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反派恩仇录> 第1卷 负笈游学 第106章 所谓良知畏因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卷 负笈游学 第106章 所谓良知畏因果(2 / 2)

江湖行骗常见递进套路,持续降低被害人警惕,方便行骗。

“小僧这便放心了。那敢问方丈,那个传说可为真?”文秀先是长舒一口气,随后有些羞窘的问道。

“这个?”慧明方丈指了指自己的双眼。

“嗯。”文秀连连点头。

“或有偏差,但也相去不远。

不瞒你说,老衲当时极为崇拜东渡传法的鉴真禅师,鉴真禅师乃是有大毅力之人,六次渡海,直至双目已盲,方才成功。

而彼时的老衲,年轻气盛,六根不净,见到模样好看的香客,便想多瞧上几眼,日日都想下山往红尘中走一遭。

后来,老衲被师傅责备,静闭思过,不知怎的便生出了戳瞎自己的念头。一再下定决心,才有了今日的目盲僧人。可惜啊,若是能重走一遭,老衲绝不会再做此选择。”

这话说完,慧明和尚立马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化高僧变回了也要吃喝拉撒,也会捶胸悔恨的普通人。不仅没了距离感,还平白生出了几分亲切。

果然是老江湖了,文秀腹诽。随即他极为好奇的问道:“方丈在后悔当年之事?”

“不错,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戳瞎双眼只能证明当时的老衲并未放下,只是想逃离这滚滚红尘,后来有了些许体悟,又悔于白白错过了许多风景。”

“尽见不如不见,人间疾苦太多,见到却又无力施以援手,亦是苦痛业障。”小和尚有感而发。

“文秀果真是身具慧根之人,佛门昌盛之因,便是帝王想借佛门学说愚弄百姓。佛门讲因果,重来世,百姓若崇信此等学说,吃苦受罪成了常态,反而与佛门的初衷相悖。”

“雷霆雨露尽是天恩,若是不如此,佛门怕是须臾便会被灭。”

“所以,如今局面,只可小改,不可大变。”

文秀小和尚陡然一惊,清醒过来,差点就被慧明方丈带进去了。佛门理念,如今与帝王家的利益挂了钩,便是高僧大德,亦不敢轻易触碰,稍有不慎便会惹上杀身之祸。

况且,岂有不闻: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还难。帝王家的虎须,又有谁人敢掠?

“方丈又何必与小僧说这些,小僧也无力改变这种局面。”

慧明方丈笑容慈祥,说道:“权当我这老和尚随意发些牢骚,不必在意,听过也就过去了。”

说着这种话,怎能让人不在意?为了掌握主动,还得由自己来掌握话题。

“方丈缘何在身后悬挂了一个知字?”

“这个啊,是为了时刻提醒老衲,要心存畏惧。”

“此话怎讲?”文秀满头雾水的问道。

“三教中人看重因果,便是因为心有所畏,害怕因自己肆意行事而招来果报。而武夫多半无此顾虑,究其原因,不过是无知者无畏。”

“方丈高见。”

“穷凶极恶的匪徒也是如此,因为无知,所以大胆害人性命,夺人钱财,最后却难免东市断头台走一遭。

照老衲看来,佛门义理,度己及人,从来不是让百姓去忍饥受饿,求什么来生福缘,而是要开启民智;

让他们知道,我们拜佛,是因先辈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因先辈超越时代的智慧,是因先辈救人苦难的志向,而绝非是因这土塑泥胎具备什么超凡脱俗的伟力。

身具佛性,心有所知,则人人皆是佛陀。”

慧明方丈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却在文秀心中掀起了万丈波澜。

“阿弥陀佛,大道之言,振聋发聩,小僧受教。”文秀双手合十,躬身以示尊敬。

“善。”

“最后还有一言,文秀,老衲今日唤你来此,只因喜你秉性纯良,并无他意。若是来日你转变心意,大明寺愿做你直挂云帆的港湾。”

思绪回归现实,文秀拨弄着手中的念珠,喃喃道:“鉴真东渡,直挂云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