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迷失在明代末年> 第二卷 三千宝剑埋何处 第五十四章 好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三千宝剑埋何处 第五十四章 好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2 / 2)

徐麟万万没有想到,万历作为当家的皇帝,竟然有着超绝世人地才智见识,顿时,好多万历朝的怪事情,徐麟都有了答案。

哆嗦着嘴唇,被震撼了的徐麟喃喃自语道。“我的个天啊,陛下为什么恨张居正,因为他在国家大事上做了不可宽恕的大错事。陛下为什么老不上朝理政,因为举目天下实无可言心事的臣子。陛下为什么要向全国各地都派去太监税使,因为您必须全旁掌握银铜产量的行情。随时警惕。陛下为什么三十多年来拼命积攒内帑。甚至连兵饷都不肯动用内帑来发放………却原来,您是想。有朝一日,内帑地数目存够了,就……就……就恢复宝钞制度?皇上真乃五百年之坚韧绝才!”

这下子轮到万历震惊了起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徐麟竟然是闻弦歌知雅意,这么快便想清楚了自己那深谋远虑地攒钱动机,顿时大生知己之感,一下子将徐麟扶了起来,眼中的泪水则不禁滚滚而淌,泣道,“呜呜呜,朕做得也不够好,郑爱妃每年要花朕的十万两银子,朕太爱她了,没把持住。朕眼见龙体日衰,也在陵寝龙穴之地多花了些陪葬品的开销,朕好生惭愧。但朕的心,日月可鉴,确确实实如徐卿家所言,梦寐以求的全都是,有朝一日能恢复起我大明朝的宝钞制度……呜呜呜,那两千万两内帑,朕可不敢放在户部的,生怕那些狗娘养的王八蛋们给朕乱花了啊……却落了个贪财昏君地恶名…….呜呜呜,徐卿啊,朕每每揽镜自顾,想到悲苦处,恨不得把他们大砍大杀一番呢。”

“唔,你这个态度就不错,不过现在再说已经晚了。”

徐麟将万历最开始的话还给了他,当然,他也只敢在心里面这么无声地评价万历罢了,现实中,见万历抱着自己的肩膀哭得十分伤心,连忙也抹着“泪花”去劝慰他,同时也是自表忠心,满脸凛然地道,“陛下,草民聆听圣训,大觉受益匪浅,真是感动时花也溅泪,后怕得鸟也惊心。草民,不,微臣,不,弟子,陛下不嫌弟子驽钝,亲自为弟子传到授业解惑,弟子敢不为恩师前驱?主动请缨,请陛下授予弟子权力,马上召请起群臣,弟子愿为陛下的舌战先锋,将陛下的万古妙论和深谋远虑,传达给他们理解学习。哼,弟子要是不说服他们,弟子就不许他们回家!”

万历听了,转啼为笑,骂道,“你没本事说服他们,你就不许他们回家?呵呵,你还真够霸道。罢罢罢,记住了,作为朕地弟子,以后不许如此霸道蛮横,朕一向不喜欢霸道地人,张居正也是因为太霸道,朕在性情上才不喜欢他呢。你要知道,就算是朕身为九五之尊,虽和群臣们不合,但朕也是说不服他们便躲着他们,很少真的下杀手,你亦要习学朕地这优点。”

他的这番笑骂,有玩谑,也有规诫,竟真如徐麟的老师一般。

但万历却浑然没有料到,徐麟一开始就在给他心理暗示,什么不教而诛,什么叩请上课,什么传到授业解惑,全都是厚着脸皮高攀那天子门生的身份。此刻终于得逞,徐麟不由得大喜,暗自庆幸……嘎嘎,还是脸皮厚占便宜啊,幸好我不假清高,不然怎么能讨来一个天子门生当?最大的好处就是,老万啊老万。你不是说,谁听了你地想法之后,你就想杀人灭口的吗,看你现在还想杀弟子不?

可是,万历拉过徐麟的衣襟揩了自己的鼻涕眼泪,便把话锋猛然一转,竟把话题转到了这上头来。肃容道“朕说过,谁听了朕的道理之后,朕会忍不住有杀人灭口的冲动。徐麟。你切记,此番交谈,是君臣对话也好,是师徒传道也罢,别说是和群臣舌战了,就只是天知地知你知,还有皇帝知。若还有第三人知道。朕必定杀了你!”

徐麟登时大吃一惊,你不让说我出去,那你干嘛还要告诉我,难道你真是被心中的超绝见识憋得慌了,只想找个人倾诉一番?

万历正是这意思,重新坐在龙榻之上,胖乎乎地他抚摸着胸口,笑道,“真爽啊。天底下竟然还有一个人明白朕的心。哈哈,张逆啊张逆,群臣支持你,太后也支持你,所以你当年怒斥朕的话是偏激不智地倔强之言。还断言天下没有一个人会支持朕。但你万万没有想到,若干年之后。朕真的就有支持者呢!”

徐麟暗暗苦笑,又不让我说出去教育群臣,光我一个人支持你,顶个屁用啊。

万历却瞧出了徐麟的不解,很认真地说道,“徐麟,你在御花园里的一首诗,让朕觉得,你是真的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又能够看得出,大明朝君臣不合是迟早会误国的大患,人才难得。因此,朕才对你刮目相看,召你来吐吐憋在朕心中四十年地心事。也正是因为看重你,朕才告诫你,万万不可对外人说起朕地这番心事,你要知道,当年朕和张逆为一条鞭闹得很僵,是太后站出来支持他,压制朕,朕才无可奈何地同意了。这些年来,太后对朕的事情也多有不满,若你捅出去,就是在说太后错了,并且擅干国政,而朕也是口是心非的不孝之子,所以,太后必定会逼朕凌迟处死你…….与其那样,还不如直接砍你的头来得慈悲些。”

徐麟明白了。

万历他妈还没死,而且也不向着儿子,当年向着张居正搞一条鞭,前些年还向着群臣逼万历立太子,唉,母子不同心,万历胖子活到五十多岁,还得要忌惮老娘,也够可怜的。

更可怜的还在后头呢,万历真是言无不尽,又苦笑道。

“至于群臣,哼,朕早对他们死了心。一个个都是为功名利禄而来,只想享受做官的好处,却鲜有愿意为国家社稷未雨绸缪的人,哪里有任艰攻难的决心。若他们有,朕当年早就说服了他们,还用得着你个区区五品官?相反,若他们听了朕地想法之后,肯定只会一句话砸过来,说目前天下升平,并不渴缺银子流通,即使有,也是因为朕拼命积攒内帑造成的。那样的话,岂不是要逼朕把内帑交出去给国库?朕才不干呢!”

皇帝的言无不尽,令徐麟很同情他,但忽地一个念头涌了上来:咿,老万和我并不熟啊,他说这么多解释的话,却又不许我传达出去,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万历想要干什么?很简单,他想要徐麟传承他地薪火。

“徐麟,朕刚才不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却说天知地知你知皇帝知,你就应当明白,普天之下,在宫廷内帑没有达到五千万两之数以支撑宝钞地诚信之前,我大明朝未来的皇帝就必须履行积攒内帑地政策,同时这个秘密,只有你和未来的皇帝能知道!朕老了,时不待我,而你,朕的弟子,你能对天地君亲师发誓,一定会尽你最大的努力,去说服未来之君也执行积攒内帑的政策吗?如果能,朕信你,朕将给你一些权力和机遇!”

徐麟傻眼了,也吓住了-------晕,这有治国理念上的托孤意思啊。。。。。大明朝后来的内帑政策,闹得名声很臭,常常被朝野诟病,每到战争灾荒时候,群臣都要逼着皇帝拿内帑出来,我要是将来去向皇帝鼓吹积攒内帑,岂不会落下一个超级大奸臣的名声?而且人言可畏,搞不好,未来的皇帝迫于压力,会把老子给剁了,以平息众怒呢。

但此时此刻,绝对不能有半分的犹豫,不然,立刻就会招致不测之祸!徐麟的动作飞快,咚一声就硬跪在金砖上,同时一气呵成地磕了三头,对着天地君亲师发誓,会遵照万历的意思,尽最大努力去向未来之君传播“薪火”。

万历非常满意,淡淡地只说了三句话。

“朕会留下诰制遗旨,赐你徐麟免死金牌,以保你将来铮铮谏言之时,没有被人整死的后顾之忧。”

“朕也会调你去东宫,如果你有福分能在辽东安然归来的话,朕可不希望托付的人是一个短命人!”

“当然,朕还会留下一些亲笔遗诏,有给未来之君的,也有给朕信得过的心腹死臣的。徐麟,你可要小心了,这些遗诏,都是为了确保你对得起朕的托付,不然,你将是继方孝孺之后第二个被灭了十族的人!”

徐麟一一听了,忍不住心内狂呼凄惨:惨啊,我的超级大奸臣之名,逃不了啦。

但见万历说完这些就要让他退下,徐麟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胆子,闷声道,“关于明年辽东的讨虏大战,皇上能不能让弟子代摄辽东经略一职?”

万历一下子呆若木鸡。

今日个,他总算是见识到了一个特牛逼,特狂妄,同时也是特不要脸的人物。真,肯定不是有确证的事情。但有确证的是以下几点,一,明末皇室意识到了国家命脉在白银的控制上,拼了命地积攒内帑。二,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做法,短期来说,对他所服务的政权有利,对民族的历史命运来说却是倒退,真正应该做的是,想办法去确保纸币的信用,而不是干脆用金银实物,这种图方便的做法,正如鲁迅先生的名言:我们的祖先比较荒唐的一点,就是凡事先拣容易的作,而把麻烦留给后人去解决。三,张居正推行一条鞭,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独特看法,而是当时大明朝主流官吏对解决通货紧缩危机的普遍共识,他的老师徐阶,就是其首创者,并因为成功解决了银楼票贴的问题而入阁中央。当时反对张居正的人,无非是借用一条鞭的名头来攻击张居正罢了,不然,如果不是主流共识,后来为何还执行一条鞭,无非是因为这一条鞭解决问题的时候,很硬很管用嘛。

不确定的是,万历到底有没有反对张居正的一条鞭,到底有没有想恢复宝钞制度,不过,明月有时候看了,总觉得有点像,第一,万历和之后的两代皇帝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勒紧内帑想要干什么,难道他们真不懂四海都是他们江山的道理?第二,万历对张居正的恨恨到了那种地步,他们之间应该是大分歧,而不仅仅是弟子的逆反心理作怪而已,揣测万历的心态,应该是两个凡是原则,凡是张居正赞成的他就反对,凡是反对的他就赞成。只不过,治理国家不是万历想怎么就怎么的,张居正的考成法被废了,但一条鞭万历却废不了,因为,上面说了,这是整个官僚机构的主流意识,不撞美洲白银大减产的倒霉时刻又很有效,即便是万历想反对也顶不过现实需要。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