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莉莉顿时开心了:“那好吧,到时候果树上结出来的果子,我也分给你吃。”
两个小孩儿一秒之内就重归于好。
叽叽喳喳的童言童语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了最质朴也最真切的憧憬,驱散了离别的淡淡愁绪,只剩下满满的期待。黄四娘听着,脸上露出笑意。
她抱着向新生,看着眼前这栋小巧的院子,又觉得有些不舍。
从明末穿越到这里的时候,这儿算是她的第一个家。在这儿,她找到了自己的安心所在,虽然小,却是避风的港湾;在这儿,她生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在这儿,她又一次感受到“家”的含义。
不仅是她,四号区的其他住户,这些被路晓琪从不同时空召唤而来的能工巧匠们,此刻心情也颇为复杂。他们与自己住了两年的临时安置房告别,难免有些舍不得。
李木匠抚摸着门框上自己亲手修补过的痕迹,喃喃道:“要走喽,以后我还会来看看你。”
这屋里很多东西原本都已经破损,都是他这两年里面趁着空闲的时候一点一点修好的,包括梁柱、门窗,甚至还有桌子椅子。
王绣娘将自己房间窗棂上的灰尘擦拭干净,环顾了一圈,她对这个房间也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安了窗帘、给白墙抹了灰,买了很多小玩意儿来装饰它。
两年时光,这简陋的屋舍早已浸透了他们的生活气息和奋斗的汗水。
路晓琪今天倒不用搬什么东西,肖美云和路学军在这几个月里就和蚂蚁搬家一样把东西全都搬过去了。今天他们一家都在给苏隽和宇文恺收拾东西。
他们平日里忙,一直都没顾得上这事。
“多谢叔叔,阿姨。”苏隽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
肖美云对苏隽是丈母娘看女婿——虽然还不是过明路,但她早已经把苏隽当做女婿来看了,越看越满意。
她笑道:“以后有啥事儿直接和阿姨说,和你叔说也行,可千万不客气!”然后又嗔怪对路晓琪说,“你这孩子也是,也不知道和我们说一声。”
路晓琪:……她真是躺着也中枪。
苏隽连忙说:“阿姨,她可比我忙多了,而且这些事本来就该我自己操心。”
路晓琪闻言,满意点点头,对着自家妈妈挑起眉:“我觉得也是。”
肖美云笑着点了点她:“你就嘚瑟吧。”
他们帮苏隽收拾完又去帮宇文恺收拾,好在两人东西都不算多,两个箱子便装完了,家私类自然有搬家公司的人来负责。
路晓琪是不耐烦干收拾东西这种活儿的,于是便在四号区里满场地溜达,看到大家依依不舍便开玩笑:“那,要不你们继续在这里住着?反正到时候这儿也是需要npc的。”
大家立刻脸色一变。
“舍得!怎么不舍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开玩笑,新家可宽敞明亮多了,而且更现代化。
“就是,新小区多好啊,厨房和洗澡都通了燃气。”
“还家家户户有大冰箱和大电视!”
“还有洗衣机!”
因为这边小,很多电器放不下,所以只设置一个公共的洗衣房和娱乐间,而且吃饭大多在食堂解决,也没有厨房,只能简单煮个面热个菜之类的。
路晓琪哈哈一笑。
要让她选的话她肯定也选新小区。虽然少了些所谓的水乡味道,但住起来更舒适也更便利。
到了傍晚的时候,所有人总算是收拾完毕,他们带着对旧居的一丝感念,更多的是对崭新开始的无限向往,将一件件行李搬上等候的车辆。
车队缓缓驶出四号区。
热闹了两年的四号区,重归寂静,等待着它的是二次修缮。
第144章 咱们底气足,自然不怕……
车队缓缓驶入清河苑。物业的工作人员早已穿着统一的制服, 面带微笑地在入口处和各栋楼前等候,引导车辆停放,帮忙搬运大件物品, 一切都井然有序。
这边的物业也是自己的。
除了四号区之外,今天还有一些员工是从古镇外的宿舍区里搬过来的。包括二号区抽中签的一些店铺老板,像陈阿婆、冯老爷子这些抽中签的今天都喜气洋洋在搬家。
“真羡慕你, 正好赶上了这一波。”两个女孩子帮自己的室友, 也是古镇文创部门的设计师小柳搬家。
“对啊, 你就是比我们早一年毕业,哎, 真是生不逢时啊!”
她们都是住在同一间宿舍的室友,不过小柳毕业后就来了清河古镇,从助理做起,今年刚升职为了设计师。
小柳脸上的笑容大大的, 想要低调点儿都低调不了, 安慰她们:“没事儿, 咱们古镇福利那么好, 路总肯定会开放第二波的。”
当时她其实也犹豫挣扎过,因为家人让她把积蓄拿回去给弟弟买房, 是部门同事们劝了又劝, 让她一定不要听,而且要抓住这次买房的机会。
小柳当时想了个办法,她对家里人说积蓄花掉了, 又伪造了一份病历说是自己生了重病,结果父母和弟弟不仅没来看她,而且第一反应就说家里没钱了,家里的钱是要留给弟弟买房的。
这让小柳心灰意冷, 这才咬咬牙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然后又申请了员工贷款在清河苑买了一个两室一厅的小房子。
现在,看到自己的新房子,小柳只觉得神清气爽。
这么多年,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家,不用再在阳台上隔出来的“房间”待着。
听了她的话,两个同事也连连点头:“等下次申购的时候我们借钱也要买的。”
有个女孩子笑道:“忽然想想,咱们古镇和以前这种大包大揽的国企还挺像的,有员工房、有食堂、有自己的诊所,甚至马上就要有自己的学校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