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北宋仕途>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宏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宏图(2 / 2)

沈欢摇头说道:“不能这样算呀。你忘了。这次十艘海船出去。十艘回来。可以说是很大的运气。以后出去。也许就没这样的运气了。损了几艘。或者全军覆没。被说赚了。还要亏呢!”

周季嘿嘿说道:“别以为我傻。别忘了。我等的船队。又亏大了。现在估计又可以增加十艘。分开来走。就算没了一路。另外一路。保存下来。也就赚了。再说了。海州的盐。也越来越多了。嘎嘎。这些白花花地东西。可都是黄森森的钱子呀!”

说盐多了。这话倒是没错。这一躺海船来回。盐场囤积的盐。也达上千万斤了。好在事先有了准备。造了很多仓库。不然连放的地方都没有了。就是多了十艘海船。一次依然无法全运出去。

沈欢摊手摇头说道:“难道云飞兄忘了。物以稀为贵。现在海盐简直像喷出来一样。一年下来。没有上亿斤也有数千万斤。虽说人体必需。可是多了就是多了。价格肯定要降下来。到时。估计你运三十艘出去。也没有今日这般赚了。随着你运回来的香料与珠宝越多。价格也会低。两个相加。呵呵。那就更少了!”

“所以呢?”周季知道沈欢还有下文。很配合地问道。

沈欢呵呵笑道:“云飞兄不必太过担忧。这个海盐地价格。以小弟猜想。一年之内。应该还不会降得太多。有一年的时间。足够你拉起一支庞大的海船队伍了。到时。可以运茶与丝绸或者瓷器。总之外头少什么。你就卖什么。这些东西。在海外。比盐要赚得多了!海船队伍。才是我等的目标。不是吗?”

周季点点头道:“这倒是。子贤。那现在怎么做?你也知道。现在盐场囤积的海盐。已经快满了。再不处理。就没地方放了。奶奶的。我从未想过有一天盐竟然会多到没地方放!”

沈欢说道:“当然是大造海船。明日你就赶到杭州去。处理回来的货物。这东西抢手。应该很快就能贩卖完了。到时有钱在手。当然要造船。现在又有十艘快要开到海州了。现在又造十几艘。加上之前地十艘。也就是说。有望在年底达到三五十艘的规模。呵呵。这就比很多船队的规模要大了!”

周季无奈地道:“就算造好船。暂时也运不了还盐出去呀。若要等到秋季之后。呵。估计盐就真要溢出来了!现在是六七月。海上多风暴。为了以防损失。大家都不敢到南洋!”

沈欢笑道:“除了南洋。不是还是有其他地方吗?云飞兄。你忘了小弟那张海图了?”

“子贤地意思是……”

沈欢一指北方。道:“去倭国。也会有风暴。应该要横渡一片海域。可是。如果到北方。或者高丽。可以沿着大宋海岸线一路北上。转而东北。就算有风暴。也可以随时靠岸休整。应该不会有很大地损失。你说。这也是一个途径吗?甚至可以让新增地十艘船装上海盐就出去。说不定在年前还能走一趟。这些地方。一年来回三四次。还是可以的!”

周季吓了一跳。道:“子贤。高丽为兄没有问题。高丽人参很不错。交易回来。比香料等物还赚。可是。你说的北方。也就是契丹……他们可是我等大宋死敌。若是与之贸易。你说。会不会有通敌之嫌呀?”

“通敌?怎么会!”沈欢瞪大了眼珠。“别说通敌。小弟认为。不单没有通敌。还是对我大宋有利呢。朝廷不嘉奖也就罢了。更不会要罚要杀!”“怎么说?”

沈欢说道:“云飞兄。你也知道。他们也缺盐。如果贩卖过去。也能卖个好价钱。也就是说。我们把他们的钱赚过来了。如果是与他们民间交易。让他们民间更穷。一旦辽人官府要多征收赋税。受不上来。就会逼迫百姓。到时就会造成民怨。让他们国民不安。你说。这不是于我大宋有利么!”

“把他们地钱赚过来……”周季还有点不明白。

沈欢有道:“其实小弟更愿意与他们的官府交易这东西。他们也缺盐。因此在河北等地。要求我大宋与之交易。这盐与茶。就在交易之列。虽然赚钱。不过之前我大宋本也缺盐。算是忍痛与他们交易。现在由我等出马。有大量的盐过去。他们岂有不欣然的道理。一旦官府出面。哈哈。就任我等左右了!”

“左右?”周季不明白沈欢要做什么。

沈欢微笑着说道:“云飞兄。刚才你说高丽人参是好东西。可以在大宋卖个好价钱……哈。辽人也缺铜。用的是我大宋的铜钱。如果要求他们交易铜钱。容易让他们反感。更会堤防。因此。我等不能自寻死路呀。他们又没有人参。那么。该让他们拿什么来交易呢?”

“那什么?”周季不由自主地跟着沈欢的思维想下去了。“云飞兄觉得东北的貂皮如何?”沈欢邪恶地笑着。“紫貂是个好东西呀。另外。东北也有上等人参!”

周季也是双眼放光了。点头说道:“对对。就这两样。在大宋。也是奇缺的东西。估计能比香料还要卖得好!”

“云飞兄。除了这些。你就不能想到其他了?”

“其他?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没有了吧。为兄想不出来了。”

沈欢大有阳春白雪之感。曲高和寡呀。失望不已:“云飞兄。高丽是辽人的附属国。像料称臣。现在在辽国。我等要求以高丽人参交易。你说。作为宗主国。不会下令要求高丽人进贡或者讹诈他们地人参?另外。东北之地。有人参与貂皮不错。可是据说这些地方。现在是女直人在住。女直人本来就大受辽人欺负。如果再三勒令要求他们去做紫貂或者挖人参。一旦形成压迫。你说。这个剽悍的民族。会不反抗?如果……小弟是说如果。他们与高丽人联合起来。一同对抗辽人。就算不能打残辽国。也可以让辽人元气大伤或者数十年骚乱!到时。如果我大宋秣马厉兵。要有作为。这些东北人与高丽人。也是功臣呀!哈哈。换句话说。做了这些事。让他们几方无法相安的我们。不也是有大功在焉?”

“子贤。你……”周季惊呆了。他没想到沈欢在小小的白盐里。竟然窝藏了这等惊天阴谋。越想越有可能。他也就更兴奋了。与沈欢这个伪宋人不同。作为土生土长的宋人。与契丹人地百年恩怨。那种刻骨的仇恨。已经深入了他地骨髓。因此。能看到对方倒霉。是他最大的希望。他甚至觉得。这策略。应该是他们的首选。为此甚至可以放弃南洋计划也要先对付辽人!

“云飞兄。此计如何?”沈欢得意地问。这就是经济功略手段了。如果有强大的经济势力。辅以军事手段。就可以翻云覆雨了。

“绝。真绝!”周季赞叹不已。连声说道。末了又加了些建议。“子贤。为兄以为还可以加一点佐料。一边与辽人交易。要求人参貂皮;一边又与高丽人、女直人交易。也要求人参貂皮。两者交起来。必然更能让高丽女直人负担更重。怨气更大。就算揭竿而起。也是可能呀。另外。还可以在与女直高丽人交易地时候。时不时缺点盐。或者卖些差一点的盐给他们。就说盐或者好盐。都给辽人截走了。我们无法。只能这样对待他们。这样的话。必然能增加他们辽人的仇恨。打起来。估计就是不死不休了。子贤。你以为如何?”

沈欢转着身打量周季。道:“毒。真毒!云飞兄。没想到你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让人家破人亡呀!”

周季见沈欢认同了他建议。得意笑道:“这不都是从子贤这里学来地吗。说起来惭愧。功力比之子贤要差许多了!”

沈欢赧然。只好不理对方地打击性。继续参详。

“这样这样……”

“这般这般……”

你一句。我一句。一个经济灭国地庞大计划。就在两人狼狈为奸之下诞生了。一一完善了措施之后。两人终于心满意足地相视笑了。

好在他们在后院深处。无人在侧。否则就真让人以为两人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另类隐情了。

当然。这个秘密也只会在两人心中隐藏。至于海船出去。在别人看来。也只是一般的交易罢了。就算是辽人。吃了亏。也不会想到是何原因吧。因为以经济为手段。打击他国。是沈欢从后世学来的招术。经过前几年烈酒走私马匹的事。现在使用起来。更纯熟。也更狠了。

商议妥当。周季突然问道:“子贤。再过得月把时间。你就有八十多万贯在手了。你打算怎么用?”

沈欢见他又提到这个数目。没好气地道:“什么八十几万。只有七十万贯是官府的而已。至于怎么用。小弟是这样想的。五十万贯交给郭将军。用以发展海军。“五十万贯给海军?”周季愕然。“子贤。是否太多了?”

“不多不多。海军建设。刻不容缓了。别说南洋。就是刚才我等的计划。就离不开海军的支持。到了北方。海盗更多呀。或者辽人直接参与抢劫!五十万贯钱。扩大兵员规模。要花钱。造海船。也要花钱。五十万花下去。估计也就二十艘战船罢了。注意。是战船。与一般地海船不同。别说这五十万贯。就是剩下的二十万贯。小弟也打算花出去。”

“什么。都花完?”周季更惊了。“可是子贤。这可都是财政收入。是政绩……”

“云飞是怕有人指责小弟花财政的钱?或者是想说交上去就有政绩。毕竟上百万贯钱。没有一个知州做得到?”

“都有原因吧。”周季叹道。“不过为兄也知道子贤向来谋定而后动。这一次。想必又有什么计划了吧?”

“计划谈不上。只是个小小的心思而已。”沈欢呵呵笑道。“至于云飞兄的担心。大可不必。小弟来海州之前。就请得圣旨。只要交上海州以前两倍地财政。其他就可以任由小弟处置了。海军也是官家的希望。钱花在它身上。没有道理不高兴。至于政绩。哈哈。这就更不用担心了。现在盐场上千万斤的海盐。还怕没有政绩?”

周季这才稍稍放心。道:“那剩下二十万怎么用?”

“这下云飞可以不用说小弟专门放自己地血了。”沈欢又笑了起来。“这二十万贯。大多用在购买水泥之上。这水泥作坊是云飞兄拿大头。这下。又该有十几万贯的收入了。”

“什么。十几万贯?”周季又吃了一惊。“什么工程。要用如许之多的水泥!”

沈欢不答反问:“云飞兄。现在水泥作坊发展得怎么样了?”

“还成。因为有海州的榜样在前。附近地州县。都来商谈购买回去修路或者建筑海堤。像扬州。呵呵。姜通判一上任。就亲自与为兄商议水泥之事。他买回去。也在扬州境内修了几条路。可以说。扬州现在的路面。不比海州差了。总之现在水泥卖得不错。好在作坊又扩建了。产量跟得上。”

沈欢松了一口气。道:“跟得上就好。这次是个大工程!”

“子贤。你说说是什么大工程。都说得为兄心痒痒了。”

沈欢笑道:“水泥路是个好东西呀!不过。云飞兄。你不觉得。只在一州境内修几条路。对经济来说。还不足够支撑么?”

“子贤的意思是修到州外去?”

“对!小弟想了又想。从海州到扬州。有一条水泥大道。很有必要!”

周季呆住了。果然是大手笔。海州到扬州。水泥路!一条笔直又悠长地水泥之道。已经在周季的脑海显现了。

沈欢接着说道:“扬州是大宋数得上号地大州。经济发达。与其他州的交通也有网络;海州以后以发展海港为主。从海上运回的东西。还需卖到其他地方才成。那么。扬州是个首选。因为两地本来就不远。如果能有一条水泥大道相通。大大缩短路程。想必大多商人都愿意两地来回。到时。海州的发展就可以腾飞了。云飞兄。难道你不想你的东西。可以通过水泥大道。不管雨天晴天。都能如期送至吗?”

周季如鸡啄米一般点头。意思很明显了。当然想!

沈欢又道:“小弟计算过了。海州与扬州境内各县都相通了。也就是说。只要把两州最近的县的一段水泥路接起来。通以大道。就可以了。这大大节省了成本。二十万贯。算上雇佣民夫。都足够了。何况两地还有数千工程厢军。同时开工。三月之内可成!”

周季默然。以后续的作用来算。这二十万贯。用得还值。想了想。道“子贤。此事是否与扬州方面通过消息了?”

沈欢笑道:“那当然。现在是姜大人在那边。要致富。先修路。对于水泥路的作用。其他官员。没有比他更有认识了。小弟已与他通过消息。他原则上同意共同出资建造这一条大道。不过嘛。云飞兄也知道。他扬州与我等不同。说到发达。自不必多言。可若说到谁可以使用的钱多。他姜大人是拍马也比不上我等。为了不使他为难。扬州方面只要出个两三万贯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其余由我等负担。”

周季点头认同道:“说到底。这条路。两相比较。我等海州比他扬州要获利地多。这个出法。也算合理。”

沈欢道:“既然大家有这个意思。又同意了。因此小弟早些时候就派人过去与之协商了。得到消息说只要规划妥当路线。就可以两条开工了。也许。再过两三个月。云飞兄就可以直通扬州了。当然。一切都要云飞兄这边把香料珠宝等物脱手了再说。”

周季说道:“这个大可放心。过几天为兄就赶到杭州去。也许到七月就可以把钱受回来了!不过。在这之前。为兄要到东海一趟。再把十艘海盐放到高丽等地去。嘎嘎。赚辽人与高丽人的钱。让周某更是兴奋。一旦交代完毕。就赶到扬州去!”

沈欢微微一笑。现在他们的事业。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已经步入正轨。也越来越兴盛了。

沉吟了一下。沈欢嘿然说道:“当然。除了修这条大道。还有一件大事要做。很重要的大事……”

做一些调整,明天应该可以正常更新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