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拯救大唐MM> 第五百三十八章 妇人之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八章 妇人之政(2 / 2)

钱独关是汉水派的首领,本来也有些根底。不过徐陵的华夏大军压境,秦叔宝花了不少的时间,磨掉了这个钱独关所有能消耗的根基最后才施施然收拾他的。

虽然清早,但出入城门的商旅和平民明显比以前增多。

江边远处的码头,那些货物如山,搬运者来住不绝,大寒天气。也搬得大汗淋漓,显出一派热火朝火的忙碌,也显示出襄阳近来地改变。徐陵一看,微喜,再看械门的士兵虽有请早。但也毫不松懈颇有精神地检查着来往之人,又是一喜。

不少士兵让进出者排成两队,分别稍为检查,多数为抽检,认识的则记下快速通过。

像徐陵这一类陌生面孔的,则会盘问来历,又记名和登记藉贯甚至稍特记一下徐陵这个陌生人的年龄和外貌。负责记事地除了士兵。还有两个年儒士,但是对于徐陵递来的银两。士兵们把绝了。但是那两个年儒士收下了。

不过他们记下,扬州郑公慷慨解囊,捐赠兴建颖川书院和武侯掌院纹跟十两。日后奠基记名颂之。

这个郑淑明,竟然把入城人的钱聚起来兴建书院,倒让徐陵大是意外。虽然洛阳也在起东都书院和华夏学院,让小孩和儒士掌们日后可以进读。或者习武学兵法,不过那是徐陵自掏腰包的。这个郑淑明却很大胆。倒敢收天下人的钱来兴建书院掌院,很有新意。

虽然远远比不上洛阳华夏军那种很严格的做法,但是已径很让徐陵满意,这是他在历经原十数大城唯一还觉得有点像城门兵的地方,比起以前襄阳那种城门兵,简直是相差天与地。

熟悉的商旅一般都会给一点小钱,而那些平民则分也无,但同样无碍地通过,没有差别。

守城的士兵没有洛阳城地严格,相信是本地人,不少人会与熟悉的人打招呼,甚至开玩笑。

入城也有一个小小地牌,不过是木头做地,有点像令签,上面刻写着字,一边是襄阳引路凭证,一边是襄阳水运旅费人免货半。徐陵一看大乐,敢情这个郑淑明还在这路引凭证上打广告,她简是一个具有超前头脑的精明女,请她做城主,很是不错。

因为之前的战乱,不过牌坊楼阁都拆除了,也有不少地屋舍消失。但比起上一次徐陵来襄阳,这里更多了人气。

南北大褂上人头踊踊,不过没有房舍的地面上,摆着无数的小摊叫卖之声不错。这种大胆的恢复民生地办法,让徐陵颇是惊喜。有匠人正在挥汗如雨地建着新的牌坊,还有统一地屋舍,徐陵不止一次看见有妇人也在帮助开工,虽然还是很少,但已经让徐陵大为欢喜。

看来,这个郑淑明的妇人之政,不亚于男,让她来管理襄阳,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做法。

有士兵巡褂而过,队列虽然不太整齐,但也不松懈。他们一路跟街坊的熟人打着招呼。一般拒绝着递来的包乎之类的食物,但也有人大笑接过,与友分吃。

徐陵跟着走了半条街,没有发生他们收取任何一个人的金钱,也暗暗点头。

看来郑淑明的御下之术,颇有一手。

徐陵不强求天下所有的地方都像洛阳的华夏军一样,就像他觉得不可能天下人都像希望村他们三个流民村一般。既然是亲熟之人,那么条件可以放松些,只要严格把好金钱这一关,相信就已径让民众心有一种很不错的印象了。

虽然明知路途,但是徐陵还是随口问路。

襄阳人明显比以前热情,大半指明正确的路向,少数则带点戒备摇头而过。徐陵随口问了一个附近的地方,那些巡街士兵看了徐陵的路引之后,甚至派了一个士兵亲自带徐陵到目的地。徐陵相出银,但是那个看上去年纪并不大的士兵柜绝了,红着脸,说了一句什么方言,走了。

小偷几乎绝迹,徐陵发现不少熟悉面孔的小偷,都正式穿起了士兵衣服在巡街,或者在大商铺前看门。

徐陵在襄阳大街转了半天,觉得颇是满意,最后才施施然向郑淑明所在的襄阳官府而去。

官府门前贴了不少通告,下面围了不少儒生,有议论纷纷的,也有沉默不语的。有一个人似乎是专门给周围的人颂读这些通告的解榜人只听他几个通告都大声颂读一遍,读完了又大声问,谁不明白?结果惹得周围的儒生一阵哄笑。

徐陵没有去细听,因为他这人郑板桥的样让门口守卫发现,其竟然有人认得,早飞奔入内通极去了。郑淑明手里还拿着毛笔就跑了出来,一看徐陵,简直高兴得没有办法形容,几欲投入他的怀抱之。不过最终还是拉着他的手,欢喜地进去。

“怎么?”郑淑明把手上的事务暂时放下,拉徐陵进去内堂,一边素手沏茶一边喜问道:“这么快就赶来了,是日夜不停兼程的吧?我还以为你再得半个月才来呢!对了,我有一件事要先跟你说……”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