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梵正来了……倒可以去请教请教?
膳祖和梵正就这样在清河古镇住了下来。她们和往常的新人一样,学习文史知识,学习新的现代知识,然后在古镇里看看新鲜。
两人都是很安静很沉稳的性格,看到一些从未见过的事物也不咋呼。
唯一一次流露出震惊神色是第一次进了宋嫂鱼馆的后厨,见到了那一整套的后厨设施和调料、食材等等。
梵正还好,膳祖看了后心痒难耐,简直就想要立刻上手体验一番。
后厨里,几位厨师和帮工虽然手上忙着备料的活儿,但眼神都不由自主地往那两位新来的、气质非凡的“参观者”身上瞟。
他们一早接到宋五嫂的通知,说今天有极其重要的客人来参观,让大家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规整有序。众人虽不明所以,但看宋五嫂那罕见的严肃劲儿,也都下意识地绷紧了弦。
整个后厨里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近乎严阵以待的气氛。
不过他们没想到是两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女人……哦,也不普通,其中一个穿着僧衣,看上去像是个尼姑?
这是什么组合?
大家都打着眉眼官司,用眼神询问:“这是谁?有人知道吗?”
但得到的都是摇头或者耸肩。
没人知道这两个女人到底是谁,让宋大厨这么紧张。
膳祖的目光缓缓扫过锃亮的不锈钢灶台、整齐悬挂的各式刀具、琳琅满目的复合调味料、以及冰箱里分类储存的来自天南地北乃至海外的新鲜食材,她那沉稳的眼眸中难以抑制地流露出惊叹与灼热的光芒。
这段时间她已经尝试过这里的很多美食,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物产丰饶无比,而且食物的烹饪方式似乎有了多种多样的发展和变化,和她那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
膳祖在自己老年的时候已经以授艺为主,她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停滞很久了,但现在,她却重新拥有了当年年轻时学厨的那种热血以及新鲜感。
现在实地看到了后厨,她这颗心就跳动得更厉害了。
她下意识地向前迈了一小步,手指微动,那是一种厨者渴望亲手触碰、感受、驾驭的本能。
宋五嫂一直留意着她们的反应,见状立刻捕捉到了膳祖眼中那熟悉的热爱与冲动。
她心中一动,笑着上前,语气真诚而热情:“前辈,若是不嫌弃,不妨,上手试试?”
她指了指一旁预备好的齐全灶具和丰富食材。
啊啊啊,她还没吃过膳祖做的菜呢!今天是不是可以大开眼界了?!
膳祖闻言,眼中光彩大盛,礼貌性问了一句:“可以吗?”
宋五嫂:“怎么不可以?!”
她还等着吃呢,不行,待会儿还得给小路发条微信,让她也过来。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膳祖听她这么说,温和却坚定地点了点头:“那,便……献丑了。”
她身上的气势微微一变,那是一种久经沙场的老将重回故地的从容与专注。
与此同时,梵正法师的目光却被旁边台子上晾着的、刚刚出炉不久的大米发糕吸引了。那发糕蒸得极好,蓬松柔软,米香四溢,但形状就是最朴实的方块,除了嵌着的几颗红枣,再无任何装饰。
宋五嫂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我去!怎么偏偏是这个?
她这个大米发糕,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任何造型可言的呀啊啊啊啊!
第119章古法葱醋鸡与发糕……
宋五嫂看到梵正正在研究自己的大米发糕, 脸都有些发烫。
她讪笑两声,慌忙解释道:“法师见笑,我这个发糕做得, 粗陋得很, 登不上台面, 没什么造型可言的……”
旁边的厨师们都有些惊奇。
宋大厨这是咋了?居然这么谦虚。
他们哪里知道,宋五嫂是想起当年那些文人评价她“野趣有余, 清雅不足”的话, 生怕在这位以意境闻名的大家面前露了怯。
梵正却并未露出丝毫鄙夷, 她只是微微倾身, 仔细端详着那冒着热气的最纯粹的食物。她伸出手指, 极轻地碰了碰发糕温润的表面, 感受着那柔软的弹性,然后抬起眼看向一脸紧张的宋五嫂,澄澈的眼中竟流露出一丝温和的赞赏。
“此物甚好。”她声音清静, “至简至纯,已是大道。何需雕琢?”
宋五嫂愣了一下。
梵正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她嘴角含笑,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宋施主过谦了。能将最基础的米粮做出如此饱满的生气与甜香,已是极难得的功夫。造型意境, 不过是锦上添花。食物的本味,才是根本。”
膳祖听了后也点头:“此话在理。”
她之前是权贵私厨,对于摆盘和造型也都精通,但并不认为这两者是食物的核心。
味道才是。
宋五嫂怔住了,她没想到梵正对她的大米发糕评价竟然如此之高,这是对她“野路子”最本质价值的肯定。
这一刻,她心中那道因为曾经的心结而遗留下的哼唧,似乎在梵正这平和的话语中, 悄然变得浅淡起来。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