好厚的茧子,用抓挠搔根本就没感觉,要用利剑扎刺砍斫。
4。事件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
5。故事老套。
6。故事零碎。
人物:
1。人物平庸。
2。人物浅薄。
3。人物的道德不能被主流社会接受。
4。人物雷同:自我雷同;与他人雷同。
5。主要人物的境遇与感情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同情。
6。一号主人公过于消极,次要人物过于积极,戏份与光芒盖过主要人物。
7。人物关系太简单。
8。人物关系说服力不够。
语言:
1。花拳绣腿。舞文弄墨实在是行文的大忌。
2。单纯搞笑。除了搞笑之外没啥说头。
3。貌似高深,其实晦涩而空洞。
4。粗口、秽语与淫语显多。
5。太过平淡、直白。
6。“新文艺腔”。
7。生造。
结构:
1。开头长篇大论,议论并不高明。
2。开头长篇写景,写法并无创新。
3。故事线索不断变向,前后脱节。
4。故事没有**,没有关键时刻或者焦点时刻。
5。虎头蛇尾。
6。篇幅太短或者太长。单行本的字数,一般在12-25万字之间。
附录2:关于故事梗概
千万不要指望编辑还不了解故事梗概就会全稿。如果没有故事梗概都,我就会要求投稿者提供。我也算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不会写故事梗概”。我心里会说:这都不会,那趁早别玩儿文字了。如果还想继续玩,就必须学会写故事梗概。
如果投稿者能提供的“看点介绍”,那就更好了。
故事梗概要达到如下目标:
(1)说明人物的姓名、性别、身份、年龄、外貌、性格与气质特点。
(2)说清主人公要干什么事情(发财、升官、复仇、争霸、结婚等)。
(3)说清楚主人公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及困难所在。举例:男一号要取得“校园歌手大赛”的冠军,以获得校花的爱情。困难在于,校花本人也参赛,不但实力超强,而且争胜心超超强,仇视任何打败她的人。
(4)说明事件的结果。有“虎头蛇尾”这个成语,估计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事情。
举个较短的故事梗概的例子:
题名:《教父》作者:马里奥。普佐
二战结束后,美国黑手党几大家族开始新的竞争。维托。考利昂人称“教父”,是最大的黑手党头目之一。他的小儿子迈克尔是长青藤盟校的优秀毕业生,战斗英雄,一直不愿意参与家族事务。他父亲遇刺受重伤后,由长兄桑尼代理家族事务。出于敌忾之心,在谈判时,迈克尔暗杀了对方家族的老大以及跟黑社会勾结的警官。他远走意大利西西里躲避,仇家追踪到这里,炸死他的妻子。主持家族事务的长兄桑尼也被仇家设计杀死。老教父康复后跟对手谈判求和,逃亡一年之后,迈克尔回到美国。老教父死后,迈克尔清除内奸,展开复仇计划,成功后被尊为新的“教父”。
时间:二战刚结束,1946年。
地点:美国、意大利。
人物:老教父,迈克尔。
特点:老教父,老谋深算;迈克尔,从白道精英候选人到黑道老大。
主要事件:复仇,争霸。
困难:仇家的毒辣手段。
意义:保存自己,消灭对手。
结果:迈克尔成为新的教父。
第一看点:第一次在中得到揭露的黑社会内幕。
第二看点:老教父在中阐述的所谓的“生活的智慧”。
故事梗概的常见偏差
(1)流水账。
(2)说概念,谈感觉,看不出故事。
(3)情节线叙述不清晰,看不出主人公行为的逻辑。
(4)文理不通。写者要么不够认真,要么文字功底不够。我不认为一个不认真对待自己笔下文字的人能写出10万字的好书来。
附录3:开篇如何立即打动读者
开篇不能立即打动读者,风险就是读者丢弃不看下去了。要立即就打动读者,我想,可以用下面几个办法试试看。
1。点穴
2。亮剑
3。挥棒
点穴:“点笑穴”,“点涌泉”,“掐人中”,“点膻中”。
点笑穴。
方法解说:
开篇立即让读者笑。读者会期待后面还有更幽默的内容。
注意:
当然,不能低级趣味。要有一定的内涵。多年以前,我的一位老师告诉我说,咱们做出来的东西,不能让比较有水平的人看不起。我一直记着这句话。
我感觉还可以加上一句:我们写出来的东西,不能不敢给我们尊敬的人看。
点涌泉。
方法解说:
张无忌在绿柳山庄陷阱中点赵敏的足底涌泉穴,目的固然是想让赵敏难受而说出脱困之门,但副作用却是让赵敏对无忌产生了爱情。这里就用这个意思。开头立即让读者对主人公产生爱情,或者唤起读者心目中隐藏的爱意,读者自然就会追着看。
我感觉明晓溪的《烈火如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然,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注意:
这个方法尤其要杜绝低级趣味。
掐人中。
方法解说:
掐人中的目的在于唤醒。用这个法子开头,目的是唤起读者心中隐藏的某种情感,在一片懵懂之中,这种情感立即生发、弥漫、凸显,占据了读者的心灵。也就是说,作者设想,读者在的时候,心中原本沉睡的情感立即激活。至于要唤起什么样的情感,我想,大致有这些:同情之心、敌忾之心、愤怒之心、好奇之心、仰慕之心……
注意:如果唤起的是不很健康的情感,则要十分小心。
点膻中。
方法解说:
在武侠中,点膻中其实就是点死穴。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找准穴位,摁住穴位而不用力,对方自然要听从点穴人的安排。开头点死穴,意思是:读者最关心的人物或者事件,在开头就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
参看马伯庸的《风起陇西》。
注意:认穴要准。如果认穴不准,自以为点住了对手的膻中,放心地发号施令,结果必然十分危险:对手逃脱之后还会反过来发动攻击。当然,的开头如果没有拿住读者,危险只是读者跑掉。
亮剑。
如果写作者不太知道读者的穴位在哪里,或者认穴不准,自然就不能点穴了。这时候,作者可以采取“亮剑”的办法开头。
一把锋利的剑,只要招呼到对手身上,不论招呼到哪里,都会流血疼痛。这就是“亮剑式开头”要达到的目的:要让读者的心里感到刺痛。
注意:我在前面也说过,现代人心,要么护着好几层的甲,要么长了好厚的茧子,用抓挠搔根本就没感觉,要用利剑扎刺砍斫。写作者要对读者心上的甲和茧的厚度和韧度有充分的估计。好不容易有个读者看你的开头了,定要“一剑见血”,刺痛他之后,让他有报仇之心:)这样,写作者就成功地留住了读者。
跟“亮剑”相对的是“藏刀”。呵呵,这就是所谓的“后面写得好”。如果对手看你手里没家伙,掉头不顾而去,你再追他,恐怕……失之交臂而成千古恨了!
挥棒。
方法解说:
如果一个写作者说:我既不会认穴,手里也没利剑,那怎么办?
那你一定要找一根厚重结实的棒子,开头立即挥出。即使没有命中,也有呼呼风声,足以动人心魄。像武松那样,把哨棒用力挥出,虽然击中的是树枝,也把老虎吓一跳。
这也可以造成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局面。
注意:棒子一定要结实。像武松的哨棒,一碰就断,那是不好的。:)
以上所说,用了几个比喻。我再次声明:比喻是在一点上像,其他几点不像。如果能对您有一点启发,我就十分高兴了。
不止十个人问我:你吹得这么溜,怎么不自己写呢?
我的回答是:唉,我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当然,“大志”和“高眼”是相对于我的“疏才”和“低手”而言的。在真正的志大眼高者看来,我的“志”和“眼”都不值一哂。
本文作者:李正华
如何写网络
上篇王道篇
一、为了什么而写作
作为一名作者,在写书前,首先应该明确,自己要写的是什么,以及,自己希望达成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是在起点能有多少点击推荐,能有多少收藏订阅,也可以是能够出版、能够获得什么奖项、能够流芳百世……或者,目标也可以是让自己开心,给自己一种发泄……
确定了目标后,就要朝着目标的方向,坚定不疑地走下去。写到一半反悔了,另开炉灶重设目标,这是可以的,但如果边写边左顾右盼,明明说是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却还指望着能够赚钱,或者明明是一部商业性,作者却非要加入个人的喜好,只求自己开心,这样的话,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在这里,我必须说明的是,本文针对的是以在起点赚钱为目标的作者,如果你定下了其它的目标,那也完全可以,起点欢迎这样的作者,只是,本文就不适合你了。而如果你把目光盯到了钱上,那么,认真读一下本文吧,相信对你会有些帮助的。
二、什么书能够赚钱
既然定下了赚钱的目标,那么首先就该知道,什么样的书才能赚钱。
这里,我首先给一个看起来很不负责任的答案:读者爱看的书,才能赚钱。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屁话么?的确,这句怎么看都是废话,但实际上,这样换一种说法,会使问题更容易进行分析。
那么,读者究竟爱看什么样的书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得明确一点,这里说的读者,是限于网络读者,限于起点用户,尤其是起点vip会员的。有许多作品,在起点一定会仆得非常惨,比如**类作品,但显然,这类作品并不是没人爱看,它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只不过,它的读者群和起点的用户群交集比较小,导致了这类作品在起点的惨淡人气。
作为一名起点编辑,我应该说,大家都来写这种很有市场价值、但在起点冷门的题材吧,大家一起把这块蛋糕做起来,这样起点发达了,你也有好处……不过,站在私人的立场上,作为一名作者,我则要偷偷地告诉朋友们,还是自私点吧,这种开荒的壮举交给别人去做好了,俺们只写热门题材,什么能大红大紫就写什么,开拓者先驱的称号的确光荣,但相比之下,还是闷声发大财更有诱惑力,也更实在。
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才是起点读者爱看的呢?其实,这不外乎以下两点:一,生动有趣的故事、离奇曲折的情节;二,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进而感觉爽快。其中,又以第二点更为重要,更占主流地位,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意淫,简称YY。
有作者认为,好看的书能够吸引读者,靠的就是让主角去完成读者想做但又做不到的事情。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比如,某书主角考了全班第一,让同学们惊讶、佩服,这样的情节,会让我觉得爽快,但我当年考第一也算是家常便饭,并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而这,并不妨碍我的快感。所以,我认为,那句话的重点,应该放在“想做”上,关键是要读者想去做,至于他们在现实里是否能做到,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仅是次要地位了。
一部好的YY作品,首先得是一部代入感很强的作品,只有当读者把主角当成了自己后,才能在主角受辱时觉得更憋气,才能在主角扬威时觉得更爽快,而作品中体现的YY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读者在中获得最大的快感。相反,许多作品尽管看起来主角也是好运连连,实力飞涨,但读起来就是没有那种爽快的感觉,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角的代入感不够强。
现在日趋没落的传统武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类作品中,主角往往是相貌英俊、身怀绝技,有美女倾心,能怒惩恶霸,主角一般都运气不坏,升级也是家常便饭……按理说,有这么多的YY元素存在,作品不红也难,但事实上,传统武侠的衰落已是人尽皆知的现实,究其原因,一个很大的因素就在于主角的代入感问题,这类作品的主角,都是生于古代,思想和行为与现代完全脱节,很难让人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主角,因此,不管主角在书里有多爽,读者在书外,爽快的感觉都要淡上许多。当然,武侠的衰落还有其它的原因,这将在下文中提到。
那么,怎么样才能增强代入感呢?这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而对于新人来说,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就是避免涉及会影响代入感的元素,对人物的一些无关主题的细节,不要过多过详细的描述,尽量模糊化处理。我曾经在论坛见到一个帖子,楼主在问作品中的主角身高该是多少比较合适,而底下有一位老作者的回复很是经典“一人高”。初看,这是一个废话般的答案,但实际上,它却深合YY的精髓,无论把主角写得多高还是多矮,都会让另一部分读者觉得与自己不符,难以代入,而一个简单通用的“一人高”,却是个万金油设定,读者高也罢,低也罢,都能把主角想象成自己那样的,都能很好地代入作品中。
如果这么说你还不能理解,那么可以说得更明确些,在起点,看书的主流读者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男性,尤以学生为主,那么,对于新人来说,比较简便的做法就是把主角设置成这样的身份,设置成现代社会一名年轻的学生,或者是初出茅庐找工作的愣头青,而且,性别必须是男性。
假如以女性为主角,以中年大伯为主角,或者以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为主角,比如小猫小狗,小树苗小石头,这样的作品,九成九是会仆街的,主要原因就是代入感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个主角,如果你要写的是女性,那就把故事的重点往她男朋友身上靠一下,以他男朋友为主角,以他的视角来描述故事,而如果你要写的是小猫小狗,那就给它找个主人,以它的主人为焦点中心来展开故事。
如果一定要坚持走冷门路线,坚持使用这些冷门主角,那么惟一的解救办法就是变身,写女主角的,让她有机会变身成男性,写非人类主角的,让它能有个人类的形体,至少也得能暂时伪装成人类,这样,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但不管怎么说,直接把主角设置成男性人类,才是王道。
此外,还有一个小技巧能够增强代入感,那就是给高大全的主角设计一种无伤大雅的不良嗜好,或者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缺陷,并且把它夸张化,强调起来。比如,设定主角是个路痴,经常会走迷路,这样的缺点,不仅有利于引出新的故事,还可以让高高在上的主角走下神坛,在保持光芒的同时,也显得更为平易近人。
在解决了代入感的问题后,就要看主角的发展和故事的走向了,看它是否能让读者感到爽快,这也是成败最关键的地方了,因为这时候读者已经把主角当成了自己,主角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读者的心,如果主角是个到处受气的窝囊废,如何能指望读者看下去,又如何能指望读者肯掏钱来看?读者生活中已经有诸多的不如意,来起点看书,就是为了暂时的休闲、暂时的精神愉悦,他们何苦牺牲宝贵的业余时间,牺牲来之不易的金钱来找罪受呢?
这里,我不得不提醒一句,现在的读者,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变得极差,他们是相当脆弱的,如果在书中,主角受到的挫折过大,那么读者的反弹是必然的,如果书里出现女主角贞操被他人所夺这样的情节,那么对于一本商业性来说,它已经写到了尽头,因为到这时候,辛苦拉来的读者必然会跑掉大半,而剩下的一小半,也在不断的叫骂着。
说了不该要的情节,那么,什么才是该要的呢?什么才是读者喜欢看的呢?很简单,想一想你自己有些什么愿望,想想你周围的同学、同事、朋友有着什么样的愿望,那些,就是主角该做的事。如果总结一下的话,也无非就是奇遇、升级、寻宝、泡妞、发财、欺人、助人这几种。
其中,奇遇很简单,就是给主角安排特别的运气,让他得到特别的好处,这可以是物质上的,比如传统武侠中的掉崖不死,得到秘笈,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比如掉崖后遇到了一个功力卓绝的老头……
升级,则是让主角不断变强,哪怕是主角实力不需要有什么变化的作品,也完全可以不时加上一段主角练功的描写,然后说明一句,主角感到功力又精纯了少许,或者技巧掌握得更熟练了,这样的描写,其实完全是废话,完全可以从正文中删去,但加上这么一段,作品的吸引力多少能有些增强。
寻宝和前面说的奇遇有点类似,但更注重于物质的获得,以及更多的有意识行为,让主角不断得到各种珍奇的宝贝和财富。不要怕主角钱多,也不要嫌主角宝贝多,这种东西是多多益善的,而且,在主角得宝以后,还可以在一段时间以后,让他有机会拿宝炫耀,让别人惊奇,或者,把一些主角不要的次级宝贝送人,受他人的感谢,这些都是很好的YY点。
不过,有一点是要注意的,虽说宝贝多多益善,但尽量不要让主角一次得到太多,包括前面说的奇遇也一样,一次不要让主角有太多的好处,因为无论主角得到了多少宝贝,都构成了一个YY点,这时候,主角究竟得到了十件还是一百件宝贝,其实YY的效果差别不大,如果一口气写了太多,那一来是浪费了以后的YY点,二来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以及给读者一种宝贝不值钱、不稀罕的假象。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