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游戏竞技>天龙天外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同病相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同病相怜(1 / 1)

秦朝早就听说过王朝云的大名,很喜欢和敬重她的为人。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记忆里,在千年之后关于她的简介,现在依旧清晰如初:

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转到苏轼身边,这时的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香,沁入苏东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轼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轼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朝云时年十二岁,虽然年幼,却聪慧机敏,由于十分仰慕东坡先生的才华,且受到苏轼夫妇的善待,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的缘份,决意追随东坡先生终身。朝云与苏轼的关系很奇特。她与苏轼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别是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黄州和贬谪惠州两段艰难岁月,但一直没有苏轼夫人或妻子的名号,只是到了黄州后才由侍女改为侍妾。

……

苏轼在杭州三年,之后官迁密州、徐州、湖州,颠沛不已,甚至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无怨无悔。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苦,王朝云甘愿与苏轼共度患难,布衣荆钗,悉心为苏轼调理生活起居,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嫩,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苏轼常食的佐餐妙品,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坡肉”。

……

眼前的王朝云与记忆里的合在一起,给秦朝带来一阵特别强烈的冲击,让他神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苏轼见了心里更不安,后悔不已。过了一阵,苏轼见秦朝一直彬彬有礼,才稍感放心。

王闰之细察各人神色,自己心思跟着变化万千,到底是什么滋味,她自己也说不清,只知以酸楚居多。这么多年,她努力做一个贤淑的好妻子,也只能做一个好妻子,不能像王朝云那样,做苏轼的红颜知已。性格不同、出身不同、才貌不同、缘份不同、身份不同,种种不同皆不能强求融合为一,她明知如此,却不甘如此,到底想些什么?她自己也很想知道。

王朝云察言观色,不懂秦朝的目光为何如此熟悉而古怪,大起疑心:“他好像很早之前就认识我,但我为什么对他毫无印象?难道他在假装?但有这个必要吗?若不是假装,为何我半点都想不起来?倘若他真的很熟悉我,那该怎么办……怎么办……我的记性一向很好,这次怎么了?是了,才第一次见面,他给我的感觉就像多年的兄妹一样,很亲近。难道他是我的亲弟弟?不可能呀!到底怎么一回事?”

过了半天,秦朝才暂时抚平了心湖,耳边传来苏轼对文武之道的疑问。

秦朝稍微斟酌了一会儿,不急不缓地回道:“文武之道好比阴阳之道,缺一不可,代替不了。但阴阳之间能够转化,太阳到了晚上就成了月亮,女人能生出男人。文学高了对练武既有益,也有害,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合适的转化之道。文学上有文学障,武学上有武学障,文武之间有文武障。突破文武障的难度和好处,可能比文学障、武学障还大得多。也许对某些特殊的人,文武相全并不难。但我能断定,大幸之后便是不幸,这些人将来都有比文武障更大的大劫需要克服,否则下场很不好。为什么会这样?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修行。而这正是我目前刚刚接触的境界。至于是对还是错,现在很难说得准。你们若是愿意相信,我就继续说。若不相信,我也懒得再多说。”

苏轼哈哈一笑,道:“这番话很有意思,发人深省,咱不琢磨个十天半月,说了都是些空谈,当然也谈不上对错,谈不上相信与否,秦公子以为呢?”

秦朝哑然失笑,感叹道:“东坡先生这手太极推得可真妙!比姑苏慕容的绝技斗转星移还厉害。我的话说得再好,十天半月之后能分出些对错,东坡先生的话就算再过十年,照样挑不出半点毛病。无错即是对,正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可惜人活在世上,终究不能事事都无为。如何在无为与有为之间转化?如何保持有为与无为之间的平衡?如何保持新旧观念的平衡?”

苏轼神情一怔,小声道:“左右不是人,吃力不讨好。”

不但秦朝知道,旁边两女都知道他这话的真正意思,是在说他夹在新党和旧党之间很难做人。

秦朝边吃边喝,给大家讲了书里面乔峰的故事,讲乔峰如何夹在宋辽之间、恩仇之间、亲朋之间,如何仁义无双、武功无双、酒量无双,如何左右不是人,吃力不讨好,救人难救已,无奈之下,最后选择了自尽。听得苏轼都老泪纵横,两女眼睛哭得又红又肿。‘天下第一大帮’帮主乔峰的事迹他们早就听说过不少,但之前从未因为乔峰而感动过,只有这次感触特别地深刻,像是中了邪般,不能自己。

苏轼哽咽道:“如此杰出的英雄人物,恨不能一见,与之彻夜长谈。”

王闰之抽泣道:“阿朱妹子好可怜!阿紫想代替姐姐很正常,乔峰却不是真男人,阿紫再怎么坏,乔峰可以打她骂她,就算真的把阿紫当小孩,也应该好好教育才是。”苏轼是她姐夫,她是姐姐死后嫁给苏轼,因此对阿紫分外同情。还因为她一直很努力却一直不能代替姐姐在苏轼心目中的地位,见阿紫再怎么努力都不能代替阿朱在乔峰心目中的地位,深感同病相怜。

王朝云嘴里不说,心里却想:阿紫只顾着自己,阿朱只顾着乔峰,愿意为乔峰死。我和阿朱一样,愿意为夫君死。乔峰迟早能明白阿朱的好,夫君也迟早能明白小妾的好。

长吁短叹了一阵。秦朝道出那故事里面的很多事情还未发生,是他自编,大家才从故事里脱身而出。苏轼夫妇和王朝云早料到一些真相,只是不想深入追究,不想这么快揭开。结果不出心中所料,真相被秦朝揭开,他们发现自己很难再像之前那么沉浸在里面,再难找回之前那些心动的感觉。

大家心里都还有很多话想说,也都知道说得太久,秦朝也知道,于是趁着这个话题结束主动告辞。苏轼客套了一番,直到秦朝离开,才望着王朝云大松一口气。他生怕秦朝看上王朝云,不管是讨要,还是交换,还是侍寝,以此时的社会风气,他都会深感为难,拒不拒绝都不好。;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