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广泛流传着一段被学生们奉之为真理的话: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病理病生,九死一生;分生细生,两门大坑;病理药理,玩不死你;大内大外,不死才怪;诊断局解,学到吐血;解剖免疫,我勒个去;微生物,HOLD不住;寄生虫,何生人;如果到了28岁,你未嫁,我未娶......那么你也是学医的吧。
对此,402寝室的老大吴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医学,我将始终怀揣着探索之心;对于病患,我将始终保持着医者仁心;从我被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的那一刻,在我庄严宣誓医学生誓言的那一刻,注定了此生我将为医学事业而奋斗。哪怕前路艰难,荆棘丛生。
“老大,说得好。”赵爽拍手叫好,又说,“我就很俗,觉得医生是个光荣的职业,我也喜欢。”
“我家是医学世家,所以我来继承衣钵。”甘心甜甜地说道。
“哇”赵爽惊叹,“那你家人都在哪些科室?”
“我爷爷在普外科,爸爸在心外科,妈妈在妇产科,叔叔在泌尿外科。”甘心娓娓道来。
“这么看来,你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去过医院吧?”吴焕问道。
“是啊,我小时候一生病,家里几位医生就围着我团团转。”甘心一笑,眼里有着浓浓的幸福感。
“小小,你嘞?”赵爽看着一旁的女孩始终低垂着眸子不语,拍了拍她的肩。
四人相处也有一个多月了,寝室这三人都发现了舒槿是个沉默寡言的人。顶着一张白皙精致的脸,却总是没什么情绪,不热络,也不会笑。起初,她们以为是舒槿不好相处,后来渐渐发现原来这女孩是真得性格如此。
于是,她们每次聊天都会硬拉着舒槿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会努力让她加入她们的话题里,总是期望着她能变得活泼些。
舒槿抿了抿唇说:“我想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和人民多做些贡献。”语气很淡,但眼里满是坚定和认真。
“......”另外三人呆了。
舒槿同学真是不言则已一言惊人呐。这话明明是如此得官方和敷衍,任谁听完都会嗤之以鼻。但是由她这样的性子说出,她们觉得很震惊,因为她们知道这是舒槿发自内心的话。
面对大一第一学期就有好多门基础课的医学生来说,比之其他专业,毫无疑问他们是挺辛苦的。但值得高兴的是,仅开学上了四天的课,便迎来了国庆七天假期。
如此一来,舒槿终于能够在离家一个多月后回去一趟了。这次回去,她准备告知林奶奶,由于学业问题,以后不再来学古筝了。
当林奶奶听完舒槿这番话后,沉默了好久,起身去了琴房,将舒槿常弹的古筝取了出来,昏花的老眼细细看着舒槿,闪过一丝不舍。
她低低叹着:“你不再来了,我有些难受,但是知道你今后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而古筝只是你的业余爱好。可我希望你不要把它给放弃了,不要把我教给你的给丢了。”
老人垂眸看了眼古筝,又看着她继续说:“所以我把这把陪了你五年的古筝,送给你,是我不想你荒废了它,也当做是你考上临大的礼物。”
舒槿一直默默听着林奶奶的话,最后她收下了古筝,并对老人郑重承诺:“林奶奶,我不会荒废它,我会让它在我身边得到它该有的价值。”
“好,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老人欣慰地说,眼里带着慈爱的笑。
“小小啊,以后不忙要来看看林奶奶的,陪陪我,和我说说话,人老了,年纪大了,总会觉得孤独。”老人低低说着,刚还带笑的样子瞬间变得孤寂了。
“好,有空我会来看您的。”舒槿点头,轻声许诺。
人的一生,从无知幼儿到耄耋老者,是必然的过程。从少有所养到老有所依,是因果的轮转。总会长大,终会变老,也将孤独无伴,那么对于空巢老人,是否能尽量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哪怕是一个简单的问候,一通关怀的电话,一个短暂的陪伴。
....
享受完愉快的假期后,迎来的又是忙碌的学业。这天,舒槿她们班难得只有三堂大课,下课回到寝室后,看手机的赵爽突然神秘兮兮地说道:“今晚选修课有陆教授在,那啥,我还打探到他在理学院4楼4125阶梯教室上课。”
补美容觉的甘心一个挺身坐起,朝着赵爽激动地说:“那我们晚上去蹭课旁听吧,我要一睹真容。”
老大吴焕放下了手中的杂志,接话:“我同意。”
“我也是”赵爽轻快地说。
甘心转头看着正在白纸上涂涂画画的舒槿,甜甜地说:“小小,晚上一起去吧!”
“我不想去。”舒槿抿了抿唇说道。
“小小,不许拒绝,这叫丰富课余生活。”老大吴焕义正言辞地说。
“那啥,小小晚上就当陪我们去。”赵爽补充道。
“......”舒槿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舒槿还是被三个人拽着出门了。
18:00的选修课,他们到时才17:45,但放眼望去,诺大的阶梯教室里空着的坐位竟然寥寥无几。于是她们赶紧拉着舒槿走到后边那几个空着的位置上坐下。
“呼,还好咱们来得快,要不然可没机会了。”赵爽发出一声感叹。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