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百无一用是抱怨> 第七节 迷失中更需要依靠自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节 迷失中更需要依靠自信(2 / 2)

杨受成1943年出生于香港,父亲是钟表零售修理店的小业主。杨受成十二三岁那年,父亲被骗子骗去钱财,债主逼债,父亲遭受耻辱,少年杨受成第一次领略倾家荡产的滋味。他说:“我暗自立下志向,一定要出人头地。”

杨受成十四五岁在父亲的钟表店做铺面,勉强读完中学。他承认自己的学习差,但他做生意却有独到之处。他年纪虽小,但他观察得出,游客的消费能力比当地居民大,知道去拉游客上父亲的表行。

1964年,杨受成为争取名表的分销权,表现出顽强的毅力、耐性和韧劲,终于感动了瑞士籍的犹太表商。

1965年,杨受成在父亲的担保下,贷款20万港元,在九龙父亲开的天文台表行对面,开设了欧米茄表专卖店。其后两年,杨受成又取得帝陀表、劳力士表的分销权,在同业中崭露头角。

70年代初,杨受成看好地产,把表行赚得的利润投资地产。

杨受成把钟表、珠宝业及物业,合组成“好世界投资”,于1973年2月,大盘顶天时上市。父亲任主席,他任董事总经理,稍后股市崩溃,杨受成只蒙受了轻微损失,他又重整旗鼓,致使“好世界”渐入好世界。70年代末,杨受成的事业如日中天。

他已拥有25个地盘,另在大屿山拥有大片土地,准备营造度假村。

正在他的事业兴旺之时,祸从天降,1979年,他因妨碍司法公正吃官司。事情原委是这样:他的好友涉嫌殴打《天天日报》董事长韦建邦。杨受成多次去看望韦建邦,力求“和解”。却没想到触犯了大英法律,法庭指控他妨碍司法公正,判他入狱两个月,缓刑一年。

杨受成不服,力求上诉,不料法官认为判刑太轻,于1981年改判他9个月,立即押送监狱服刑。

杨受成出狱后不久,中英就香港回归进行谈判,香港出现信心危机,又一次移民走资汇成潮流。

地价楼价大幅滑落,好世界的大批地盘、物业无人问津,一时债台高筑,债额高达3.2亿港元。杨受成积极救亡,连父亲的别墅都注入“好世界”,仍逃不脱清盘停牌的厄运。

1983年8月30日,是杨受成一生最灰暗的日子。上午8时,债权银行汇丰正式接管他名下所有资产,连他心爱的奔驰房车也被拿去抵债。汇丰在致杨受成的信函中有这样一句话:“奔驰是成功人士的身份象征,而你却算不上成功人士。”

杨受成决定收拾残局,东山再起。不久,在雅特场会计行的协助下,重组资产,拍卖物业资产,减轻债务,由汇丰与杨受成签订8年协议,以月薪两万港元聘请他,继续经营英皇钟表,所得利润用以偿还债务。

当时传媒说杨受成投资搏尽,杨受成自称是个打不死的人。他卧薪尝胆,锐意开拓,表行业务,步步高升。在取得汇丰的信誉后,杨受成于1984年,说服汇丰借给他1000万港元,开设珠宝城。适逢日元大幅升值,大批日本游客赴港,杨受成与旅行社建立友好关系,珠宝城日本游客络绎不绝。

到1985年,杨受成所欠巨额债款只剩4000万港元尾数。杨受成向加拿大皇家信托银行借款4000万港元,向汇丰赎回资产。

杨受成解除困缚,大展身手,立即开辟外汇与黄金买卖,投资地产物业。1987年大股灾,又是杨受成人生中的一次险峰,股市楼市暴跌,但杨受成已全面出货,他却成为大灾中的赢家。

1990年5月,杨受成购入华胤33%的股权,成为最大的股东,重组后改为英皇国际。初时华胤市值仅1亿港元左右,是一间小型公司,经过两次供股,重组英皇国际的市值在3年间膨胀到30亿港元以上。

杨受成投资地产,曾遭滑铁卢惨败,如今英皇集团一点也找不到昔日的阴影。1993~1994年度,英皇投资地产的资金高达15.55亿港元。

倒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站起来。失败之后,一蹶不振,就注定了永久的失败。但如果失败之后,重整旗鼓,就是向成功迈出了新的步伐。

未经十灾八难,终难成人

苦难是事业成功的助力,要想成大事,没有经历大灾大难的精神准备是很难成功的。

如果你从未经受过任何灾难,平平安安的度过人生几十年,而且一切也都不错,我们只能说,你是个有福之人。但是,你要想体会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跳出目前的“糖罐子”,因为一个什么都不错的环境是不可能造就出非凡的成功的。

古语讲:福则伤财。

只有曾经沧海的人,才可能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意。这是一句广义上的生活真理:一个沉浸在幸福环境中的人,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优越条件去挣辛苦钱,也不可能有打破现状的魄力。

幸福是一种精神鸦片,它让许多本该奋起的人放弃了努力,让许多完全可以成功的人走向了事业的失败。

因为它有个令人无法抗拒的理由:你很幸福,所以你应该满足了!在幸福这只糖罐子里长久浸饱的人,一般都患有软骨症,无力采取改变现状的行动,也经不起失败的打击。

幸福的爱情只有在它成为事业的动力时才应该算是幸福。否则,当你把幸福的爱情当作人生唯一的目标而彻底满足时,事业面前,你就变成了一只懒惰虫。

幸福对老年人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因为事业和成功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为过去。

年轻人一味地追求幸福或就此沉浸于幸福之中不思进取,这无疑是一种玩物丧志的行为。

幸福的人生是最完美的人生,但它是来之不易的。只有年轻时不懈努力,为争取长久的幸福赢得资格,才能够成就自己完美的人生。

糖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成了一种毒药,它是很多疾病的根源:糖尿病、肥胖症、蛀牙等等。

幸福也是这样,过量的食用就会给你的事业造成危害。

我们当然要追求幸福,这和承受苦难并不矛盾。因为经历了人生的挫折和苦难,你才能够更深刻地体味幸福。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了风雨,你才知道阳光的可贵。

成功的道路从来曲折坎坷,如果你想绕过去,你就没法尝到胜利的甜美滋味。你不能给自己退路,如果遇到挫折你就退回到自己安逸的环境中去,那你遭遇困境时的凭借就会成为你人生的最后依托。“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样的意思。

即使不懈努力,同样难以避免失败的打击。

看看以下几位名人成功之前的失败记录吧:

林肯,从22岁到51岁当选总统连续遭受重大失败13次。

史泰龙,在成为巨星前,无论求职、写剧本,共遭遇1500次嘲讽,1800次的拒绝。

约翰·克里西(英国著名作家),成名之前共收退稿笺743份。

爱迪生,在电灯发明成功之前做过约一万余次试验。

多梅尔(法国马赛的一位警官),为了缉凶,行程近二万里,查阅了高十几米的资料,打了几十万次电话,坚持了52年而破案。

……

事实证明:只要你具有试一万次而不气馁的恒心,你就能够点石成金。

自认为是条龙的人,在生活中决不会以一条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沙莉·拉斐尔现在是美国一家自办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曾经两度获得主持人大奖。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她主持的节目。在美国的传媒界,她就是一座金矿,她无论到哪家电视台、电台,都会给单位带来巨额的回报。

然而她在职业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曾经被人贬得一钱不值,在她第19次爬起来之后她终于成名。

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是,电台负责人认为她是一个女性,不能吸引听众,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她。

她来到波多黎各,希望自已能有好运气。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语,为了熟练语言,她花了3年时间。然而,在波多黎各的日子里,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是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去采访暴乱,连差旅费也是自己出的。

在以后的几年里,她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被人辞退,有些电台指责她根本不懂什么叫主持。

1981年,她来到纽约的一家电台,但是很快被告知:她跟不上这个时代。这太令人绝望了,她简直痛不欲生。她几乎被彻底摧毁了。为此,她失业了一年多。

有一次,她向一位国家广播公司的员工推销她的清谈节目策略计划,得到他的肯定。然而不幸的是,那个人后来离开了广播公司。她再向另一位职员推销她的策划,这位职员对此却不感兴趣。她找到第三位职员,请求被雇佣。此人虽然说同意了,但却不同意她搞清谈节目,而是让她搞一个政治类节目。

她对政治一窍不通,但为了生活,她不想失去这个工作,她开始发奋补习政治知识。

1982年的夏天,她的政治内容节目开播了。她娴熟的主持技巧和平易近人的风格,使得许多听众打进电话来讨论国家政治行动,包括总统大选。

这在美国的电台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她几乎是一夜成名,她的节目成为全美最受欢迎的政治节目。

挫折会激发起人奋进的力量,幸福安逸有时候是一种温柔的羁绊,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宁可选择灾难,因为灾难过后是春天。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