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尊> 第十三回 何处寄残躯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回 何处寄残躯 一(1 / 1)



浩浩渤海,直达天际。

一艘巨大的海船正在这片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臂弯中的水域航行。

赵良嗣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正渐渐消失的登州港,迎面而来的海风吹得他的衣带“猎猎”作响。虽然席不安枕就受命远赴辽东试图与金国结盟,但他毫无怨言——此刻,这年轻的契丹汉人混血儿心中充满了对和蔼亲切的帝国皇帝的赤忱。

“赵大人,好兴致?”一个声音从船舷处传来,赵良嗣传过身去,含笑拱手道:“马公怎不在舱内休息,渤海中虽风浪不甚大,大人乃是第一次出海,恐不稳便。”

这个秘密使团的名义上的第一把手、实际上的二把手武义大夫马政扶着高大的桅杆,身子不稳地站在赵良嗣身后,他吐出一口浊气:“舱内虽四面有窗,但下官独居一舱,着实气闷,出来透透气。赵大人,你看这海船如何?”

赵良嗣微笑着摇摇头,“俗语道:北人乘马,南人行舟。赵某不懂海事,还望大人指点。”马政露出点得意的神色,“这海船还是下官在‘造船务’任职时打造,面上做民间‘客舟’,却是按‘神舟’建制,上平如衡,下侧如刃;可载六千斛粟,专做密使勾当。下官就因此功劳被蔡太师赏识,升到今日之位。此次随大人出使,下官不熟蛮情,还望大人照应,若一切顺当,也好教下官换条银带挂挂。”

这时船上的“掌碇”(相当于船长)在旁凑趣道:“有二位大人在,此行定然马到成功,那时还望二位大人带契小人则个。”

赵良嗣忙拱手道:“马大人过誉了,赵某虽知晓女真言语,却也不曾到过辽东,此行还靠你我二人同心协力才是。”马政正要答话,一个大点的浪头打来,大船摇晃了一阵,马政立刻脸色转白,抱住桅杆“哇哇”吐起来,几个水手连忙过来把他扶进彩绘帘幕增饰的后舱。

赵良嗣不由得一阵好笑,接着他开始打量起这艘海船来,这艘海船头小,船身扁宽,船底尖尖呈V字形,船舷两侧还绑着不少粗大的竹子挡避风浪。海面上波澜微起,这海船却平稳如常。“掌碇”见他感兴趣,就在旁解说着:太宗皇帝时宋朝每年就至少要造船三千艘,现在每年的造船数量已难以统计;从官造的战船、漕船、使船、龙船,到民间造的商船、游船,再到远涉重洋的海船,种类繁多。这艘船表面上是被称作“客舟”民间通商用海船模样,其实是由官府打造,不但坚固得多,体积也大得多,可容纳五百多人,载重近万石(约三百六十吨)。这次为了让金国见识大宋帝国的实力,也为了能让赵良嗣一行安然抵达辽东,政事堂特地拨了这艘海船供这个装扮成商人的秘密使团乘坐。

“掌碇”还在一旁喋喋不休地给这位新贵介绍,赵良嗣的思绪却已飞到了几天前……升平楼接见后,性急的童贯马上把出使金国提到了首要日程上,按赵良嗣的本意,这个事情虽重要却并不急于实施。不过,他也不好违背这位大力支持他的枢密院首脑的意思,于是,久居辽国又会女真话他理所当然地成了使团领袖最合适的人选。按照一种不言自明的默契,正使安排了政事堂——或者说蔡京挑选的这位马政大人,看来大家都已经把他当作枢密院的人了。

海船航行了数日,在原来辽国苏州(今大连金州一带)海岸抛泊了。出乎意料的是,这艘巨大海船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什么人前来,预计中的来询问的金国官吏连个人影都没有。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舍舟登岸。

在骑上船上带来的马匹后,赵良嗣带着马政等八十多人向内地进发。行不数里,从林子里突出冲出一小队骑兵,这小队骑兵如乌云般卷来,还不等宋人使团打招呼,就听“嗖”、“嗖”的箭羽声响起,宋人的马匹纷纷哀鸣着倒地。

赵良嗣狠狠地被摔在地上,还没等他明白怎么回事,一柄锋利的蛇矛顶在了他脖子上,“哪里来的探子?可是辽狗的细作?”一个还未完全褪去童音的嗓音从他面前的一匹黑马传来。

赵良嗣小心地躲避着咽喉处的矛尖,抬头看去,只见马上的骑士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脸如火炭、虬眉圆睛,想是发育早的缘故,脸的边缘正隐隐露出一圈胡子茬。还不等赵良嗣回答,一个也同样带点稚气的嗓音响起:“四太子,问什么?他们样子没见过,岸边船上还有那许多人,先宰了他们,留下一个再问不迟!”赵良嗣这才发现这队骑兵都是女真少年组成,那后说话的少年下手真狠,说罢就策马冲向人群,手中的狼牙棒“呼”地就削掉了一个宋人的天灵盖,那宋人还来不及哼一声就栽倒在地,红白的脑浆和鲜血瞬间流满全身。与此同时,其他女真少年也纷纷举起手中武器。

赵良嗣情急喊道:“莫急动手!我们不是细作!是大宋人氏,是来寻大金皇帝的!”那黑马少年歪着脑袋想了一下:“大宋人氏?找我父皇?还会说我们女真话……且慢动手,先绑起来。”

一连串被拴在马后的宋人,艰难地向内陆行进了,他们没想到路途会如此之长……

在路上他们才搞清楚,由于兵力不足,好多新占领的地方金国只能派少数兵力把守,俘虏他们的就是一些女真少年组成的巡逻骑兵。

途中马植才知道,领队那骑黑马的少年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叫兀术。

历经艰辛,行了一千余里,半个月以后精疲力竭,吃尽了苦头,透着一股狼狈相的帝国使团才到达了金国现在的首都黄龙府。

“大宋天子派人来见我阿骨打?快快请进!”随着一阵爽朗欢快的笑声,被搞清楚了身份的赵良嗣、马政被迎进了阿骨打的大皮帐。满脸虬髯的完颜阿骨打已经换上了一身黄袍,这个女真大汉竟站起来,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没留意旁边的小兀术不满地嘟囔着:“宋人有什么了不起,瞧他们一路吓的那样……”

“听说中原皇帝是天上神仙才做得,如今派人来找我阿骨打这个只会射箭骑马的粗人,我实在欢悦,今晚就请大宋使者好好尝尝我们女真人的美酒和野味!”阿骨打爽快地说道。

赵良嗣和马政迅速逡巡了一眼大帐内的情况,只见一个个女真将领或神情剽悍或英气勃勃或豪迈绝伦,一眼看去令人不禁诧异——上天怎么会把这么多人杰一下子都聚集在了这个帐篷内。

“一起打辽狗?好!既然大宋天子肯帮我们女真人,我求之不得!”阿骨打听完赵良嗣说完来意,痛快地一口答应了,接着他沉吟了一下,“现今辽狗势力还大,你们从南打,我从北打!嗯……我要忙着征战,大宋天子有什么要我阿骨打做的,尽管说就是……这样,我派李善庆、小散多随你们回去,替我向大宋天子问好,让他们和你们细细商议吧……听说中原什么都有,我这里没什么好东西,只能给天子带些北珠、生金、貂皮、人参、海东青,还请大宋使者不要嫌弃。”

赵良嗣和马政未料到此行这样顺利,既然阿骨打亲口答应了帝国的要求,他们可算是完成了主要使命,下一步就是回大宋进行详细谈判了。

他们来的快,走得急,实际上金国现在正全国动员和辽国进行不间歇的战争,指挥战争的完颜阿骨打及其家族组成的金国统帅部经常出于移动状态,也由不得他们久呆。

秘密使团带着金国使者回到汴梁后,喜出望外的帝国枢密院和政事堂开始紧张筹备战事和谈判。金国使者与他们的皇帝一样痛快,汴梁城的盛景也让他们对大宋帝国的实力大为惊叹,于是初步议定:大宋帝国由南至北、金国由北至南两面夹击辽国;待消灭辽国,帝国收复燕云等地,两国结为兄弟之国。

谈判结束,枢密院和政事堂的参政们就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战争,不动不知道,一旦需要帝国高速运转时,以前积下的弊病都暴露了出来,枢密院和政事堂手忙脚乱还四处漏风。

等出兵准备的差不多了,帝国却不得不把注意力从遥远的北方回撤到自己的东南腹地——因为在那里,一支叫“明教”的农民军队先对帝国发动了战争……

——————————————————

各位朋友们,由于这几天发生了点破坏我心绪的事情,加上胃病发作,所以最近的更新质量和速度都下降了,现在身体快康复,速度和质量都会恢复的,谢谢你们的支持。

“类型-用户名”、“血刀修罗”,非常非常感谢你们的建议,我基本上都会采纳的,等我身体好一些,就按你们说的逐步实行。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