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去了教会的庇护后,阿斯特丽德以自己的目光看见了当今社会的真实背景。教会高层的腐败,管理制度的陈旧和极其低下的办事效率让她非常愤怒。
没有神官的监视, 阿斯特丽德终于可以公开使用从观测者女士那边习得的防身术,还琢磨出了使用净化之力的新方法。
可惜,这样新奇又惊心动魄的时间只有三个月。
傀儡教皇也是教皇,在教会看来阿斯特丽德的象征意义无法替代,即便不在意她的死活,也要在明面上装出一副正在寻找她的焦急样子。
在教会围追堵截的最后一天,阿斯特丽德在新任首领一人的目送下返回教会,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约定,只待日后再会。
大概是阿斯特丽德相对无害的形象过于鲜明,教会高层的神官们迎回她后假模假样的安慰了几句,就借着祈福的名义继续向平民敛财。
但他们却不知道,净化之力的本质是调控污染物的侵蚀进度。它不仅可以清除污秽,还可以让污秽累积的进度上涨。
既然世上本就没有拯救世人的神明,那阿斯特丽德自己为何不能成为凡间的神明?
即便在儿时被灌输的理念和教义都是虚假的,但是年轻的教皇依旧有着明确的行动目标。天生的圣人本就少见,难得的是背负绝望却将希望收集起来的普通人。
当谎言被重复无数次,就算是虚假的也会被人信以为真。
意识到等待是无效的,阿斯特丽德很快就对其中一名高层神官下手了。
这是一位大主教,看起来慈眉善目,一遇到大事推脱得比谁都厉害。偏偏在年轻的时候天赋优秀,一路晋升到了教会高层,就算现在其他人看不顺眼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去动他。
然而,这位大主教却在几天后成为所谓的“天使”。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啊。
看见祂的第一印象便是无数堆砌的眼球,这些挂着新鲜血丝的眼球黏着在一个状如圆环的基座上,并随着圆环的变化随机转动。
祂没有嘴,只有眼,庞大的信息量冲入了这个生物的大脑中,将这团脆弱的器官撑的肿胀发白。
只有作为神明凡间化身的阿斯特丽德可以控制住祂,并用祂装模作样的降下神谕,除去教会中的其他蛀虫。
接着,就是更多成为“天使”的神官。
祂们或是长有千张面孔,或是背后生有扭曲枯瘦的翅膀,长相已然超出常理,却不得不对阿斯特丽德言听计从。
腐肉一直不被剜去只会长成毒瘤,借助这些天使的力量,阿斯特丽德大刀阔斧的实行改革。
她这样不顾一切的做法自然引起了守旧派的反扑,却又在同一时刻延续了这个世界的寿命。
过于超前的想法在更多的时候往往不被当时的世人所理解,阿斯特丽德也一样。
民间有人说阿斯特丽德残忍,也有人感恩于她的慈悲,但流言的源头始终无从考据。
追随在教皇身后的天使与神话中描述的形象大相径庭,更多的人怀疑阿斯特丽德是堕落的伪神,亦或是窃取神明权柄的凡人。
直到这时,阿斯特丽德才发现,改革比她想象得更加困难。即便已经除去了阻碍她的神官,并为了民众天天殚精竭虑,可能够理解她的人更少了。
其他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并不像看待一名教皇,而是某种更加令人恐惧的存在。
阿斯特丽德突然感到十分茫然,养育她长大的教会只教会了她慈悲,短暂同行的无神论者组织只教会了她反抗,可是谁都没有告诉她该怎么拯救濒临崩溃的乱世。
唯一能够看清的,只有自己十八岁那年定下的目标。
可即便身为教皇,阿斯特丽德也无法撼动传承数千年的制度。一般的手段行不通,她必须剑走偏锋。
最后,二十岁的阿斯特丽德想出了一个疯狂的办法。
如果能够明确的向众人树立起某个公认的强大形象,再将这个人作为公敌除去,或许能够用这种激进的办法煽动众人的情绪,从而破除某些陈旧的陋习。
她不认为隐瞒异种的诞生过程是一件好事,应该将选择的权力分享给所有人,教会圈禁式的保护更像是某种变相的控制。
当然,改革的落幕都需要祭品去收尾,而阿斯特丽德选定的祭品则是她自己。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无论是形象、声望还是知名度,暂时都无法与身为现任教皇的阿斯特丽德比肩。越是完美的形象越是会在崩塌时产生巨大的反差,有些人甚至以创造这种反差感为乐。
没人知道阿斯特丽德本可以倚仗得天独厚的天赋在乱世中如鱼得水,她是一位不被理解的先驱者。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