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韶峰十分的清楚现在的情况,可他依然表现的十分的平静,即使心跳都没有因危险而多跳动几分。
指挥室内飞行员身体数据检测器显示的孙韶峰心率图,只有对抗过载而出现的正常心率波动。不过这个时候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战机能够重新飞起来。
尤其是现在这种适应性飞行的时候,虽然航空器出问题那是加长便饭的事情,但是在如此重要的选拔前出现问题,总归会给选拔蒙上一层阴影。毕竟国人还是比较讲究开门红这种风俗,如果赛前适应飞行都出问题,那么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在天上打转的孙韶峰左手快速地拨动着各种相应的开关以及输入命令,右手和双脚也不闲着,他利用第一次启动打火时引擎迸发出的那一丝推力,努力地改变着战机的水平位置。
他费劲所有的力气将战机侧过一个角度,使战机顺着向左旋转的方向,将左翼下沉,整架战机与水平面呈出一定的角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利用战机沉重的机身和宽厚的背部增加螺旋的阻力,降低螺旋的速度,同时减少自己承受过载的压力,虽然现在的过载对他几乎没有影响,但是为了战机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和自己的体力考虑,他还是这么做了。
指挥室内的战士们看到孙韶峰的这种做法,都为他捏了把汗。
在失去动力的战机上做这种带有偏角的动作,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形成更加复杂的后果。现在战机只是水平螺旋,如果偏角过大,战机就会出现横滚螺旋。这个时候的战机,不仅是前后水平打转,侧部也会上下翻转着打转,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几乎是神仙也救不会来了。
横滚螺旋时速度进一步增加,飞行员承受的过载就又会增加,黑视红视自由变换神马的都是分分钟的事。不仅如此,战机高度急速下降,飞行员体内外压力急剧的变化,别说黑视红视,能不失去意识就已经是神人了。
这种失速状态下,即使最终飞机没有坠毁,这飞行员也几乎要“大修”一场,没错,就是大修。
剧烈的晃动会带动身体内部柔软的器官也跟随着晃动,内脏之间相互积压、内脏与骨骼之间的碰撞等等,内出血什么的都是可以预见的,并且出血部位将会遍及几乎所有的器官。飞行员若不好好的接收治疗,仅仅是颅内部位出血就能要人命。
这种完全是站在刀尖上跳舞的动作,孙韶峰做的是坚定坚决,一点也没有犹豫。
看到战机以一种可控的姿态在天空上螺旋着下降的时候,战士们也都稍微松了一口气。
在孙韶峰为了自己活下来自救的时候,指挥室内的不管是科研人员还是技术兵,都在检查着战机上反馈回来的所有数据,他们在逐条逐句的排查着可能出现的问题。
孙韶峰在距离的晃动中依然能清晰的看清平显上显示的战机各项数据,可是在这种所有的绿灯都亮着,但就是无法启动的情况下。
他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单发启动!
SU30MKK是俄罗斯产的战机,即使PLA改装过,主骨架和一些不可拆卸的东西可是没有办法更换的。
也许问题就出在那上面!
要知道俄罗斯战机的电子系统从苏联解体后就几乎没有升级过,包括卖给中国、印度和越南的SU30上的电子系统,要么是西方货要么是苏联解体前设计的产品。
这样的话,不论是兼容性还是工艺程度,这些姓苏的系统就一定会小毛病不断。
这是苏联武器的传统,经久耐操,很少会出现像美帝那样出个问题掉架飞机式的破财大毛病(苏24哭晕在厕所),但苏联产品一直都会有不断的小毛病。整合能力再牛13,也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的。
而战机主骨架上的一些传线和契合部件,都是不可逆的,装上就拆不下来。除非换骨架,然而,骨架都换了,那不就相当于造了架新飞机么,那还换个毛线。
孙韶峰怀疑,就是这一部分,出了问题。
正好,连带战机引擎的一部分传线就是深埋在骨架里的,孙韶峰决定赌一次。
现在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6000米左右的高度空中停车,第一次启动时就已经掉到了5000米左右,别看掉的高度只有一千米,但是要知道掉下去的时候,速度会越来越快的。
等到准备第二次启动的时候,战机的高度已经只有3000米了,也就是说,他几乎没有时间再做第三次启动。
“拼了!”
孙韶峰拨开几个拨钮,快速的按下启动键,同时嘴里小声说道。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