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下第一李存孝> 二、淤泥岛理想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淤泥岛理想国(2 / 2)

陕甘武才子周侗说:“十八人对百万人,怎么也形不成战争。即使百万人不动,让十八骑随意砍杀,累也累死了。更别说战争是双方互攻的场面。”

王彦章说:“我也是存疑,黄巢是山东盐帮出身,家传武功很厉害,后来又创出“荷影七摇”的防守套路,对武功相当或稍高的高手也无败绩,国内少有对手。手下几十员大将都是国内一流武功,何况还有孟绝海等十几员号称大唐王朝武功“天下第一”的将领,何况还有百万军兵将士。但我问过多人,都是这么传说,说起李存孝跟随晋王攻打黄巢的战功,那就是潞州活捉邓季、长子县活捉孙揆韩归范、河中府夹死了孟绝海、黄河口秒杀黄巢手下号称“残骨四兽”的田彪、很虎、赵受、黄豹,然后火烧永丰粮仓,箭射黄巢逃离长安城,又在追杀过程中斩杀黄巢上将百员、健将千员,俘获降兵四十万,迫使黄巢退出长安城后迅速败亡。”

号称“荆襄点钢矛”的荆州大侠袁文才摇摇头,说:“要说起来,五百精兵俘获一万人我都不信,何况十八骑俘获四十万人呢,我更是不信。但人们就是这么传说。传说李存孝在马上就把田彪一手捉脖子一手捉大腿,活活地揪成两截。把赵受举起来往地上摔成肉饼。把黄豹扔高了在空中劈成两段。一手把魏虎穿在枪上挑着玩,另一手持槊继续作战,直到把魏虎活活吓死才扔了尸体。说起来让人恐怖。”

号称“大漠银龙鞭”的漠北大侠李木真说:“我在战场上从不留活口的,但也比不上李存孝这么残暴、血腥啊。已经说得我身上发冷了,但愿这传说不是真的,但愿战场不要遇到李存孝。”

王彦章说:“我若投军,必获梁王重用,必然攻打晋王,也必定遇到李存孝,躲是躲不过的。每个练武的人都会自以为天下第一,但一旦真正动手,真正武功高深的也没几个。不过,田彪和赵受这两个人我认识,也比试过,虽说武功稍差,但比我也差不了太多。这两个人对我很尊敬,并与我结义为兄弟。他俩一心要介绍我投奔黄巢,只是我没答应。他们这么窝窝囊囊地死在李存孝手里,我也不服。我一定要和李存孝比试比试,也给田彪和赵受报仇。”

号称“信阳大砍刀”的信阳大侠孙介石说:“黄巢兵败被杀,唐僖宗从四川回归长安,传说就是李存孝前去接驾,沿途又斩杀黄巢余将二十八员,俘获降兵十六万,都是唐僖宗亲眼看见的,于是,回到长安后直接就封赏李存孝为大唐护国勇南公之职,并把蔚州一带的安边县、飞狐县、灵丘县三县作为封地。但李存孝只要了他家乡飞狐县一个县作为封地。李存孝是晋王的大将,因为李存孝立了大功,此外,又另赐了并、沁、辽、朔四州之地给晋王李克用。”

号称“信阳大砍刀”的信阳大侠孙介石说:“大唐玄宗以来,以军功被封赏为公爵的,除了郭子仪就只只有李存孝一人。不过,我怀疑是唐僖宗想分化晋王李克用的势力,想特别拉笼李存孝。”

号称“信阳大砍刀”的信阳大侠孙介石说:“这次勤王,靠李存孝之功,晋王李克用所得最多,风头也是最劲,一时居于各藩镇之首。”

号称“信阳大砍刀”的信阳大侠孙介石说:“晋王得势,必定觊觎河北、山东两地,也说不定战争会殃及到淤泥岛来。”

王彦章说:“我若是晋王,也肯定会出兵河北山东两地。梁王兵强马壮,势力稳固不可急图。赵王懦弱,却守着土地肥沃、人口富足的河北山东,当然是用兵的首选。”

号称“信阳大砍刀”的信阳大侠孙介石说:“我也关心着晋王的动向,有消息说晋王与李存孝在受封之后要巡视晋王属地。晋王沿黄河一路南巡,李存孝沿淤泥河一路南巡,然后会师于河南汴梁城。如果这消息可靠的话,那李存孝说不定要从淤泥河渡口经过的。”

王彦章说:“马上确认这个消息是否属实。我若出山,也必定与李存孝一战。有一人不胜,我也不是天下第一,也就给淤泥岛创不下天下第一的名声和战绩。既然李存孝要来到咱们淤泥岛,那肯定要与他见个高低深浅,也算提前试战。”

号称“三秦方天戟”的临潼大侠吕温候说:“我是上个月才来到淤泥岛的,这几年一直在晋陕一带游荡,听到的关于李存孝的传说也大抵如此,应该都是真实的事。李存孝在河中府活捉孟绝海的那场战斗是二十八镇藩王勤王的第一场大战,我是亲眼目睹的,那时,我是勤王队伍中的秦州节度使仇公遇的部将。孟绝海是黄巢手下第一勇将,公认为大唐王朝“四大天王”之首,武功“天下第一”。身高有两米二三不止,体壮身健,长年在东岳泰山设擂,号称天下第一擂,号称擂台千场从无败绩,号称武功“天下第一”。与黄巢一同起义,在转战南北过程中,黄巢共打了三百二十七个大仗胜仗,其中,二百九十几个胜仗是孟绝海打下的,共杀死和俘获自称武功“天下第一”的武功高手三十二个,打死和俘获各州县著名武林高手四百六十几名,打杀和俘获知名健将两千多人,武功和战功无人能及啊。孟绝海是个武痴,特别好战,最爱与人比武。第一天出战,杀死各路诸侯的大将一十九人,第二天出战杀死各路诸侯的大将二十七名,第三天出战杀死各路诸侯的大将一十三人,以致二十八镇诸侯无大将可派了。第四天让两员副将出战,也有所斩获。第五天在战场上遇到李存孝以为是个晋王的小头目,有些托大,还让手下大将彭白虎和班翻浪先行出战。结果,不出一回合,彭白虎被活捉后斩首。班翻浪随后脏话骂阵出战,惹怒了李存孝,被李存孝一毕燕挝打下来,从头贯裆碎成两半,战马也同时被打成两截。”

陕甘武才子周侗说:“用棍子把人劈成两半,那得多大的力量?”

号称“三秦方天戟”的临潼大侠吕温候说:“咱们练武的人都知道,即使用大刀立劈一个普通人,一刀也不能把活人从头贯裆地劈成两半,一是没那么大的力量,二是人体的骨骼主要长在头顶至裆的中间位置,骨骼坚硬,分布又多,再锋利的刀斧再大的力量也不可能一劈为两半。但李存孝举起毕燕挝,一下子就把班翻浪劈成两半,并且是连人带马都劈成了两半。这力量真得大到不可思议了。”

号称“山西大刀王”的潞州大侠关龙胆说:“想来确实不可思议。我祖上关羽的刀法堪称天下第一,但要把活人劈成两半,也只能是从臂膀到肋下这一部位劈成尸首异处,远远达不到一刀两半的程度。”

号称“三秦方天戟”的临潼大侠吕温候说:“李存孝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上阵很少叫阵喊话,最忌讳对方说脏话来吹牛骂阵,所以对班翻浪用了全力。”

号称“山西大刀王”的潞州大侠关龙胆说:“那毕燕挝是个什么样的兵器,难道是大刀之形?”

号称“三秦方天戟”的临潼大侠吕温候说:“不是刀形,据说是仿造放羊铲的样子改铸而成。头部是葫芦铲,两面可以放石头抛石头,尖顶处也可以做枪刺功用。枪刺以下就是枪棒,有小酒碗粗细,直直劈下去,脑浆和血肉都要溅出去五六十米远,真正是腥风血雨,当时吓得我腿脚冰凉,想哭也哭不出来,就是一口气在那儿憋着出不来,全身难受,现在一想起来还是特别恐怖。”

号称“三秦方天戟”的临潼大侠吕温候说:“孟绝海也是个孟浪的人,自恃武功高强,太过自信,太过托大,也没等兵卒报明白班翻浪的死法,就大怒出战,不料,只一个回合就被李存孝活捉,气得孟绝海在马上伸胳膊蹬大腿乱踢乱动乱喊乱叫,大骂李存孝不会武功,只使妖法。李存孝只是一条胳膊夹紧孟绝海不放手,另一只单手挥舞毕燕挝又杀散了众军,才把孟绝海夹回本阵。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把孟绝海夹得七窍流血、气息奄奄了。晋王向唐僖宗报功,唐僖宗和晋王一一验看孟绝海的伤势,却是并无外伤,只是把孟绝海身上的肋骨全夹折了,武功已经尽废。孟绝海成了废人,也就自气身亡。”

号称“三秦方天戟”的临潼大侠吕温候说:“整个事情我都是亲自在场目睹,让我心中恐怖不已。那孟绝海是大唐王朝武功“四大天王”之首,曾经擂台千场不败,确实有着天下无敌的武功,拳脚功夫应该是天下第一的。没想到一遇到李存孝却是如此不济,也让我心萌退意,不再参战和比武,就来到了淤泥岛上,希望过上安逸平和的日子。”

号称“三秦方天戟”的临潼大侠吕温候说着,脸上又现出恐怖神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把酒席宴间一直热烈的好战的自信的憧憬的气氛一下子变冷了。

王彦章说:“那李存孝长得什么模样?”

号称“三秦方天戟”的临潼大侠吕温候说:“身材不太高,大约一米七五左右。身体略瘦,还有些书生气,如果不是手掌偏大的话,也还是个帅哥形象。他往往自称放羊的,战场之下是个平和的普通老百姓,没有我们练武之人经常外露的暴戾之气和昂扬之气。乍一看,一般不以为是个有武功的人。”

号称“荆襄点钢矛”的荆州大侠袁文才说:“吕大哥是三国时期温侯吕布的后人,家学渊源,方天画戟天下无敌,名满陕甘晋豫,又没有比试过,怎么这么惧怕李存孝呢?”

号称“三秦方天戟”的临潼大侠吕温候说:“在此之前,我在太原府与李存孝遇过一面。那天,我手持画戟在太原府大街上经过,正遇上李存孝巡视,看了我一眼,对身边的飞狐十八骑说“这是个武林高手,画戟水平应该很高,你们可以请教一下。”于是,上来两个人把我邀请到太保府里。我说我不会武功的。那两个人就是笑,说我们并无恶意,是真心想讨教武学。如果愿意就比试一下,不愿意的话我们也会礼送出府,并送上纹银二十两,以示诚恳求教的本意。我说我只是路过太原府,从未与人争斗或比武,怎么就说我的武功很高呢?那两人说李将军看一眼你走路的步伐和持戟的姿势就知道了,不会错的。我问和谁比试,那两人说就是他们两个。我问他们的名姓,那两人分别叫燕云和燕朔,排名在飞狐十八骑最后两位。我说,要比试也是和李存孝比试,你们只是李存孝的扈从,跟你们比试有点掉价。那个燕云不高兴了,说李存孝将军从不与人私下比武,也不是你想比武就能见的,再说,比试武功是为了实实在在地验证武学,又不是在战场上拚命。看重武功之外的地位和名分这虚名的人,才是真正的掉价。说得我反倒没理了。”

号称“荆襄点钢矛”的荆州大侠袁文才说:“你与他们比试了没有?”

号称“三秦方天戟”的临潼大侠吕温候说:“我一向挟戟自重,不会轻易用戟与人比武。于是,燕云就和我比力气,到太保府练功房让我挑选大大小小的石玲、石球、石锁、石墩,比试举石头或扔石头。我们吕氏武功的练功方法与他们大不相同,我对这些石玲、石球、石锁、石墩的使用方法不熟悉,不能以自己所短为对方所乘,就只是与他们比试掰手腕。结果,与燕云的比试是右手险胜而左手败,与燕朔比试是左右手都败。我没敢报出名姓,也没领取二十两纹银,谦让着尴尬着离开了太保府。”

号称“荆襄点钢矛”的荆州大侠袁文才说:“飞狐十八骑排名最末的扈从就有如此力量,李存孝的武功看来不是虚传了。我听说,这飞狐十八骑每月进行一次内部武功比赛,每月按比赛成绩由最强的两人担任左右队长。每个队长各领九人,战场或巡视,队长不在,按顺序自然递补上去。不过,武功一路也不是只比试力量,使用兵器的技巧和招式才是武功最重要的才能。”

王彦章说:“我自出山以来,一直没遇到过强敌,一直没使出过全力。看来,这个李存孝的武功不是虚传,我得认真对待了。”

王彦章说:“我渴望与李存孝这倾力一战,不说胜败,就为所学武学从此不留遗憾。”

王彦章说:“如果李存孝巡视山东,淤泥河渡口是必经之地。再说,这一年来,淤泥岛豪杰云集、名声大震,也说不定李存孝也是特意来淤泥岛一看。”

王彦章说:“淤泥岛的名声一天天扩大,人员一天天增加,下来要加强武林情报的收集和探查,咱们不打无准备之仗。”

王彦章说:“我投军期间,设两个情报小队以打探和传递消息,由专诸和朱元璋分别统领。”

王彦章说:“我投军期间,淤泥岛的建设方针不能改变。一是处事要公平公正。八大王分工负责各自事务,由信阳大侠孙介石总领巨野泽和淤泥岛的所有事务。有分歧的事务由八大王举手表决决定,或者由八大王与四十九位首领共同表决来决定,不可失去公心。二是继续招募流民以增加人口,增加围垦劳动力,增加农渔产出。三是全岛男子必须读书和练武,做到亦军亦民,全民皆兵。每月比赛武功一次,进步快的进行钱财物品奖励,坚决禁止私下比武,以防激起冲突和纠纷。四是所有妇女和孩童都要读书和练武,每月比赛一次,进步快的进行钱财物品奖励。”。

王彦章说:“专诸和朱元璋立即动身,要尽快查清李存孝巡视河北山东的消息和线路。如果来到淤泥河,我必定与他一战,也必定要分出高下。如果不来,众兄弟各安已事,各负已责,我半月后起身去投奔梁王。”

王彦章说:“今天宴会的会议内容至此结束,接下来,大家尽情吃肉,喝酒,吃好喝好,喝好吃好!”

淤泥岛宴会的前半程往往就是淤泥岛全体会议,这已经成了惯例,待正事商定完毕,接下来才是大家比酒斗酒的时辰。

大家一听会议已经结束了,几个好酒的早已急不可耐,立即就开始比酒斗酒,其间少不了要夹杂着对李存孝的议论。

接下来几天,淤泥岛人们议论的都是李存孝,各种道听途说的消息和传说汇集起来,大致是李存孝的武功不但是天下第一,更比许多大唐王朝的或各州府的天下第一高出一大截。许多以讹传讹、离奇离谱的传说越来越不沾边,但也被人们津津乐道,以致有了新的消息和传说都要奔走相告,与大家共享的同时也自喜自己知道得很多,慢慢地,崇拜、关心李存孝的人多了起来。

接下来几天,王彦章更是忙碌,离开淤泥岛之前的许多管理事务都要王彦章亲自视察、指示、指导、指点,许多关于理想国的规章制度也都要在王彦章投军之前确定下来。

一天上午,王彦章与孙介石一起走进正在训练的兵营,就有一个老兵上前对王彦章说:“大当家的,如果李存孝来到淤泥岛,你一定要跟他比武,争取比胜他。这几天人们老是传说着李存孝的神勇,说的都不沾边了,我都不爱听了。我来淤泥岛之前也是久经战场,我固然不是将军大将什么的,但战场上的战争战斗场面我并没少见。大唐王朝有名的那些将军什么的,我大都在战场上见到,他们的武功比大当家的差远了。许多名声在外的将军,别听他们自吹“神勇无敌”“天下第一”什么的,真正武功恐怕连咱们淤泥岛上的三五十个小头领也不如的,更别说九大王了。大家来到淤泥岛,就是因为有大当家这样的武功能保护大家安居乐业。我看,大家总是传说李存孝的武功天下无敌,对淤泥岛人心的稳定也是影响。再这样传播下去,人们不崇拜大当家的,都崇拜起李存孝来了。”

与老兵在一起的几个兵士也跟着说:“就是,就是,咱们淤泥岛人们的心目中只有一个英雄,就是大当家的。别人都是英雄了,这怎样崇拜,这怎么服众?确实影响淤泥岛上的人心。”

王彦章说:“大家也不必担心太过,建设咱们安居乐业的淤泥岛家园,并不是只靠武功,而是慢慢形成一种制度来发挥大家的力量。一个人的武功再高,打得过十人打得过百人吗?打得过百人打得过千人吗?战争和战斗的胜利,都不是一两个人的武功决定的,而是国家动员、粮草供应、双方众寡、军队士气、战斗阵形、器械装备、地理地形、天时气候等等这许多可测或不可测因素的综合作用。孙武兵法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所以,个人武功的高低并不是战争战斗的决定因素。再说咱们大唐王朝,李世民个人的武功远远不是天下第一,但他建立的大唐王朝却是天下第一、世界第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咱们淤泥岛,真正的安居乐业是靠国家制度的良好运行、是靠大家的群策群力建设起来的。可不是靠一两个的武功。”

那个老兵说:“往深里说是这个道理,可是人们心目中都希望大当家的打败李存孝,做个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这样,咱们淤泥岛上的人们就更加自豪了。”

王彦章说:“你们放心,李存孝不经过淤泥河渡口便罢,他要是真来了,我一定跟他决战一场,灭灭他这个天下第一的威风。”

老兵说:“就是,就是。谁也自称天下第一,可真正的天下第一只能有一个,别的都是有名无实。”

孙介石说:“这个你们放心,李存孝不来,就让他自吹自擂地自封着天下第一这个称号。吹吹牛谁不会呀?还能增加个人的胆气和人气哩。但如果他来了,咱们大当家的必定让他屁滚尿流地跪地求饶、仓惶逃窜而去。”

孙介石这么一说,老兵几个人高兴了,说:“就是就是,除了咱们大当家的,谁也不配“天下第一”这个称号。别的事可以自吹自擂,就当笑话和大话的听,没人真正计较的。但这天下第一的称号可不是虚吹的,那得要真正的武功。”

孙介石说:“别人的武功可以瞎吹,但咱们淤泥岛上的武功可是实实在在比武比出来的。别说九大王他们周游全国各地摆擂的事,就是咱们淤泥岛上那三五十个首领,那也是久经武场厮杀出来的名声。再说,咱们淤泥岛又是每月进行一次武功比赛,那拳脚刀枪都是真功夫对抗。咱们淤泥岛的武功号称天下第二,就没人敢称天下第一了。你们说是不是。”

几个老兵更加高兴了,说:“就是就是,我们就是这样想的,可人们一吵嚷李存孝如何如何厉害,就让我们心里没底了。”

孙介石说:“大家就放心练武和生产吧,争取多多开发沼泽湿地,多多种植粮食蔬菜,保证大家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王彦章也鼓励大家几句,就和孙介石又去了别的地方,中午一起回到孙介石家,两人吃午饭时孙介石说:“大当家的不但武功天下第一,而且熟读孙吴兵法,还读些文学史学典籍,这在练武之人中实在难得。佩服佩服!”

王彦章说:“我各地投师,向他们学习武功,也学习文化知识。但文化知识这一道,学问博多,分类更多。大的说经、史、子、集,再细分的话,每一类又能分出许多门派学说、许多历史阶段、许多个人作品,精通某一人的作品都不容易,何况涉及多多。”

孙介石说:“中国历史上也就是出了孔子这么一个全才人物,诗、史、礼、乐,都能达到当时的顶级水平,这才能俯视众生和国家,才能进可以行政执法,退可以教学传学。”

王彦章说:“是啊,做天下第一容易,一时之盛,谁也能够各领风骚三五年。但能做圣人的则只有孔子一个,历千年而名声更大,更被世人尊敬和景仰。我辈是望尘莫及了。”

孙介石说:“你有这个胸怀,即使做不了圣人也能够出类拔萃、举世无匹。”

王彦章说:“我差的太远,尤其是文化知识层次太低。我的老师们都是一知半解的水平,汉字都认不全,能呤几句语句不通的诗就自觉很了不起了。沾沾自喜不说,门人外客一吹捧,就真的以为自己文化很是高深,隐约中可以上追孔孟、下及李杜了。”

孙介石说:“孔孟的思想和学识,那是不可以超越的。李杜也不能够超越。赋诗的技艺虽是流行时尚,但也是需要高深文化功底的。不论圣言还是诗艺或史传,不识字的人就不知道“微”在何处,当然领会不了什么微言大意。一般的人,上至翰林院部分学士,下至各地科考授职的官员,以及科举落第、自命不凡的各地私塾教师、官府师爷、行呤诗人作家们,大多识字不过三五千。这也就是初级、普及的文化知识水平罢了。不说综合素质,只说识字这一项,能识一万字,才算有文化。能识两万字,才算有学问。能识三万字以上的,才算是大学问之人。按这个标准衡量,全国真正有文化的人也不是很多。全国真正有学问的人也就不多了,也不过是三五千人而已,有大学问的更少了,不过三五十个人而已。”

王彦章就是笑,说:“你这标准太高了,你是历任要职的高官,又做过六年大唐史官,是真正的大学问家。诗艺与韦庄、杜荀鹤齐名,更是全国顶级诗人。标准订得太高,对一般人来说就不行了。比如咱们淤泥岛,开了四个私塾学场,那五七个教师,我看识字都达不到一万,大致是四五千、七八千吧,这也比许多州县私塾教师水平高多了,教学质量也不错的。”

孙介石说:“普及文化教学,识字七八千也差不多够用。教学好,那是方法和技巧得当,并不说明他有多高的学问。这就好比武功比试,力量大的人未必能够取胜。技巧和方法的作用更大些。”

王彦章说:“也是。好比周侗,近身摔跤一次不赢,兵械比试经常得胜。”

孙介石说:“大当家的,以前有人来约比武,你总要做做准备,保证必胜。这次李存孝前来,外间传说这么厉害,你反倒不做准备了。为什么?”

王彦章说:“以前比武,多是对抗一些赳赳武夫,感觉有把握必胜,就希望胜得漂亮一些,也就准备得充分一些。象李存孝武功如此之高的人,肯定不只有武功,也应该有很深的文化,反倒让我无从准备了。达到顶级的武功和文化,多准备三五天也不起作用。这几天,我就琢磨李存孝这个人的形象和行为。”

孙介石说:“专诸和朱元璋都是侦探专才,相信能带回真实的情况,到时就能参考一下。”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